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二附院「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護佑折翼...

2020-12-22 瀟湘名醫

近日,西安交大二附院「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通力協作,共同救治一名出生缺陷嬰兒,目前母子平安,已成功出院。

來自甘肅天水的王某,是一個已懷孕28周的準媽媽。王某夫妻婚後試懷孕8年,經2次宮腔鏡手術,1年餘備孕,終於等到了好消息。但隨著胎兒的一天天長大,產檢卻慢慢發現問題。胎兒四維B超、胎兒系統B超均發現胎兒「膈疝」,伴隨心臟右移、少量胸腔積液。孕媽媽愁上心頭,四處尋醫問藥,已被多家醫院確診。

隨後,王某來到了西安交大二附院產科門診諮詢。段釗主任建議 「胎兒結構畸形」由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進行治療。由產科、小兒外科、小兒內科、新生兒科、影像中心、婦產科遺傳室等組成的強大技術團隊的支撐,王某經孕期規範診治,在醫院行剖宮產術。術中婦產科、兒外科聯合、新生兒等學科相互配合施行「產時外科」手術,經聯合救治最終母子平安。

儘管近年來醫學科學技術與經濟高速發展,我國目前醫療資源緊缺及地區差異的現狀依然存在。「出生缺陷兒」在當地無法被認識、無法得到明確診斷和有效救治,不但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響,也給家庭及社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此類患兒需要得到來自專業醫療團隊和全社會的護佑。

為了使「折翼天使」得到確切的診斷和個體化治療,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成立了「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目前,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已成為國際醫學領域的重要醫學模式之一。此次西安交大二附院整合醫療資源,依託多學科團隊,以患兒為中心,不斷優化個體診療方案,提升「胎兒結構畸形」診治能力。

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已成為國際醫學領域的重要醫學模式之一,是以患者為中心,針對特定疾病,整合醫療資源,依託多學科團隊,為患兒確定最佳診療方案,不斷提高醫院的專業水平並進一步推動多學科交叉發展,縮短就診等候時間,改善就醫體驗,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今後,將把各專科資料進行分類整理保存,定期進行分析,並跟蹤隨訪患兒的遠期預後和隨訪。

隨著西安交大二附院「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的就醫患者的增多、經驗的增長,必將惠及西北地區孕產婦,憑藉附屬醫院強大的學科支撐和齊全的人才隊伍,主動承擔提高中國兒童健康水平之責任與使命,聚焦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的診療,為全國提供「出生缺陷」患兒高質量診療服務。 (西安交大二附院供稿)

編輯:劉少華

【來源:西部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二附院Ⅲ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啟動
    11月19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Ⅲ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啟動儀式隆重舉行。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胸外科、腫瘤科、放療科、影像科及病理科的多位專家教授,就Ⅲ期肺癌的診療策略展開深入的探討和分享。肺癌是目前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 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 揚帆領航鑄輝煌
    目前科室已經發展成為西北地區一支技術力量雄厚、梯隊結構精幹合理、學科發展勢頭強勁、各種設施齊全的隊伍,成為領航西北輻射全國的母嬰「安全港」和為婦女健康護航的金牌「航母」。胎兒醫學方面,主要專注於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開展了早孕期、中孕期唐氏和神經管畸形篩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系統、三維、四維超聲胎兒結構畸形的篩查等。開展了絨毛穿刺、臍血穿刺、羊水穿刺對胎兒染色體基因診斷;超聲對胎兒肺成熟度的診斷;羊水穿刺評價胎兒肺成熟度等。有關普通產科,科室對於各種圍產期合併症和併發症的診治均有獨到之處。
  • 西安交大二附院以醫聯體建設助柞水脫貧
    為踐行國家分級診療制度,落實西安交大「雙百工程」扶貧任務,5月15日下午,西安交大二附院與柞水縣人民醫院結成醫聯體幫扶對子。籤約揭牌儀式在有著「終南首邑,山水畫廊」美譽的山城柞水舉行。西安交大二附院院長李宗芳與柞水縣醫院院長傅強籤訂幫扶協議並為醫聯體揭牌。
  • 【陽光報】西安交大二附院整合心血管病院建成揭牌
    編者按:2017年10月24日,陽光報第18版以《西安交大二附院整合心血管病院建成揭牌》為題對西安交大二附院整合心血管病院的揭牌活動進行了報導。 西安交大二附院整合心血管病院建成揭牌 10月24日,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抗戰遷陝建院80周年紀念日大會上,該院整合心血管病院正式揭牌
  •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心血管外科冠狀動脈瘤...
    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與多學科合作在冠狀動脈瘤疑難病例診治方面取得成果,研究成果於近日以「亮點」形式發表於《歐洲心臟雜誌》。論文詳述了該冠脈瘤的診療過程,特別是外科手術策略的選擇以及利用心肌病理學探討冠狀動脈瘤的發病機制。
  • ECMO運轉49天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康復出院
    2月5日,一名發熱並伴有胸悶、氣短的66歲老年女性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急診科就診。醫生憑藉職業的敏感性,高度懷疑感染新冠病毒,立即將患者從搶救室轉移至急診科單間病房隔離救治,經過快速核酸檢測和胸部CT檢查,確診新冠病毒陽性並立即收入醫院感染病房。
  • 交大二附院舉辦「中澳生物醫學研究大會」
    10月26日,由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澳洲華人生物醫學協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西安交大二附院)承辦的「長安健康國際會議暨第六屆中澳生物醫學研究大會——腫瘤生物與腫瘤防治論壇」在西安順利召開。
  • 足不出戶享受優質醫療 西安交大一附院網際網路醫院正式落地甘南
    在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西安交大一附院網際網路醫院甘南分院將使甘南人民享受到「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本次活動由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員會、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甘南藏族自治州衛健委、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陝西國運教育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由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支持。
  • 交大二附院兒科內分泌與遺傳代謝專科開診了
    特色門診生長發育門診,青春期門診,兒童青少年肥胖診療多學科門診,糖尿病門診,垂體及下丘腦疾病門診,甲狀腺門診。2、兒童肥胖及肥胖相關疾病的診療,對於兒童肥胖,目前國內外缺乏成熟的診療方案。該科創建了「3+2」減重療法,與中醫科聯合開展針灸,推拿,中藥減重配方;與小兒外科聯合,針對嚴重肥胖兒童可採取抽脂,縮胃手術治療。對於肥胖伴有陰莖及睪丸小的男童,在減重的同時,與小兒外科協同促進發育治療。
  • 西安交大二附院「骶神經調控」植入突破100例 助排尿障礙患者走出...
    該療法目前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泌尿外科一期體驗治療效果良好後再接受二期永久植入術的患者轉化率達94%,位居全國前列。手術治療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11歲,最大的84歲,平均年齡為50歲。近日,西安交大二附院泌尿外科收治了一名29歲男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夜尿次數增多,一晚上起夜多達6次,並伴有尿急不能趕到廁所,排便不暢等症,患者身心受到巨大折磨,無法正常社交,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質量。西安交大二附院教授種鐵帶領的功能泌尿診療團隊收治患者後經過系統檢查,最後診斷這名患者為頑固的難治性膀胱控制障礙患者,入院前患者曾嘗試採用保守療法,但效果並不理想。
  • ...西安交大一附院韓城醫院骨科成功施行「嚴重膝外翻人工膝...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黃院院 秦元元)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韓城醫院骨科為一名患者成功施行「膝外翻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解除了患者長達7年的病痛。入院後骨科主任張銀剛教授為其進行專科檢查,發現患者左下肢關節腫大,嚴重外翻畸形,呈「X」型腿,繼續完善各項檢查後,確診為「雙膝骨性關節炎」。張銀剛教授立即組織團隊成員召開術前討論會議,研究制定最佳治療方案——施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經充分的術前準備後,張銀剛教授帶領其團隊為患者施行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2小時後手術順利結束,纏繞患者多年的病痛也隨之消散。
  • 西安交大二附院方萍、劉媛媛隨陝西省援助塔吉克斯坦工作
    下午2點半,西安交大二附院門診綜合大樓前,醫療隊員整裝集結,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顏虹、校長助理呂毅、醫院領導、教職工代表參加出徵儀式。西安交大二附院黨委副書記滕文葆主持出徵儀式。西安交大二附院黨委書記鞏守平為工作組授院旗
  • 西安交大二附院兒童病院門診住院樓啟用
    患者在西安交大二附院兒童病院門診住院大樓就診 記者 翟小雪 攝   進入冬季,呼吸道疾病的患兒明顯增加。醫院裡帶孩子看病排長隊,讓家長們頭疼不已。2020年12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病院門診住院樓正式啟用,新大樓空間更大更舒適,診室也較之前增加了三分之一,日接診量可達800—1000人次。這意味著門診的醫生更多了,患兒就診等候時間變短了。  日接診量大幅增加  進入門診大樓,寬敞明淨的大廳內,用淺藍淺黃等柔和色調及卡通動畫裝飾的牆面,使得門診和病房充滿了溫暖氣息。
  • 西安交大二附院兒科內分泌與遺傳代謝專科正式開診
    近日,西南、西北唯一的兒科內分泌專業國家藥物臨床實驗機構,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科內分泌與遺傳代謝專科正式開診。據了解,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內分泌及遺傳代謝專科是陝西省較早開展兒科內分泌疾病診治的專科,內分泌疾病診斷技術先進,是兒科博士培養方向之一,有陝西省學校衛生與健康以及陝西省預防醫學會高危兒健康管理兩個專委會,並且是中國會十字金基會「小胖威廉患者定點診療單位」,相關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設備齊全,設有專科病床及專科門診。
  • 西安交大二附院腫瘤科醫生寫「詳細就醫路線」感動...
    今年8月,77歲的羅靜查出乳腺疾病,開始在西安交大二附院腫瘤科求醫,求醫過程中,她遇到了一件很暖心的事兒。紙條具體到樓的顏色病人感動要「表彰」77歲的羅靜住西安龍首北路西段農業大廈小區,今年8月,羅靜拿到體檢報告後,發現自己乳腺方面有了問題。她開始在西安交大二附院腫瘤科治療,做了手術。
  • 要聞 |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聞回顧
    醫院骨科團隊成功完成國內首例「前後路聯合入路骶1椎體惡性腫瘤全脊椎整塊切除術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骨科骨與軟組織腫瘤專業團隊成功實施了國內首例「前後路聯合骶1椎體惡性腫瘤全脊椎整塊切除術」(Total enbloc spondylectomy, TES)及人工椎體植入、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術後患者雙下肢肌力、皮膚感覺恢復正常,正在進行綜合治療。
  • 【聚焦】肝膽相照 增進百姓健康福祉——記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
    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管轄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交大一附院已經走過了60年的風雨歷程。  撐起交大一附院這座神聖醫學殿堂的,是交大一附院的眾多專業、特色學科。其中,有這麼一個學科,歷經三十年的砥礪前行,一直走在西北地區的前列,她就是「全國青年文明號」先進單位——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
  • 交大二附院鞏守平:此時不出手,枉為從醫心!
    他就是鞏守平,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經外科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2020年初,在武漢疫情防控救治最前線,有4萬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醫務人員。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C樓10層西病區,有一支來自西安交大二附院130人的國家醫療隊,鞏守平是醫療隊隊長、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對他來說,醫生才是他最看重的角色。
  • 【韓城首例】西安交大一附院韓城醫院骨科成功施行1例嚴重膝外翻膝...
    為求進一步診治,患者慕名來到西安交大一附院韓城醫院,找到骨科主任張銀剛教授。張教授為其進行了詳細的專科查體,發現患者左下肢呈「X」型,左膝關節腫大,外翻畸形明顯。結合各項檢查,確診為:大骨節病,目前累及雙髖關節,雙膝關節,雙踝關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關節炎和骨壞死。尤其是患者左膝,已經出現嚴重的膝外翻,不能正常行走。
  •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MDT胎兒醫學團隊: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0日訊 4月17日下午,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胎兒醫學MDT團隊在醫院門診二樓超聲醫學科會議室對剛診斷出的一例「妊娠合併胎兒心臟畸形」進行多學科會診,醫院產科、放射科、醫學超聲科、小兒外科等科室共計20餘人圍繞病例討論,針對超聲顯示下的胎兒宮內情況,多學科專家提出針對性專業診療意見,在綜合各學科意見的基礎上為病人制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