渝論場| 同比增長113%!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重慶究竟有多拼?

2020-12-15 華龍網

3月10日,陸海新通道開行首列市外復產復工專列。資料圖

近日,重慶團結村中心站,一批來自越南的塑料包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順利進站,隨即僅耗時半天就完成通關,轉乘中鋪班列(渝新歐)前往歐洲。

通關時間從3天縮短為半天,這是重慶在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次推出「兩步申報」新模式的成效。

而不僅僅是通關時間——自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國家戰略以來,與之相關的新聞就頻頻見諸重慶各大媒體要聞或頭條。僅今年10月至今,更是達到了平均每3天左右就有1條消息發布的高頻密度。

重慶對這條國際戰略大動脈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高度重視的背後,成效也水漲船高。

今年1-10月份,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到發合計3655列,同比增長113%;貨櫃累計到發18.32萬標箱,同比增長109%。

剛剛過去的11月,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已經突破1000班,全年有望完成1200班,同比增長30%以上。

在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2020年,西部陸海新通道表現搶眼。

搶眼的數據背後,是參與通道建設的14省市「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成效。

在這其中,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中心的重慶,自然也是不遺餘力。

那麼,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究竟有多拼?

3月25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重慶長壽—廣西欽州)首發。資料圖

做強「點」——被國家《總體規劃》31次提到的重慶,要如何建設運營中心?

早在2017年,重慶、廣西等西部省市攜手,就打通了重慶、成都至北部灣港的三條鐵路運輸線路,作為西部聯接東南亞的國際物流大動脈。

這就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前身——「南向通道」。

2019年8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出臺,標誌著這條國際物流大動脈上升為國家戰略。

對於這條新通道的意義,《總體規劃》開宗明義: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也就是說,西部陸海新通道建成之後,將改變中國廣袤的西部地區「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開放格局。

而新通道銜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節點,正是重慶。

因此,《總體規劃》有31次提到重慶,並明確要「充分發揮重慶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以下簡稱「運營中心」)」。

那麼,重慶又該如何建設運營中心?

2020年3月,重慶市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領導小組成立,作為新通道建設的市級領導機構。

同年4月,《重慶市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出臺,並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主要建設目標,明確了三大重點任務。

其中,「組織運營中心建設」赫然在列。

根據《實施方案》,重慶將從兩個方面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組織運營中心。

一是戰略層面——重慶要依託區位優勢,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推動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激活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資源流,促進通道經濟和樞紐經濟形成規模,進而帶動周邊省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二是戰術層面——組建協調通道建設實體機構——運營中心,完成落實新通道建設省部際聯席會議議定事項、協助推進跨區域的運輸通道運營組織、協調跨國跨區域合作,建立西部陸海新通道動態項目庫等一系列「戰術任務」。

今年11月17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在渝正式啟動運行。資料圖

拓展「線」——三條主通道有兩條起(終)點站在重慶,要如何激發通道活力?

3月25日,重慶長壽經開區。

一隊平板貨車裝載著24個貨櫃,緩緩駛出長壽經開區,朝沙坪垻團結村火車站一路奔馳。

貨櫃內,滿載著價值800萬元的全地形摩託車、矽鋼、聚乙烯醇、靛藍原料等貨物。

在團結村,這批貨物將登上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在2天後運抵廣西欽州,再登船運往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

對於這趟特殊的運輸,長壽區委書記趙世慶滿懷期盼:「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長壽班列的開通,打通了長壽通往東南亞市場的鐵路大動脈,聯通了經廣西北部灣通達全球的運輸網絡,長壽將真正實現連接東西、貫通南北,對持續推動長壽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不僅僅是長壽。西部陸海新通道提升為國家戰略後,來自涪陵、榮昌等區縣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相關地市的物流,紛紛匯入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全球。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依託通道這個載體,就能夠實現資源的跨境流動和配置。

因此,作為國際物流大動脈,西部陸海新通道要發揮作用,就要求「道路通」「貨源足」。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三條主通道中,有兩條從重慶始發,這就賦予了重慶保障通道暢通的使命。

對此,重慶社科院國際經貿與物流研究所編審張曉月表示:「重慶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在我國東西雙向、海陸統籌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中佔據戰略支點位置。要建設好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一方面要高標準建設運營組織中心,一方面也要依託長江航運中心和中歐班列(渝新歐)等平臺,提升對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樞紐功能和通道物流保障功能。」

這也是《實施方案》提出要「打造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貿易便利、產業繁榮、機制科學的主通道」的初衷。

如何打造?

一是建好「路」——針對增強鐵路運輸能力,提升公路、港口和航空能力,完善通道市域網絡等,增強通道建設能力。

二是保障好物流貨源——重點針對強化主樞紐分工協作、暢通主輔樞紐之間「微循環」、出海出境大通道高效銜接、打造境內外供應鏈節點體系、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提升物流周轉集散效率。

三是處理好和沿線地區融合發展的關係——通過發展通道經濟、培育樞紐經濟、促進貿易提質增量、積極發展特色物流等路徑,促進通道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

四是推動通道對外開放水平提高——依託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和各種開放合作平臺,不斷擴大通道的國際「朋友圈」。

沿著這幾條實現路徑,西部陸海新通道聯運班列年開行總量從2017年的兩位數一路激增,到今年11月已經全年開行1000班,同比增長115%。隨著物流體量不斷擴大,西部陸海新通道對於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輻射能力也不斷增強——2019年,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平臺,重慶對東協進出口1086.7億元,同比增長43.2%,東協超越歐盟成為重慶第一大外貿合作夥伴。

對此,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改委多式聯運專家組成員李牧原如是評價:「重慶市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發揮物流通道對國際貿易的帶動作用等方面已經探索出一條新路,並正在有章有序地推進新一輪建設工作。」

陸海新通道(果園港)班列的常態化運行。資料圖

輻射「面」——地跨14個省區市,合作協調機制怎麼建?

11月17日,一場特殊的籤約儀式在重慶隆重舉行。

來自西部陸海新通道「13+1」省區市的口岸部門負責人云集一堂,共同籤署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建設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各省區市將結合自身「單一窗口」,打造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以高效便捷的通關和物流便利化服務,確保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通暢。

說這場儀式「特殊」,是因為它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跨區域協作機制的又一次嘗試。

為什麼要「跨區域協作」?

對此,長江上遊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一語中的: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最重要的一環——不管是推行多式聯運,還是開放市場的開拓,都需要各省區市共同參與,單靠哪一個地方是做不起來的。

也就是說,西部陸海新通道橫亙大西南、輻射整個西部——如果不打通各地區劃壁壘、實現通道基礎設施和軟體服務的統一標準、協同建設,「共同參與」就會變成一句空話。

作為組織運營中心,如何為協同建設提供助力,就成為重慶另一項主要任務。

對此,《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以重慶為起點的兩條主通道,支持重慶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牽頭建立省際協商合作機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陸睿 佘振芳 黃宇 李華僑 周曉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聚焦東博會)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中新網南寧11月28日電(記者 張廣權)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27日在南寧舉辦。該項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
  • 西部陸海新通道迎來發展新機遇
    2020年11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在南寧成功舉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和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甘肅等通道沿線省(區、市)相關部門、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通過線上渠道參與,共同見證通道發展新機遇。
  • 發改委: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喬雪峰) 記者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日益成為連接「一帶」和「一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戰略通道。
  • 共建共享新通道 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舉辦
    近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在南寧舉辦。  會上,廣西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廣西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進展情況及取得的成效,相關企業圍繞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中越跨境直通班列、中國-中南半島跨境班車以及通道建設重點項目等進行專題推介。
  • 從西部找海到整合陸海,陸海新通道與重慶發力新格局
    2019年10月,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的框架下,西部所有12個省區市與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一起,在渝籤署《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至此,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13+1」共建格局。這裡面有兩大關鍵,一是口岸和物流優勢升級,這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中有所涉及,提出:到2025年,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基本建成。
  •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多項突破
    圖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17日在重慶宣布啟動。 劉賢 攝中新網重慶11月17日電 (記者 劉賢)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17日在重慶宣布啟動。
  • 「兩步申報」通關模式首次落地西部陸海新通道
    原標題:「兩步申報」通關模式首次落地西部陸海新通道   新華社重慶12月10日電(記者吳燕霞)近日,一批從越南啟運的塑料包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抵重慶團結村中心站
  • 攜手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13 1」省區市出新招夯基礎
    核心提示2019年10月,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的框架下,西部所有12個省區市與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一起,在渝籤署《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至此,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13 1」共建格局。
  • 廣西: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原標題】廣西: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8月25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一年來,廣西在擴規模、破瓶頸、提效率、降成本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在戰略提升、跨區域聯動、陸海聯運、通關提效、港口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南寧市加快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國家重大戰略工程,也是落實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的重大機遇。為落實好國家、自治區的決策部署,南寧市高度重視,堅持重點工作重點抓、重點項目重點抓,堅持不懈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在通道基礎設施、通道運行規模和效率、通道與產業融合、通道發展環境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成效,力爭於2035年將我市全面建設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和物流樞紐。
  • 重慶成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領導小組,市長任組長
    3月27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發布《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成立重慶市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為加強統籌協調,有力有序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經市政府同意,成立重慶市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
  • 防城港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海陸雙向開放 打造通道門戶
    防城港沿海沿邊,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的陸海交匯門戶和陸路幹線的關鍵節點,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的地理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當前,該市正加強海陸統籌,在「暢通、高效、經濟」上下功夫,深化海陸雙向開放,全力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要出海口和陸路門戶,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 重慶代表團提出全團建議 將「陸海新通道」明確為國家戰略性項目
    二是支持圍繞重慶建設「陸海新通道」建立國際國內層面「兩大協調機制」。三是進一步提升「陸海新通道」保障能力建設。加快一批「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陸海新通道」運營降本增效。完善多式聯運機制。實現「陸海新通道」建設與中歐班列(重慶)和長江黃金水道的有機聯結。支持「陸海新通道」開放平臺建設。
  • 共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這兩個新單位在重慶啟動運行
    11月17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重慶召開。當天,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與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在重慶正式啟動運行,這標誌著西部陸海新通道有了專門的服務組織機構,其發展也將呈現出更多新氣象。
  • 西部陸海新通道將迎來大發展
    作為這條通道的運營組織中心,重慶應該如何謀篇布局、牽頭協調,帶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西部共享發展新機遇?  11月26日,2020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在位於南坪的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在博覽會「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合作發展論壇」上,專家學者和業界代表展開熱烈討論。
  • 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在渝正式啟運
    開行三年多,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行規模效益穩步提升。17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在渝正式啟動運行,這標誌著,西部陸海新通道有了專門的服務組織機構,其發展也將呈現出更多的新氣象。2017年開行至今已到發合計7230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行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開行三年多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行規模效益穩步提升。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突破4000列
    自2017年開通以來北部灣港務集團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上,實現了令人矚目的跨越式發展。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主力軍,北部灣港旗下北港物流、北部灣聯運公司主動作為,與廣大客戶、合作夥伴休戚與共,共克時艱,實現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數量的逆勢增長。2020年1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桂北班列」實現了常態化運行。
  • 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渝桂)今年開行突破1000班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重慶最近的出海大通道,在重慶的開放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經廣西往來於重慶的鐵海聯運(渝桂)班列已經達到1000班。6日下午,一列貨運班列從沙坪垻區團結村出發,駛往廣西欽州港。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義真表示,這是重慶2020年發出的1000列陸海新通道班列,班列運送的主要是重慶產出的化工原料、通用機械產品,以及電子和汽車配件等。面對年初出現的疫情衝擊,相關部門和運營平臺等共同聯動,充分發揮陸海新通道的作用,通過以重慶為運營中心的地位優勢,採取了深挖西部地區貨源、強化川渝聯動,提升了班列發運數量。
  • 西部陸海新通道啟用「兩步申報」通關模式
    12月10日,記者從重慶海關了解到,日前,重慶海關首次將「兩步申報」模式運用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貨物運輸上,通關效率明顯提高。   所謂「兩步申報」,指進口貨物的通關過程分為概要申報和完整申報兩步進行,在貨物不涉檢、不涉稅、不涉證的前提下,只需要申報9個項目,即可完成通關。
  • 西部陸海新通道規模擴大競爭力提升
    原標題:西部陸海新通道規模擴大競爭力提升   昨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發布會在南寧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