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韻盤山」打造綠水清流生態家園

2020-12-22 人民網

原標題:盤山縣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創建紀實

「實施遼河幹流治理綜合整治和『西部三鎮街』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提升農田灌溉能力。」這是寫在盤錦市盤山縣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報告和縣政府工作報告中2020年的全縣重點工作。

這一被簡稱為「水系連通」的工程,是盤山縣從今年起實施的為期五年的「水韻盤山——遼河第一水鄉總體規劃」中的一部分。從這個時點回溯,早在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之後,「水利」「生態」兩個關鍵詞就已經貫穿到盤山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部行動當中。

2019年,盤山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第三批)殊榮,正是對其生態建設成就的充分肯定。

遼寧是一個水資源總量嚴重不足的省份,人均水資源量只有全國平均值的1/3左右,除位於東部地區的本溪、丹東、撫順3市外,其他各市均面臨嚴重缺水或極度缺水的情況。缺水成為制約發展的一大瓶頸。

記者日前獲悉,作為遼寧省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試點縣,盤山縣的水系連通工作得到了遼寧省水利廳的大力支持,並已申報國家試點縣。作為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連續31屆蟬聯遼寧省農業基礎建設「大禹杯」先進單位的盤山縣,正以自身的實踐摸索出一套突破缺水瓶頸的「盤山模式」,為全省乃至全國各市縣的水利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資借鑑的樣板。

水系連通讓血脈暢通動力十足

地處遼河入海口的盤山縣,歷來被稱為「九河下梢」之地,接納了遼河、大遼河、繞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以及眾多中小河流,它們或直接入海,或匯入大河後順流入海。縱橫交錯的水網上,形成了80萬畝浩瀚的蘆葦自然溼地和71.7萬畝稻田人工溼地,是中國最美溼地,也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大蘆葦溼地,河蟹、稻米和丹頂鶴、黑嘴鷗、斑海豹等400多種珍貴野生動物,都是盤山的閃亮名片。

可是,在用所有這些與水有關的事物來描述盤山縣的時候,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盤山同時又是缺水嚴重之地。盤山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時間上,水量大多分布在汛期雨季,春季灌溉時節往往沒水可用;空間上,縣境西部幾條河的基流不足,已成季節性河流,東部相對充沛,卻因水系不通而無法西濟。與此同時,全縣的地下水資源不僅量少,且大多屬鹹水或微鹹水而無從利用。

缺水更為嚴重的盤山西部地區,不僅總量缺乏,而且因為閘、泵等河流配套設施的老化以及河道淤積而雪上加霜。80萬畝葦田年均缺水1480萬立方米,導致葦田逐年退化。農業種植缺水,只能超採地下水,由此帶來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等問題,出現了水田退化、土壤鹽漬化的趨勢,當地百姓的收入與東部鄉鎮拉開了數千元的差距。

可以說,近水、靠水、親水、盼水成為每日縈繞在盤山人腦中的大問題。

問題該如何解決?靠的就是「水系連通」的治水之策,顧名思義,就是用擴挖河道、溝通涵管、新建和改造配套設施等方式,一方面通過幾大水系之間的互聯互通及豐欠互補讓水順暢流通,另一方面依靠蓄水工程的有效運行提升河道和水庫的儲水能力。

將有限的水資源在最適宜的時機應用於最適宜的區域,使之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這是一種帶有哲學意味的思考,一個帶有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舉措。但是,再美好的設想,都是靠硬碰硬的實幹完成的,正如盤山一位水利幹部所說,「天助自助者,盤山之所以得到省裡和國家的支持,靠的就是我們以往的紮實工作」。

水系連通的「日記」很長:對豐屯河、錦盤河、大羊河、西鴨子河、月牙河、東升乾渠這6條存在明顯淤積問題的河渠進行清淤疏浚;對多條河流存在的水體淤滯、引排水河道卡扣段、斷頭河等問題的河段,通過拓寬河道卡扣段、增大過水涵洞、新增引排河道、溝通斷頭河等措施,促進水體流動;對部分攔蓄工程、泵站增建或改造,以保障提水揚程和灌溉能力;對計劃中兩相通連的河道進行底高程找齊,以便於彼此銜接;對承載量不足的河道進行擴挖……

這個結結實實的大工程,從盤山西部開始進而擴展到全縣,相當於對縣內所有河流進行了一次大體檢、大疏浚,所有河渠的水動力由此變得前所未有的充沛,從而在連通的水系中自由地湧動。

生態水利的盤山模式

河流對一個地區而言,儼然人體的血脈。血脈暢通,機體自然充滿蓬勃生機。

但對於盤山人來說,這還只是開始。水系連通只是工程性的治水之策,而他們要做的是生態治水。水系連通工程完成後,每年可以儲水5000萬立方米以上,不僅解決了「生存」問題,使葦田和農業用水充足,居民家庭收入有了基本保障和較大提升,同時還有條件籌劃「發展」問題,讓這片土地和她的人民有更富裕更美好的生活。

於是,就有了「水系連通」與「農村水系綜合整治」項目的同步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水系連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措施,逐步恢復河湖水系的完整性,改善或恢復江河湖庫之間的連通性,整體提高水資源的統籌調配能力、防洪除澇減災能力,最終實現從傳統工程水利向現代水利的徹底轉變,進而使河渠周邊都成為水清流暢又設施完善的生態景觀帶、區域聯動又產業興旺的經濟發展帶、宜居宜遊又活潑文明的百姓福祉帶。

這是一項同樣繁複的操作:需將眾多河渠進行生態綠化,並對河渠流經村屯進行必要的景觀改造,與此同時,還需恢復或重建河湖生態廊道,使各村屯的河湖防洪、排澇、供水等基本功能得到保障。河渠堤頂、坡面的綠化植被也都要翔實地納入方案,以西部地區為例,各河渠均位於潮間帶,土壤多屬鹽鹼性土質,選取的護坡植被需是具備耐鹽鹼特性的本土植被。

至此,原本只為通暢縣境西部溝渠的「水系連通」方案,已切實升華為包含了盤山縣水生態修復與再建的綜合性治理工程。其意義也由此突破了提升沿岸村鎮人居環境的範疇,同時具備了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的長遠價值。最為可貴的是以此為縣域水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更值得一提的是,擁有亞洲第一大蘆葦溼地的盤山,還有著一份更為重要的責任。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上三大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溼地保護和生態修復歷來備受世人矚目,同時也是一項世界性難題。盤山的水系連通,對遏制溼地退化、保護溼地生態和動植物多樣性所產生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同時也是具有示範意義的。

水韻盤山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樂章

敘述到此,可以發現,這場肇始於水利部門的治水工程,已經不止於水利,也不止於農業和農村,而成為事關盤山縣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系統工程,成為於2020年全新啟動的「水韻盤山——遼河第一水鄉總體規劃」。

這是一場聲勢浩大又興師動眾的工程,包含了庫湖生態景區建設、鄉村生態林網建設、宜居鄉村建設、現代農業建設等多項內容,需要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生態環境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化和旅遊局、縣林草局等眾多部門的精誠努力、密切配合。

比如僅2020年這一個年度,宜居鄉村的建設項目就需要提檔升級20個宜居鄉村示範村、使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面覆蓋全縣的154個行政村、使縣域所有村屯都實現24小時供水、使天然氣入村率達到100%、新建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3個、新建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74個、對全縣村級衛生所進行維修維護;現代農業的建設也包含了節水灌溉系統的升級、有機肥的推廣、化肥的壓減、稻漁綜合種養的擴展等多項工程。

這是一場生態建設的交響樂,每個部門都是樂手,都在譜寫相對獨立的樂章,而總指揮就是盤山縣委、縣政府。

「水韻盤山」精準落子,生態建設的盤山模式正在成型。期待「老縣」盤山在「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縣」「鄉村治理體系試點縣」的基礎上,更上層樓,成為具有閒適田園風光、溼地葦海特色的現代鄉村,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現代街區。

早春盤山,站在縣城繞陽湖畔,遠眺湖上片片葦塘,正是所謂「蒹葭蒼蒼」,可以盡情暢想綠遍大地之時這遼河第一水鄉的「在水一方」。

(責編:李進媛、孝媛)

相關焦點

  • 城市建設回眸(四)|龍津水美映射的太極之韻
    點擊播放 GIF 0.0M水具太極之韻,靜如水平動如流行,上善若水隨物賦形清流之所以被稱為太極之城與蜿蜒行於兩個半島間的在城市建設中清流做好「水的文章」讓城市更顯「太極之韻」悠悠流淌的龍津河,在上遊寧化縣被稱為翠江,經龍津鎮的南岐村流入城區後似乎不願離去,在清流縣城迂迴出一個大大的「S」字母後,才戀戀不捨地向東流到龍津鎮橫口村的崆峽嶺,這段河流被稱為龍津河。
  • 生態修復讓「水韻江蘇」重現詩情畫意
    泱波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南京7月5日電 題:生態修復讓「水韻江蘇」重現詩情畫意&nbsp&nbsp&nbsp&nbsp作者 楊顏慈 徐珊珊&nbsp&nbsp&nbsp&nbsp一江碧水,浩蕩東流,至長江江蘇段最下遊--南通。
  • 綠水青山賦能 生態產業互贏——安徽蕪湖灣沚區的「兩山」理念路徑...
    原標題:綠水青山賦能 生態產業互贏——安徽蕪湖灣沚區的「兩山」理念路徑實踐藝術工坊、咖啡吧、步履匆匆的年輕創客……記者在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殷港藝創小鎮看到,昔日的鄉村舊廠房,搖身一變成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吸引了大批青年人才入駐小鎮。
  • 光澤水生態銀行:讓水「流金淌銀」的有效路徑
    「讓水成為競爭力、生產力,關鍵是要高質量打通『兩山』轉換通道。因此,我們主動對接南平市政府『生態銀行』試點思路,圍繞光澤縣豐富的水資源,提出打造『水生態銀行』發展理念。」在趙大建看來,「綠水青山」並不意味死守,而是活用。
  • 協同創新 為美好家園守護碧水清流
    原標題:協同創新,為美好家園守護碧水清流   主持及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14項;獲
  • 嵐皋:綠水生態美庫區,水面養殖促增收
    近年來,我縣依託2萬畝庫區水資源,通過建立基地,培育品種,入股分紅等方式,大力發展優質、特色、綠色、生態水產品,讓移民變漁民,漁民變股東,為養殖戶找到一條增收致富新道路。在嵐皋縣綠水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村民們正忙著從池塘裡捕撈裝卸中華鱘。
  • 打造親水公園、修復生態溼地、疏浚水網河道..."水韻江陰"即將呈現!你期待嗎?
    水韻月城  攝影:網友robertfeng市長蔡葉明作工作報告。他要求,全市上下要堅持綠色發展,狠抓關鍵環節,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加大汙染防治力度,加強生態環境監管,著力推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堅持問題導向,落實過硬措施,突出水規劃引領作用,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大水生態治理力度,提升水資源利用水平,優化水景觀建設布局,豐富水文化人文內涵,全面掀起「六水共建」新熱潮;堅持全民參與、凝聚工作合力,夯實落實責任、落地落細督查、放大擴大共識,紮實完成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
  • 泰水韻,秀出水城水鄉好風光
    為發揮水優勢,做足水文章,今年以來,泰州以打造「泰水韻」黨建服務品牌為抓手,緊緊圍繞「興水利民,共建美麗幸福河湖」這一內涵,突出黨建引領,將「月曬季評年考」制度與績效考核制度深度融合,讓「目標制定、日常管理、跟蹤考核」在基礎設施建設、防洪除澇、河湖生態治理、保護飲用水源、強化水利調度、水行政執法等水利業務工作中聚能聚焦、同向發力,將黨員隊伍建設貫穿在城河文化帶、大江風光帶、水鄉風情帶美麗生態風光建設中
  • 訪河東區委書記範少軍:聚焦「金創河東津韻家園」 打造美麗直沽新...
    聚焦「金創河東、津韻家園」,堅定不移地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一號工程」,打造美麗直沽新樣板,提升民生精準獲得感,築牢平安和諧「護城河」,轉觀念、提能力、強作風,確保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在河東落地生根。一是構建高端產業新格局,打造創新轉型示範區。加快新動能引育,構建高質高新的產業體系,聚集多元業態;二是激發品質城區新活力,建設城市更新實踐區。
  • 「童心吟詩誦河湖 水韻蕭然迎亞運」主題朗誦活動作品①大湘湖
    為此,蕭山區「五水共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蕭山區婦女聯合會聯合蕭山網開展「童心吟詩誦河湖 水韻蕭然迎亞運」主題朗誦活動,邀請全區中小學生錄製、遞交關於蕭山美麗河湖的朗誦作品,讓一條條承載著蕭山人鄉愁的美麗河道通過孩子童真的嗓音「聲」入人心,帶動家庭、影響社會,全面營造「水清流潺、錦繡家園」的江南水鄉。
  • 水韻、花海、動感、繡美,打造鄉村旅遊新亮點,敬請期待
    01抓場館建設標準化設計、規範化建設集競技、休閒、健身、觀光於一體的生態運動旅遊場館10處。1.建設千湖休閒公園於9月底前在縣城安馨家園小區南側,沿千河側新建1.3萬平方米的千湖運動公園,配套建設足球場1個、籃球場2個、桌球場10個、田賽場地1塊。
  • 媯水河修復生態打造冬奧景觀廊道
    原標題:媯水河修復生態打造冬奧景觀廊道冬日,結冰的延慶媯水河蔚為壯觀。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打造2022年冬奧會景觀廊道,延慶「母親河」媯水河生態修復工程即將完工。歷經三年,媯水河水質從地表Ⅴ類提升至Ⅲ類,一年四季蕩漾靈動水韻。三年前,本市啟動了媯水河流域生態修復工程,同步開啟國家水專項獨立課題——媯水河世園會及冬奧會水質保障與流域生態修復和示範,為山區季節性河流的治理探索科技路徑。
  • 萬山:打造生態城市 建設綠色家園
    「這裡既是家園,又是景區。公園式居住環境,讓人幸福感滿滿。」登山市民陳仁斌帶著笑意,悠閒踱步,怡然自樂。投資3億元的仁山文化主題公園,以「一路、兩帶、三點、多片區」為規劃設計,不僅是銅仁城區最大的山體公園,最大的現代宜居小區,也是市民休閒、娛樂、購物、健身的新樂園。
  • 泉映梨花 自在清流
    近年來,清流鎮堅持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以鄉村振興戰略及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為契機,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子,並提出「一園三區」規劃(「一園」指堅持公園城市理念,充分發揮良好資源稟賦比較優勢,通過鄉村美學價值挖掘,梳理盤活鄉村空間、生態、人文等資源,推動清流鎮「全域景區化」發展,讓農田成景觀、農居成景點、農村成景區,建設美麗鄉村公園;「三區」指依託艾蕪文化,採取「艾蕪+林盤+鄉愁
  • 守護綠水青山 華夏銀行福州分行助力打造長汀馬蘭山金融生態示範林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12月4日,華夏銀行福州分行向長汀縣馬蘭山金融生態示範林項目捐款50萬元。福建龍巖長汀縣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縣份之一。為改善馬蘭山的生態環境,為蘇區老區人民脫貧攻堅、全面奔小康創造有利的條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福建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倡議全省金融機構積極投身馬蘭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打造金融生態示範林,將項目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金融系統生態文明的教育基地。守護綠水青山,也與華夏銀行「綠築美麗華夏」的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理念高度契合。
  • 東山韻·水街!曲靖周邊遊又多新玩場!
    麒麟東山韻·水街為鄉村旅遊增添新「味蕾」在隆冬的暖陽照耀下,溼地公園和蜿蜒的九龍河升起了陣陣霧氣,枝葉上的冰凌窸窸窣窣的往下躥,薄薄的霧氣為整個東山集鎮穿上了一件潔白的紗衣,透過薄霧,位於高鑫廣場旁結米小河邊的東山韻.水街也已初具雛形,「封頂大吉」四個大字格外的顯眼,施工人員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河道石板鋪設及水街主建築外立面修葺
  • 好山好水好民風!寧鄉雙江口唱響鄉村振興的生態和諧之歌!
    在屋場附近,有一處9級生態汙水處理池,村民家中排放的生活汙水,經過雨汙分離、三級化糞池的系統,通過收集井匯流到這裡,在沉澱區、發酵區、沙石過濾、生態過濾等環節「脫胎換骨」之後,化作一股清流進入田間溪渠。「這個池子每天可以處理汙水10噸,徹底改變了以往農村汙水隨意排放的現象,明顯改善了人居環境。
  • 「趕考」新時代丨大國小鮮:守護綠水青山 打造綠色河湖
    「趕考」新時代丨大國小鮮:守護綠水青山 打造綠色河湖 2020-12-14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發布,命名為小山和小水
    生態環境部消息,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吉祥物為一對名為「小山」和「小水」的卡通形象,以「青山綠水」為設計原型,有機結合「綠葉、花朵、雲紋、水紋」等設計元素,表達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 山清水秀雲海奇 詩畫家園幸福地——光影中國網聚焦大美南陽風光
    為了留住這人間美景,光影中國網攝影師們背起行囊,徜徉公園小徑旁,行走青山綠水間,起早貪黑追逐光影,創作路上甘之如飴,用鏡頭不斷追尋最滿意的角度,捕捉南陽大地上的唯美瞬間,定格欣欣向榮的美好家園。百尺潭瀑布 齊天俊攝於南召白水繞城,獨山北臥。漫步南陽城區,道路兩旁花木茂盛,公園溼地綠樹成蔭,房前屋後花團錦簇,天藍,地綠,水清,氣爽,令人心曠神怡,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