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天,春風一陣兒連著一陣兒,刮過「九九又一九」,該是耕牛遍地走的節令。往年這個時候,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的人們談論的是種子、化肥和犁地、育苗。這個春天,他們談論更多的不是春耕,不是農資,而是另外一件更感興趣的事,也就是伊金霍洛旗「東
水西調」疏幹水綜合利用工程。
根據伊金霍洛旗「東水西調」疏幹水綜合利用工程規劃,紅慶河境內要修一條人工河,將附近煤礦的疏幹水淨化後輸入人工河內,灌溉沿河兩岸的農田,給乾涸的湖淖補水。這條消息從伊金霍洛旗「東水西調」疏幹水綜合利用工程的規劃和部署決議出臺的當天,就在紅慶河鎮各村傳播開來,成為春耕時節人們熱議的話題。
伊金霍洛旗「東水西調」疏幹水綜合利用工程規劃出臺後,紅慶河鎮黨委書記、鎮長、人大主席等領導班子成員和廣大黨員幹部,都紛紛忙碌起來,設計人工河的開鑿方案、規劃人工河的開鑿路徑、動員沿線村民配合人工河開鑿、籌集人工河開鑿資金……大家心裡清楚,紅慶河雖為「牧羊者之河」,但實際上境內沒有一條長流河,季節河倒是有八九條,湖泊3處。但廣袤的土地常年處於乾旱缺水的境地。因此,鎮黨委、政府將這項工程作為一項惠民工程實施,動員大家積極行動起來。
伊金霍洛旗「東水西調」疏幹水綜合利用工程輸水線路東起紅慶河煤礦,經紅慶河鎮蘭家圪卜、紅慶河、白格針、哈希拉嘎、其和淖爾等村,西至哈達圖淖,全長42公裡。
紅慶河鎮黨委書記楊樹偉早已算好了生態帳、經濟帳和社會效益帳,並且多次在鎮黨委會議、黨委擴大會議、「東水西調」疏幹水綜合利用工程動員大會,以及相關會議上做過分析:疏幹水經處理後,達到地表三類水,可用於水產養殖、農田灌溉和園林綠化。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破解哈達圖淖爾、其和淖爾因缺水日漸乾涸的困境,讓天然湖泊重新煥發生機。同時,將在疏幹水線路兩側大力實施綠化工程,實現苗木綠化30萬株;疏幹水項目將緩解地表乾旱、無河流的局面,進一步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荒坡、荒山存量和沙塵困擾,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讓農牧民享受空氣清新怡人、村莊優美整潔的生活環境。在經濟效益方面,可以大力發展農田水利建設,可以有效解決疏幹水工程沿線6個村近2萬畝農田及20萬畝飼草料基地灌溉問題,既節約灌溉和生產成本,又提高農作物產出,增加農牧民收入。在社會效益方面,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生態優美、物產豐富、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為紅慶河鎮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助推紅慶河鎮全面振興。
效益顯而易見的,早一日行動,早一日見效,百姓就可早一日獲益。正因如此,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雷厲風行,將疏幹水綜合利用工程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來抓,多次組織各部門召開開鑿人工河工作會議,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協調各方力量,宣傳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
2019年3月,人工河開鑿工程在蘭家圪卜如期開工,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人人欣慰,喜笑顏開。
「修人工河最大的困難,其實是資金和工程難度。」楊樹偉稱,他們多方籌措3000萬元資金,可是在修河過程中出現了1000多米的紅砂巖,每天的工程進度只有20米,而一天的工程費用就是20萬元。這完全超出了工程預算。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2019年10月1日,一條全長42公裡的人工河終於貫通輸水,日均約4萬立方米水滋潤紅慶河乾旱的土地。
紅慶河村的村民崔貴兵家裡養著幾百隻羊、幾十頭牛,他一直擔心牛羊喝的河水不衛生,當鎮裡工作人員拿著質檢部門的化驗單上門時,他笑著解除了自己的顧慮。
今年開春,崔貴兵早早就在河道上開了一個水口,讓河裡的水直接流進自家的田裡,澆灌莊稼。他算好了一筆帳,自流水澆地比原來機井灌溉每畝可節省近200元,他家15畝水澆地一年就可以節省3000元。
「現在,沿線的村民可以充分利用水資源,有灌溉農田的,有發展林果產業的,還有將水引入乾涸的湖淖發展漁業的。」紅慶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史利軍介紹說。今年以來,預計灌溉沿線18萬畝農田和飼草料基地,增加了一處魚塘,經濟效益是比較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