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大二附院「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通力協作,共同救治一名出生缺陷嬰兒,目前母子平安,已成功出院。
來自甘肅天水的王某,是一個已懷孕28周的準媽媽。王某夫妻婚後試懷孕8年,經2次宮腔鏡手術,1年餘備孕,終於等到了好消息。但隨著胎兒的一天天長大,產檢卻慢慢發現問題。胎兒四維B超、胎兒系統B超均發現胎兒「膈疝」,伴隨心臟右移、少量胸腔積液。孕媽媽愁上心頭,四處尋醫問藥,已被多家醫院確診。
隨後,王某來到了西安交大二附院產科門診諮詢。段釗主任建議 「胎兒結構畸形」由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進行治療。由產科、小兒外科、小兒內科、新生兒科、影像中心、婦產科遺傳室等組成的強大技術團隊的支撐,王某經孕期規範診治,在醫院行剖宮產術。術中婦產科、兒外科聯合、新生兒等學科相互配合施行「產時外科」手術,經聯合救治最終母子平安。
儘管近年來醫學科學技術與經濟高速發展,我國目前醫療資源緊缺及地區差異的現狀依然存在。「出生缺陷兒」在當地無法被認識、無法得到明確診斷和有效救治,不但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響,也給家庭及社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此類患兒需要得到來自專業醫療團隊和全社會的護佑。
為了使「折翼天使」得到確切的診斷和個體化治療,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成立了「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目前,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已成為國際醫學領域的重要醫學模式之一。此次西安交大二附院整合醫療資源,依託多學科團隊,以患兒為中心,不斷優化個體診療方案,提升「胎兒結構畸形」診治能力。
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已成為國際醫學領域的重要醫學模式之一,是以患者為中心,針對特定疾病,整合醫療資源,依託多學科團隊,為患兒確定最佳診療方案,不斷提高醫院的專業水平並進一步推動多學科交叉發展,縮短就診等候時間,改善就醫體驗,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今後,將把各專科資料進行分類整理保存,定期進行分析,並跟蹤隨訪患兒的遠期預後和隨訪。
隨著西安交大二附院「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團隊的就醫患者的增多、經驗的增長,必將惠及西北地區孕產婦,憑藉附屬醫院強大的學科支撐和齊全的人才隊伍,主動承擔提高中國兒童健康水平之責任與使命,聚焦胎兒結構畸形、多學科聯合的診療,為全國提供「出生缺陷」患兒高質量診療服務。 (西安交大二附院供稿)
編輯:劉少華
【來源:西部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