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不戴口罩、亂扔垃圾,全國愛衛辦鼓勵公眾舉報不文明行為

2020-12-26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下午,國家衛健委針對「開展冬春愛國衛生運動,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有關工作」召開了媒體溝通會。會上,全國愛衛辦副主任毛群安強調「戴口罩不僅是個人的事」,鼓勵公眾對生活中發現的就診就醫不戴口罩、隨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舉報。

全國愛衛辦日前發文,要求各地要把愛國衛生運動與冬季疫情防控、流感等其他流行病防治結合起來,持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這其中就包括堅持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扎堆、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分餐公筷、不食用野生動物等良好習慣。

「戴口罩不是個人的事,因為一旦出現確診病例,需要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毛群安稱,未來一段時間,疫情輸入的風險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保持疫情防控的良好態勢。只有人人都參與其中,大家才能享受沒有風險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他直言,健康生活方式,不是靠政府部門簡單發個文件就能解決,改變一些陋習也並不容易。因此,對於少數不遵守規則的人,一定要處罰。比如,當人們發現一些亂扔垃圾、違法吸菸等不文明行為時,可以通過隨手拍等方式進行舉報,愛衛部門會及時處理。如果公眾發現一些醫療機構的防護措施不到位,比如發熱門診有人不戴口罩等現象,也可以撥打12320熱線進行舉報。

與此同時,各個單位和公共場所還做到「門前三包」,把負責的場所管理好。

「以北京為例,現在地鐵、公交車上,只要有人口罩稍微戴歪了,立刻就會工作人員上前提醒。這樣時間長了,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慢慢養成。」毛群安說。

全國愛衛辦要求各地愛衛部門要暢通社會監督渠道,主動接受社會和公眾監督,認真梳理、整改群眾反映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亂扔垃圾、亂擺雜物……曝光這些影響市容的行為!
    亂扔垃圾、亂擺雜物……曝光這些影響市容的行為!文明行為需要你我共同參與為進一步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讓我們的家園更整潔、城市更靚麗,促進市民養成文明的良好習慣,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幸福指數,更好地動員社會公眾參與、支持、宣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新會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辦公室攜手新會區融媒體中心設立《曝光臺》欄目,面向全區範圍,曝光市民的不文明行為。
  • 衢州發文鼓勵舉報失禮行為,包括公共場所赤膊、亂吐痰等,最多獎300!
    10月18日,衢州市創建辦、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和市財政局聯合印發《衢州市失禮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即日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微信公眾號失禮舉報平臺開通有獎舉報通道,市民舉報不文明行為的視頻,經過核實屬實、有效的,將可獲得50至300元不等的獎勵。
  • 電梯內大小便 隨手亂扔垃圾 亂張貼小廣告請對電梯不文明行為說...
    然而,不少市民發現,電梯內方便、亂丟垃圾、張貼小廣告等不文明行為頻頻上演,有些甚至釀成安全事故。因此,有市民呼籲小區居民、業委會、物業公司形成合力,共同抵制電梯內不文明行為,營造良好的電梯環境。電梯內「方便」或釀事故今年10月下旬,一條恩施某小區業主在電梯內小便的監控短片被廣泛轉發,大家強烈譴責這一不文明行為的同時,更慶幸沒有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市民袁女士正是事發小區的業主,當天這條短片最開始在小區業主微信群裡傳播。「也不知道是誰最先發出來的,但是大家仔細辨認後很快就鎖定了事發電梯的樓棟號和當事人所住的樓層。
  • 口罩手套用完亂丟嚴打難禁…垃圾掃不完堵塞下水道
    (黃妮可提供)新冠疫情爆發後,一次性口罩、手套等成為民眾必備用品,但隨著時間推移,廢棄防疫物品造成的垃圾也與日俱增,一些民眾更是隨手丟棄,雖然部分政府以罰款或視作違法來懲戒,但仍未改善不文明現象;亂扔防疫口罩與手套甚至堵塞了紐約上州下水道系統,當局為這筆龐大的開支頭疼。
  • 不文明行為屢見不鮮
    社區工作人員清理樓道亂堆亂放樓道內雜物亂堆亂放、公共區域大聲喧譁、出門遛狗不拴牽引繩、隨地吐痰扔垃圾等等,這些不文明現象在各小區屢見不鮮。    遛狗拴好牽引繩,做文明市民    隨著市民的生活越來越好,養狗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出門遛狗時拴好牽引繩,既事對他人的安全負責,也是文明的一種體現。  據了解,為規範市民養犬行為,2019年9月,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集寧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集寧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聯合發出《文明養犬倡議書》,呼籲市民文明規範養犬。
  • 最新通過:這些不文明行為將被罰!
    值得關注的是,《條例》對隨地吐痰、吐口香糖等不文明行為均明確了法律責任,最高可處25元罰款,而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亡原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其製品最高可處貨值金額三十倍的罰款。 為加強公共廁所的建設、管理和維護,《條例》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因地制宜,設置布局合理、指引清晰的公共廁所,推進集貿市場、商場等重點公共場所的建設改造和使用管理,推進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改造,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賓館等內設公共廁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節假日和重大活動等人流密集的場所設置移動環保公共廁所。
  • 《黃岡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今日起施行
    第三條 文明行為促進工作堅持黨委的統一領導,實行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建立健全政府組織實施、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協同推進、公眾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市和縣(市、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機構統籌推進本行政區域內文明行為促進工作。市和縣(市、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規劃、協調、督促和檢查。
  • 《遼源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發布,明年1月1日起施行
    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校園、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國家工作人員、教育工作者、社會公眾人物應當在文明行為促進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第八條 公民應當遵守綠色健康文明行為規範:(一)文明入廁,不隨地便溺,保持公共廁所清潔衛生;(二)愛護環境和市政公共設施,不破壞花草樹木、園林景觀、人行步道等公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菸頭、口香糖等廢棄物;(三)在公共場所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
  • 金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第八條 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其他組織和個人應當積極參與文明行為促進工作,對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勸阻、制止、投訴、舉報不文明行為。國家工作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教育工作者、社會公眾人物等應當在文明行為促進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
  • 【曝光臺】漢陰一女子亂扔垃圾還理直氣壯,你怎麼看?
    12月17日星期三早上7點26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在巡邏過程中,在健康巷發現一女子亂扔垃圾,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及時制止了該女子的不文明行為。 在制止該女子不文明行為的過程中,該女子態度十分惡劣,有明顯的牴觸情緒,經過執法大隊工作人員耐心細緻地勸導和說服教育,該女子終於改正了其不文明行為。
  • 不排隊搶上車手機外放不戴口罩……記者踏查長春地鐵不文明現象
    針對該情況,12月24日,記者來到了長春軌道交通一號線和二號線上踏查此事,雖然未看見有人如此過分地嗑瓜子,但依然有一些不文明的情況發生。 隨後記者也坐上了長春軌道交通一號線繼續踏查,在踏查過程中,記者並未發現有乘客吃東西或者嗑瓜子,大多數乘客都低著頭擺弄著手機,而此時,記者發現,有一些乘客可能是由於熱了的原因,已經把口罩摘了下來,在公共場合內,這種行為也是不文明的,不安全的。
  • 口罩手套用完亂丟 嚴打難禁…垃圾掃不完 堵塞下水道
    新冠疫情爆發後,一次性口罩、手套等成為民眾必備用品,但隨著時間推移,廢棄防疫物品造成的垃圾也與日俱增,一些民眾更是隨手丟棄,雖然部分政府以罰款或視作違法來懲戒,但仍未改善不文明現象;亂扔防疫口罩與手套甚至堵塞了紐約上州下水道系統
  • 道德都去那裡了……八大道「口罩手套」用完亂丟 嚴打難禁…垃圾掃不完 堵塞下水道(圖)
    小編微信:traveller861新冠疫情爆發後,一次性口罩、手套等成為民眾必備用品,但隨著時間推移,廢棄防疫物品造成的垃圾也與日俱增,一些民眾更是隨手丟棄,雖然部分政府以罰款或視作違法來懲戒,但仍未改善不文明現象;亂扔防疫口罩與手套甚至堵塞了紐約上州下水道系統,當局為這筆龐大的開支頭疼。
  • 文明黑榜 | 垃圾清理不及時、菸頭亂丟……海口這幾個地方不文明...
    開欄語  《海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推動條例落實,營造全民講文明的氛圍,從1月5日起,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將策劃推出「關注《海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實施系列報導」。
  • @所有六安人,不文明行為有獎隨手拍啟動!已曝光數百條不文明行為
    、行人橫穿馬路、翻越隔離護欄、闖紅燈等;5、乘坐公共汽車不自覺排隊,不為老、弱、病、殘、孕讓座等;6、不愛護公物,故意損壞公共設施、花草樹木等;7、公共場所亂塗亂畫,亂丟垃圾、偷倒垃圾、高空拋物等;8、不遵守公德,亂發亂貼小廣告,吸菸、隨地吐痰等;9、亂搭亂建、亂擺攤設點等小區不文明行為。
  • 運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國家工作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先進模範人物、社會公眾人物、教育工作者等應當在文明行為促進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第九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對在文明行為促進工作中表現突出、成效顯著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 @富陽人,請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全國中高風險地區49+1!
    寫在前面:當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疫情防控形勢十分複雜嚴峻個人堅持戴口罩是疫情防控的有效做法之一必戴口罩的群眾有哪些?公眾該如何科學佩戴口罩?3.備用口罩建議存放在原包裝袋,如非獨立包裝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並確保其不變形。4.如佩戴口罩感覺胸悶、氣短等不適時,應立即前往戶外開放場所,摘除口罩。5.廢棄口罩歸為其他垃圾進行處理,人員密集場所工作人員或其他可疑汙染的廢棄口罩,需單獨存放,並按有害垃圾進行處理。
  • 發現不文明行為 可撥打舉報電話 0871-12345
    17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的《關於設立昆明市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投訴舉報電話的通告》顯示,昆明市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舉報電話(0871-12345)。市民一旦發現垃圾清掃清運不及時、公共廁所環境衛生差、洗手臺設施不完善、餐飲服務單位衛生不達標、農貿市場髒亂差、有關場所消毒不到位等不衛生、不文明行為,即可投訴舉報。昆明市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投訴舉報後將給予核實,並對真實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
  • ...對於有違公德、有礙觀瞻的各種不文明行為,市民都可以拍攝曝光
    本報7月25日訊(記者 馮華 實習生 王昕茹 通訊員 賀秀峰)文明始於心,創建在於行。近日,太原市橋東街辦迎賓社區建立微信群,邀請居民掃碼進群參與創城,對於有違公德、有礙觀瞻的各種不文明行為,市民都可以拍攝曝光。活動開展一周以來小有成效,多位居民參與,多項不文明行為得到糾正或處理。
  • 「得流感戴口罩」寫入地方立法,但不戴口罩會被罰款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得流感戴口罩」寫入地方立法,但不戴口罩會被罰款嗎?疫情當前,每個細小的個人行為都在呼喚文明的力量。疫情當前,每個細小的個人行為都在呼喚文明的力量。疫情期間,有學者以政府要求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的措施為例,認為不戴口罩進入公共場所,構成對公共利益的潛在威脅,如果不聽勸阻,拒絕執行政府的規定甚至暴力抗法,對執法人員或勸解人員使用暴力,構成對公共秩序的違反。可以對該類行為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3條以擾亂公共秩序予以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