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宜入畫 流金淌銀來——靖安實行「河長制」帶來興縣富民效應

2021-02-08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縣委書記田輝說:「推行『河長制』,保護好一河清水,不僅是展現生態靖安的『金名片』,還是引領綠色發展理念,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的戰略舉措。」從2015年開始,靖安縣作為全國首批河湖管護體制創新試點縣之一,在全省率先拉開了「河長制」序幕。

陽春三月,行走在九嶺山脈的靖安縣,湛藍的天悠遠的雲,山青、水淨、河暢、湖美、岸綠,繪成了春的絢麗。

「我就是看中了靖安的水工程優良、水環境優越、水景觀優美、水管理優質、水文化優秀,才投資8000萬元,興建這個靖安縣休閒農業『航母』。」走進位於高湖鎮永豐新村的江西百香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萬華弟眉眼裡全是笑。

春光明媚下,呼吸著帶有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氣,萬華弟陪記者在公司內邊看邊聊。生態果園、智能溫室、果蔬大棚、水生蔬菜,盡入眼帘;縱目遠眺,蔥鬱的山峰掩映著已建成的農旅、醫養、康養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2015年,經商多年的南昌客商萬華弟想興辦一家休閒企業。他說:「水,滋潤萬物,人們的生活要有好的水生態環境,企業投資也需要好的水生態環境。我到了10多個縣選址,最終看中了這裡的好水。今年,企業純收入可達1200萬元,還帶動了100多戶農民從事休閒農業。」

這是靖安縣實行「河長制」帶來的興縣富民效應的一個縮影。經過多年的呵護,靖安縣森林覆蓋率達84.1%,位居全省前茅。山清還要水秀。只有保護好一河清水,才能闊步邁向綠色發展新徵程。縣委書記田輝說:「推行『河長制』,保護好一河清水,不僅是展現生態靖安的『金名片』,還是引領綠色發展理念,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的戰略舉措。」從2015年開始,靖安縣作為全國首批河湖管護體制創新試點縣之一,在全省率先拉開了「河長制」序幕。

「這裡河湖是畫,步步皆景,隨處可見此情此景,怎不叫人欣喜?怎不讓人的心情瞬間舒暢起來,怎不願意到這裡投資興業?」3月5日,記者在寶峰鎮巧遇北京雲遊創展旅港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帆一行,他與寶峰鎮籤訂投資500萬元興建靖安禪社的合同。張帆直言:「為了興建這個項目,我曾經煩惱過。因為我先後到了10多個省市的20多個鄉鎮,沒有我中意的地方。靖安藍天、碧水、青山相映生輝,我一次就敲定了。」

張帆的話,在記者所到之處得到了印證。記者一路看到,靖安境內的幹流北潦河及其支流、水庫、湖面、山塘都是清澈的水,水中有魚,岸上有綠,綠中有景。縣水務局局長王仕欽說:「全縣以河為貴,以水為寶,以水文化為魂,全面實行『河長制』,保護好了一河清水。」在靖安參觀的陝西省榆林市水務局副局長朱萬虎向記者談了他的觀感:「靖安實行『河長制』,走出了一條河湖流域生態保護、綠色崛起的新路。有了這麼好的水生態環境,還愁沒有大客商、大項目來落戶?」

大客商、大項目來了。在位於雙溪鎮曹山村投資13億元的東白源生態養生谷施工現場,江西東百源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塗俊波口氣篤定得像一個打了勝仗的將軍:「這裡背靠青山,嵌於九嶺和清溪的北潦河的自然風光中,環境很好,建成後肯定生意好。」雙溪鎮鎮長伍威興奮地說:「境內的水生態環境好起來後,客商紛至沓來。一年多來,已有20多億元的旅遊休閒度假等項目落戶鎮裡。」

水淨河暢湖美,正化作金山銀山,回饋給靖安人豐厚的生態紅利。江蘇客商王榮祥舍下在上海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1.2億元,前來靖安投資建設休閒度假項目;濟民可信集團、江西鐵路投資集團投資50億元,正在興建香樟林養生養老基地。近年來,一批旅遊休閒、健康養老、生態農業的大項目紛紛來靖安落戶。至今年2月,全縣已建成總投資52.4億元的9個大型旅遊項目,還有總投資178.88億元的12個大型旅遊項目正在興建。目前,該縣又與客商新籤訂了總投資48.2億元的5個大型旅遊綜合開發項目。今年1至2月,該縣接待旅客人數、旅遊綜合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9%、19.4%。

水淨河暢湖美,使農民享受到了持續釋放的水生態紅利。走進寶峰鎮的肖峰飯店,店主肖峰正在忙著招呼客人。肖峰是河道巡查員,他說,以前由於河水不乾淨,河岸髒亂差,前來旅遊的人少,飯店生意也不好。自從實行「河長制」後,水生態環境改善了,加上鎮裡打造成了禪韻生態小鎮。去年以來,他的飯店年純收入由往年的1萬多元增加到10萬多元。目前,全縣農民已建成800多個農宿文化點,年收入達13億多元。

不變的綠色夢想,不懈的綠色追求。嘗到水生態紅利的靖安人又衍生出水生態與發展共生共贏的新脈動——與省水利投資集團合作,規劃投資100億元,推進北潦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

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靖安水生態環境,還將給靖安綠色崛起增添源之動力。

function createPageHTML(_nPageCount, _nCurrIndex, _sPageName, _sPageExt) { //tita 翻頁函數 PageFirst = "首 頁"; pagePrevious = "上一頁"; pageNext = "下一頁"; pageLast = "尾 頁"; pageclass = ""; if (_nPageCount == null || _nPageCount 1||_pageNo==0){ alert("請填寫在總頁數範圍內的數字"); return(false); } else{ if (_pageNo==1){ window.location="t20170319_720929.html"; } else{ window.location="t20170319_720929_" + (_pageNo-1) + ".html"; } } } } function IsAllNumeric(str) { var l=str.length; var i,s; for(i=0;i='0'&&s

相關焦點

  • 金溪鎮:昔日「窮山惡水」 如今「流金淌銀」
    金溪鎮:昔日「窮山惡水」 如今「流金淌銀」 2020-10-27 16:3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光澤水生態銀行:讓水「流金淌銀」的有效路徑
    清康熙版《光澤縣誌》就以「青山聳翠,碧波瀦秀」8個字來描繪縣境的地理特徵,意指境內群山聳立,林海茫茫,又有溪河縱橫,澗泉稠密,把「光澤」二字注釋得淋漓盡致。  如今,就在這山光水色的聚集之地,正上演著一場與水相關的深刻變革。
  • 阿勒泰:「金山銀水」流金淌銀
    「十三五」時期以來,阿勒泰市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生態更優美、社會更和諧、生活更幸福,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強,「金山銀水」正流金淌銀。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水無論對於第一次來的遊客,還是常來常往的遊客,阿勒泰的夜色都是那麼迷人,流光溢彩、燦爛輝煌,令人流連忘返。
  • 黔江區金溪鎮:昔日「窮山惡水」 如今「流金淌銀」
    農旅融合促進「流金淌銀」脫貧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標。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金溪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圍繞脫貧攻堅主戰場向鄉村振興示範地轉變,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 「張家界脫貧故事」梯市村:產業扶貧「流金淌銀」
    紅網時刻張家界6月18日訊(張家界日報報記者 向文 庹亮 通訊員 邱德帥)青山含遠黛,莓茶香自來。5月30日,在海拔600米以上的梯市村莓茶園裡,茶農們斜挎著竹茶簍,嫻熟的採摘翠綠的莓茶藤葉。滿園都是馨香氣,滿園都是歡笑聲。
  • 【公告】唐縣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解決我縣複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創新。我縣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全面建立和實行河長制,構建責任明確、分級管理、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二、基本原則堅持綠色發展、嚴守生態紅線。
  • 福建光澤探索治水興水新路徑 讓水資源「流金淌銀」
    從江河之水到產業活水,光澤通過治水興水,使得水資源價值逐漸攀升,躋身光澤四大產業集群之一,走出一條因水而富、因水而興的新路子。治水:兩手發力,人水變和諧水是生態之基,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發力的關鍵點。可如果河道不治影響群眾的生活,而且人水矛盾突出,這道難題如何解?「關鍵要轉變治水思路,既要生態修復,又要回應老百姓所盼所急。」縣水利局局長陳正文說,光堵行不通,用統籌兼顧之謀來解題,兩隻手同時發力,前端由政府主導運作,守住生態紅線,禁止個人或單位非法開採買賣,依法依規進行清淤疏浚,結合水美城市建設,對水生態進行修復。
  • 平山縣切實落實「河長制」帶來水清景美
    冶河平山縣城河段的變化,得益於平山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的實施以及河道綜合治理。「今年年初,縣裡籌措資金3500萬元實施了冶河縣城段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治理河長2.7公裡,新增城市綠地8.5萬平方米,加上河長制的落實,縣城兩岸的河道整治和景觀提升效果明顯。」平山縣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冶河縣城段已經成為縣城防洪保安的安全港、群眾休閒娛樂的幸福灣。
  • 「河長制+精準扶貧」帶來水清景美
    近年來,安陸把全面建立河長製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構建起市、鄉、村三級河長制組織體系。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總河長,明確全市82條河流、145處註冊登記中小型水庫、15處城鎮重要水源地以及重點骨幹塘堰的責任主體和管護人員,嚴格落實「一河一長」「一河一策」,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從「有名」「有實」轉向「有效」。
  • 南京溧水「河長制+」借力社會效應突圍治水
    「河長制+優化營商」、「河長制+全民河長」、「河長制+水文化」……這些「河長制+」的創新治水理念,不僅為溧水治水工作趟出了一條社會聯動、共治共管的新路徑,也奠定了溧水打造高質量發展和水環境的雙贏局面,更為全國眼下普遍的「治水孤島」現象,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突圍理論模式。
  • 以「河長制」擘畫水生態文明建設新藍圖
    金山村位於大別山高山地區,境內溝壑縱橫交錯,竹根河支流南流河穿村而過,千百年來哺育著境內優秀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景觀。近年來,金山村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積極踐行新時期治水管水工作總基調,全面推動「河長制」生根見效,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 貴州:五級「河長制」推動「河長治」
    黔西南州河長制總作戰指揮圖。管雲 攝通過全面推行五級河長制,2019年,全省納入國家「水十條」考核共55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96.4%,劣V類水體基本消除。河長制從「有名」到「有實」的轉變,也讓清流漫淌帶給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五級接力」:巡河護河擔當有為張美明是銅仁市萬山區高樓坪鄉龍溪河大樹林河段的河長,今年6月汛期來臨,張美明常到河岸檢查河道的水位情況。
  • 河長制是什麼意思?全面推行河長制8個亮點盤點
    什麼是「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汙染治理。「河長制」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汙染治理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證河流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岸綠魚遊的良好生態環境。
  • 《小河淌水》| 從深山裡「流出」的世界名曲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這首動人的歌曲正是被譽為「東方小夜曲」的《小河淌水》。《小河淌水》是一首雲南民歌,由尹宜公創作。它以從容舒展自由的節奏,迴環起伏、清新優美的旋律。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深遠意境:月夜靜流,阿妹觸景生情,傾訴著對阿哥的情意。
  • 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原標題: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悠悠無定,因河而名。薩拉烏蘇,緣水而靈。  活水潤澤,草木青蔥。
  • 水清景美入畫來——肅北縣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紀實
    肅北縣迎來大群天鵝「歇腳」 朱蕊 攝近年來,肅北縣按照中央、省、市河(湖)長制工作總體部署,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堅持把牢全面實行河長制,緊盯目標任務,精準壓實責任,綜合統籌施策,堅持縱深推進,有力有序有效推動河長制從
  • 【我愛興縣】我的家鄉——興縣
    油棗:油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C和蛋白質、糖類、有機酸、脂肪及人體所必需的18種胺基酸、鐵、鋅、磷、鈣、硒與微量元素,是傳統的營養滋補和醫療保健食品。油棗外形特徵為個大、長圓形,色澤暗紅,與其它棗相比具有含糖高、有油性、香脆甜、口感好、可鮮食、宜貯存、制幹加工等特點,可加工幹棗、烏棗、蜜棗、棗茶、棗汁等多種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
  • 河長制是什麼意思?解讀如何推動「河長治」?(圖)
    2008年6月,江蘇在太湖流域推廣「河長制」:每條河由省市兩級領導共同擔任「河長」。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是河流管護第一責任人。效果立竿見影。太湖主要入湖河流之一的太滆南運河長期受汙染問題困擾。江蘇省和宜興市兩級「河長」實地督查汙染源、排汙口,河流水質,沿河生態得到較大恢復。2011年至2016年,79個「河長制」管理斷面水質綜合判定達標率基本維持在70%以上。
  • 昌邑市構建「合力」河長制 聚焦「水裡」抓落實
    自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昌邑市將河長制工作納入重要議事議程,按照「黨政領導、部門聯動」的要求,建立了覆蓋全面、責任明確的河長制組織領導體系。濰河是昌邑市乃至濰坊市的母親河、水源地,在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以打造「樣板河」的決心,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搶抓全面推進河長制的機遇,推動要素資源向濰河重點傾斜,進一步改善濰河生態環境,全力打造昌邑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