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低飛,魚翔淺底,綠化整齊,一條水泥路順著河道蜿蜒……12月23日,記者來到冶河平山縣城段,目光所及皆美景,仿佛置身於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之中。
「昔日河道深淺不一,河岸坑坑窪窪。經過治理,現在修了遊步道、亮了燈,還種上了花木,河裡還飛來了各種鳥類,到處都是休閒小遊園。」家住冶河岸邊麗景灣小區的趙彩青告訴記者說,她每天都約上自己的姐妹們沿濱河路賞賞景、聊聊天,心情別提多舒暢了。
冶河平山縣城河段的變化,得益於平山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的實施以及河道綜合治理。「今年年初,縣裡籌措資金3500萬元實施了冶河縣城段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治理河長2.7公裡,新增城市綠地8.5萬平方米,加上河長制的落實,縣城兩岸的河道整治和景觀提升效果明顯。」平山縣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冶河縣城段已經成為縣城防洪保安的安全港、群眾休閒娛樂的幸福灣。
從縣城出來,一路北上至平山縣蘇家莊鄉,彎彎曲曲的郭蘇河自北向南,從村莊中流過,蘇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劉紅波正沿著河邊巡河。「巡河時要打開『河長雲APP』,這樣發現問題後可以及時上報,及時解決。」談起郭蘇河,劉紅波說,垃圾成堆、時有腥臭,曾經是蘇家莊村人關於郭蘇河的記憶,而這一切隨著「河長制」的推行有了緩解。
改變的除了環境,還有人。劉紅波感慨,「河長制」影響到了每一個臨河而居的百姓。「以前垃圾沒人管,大家你扔我也扔。現在有『河長』監管,有巡查員巡視,保潔員每天清理垃圾,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亂扔亂排了。」村裡人不僅開始約束自己和家人的行為,碰到陌生人向河道扔垃圾也會主動制止。
像劉紅波這樣的河長,平山縣還有很多。據了解,為推動全縣河湖的齊抓共管,目前平山縣已經設立總河長2名,縣級河長14名,鄉級河長145名,村級河長479名,實現了全縣河庫的全覆蓋。其中,該縣今年有1名鄉級河長、4名村級河長入選石家莊「最美基層河長」。
「下一步,我們還將把推動河長制由有名有實向有力有效轉變,工作重點是把河沙管好、把河道護好、把水質控好。」平山縣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說,真正推動河(庫)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記者劉立芳 實習生杜雅楠)
來源:石家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