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瑜洪
「一灘高一丈,光澤在天上」。在福建西北部、閩江富屯溪上遊、武夷山脈北段,坐落著一座千年古縣——光澤。
光澤,含山光水色之意。清康熙版《光澤縣誌》就以「青山聳翠,碧波瀦秀」8個字來描繪縣境的地理特徵,意指境內群山聳立,林海茫茫,又有溪河縱橫,澗泉稠密,把「光澤」二字注釋得淋漓盡致。
如今,就在這山光水色的聚集之地,正上演著一場與水相關的深刻變革。
舉要治繁,試點水生態銀行
「光澤縣地處閩江源頭,111條大小溪流交織成網,其中大的河流有16條,境內地表水總量達42.9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2.6萬立方米,50%斷面檢測水質達Ⅰ類水以上,是福建省內唯一全流域水質達國家Ⅱ類及以上標準的縣域。」說起光澤的水資源狀況,縣長趙大建如數家珍。
隨著各地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發展與生態逐漸「握手言和」。如何利用好生態優勢,讓水「流金淌銀」、造福百姓,成為光澤亟待破解的時代命題。2018年,南平市政府主導開展的「生態銀行」模式成為光澤綠色發展之路的探路燈。
「讓水成為競爭力、生產力,關鍵是要高質量打通『兩山』轉換通道。因此,我們主動對接南平市政府『生態銀行』試點思路,圍繞光澤縣豐富的水資源,提出打造『水生態銀行』發展理念。」在趙大建看來,「綠水青山」並不意味死守,而是活用。
「水生態銀行」就是借鑑商業銀行「分散化輸入」和「集中式輸出」的模式,對碎片化、分散化的水資源進行收儲、整合、優化,導入產業、項目、資金,進而搭建一個資源變資產、變資本的轉化平臺。
很快,以縣水投公司為依託的「水生態銀行」運營公司搭建起來了。「我們的水資源量大質優,猶如毛細血管遍布全縣,還擁有得天獨厚的礦泉水資源和天然河砂,開發潛力巨大。整合資源的前提是摸清生態資源家底,為綠水青山『定價』。」光澤縣水利局局長陳正文思路清晰,「因此,我們繪製出了全縣水資源『一張圖』。在這張圖上,除了河流水系,我們還明確了所有的水庫和礦泉水點及其轉化用途。」
得益於「水生態銀行」的試點探索,光澤實現了生態資源集中可控,不僅為後續水資源的整理、修復、提升打下基礎,也為生態資源資產向綠色產業轉化提供了有效路徑。
摸石過河,「閒水」變「富水」
眾所周知,與土地、森林、礦產等資源的固定屬性不同,水是流動的,這也決定了「水生態銀行」的理念和運行尚無前例可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推陳出新。
據陳正文介紹,目前光澤縣共有27座大小水庫,蓄水量10 434萬立方米,還有14處可開發地下礦泉水點,飲用礦泉水水量達300萬立方米以上。我們將水資源分為地表水和礦泉水兩部分,地表水由運營公司進行集中收儲,礦泉水採、探礦權證由國資公司以競拍等方式取得。」
通過「水生態銀行」將優質水資源進行打包招商,光澤的水資源首次有了明晰的「帳單」。更令人欣喜的是,被賦予價值的這些「閒水」吸引了大批的優質項目花落光澤,搖身一變成了「富水」。
在光澤縣百石村,投資20億元的亞洲最大循環水鰻魚養殖基地——澤匯漁業光澤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預計今年年底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當時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選擇合適的水源點,最終綜合考慮還是選擇了光澤。」澤匯漁業(光澤)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軍告訴記者,「我們不僅相中了光澤優質的水資源和自然環境,更關鍵的是當地『水生態銀行』打包肖家坑水庫優質水資源及百石村800畝儲備用地等形成的『水資源包』。」
據了解,澤匯漁業投產後,將新增500個工作崗位,年利稅超3億元,同時項目還將吸收百石村集體經濟入股,年分紅可達10萬元。
生態之水招來的「好婆家」不止於澤匯漁業。前不久,福建武夷山水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獲得了光澤鸞鳳鄉坪山村山下礦區飲用天然礦泉水探礦權。該公司負責開發的中石油武夷山礦泉水項目,一期年銷售超700萬箱,產值超2億元。「作為礦泉水生產企業,優質水資源就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這次拍下新的礦泉水探礦權可以為我們擴大瓶裝水產量做儲備。」公司董事會秘書羅旌西說。
從碧水清流到綠色「聚寶盆」,當水美與綠色發展理念激烈碰撞,乘借「水生態銀行」起飛的光澤,迎來了水與經濟融合發展的「乘法效應」。
且行且思,發展根基在水一方
從生態的視角閱讀光澤,優質水資源就是它打開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重要窗口。
「存入『綠水青山』,取出『金山銀山』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確保綠水青山的根基不動搖。為此,光澤縣將管水治水融入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整個過程,保障光澤的水質優良。」在趙大建眼中,具有發展慧眼的光澤自然不會選擇「竭澤而漁」。
在澤匯漁業,工廠化循環水養鰻實現了水資源的低消耗和循環利用,高峰期耗水量僅在5%左右。同時,澤匯漁業養鰻工廠配備了原水處理、水循環、汙水處理等全自動設備,養殖產生的廢水進行集約化汙水處理後可達一級A類標準,實現了高產能、零汙染。
不僅如此,光澤還創新「綠水維護補償」考核機制,整合生態補助資金,通過水質監測數據對各鄉(鎮)、村(居、場)落實「綠水」管護責任進行跟蹤考核。水質達標的,縣財政給予每村每年5萬元左右的「綠水維護補償」;對水質下降和達不到70分考核要求的不予補償,並對其黨政負責人進行約談問責。責任清晰、正向激勵的共治局面逐步形成。
如今,有著「西武夷」區域定位的光澤,正逐步探尋更為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通過整合高家水庫、霞洋水庫、北溪河流等優質水源,光澤引進浙江暢遊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謀劃建設3個庫釣基地、5條溪流釣線路基地,通過舉辦垂釣賽事等活動打造中國山水垂釣名城。
「光澤藉助『水美城市』『水美鄉村』建設,以『水生態銀行』盤活產業經濟,使水資產提質增信,同時注入新業態項目,激活了全縣因水而富這篇大文章。」南平市水利局局長周靖對光澤的創新實踐寄予厚望。
從江河之水到產業活水,再到發展護水,光澤創新實踐「水生態銀行」,使得水資源價值逐漸攀升,並以產業收入反哺「綠水維護」,努力走出一條「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
未來,高質量之水還將源源不斷為光澤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