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雜誌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不斷蔓延,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綿陽市肛腸病醫院黨總支副書記、院長李天榮意識到防控工作的嚴峻性,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醫生,一名院長,有責任和義務擔起這份疫情防控的重擔!扛起這面抗疫大旗!李院長立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四川省委、綿陽市委、涪城區委的領導下,在涪城區衛健局的具體指導下,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行動,衝鋒在前,在綿陽市肛腸病醫院抗疫的戰場上豎起一面高高的旗幟!
立即部署 靠前指揮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李院長堅守崗位,靠前指揮,第一時間成立了醫院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自己為組長,其他院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共分設13個小組,明確職責分工,責任落實到人,隨即展開疫情防控工作。
自領導小組成立以來,李院長一直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參加上級各部門安排的防控工作會議,多次組織召開醫院黨總支委員會議、院務會,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召開領導小組防控工作會議7次,傳達上級防控工作的要求和對醫院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對醫院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局考量,為疫情防控指明方向。
親臨一線 作戰指揮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李院長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親自掛帥,親臨上陣。按照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醫院在一樓大廳外設置預檢分診點,由於醫院現場的環境,外面沒有一個可以滿足設置預檢分診點的地方,在加上天氣寒冷,考慮到預檢分診人員的身體健康,李院長積極思考,主動作為,用醫院平日用的帳篷臨時搭建一個預檢分診點,他親自動手,用篷布把帳篷周圍圍起來,很快搭建起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設置為醫院的預檢分診點。他強調預檢分診點的工作尤為重要,它是守住醫院防控的第一道關口!所以對預檢分診點的工作人員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不誤測,不漏測,不遺漏任何一個進入醫院大門的人!」
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李院長現場規劃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標準流程,督導標示標牌的製作。為保護醫院的職工和就診患者,李院長強調新冠肺炎防控的重要性,要求消殺組每日做好醫院環境衛生,特別是大廳、病區、食堂、電梯以及電梯按鈕等公共區域的衛生消毒;要求宣傳教育組認真做好就診患者、家屬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和正面輿論引導工作,倡導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確保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決定性勝利。
帶病上陣 守「責任田」
為了順利推進醫院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李院長一直戰鬥在疫情的最前線,最終身體因過度疲勞而成疾,頭暈、乏力、咽喉腫痛等感冒症狀齊湧而來,但他依然帶病堅持工作,及時統籌協調、安排、指導與督促各項工作,每天堅持現場辦公,督查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及時查找問題,補齊短板,細化防控措施,保障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全力以赴,守好「責任田」。
在當下全國醫療物資都緊缺的情況下,他還多方聯繫,積極協調,籌措疫情防控急用的口罩、消毒液等醫療物資,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爭取到口罩800個,消毒液3萬毫升。他長嘆一口氣,不過因為連日的奔波,身體支撐不住,差點暈倒在地。他說:「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保護好全院職工、來院就診的患者、家屬,讓大家放心,共同戰勝新冠病魔!」。
雪中送炭 溫暖人心
李院長是綿陽市涪城區中醫專業質量控制分中心的行政主任,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李院長牽頭在綿陽市肛腸病醫院研發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藥湯劑,組織醫院名老中醫、中醫專業質控分中心業務主任蔡傑、臨床中醫師等5位人員,結合涪城區的氣候因素、地理環境、生活習慣等實際因素,制定了以「益氣固衛、醒脾潤肺、辛香避穢」為主要功效,由十一味中藥組成的協定方,利於增加人體抵抗力,預防病毒。熬製成中藥湯劑並裝袋後,李院長帶領醫院人員冒著嚴寒前往區內的「新冠」醫學集中留觀點及轄區的社區、派出所等,給一線的醫務人員、民警、保安、保潔人員送去預防新冠肺炎的中藥湯劑。天氣冷冷的,中藥卻是熱熱的,拿著中藥在手的醫務人員說到:「李院長就像冬天裡的一把火,溫暖著我們所有人的心,感謝李院長.....」
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疫」中,李院長帶領全院幹部職工,眾志成城,全面抗擊新冠疫情!他身先士卒,率先垂範,讓我們幹部職工更加有信心戰勝疫情!他就是這次戰疫中豎起的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旗幟雖無聲,卻能鼓舞戰勝困難的磅礴鬥志,直指勝利!(文/圖 劉仁喜 袁嘉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