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白河:夯實「河長制」打造水清景美「秦楚邊城」

2020-12-26 央廣網

央廣網安康12月24日消息(記者舒隆煥)第四屆「讓世界傾聽陝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近日走進陝西省安康市白河縣城關鎮。「雖然已是冬至,藍天下的城關鎮依然是一片青山綠水。」白河縣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隨著河街「三項工程」項目建設的快速推進,城關鎮河街這個曾經商業繁華的「小漢口」將再次成為「秦楚邊城、水色白河」的地標。

近年來,白河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清、水暢、岸淨、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三長+三員」共護一江清水

在白河縣水利局的河長作戰室,該縣創造性建立的河道沙盤,全景立體式地反映出了全縣地形地貌及河流信息。

白河縣城關鎮。(央廣網發 白河縣委宣傳部 供圖)

白河縣水利局副局長王定明介紹,白河縣有大小河流765條,是丹江口水庫尾水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區,漢江流經39.2公裡由陝入鄂,為陝西漢江水質最後一道關口,在南水北調工程中地位尤為重要。

「近年來,我們堅持把水質保護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深入推進河長制工作落實,成立了深化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王定明說,目前白河縣已落實「三長」(縣鎮村三級河長303名、縣鎮級河道警長19名、縣級督察長2名),「三員」(護河員166名、監督員76名、水質監測員7名),「三長+三員」齊抓共管河道、保護水質的格局全面形成。

王定明表示,白河縣河道沙盤的建立,明晰了全縣河道保護「點、線、面」重點區域,比如點就包括出陝水質監測點、鄰界水質監測點、全省最低海拔點170等。從線上來說,漢江沿線在白河縣流長39.2公裡,水質始終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二類水質以上。

創新監管實現河道管理全覆蓋

在白河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縣域內重點河道的當前情況。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實現全縣河道信息管理全覆蓋,白河縣投資450萬元,對漢江流域白河段、白石河、冷水河等主要河流河段共布設49處視頻監控體系,實施全天候動態監控,切實保障河道水情監測、防汛預警和打擊相關違法行為。

白河縣河道沙盤。(央廣網發 白河縣委宣傳部 供圖)

白河縣在各級河長工作任務中強化源頭治理,「點、線、面」防控,「水、陸、空」執法,確保河道管理「不留盲區、不留死角、不出現反彈」,實現河流全覆蓋、領導全覆蓋、責任全覆蓋、制度全覆蓋。

河長制監督管理雲平臺是白河縣在河長制工作的另一大創新。

該平臺作為陝西省第一個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為基礎的河長制監督管理平臺,既可以通過後臺全面展現所有河道資料、「護河員」巡河、督導巡查、公眾投訴等各種最新情況,各級河長也可以直接通過手機App了解所轄河道相關信息,「護河員」可以通過App進行智能巡河,一鍵選擇上傳河道各類問題情況,從而實現河流的靜態展示、動態管理和常態化跟蹤。

據介紹,通過這個系統不僅可以實時看到每個護河員的巡河軌跡等具體情況,還可以在統計分析板塊看到相應區域和時間段的各種相應數據,可以給下一步強化監管工作提供相對科學的依據。

 大力專項整治呵護源頭活水

白河縣紅石河水源地位於白河縣中廠鎮紅石河流域,總面積為70.1平方公裡,承擔著白河縣城7萬人日常生活生產用水,並輻射周邊居民。2015年12月29日,白河縣政府根據省市關於水源地保護的相關要求,編制形成了《白河縣紅石河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

漢江白河縣段水域。(央廣網發 白河縣委宣傳部 供圖)

由於長期以來,紅石河水源地有11戶居民生活,對水源水質造成一定影響,白河縣鎮村克服重重困難,想盡千方百計累計投入1200萬元,逐家逐戶溝通協調,終於在2018年6月完成了11戶居民的搬遷任務。

白河縣水利局黨組成員柯昌立說:「我們投資了500萬元開展了水源地標準化建設,一是在水源地附近設置圍網、一二級保護區、准保護區標識牌及相應警示牌,二是實施了二級保護區及准保護區80餘戶生活汙水集中收集處理管網工程,三是實施了一級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清理淤積、栽植綠化苗木、新修護岸),水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2017年以來,白河縣紮實開展示範河流創建工作,其中白石河在2018順利通過市級示範河流考核驗收。今年以來,該縣紮實推進漢江河、冷水河、紅石河創建示範河流,所轄鎮相應創建河道管理示範鎮,截止目前投資6100萬元,修建堤防 8.9公裡,疏通清理河道15.8公裡,實施河流沿岸景觀化改造7處,實施植樹綠化改造9.7萬平方米,河道沿岸的生態景觀得到提升,水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白河縣一位負責人表示,白河縣將繼續踐行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弘揚「三苦精神」,紮實推進河長制工作,努力實現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

相關焦點

  • 雲遊安康|戴口罩的冬天太漫長,差點忘了白河的春天有多美~
    雲遊安康第十六期走進有秦楚邊城·水色白河之稱的白河縣聽說那裡春暖花開、草長鶯飛...下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白河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南依巴山,北臨漢水,三面環楚,一心朝秦,是陝西的東南門戶,素有「秦頭楚尾」之稱,兼具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東西融匯,南北並蓄。▲秦楚邊城水色白河,視頻來自@安康日報「碧水青山繞,人在畫中遊」。
  • 蘆淞區推進河長制「四大工程」發力,打造「蘆淞樣板」
    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保護河湖水生態。蘆淞區通過實行黨政河長齊管、三級河長共抓,在推進「四大工程」當中發力,積極打造河長制創新工作的升級版,對轄區內的河湖管護,基本做到了有實、有力、有效、有為。近年來,蘆淞區結合工作實際,按照「一河一長、一長一河」要求,全面建立了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河長制組織體系。全區共設置區級河長16位、鄉級河長24位、村級河長65位,實現了轄區三級河長全覆蓋。
  • 秦楚邊城,火了!959分享
    碧水青山繞,人在畫中遊 活動通過安康融媒、湖北十堰 等地市廣播電視融媒體平臺同步直播 邀請全國的好友走進 秦楚邊城
  • 精準落實河長制 天府新區繪就水清岸綠生態畫卷
    天府新區河清景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美麗河湖」是天府新區亮麗的風景線,2020年以來,天府新區精準落實河長制,繪就水清岸綠生態畫卷。此外,天府新區積極開展主題宣傳,採取現場擺點、網絡宣傳等方式,設置76個宣傳點位,面向社會公開招募10名民間河長參與天府新區水環境治理工作;連續實施「總河長令」督導,2018-2020年連續三年籤署下達總河長令,全力推進天府新區水環境治理相關工作;營造共治共享社會氛圍,與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籤訂河長制及防汛工作合作協議,同步開展雙方河長共同巡河,並建立公益訴訟與河長制協作機制
  • 邵東:夯實基層責任 打造河美水清黑田鋪
    紅網時刻12月29日訊(通訊員 唐朝華)為打造河美、水清黑田鋪,邵東市黑田鋪鎮河長辦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點帶面,上下聯動,從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推動河湖長制縱深發展。明確制職責,確保層層壓實。要想搞好河長制工作,必是常抓不懈,必要將職責明確到人,該鎮先明確鎮裡河庫長、警長職責,再明確村級河庫長、警長職責,然後明確保潔員職責,確保層層壓實,將河長制工作落實到時實處。做好宣傳發動,以群眾為監督。在壓實職責的同時,該鎮還從各方面加大力度宣傳。對每條河的每段及每座水庫載有永久性宣傳公示牌,讓人明白此河庫有人管理,不敢亂扔垃圾。
  • 福清石竹街道:巧用「加減乘除」 打造水清景美河道
    近年來,石竹街道巧用「加減乘除」法,開展水質提升工程,全力守護一灣清水,打造水清景美河道。  「加」強支撐,夯實治理保障基礎  據悉,石竹街道建立水域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街道主要領導任組長,下設12個治理小組,堅持日常巡河每日一通報,每周一報表,將水域治理網格工作納入黨政聯席會固定議程和村居年終績效。
  • 邵東市界嶺鎮高質量推進河長制工作
    為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生態目標的戰略,界嶺鎮黨委、政府大力推進「河長制」工作。該鎮黨政主要領導帶隊,組織班子成員定期開展巡河,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並要求所在河段的村(社區)及時整改;加強各河段、水庫日常維護,要求各村(社區)安排專人負責河道、庫區清潔;加大建設投入,該鎮在各河流兩岸進行綠化工程,推動「岸綠」「景美」目標實現。
  • 貴州七星關區:全面推行河長制 水清岸綠惠民生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將河長制工作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解決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河湖編織起一道道保護網。
  • 拉練|20170521陝西藍天救援隊秦楚古道拉練活動
    參與秦楚古道聯合拉練。21:00全體隊員安全返回家中,今日拉練結束。 ‍05:00 陝西藍天澄城中隊雪山1車1人從澄城出發前往秦楚古道進入門口。06:20 陝西藍天藍田中隊飛虎、靜靜、小賀、白鴒、隨風、碧玉1車6人從藍田縣天鵝湖小區出發前往秦楚古道景區門口。
  • 「五年輝煌成就,展望美好未來」河長制治出河暢 水清 岸綠 景美新...
    隨著河長制的持續深入實行,年楚河水更清、岸更綠、顏值不斷上升。據桑珠孜區水利局副局長拉巴瓊達介紹,針對年楚河長期難以治理的河道問題,主要推行了年楚河「1+4」工作模式:「河長制」+落實日常制度模式、「河長制」+國策護河隊模式、「河長制」+黨建引領模式、「河長制」+河道監控模式,走出了一條操作性強的河長制管理新路子。
  • 大竹縣竹陽街道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紀實
    會議現場為認真貫徹落實 「河長制」的相關要求,加強轄區內河道治理,保護河道生態環境。河道既是重要的水利設施,又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四川省大竹縣人民政府竹陽街道辦事處自開展「河長制」工作以來,紮實推進轄區東柳河水環境整治工作,切實履行了東柳河 「河長制」工作職責,以實現了「水清、岸美、景美、河暢」的目標任務。通過整治,東柳河、護城河等河道水質有了明顯改觀。為進一步落實河長制工作,竹陽街道辦事處實施一系列舉措,強化管控,保障治理成果。
  • 平山縣切實落實「河長制」帶來水清景美
    白鷺低飛,魚翔淺底,綠化整齊,一條水泥路順著河道蜿蜒……12月23日,記者來到冶河平山縣城段,目光所及皆美景,仿佛置身於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之中。「昔日河道深淺不一,河岸坑坑窪窪。冶河平山縣城河段的變化,得益於平山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的實施以及河道綜合治理。「今年年初,縣裡籌措資金3500萬元實施了冶河縣城段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治理河長2.7公裡,新增城市綠地8.5萬平方米,加上河長制的落實,縣城兩岸的河道整治和景觀提升效果明顯。」平山縣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冶河縣城段已經成為縣城防洪保安的安全港、群眾休閒娛樂的幸福灣。
  • 白馬鎮:河長制「屋場會」 激發治理新活力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譚紅娟 劉超明)「自從有了『河長制』,河道乾淨整潔,兩邊沒有枯枝雜草,河面再也看不到垃圾,我們這條河又變清澈敞亮了。」12月11日上午,漣源市白馬鎮文明實踐河長制「屋場會」微宣講走進牛角山村。現場,村民你一言我一語,氣氛融洽、熱鬧非凡。
  • 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原標題: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悠悠無定,因河而名。薩拉烏蘇,緣水而靈。  活水潤澤,草木青蔥。
  • 貴州:五級「河長制」推動「河長治」
    通過層層壓實責任,由萬山區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總河長的雙河長制,以及通過公開各級河長名單並接受群眾監督的模式,讓萬山區河湖管制常態化,每級河長的努力,換來了今天水清岸美的龍溪河。實施黑臭水體整治後的德溪公園倒天河河段(白甫河上遊段)。
  • 吉首推進「河長制」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紅網吉首站9月17日訊(記者 陳生真)近日,在吉首市峒河國家溼地公園裡,河面碧波蕩漾,白鷺翔飛;岸邊綠樹成蔭,花草芳香;市民們沐浴著涼爽的河風,在綠道上健身行走,享受著時光的愜意……隨著「河長制」深入推進,吉首市一條條河流、一座座水庫歷經「洗禮」,重新煥發光彩,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多彩畫卷正徐徐展開。
  • 坪坦鄉:打造樣板河流 縱深推進河長制
    這是坪坦鄉政府落實河長制工作,打造環境優美、生態均衡、可觀可賞的樣板河流的一個縮影。 「以前這個河床我記憶中是河水比較渾濁,比較髒的,河床上的垃圾很多,一下雨的話都是黃色的泥沙水,現在治理好了,魚蝦都有了。」有嶺南村村民感慨地說道。
  • 全面落實河長制 全力保護母親河
    巡河中,餘長明強調,全區上下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落實河長制,全力保護母親河,讓黔江每一條河流水清、岸綠、河暢、景美。要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推進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等工作,依法打擊侵佔河道、非法採砂、非法捕魚等違規違法行為,促進河湖休養生息、維護河湖生態功能。
  • 省水利廳副廳長任強到平輿縣調研指導河長制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王東紅 通訊員 王昆明 雷徵 木靜慧)12月16日,河南省水利廳副廳長任強到平輿縣調研指導河長制工作。駐馬店市副市長馮玉梅、市水利局局長王偉、平輿縣委副書記李彬、副縣長馬林參加。要高標準強化河道治理,紮實做好河面漂浮物清理工作,充分發揮村級巡河員作用,深化日常巡查監管,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要堅持多部門聯動、統籌推進、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不斷提高管護水平,確保早日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目標。【來源:映象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段於建副市長深入東遼縣開展巡河工作調研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
    段於建副市長深入東遼縣開展巡河工作調研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 2020-07-03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