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整合全域豐富的水資源,開展「水生態銀行」試點,讓「閒水」變「富水」
生態銀行點水成金
東南網6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黃茜雯 邱洪福)近日,在光澤縣寨裡鎮百石村,佔地800畝、總投資20億元的澤匯漁業工廠化循環水養鰻項目正進行地下管網鋪設。「年底,一期養鰻車間即將投入使用。」澤匯漁業總經理謝輝告訴記者,項目在省內選址兩年最終花落光澤,「不僅相中了光澤優質的水資源和自然環境,更關鍵的是當地『水生態銀行』打包肖家坑水庫優質水資源及百石村800畝儲備用地等形成的『水資源包』」。
整合生態資源
將流動的水進行打包招商是「生態銀行」模式為光澤提供的綠色發展思路。位於閩江上遊富屯溪源頭的光澤縣,境內地表水總量達42.9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2.6萬立方米,50%斷面檢測水質達到一類水以上,是省內唯一全流域水質達到國家二類及以上標準的縣。除此之外,光澤還擁有得天獨厚的礦泉水資源和天然河砂。「我們的水資源量大質優,猶如毛細血管遍布全縣,在以往大多用於傳統的能源開發和居民飲用水,巨大潛力亟待開發。」光澤縣水利局局長陳正文說。
如何讓「閒水」變「富水」?光澤通過集中整合零散的生態資源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2018年,光澤立足全域豐富的水資源,開展「水生態銀行」試點,繪製出全縣水資源「一張圖」。「在這張圖上,除了河流水系,我們還明確了所有的水庫和礦泉水點及其轉化用途。」陳正文說,目前全縣共有27座大小水庫,蓄水量10434萬立方米,全部可以轉化用於生態養殖漁業。還有14處可開發地下礦泉水點,飲用礦泉水量達300萬立方米以上。
很快,以縣水投公司作為「水生態銀行」運營機構,光澤搭建起由分散、零碎的生態資源資產向綠色產業轉化的交易平臺。「我們將水資源分為地表水和礦泉水兩部分,地表水由水投公司進行集中收儲,礦泉水採、探礦權證由國資公司以競拍等方式取得。」陳正文說,流轉儲備實現了生態資源集中可控,為後續資源的整理、修復、提升打下基礎。
引進優質項目
「水生態銀行」的收儲提升,帶動了當地涉水企業提檔升級。近日,福建武夷山水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獲得了光澤鸞鳳鄉坪山村山下礦區飲用天然礦泉水探礦權。原來,隨著市場不斷擴大,福建武夷山水食品飲料公司面臨產銷失衡的問題,尤其銷售旺季瓶裝礦泉水供不應求。「作為礦泉水生產企業,優質水資源就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這次拍下新的礦泉水探礦權可以為我們擴大瓶裝水產量做儲備。」公司董事會秘書羅旌西說。
「以優質水資源為媒,有實力的大項目好項目『落地開花』,水資源帶來的經濟效益已逐步凸顯。」光澤縣自然資源局黨支部書記朱秋輝說,武夷山水食品飲料公司由中石油崑崙好客有限公司、南平實業集團與光澤縣國資公司共同出資創辦,近年來已累計上繳稅收5000餘萬元,光澤縣國資公司還以10%的股權獲得利潤分紅近200萬元。
優質水資源如何變現?按照「資源+業態」的項目策劃要求,光澤策劃梳理出一批與水資源密切相關、市場投資效益好、落地實施快的項目,形成項目儲備庫。肖家坑水庫位於武夷山核心保護區,水庫集雨面積26.5平方公裡,平均年來水量3400萬立方米,是光澤城區居民第一飲用水源地。「目前肖家坑水庫向城區供水2萬立方米,還餘8萬立方米左右的優質水資源。」陳正文說,通過「水生態銀行」,將優質飲用水資源與項目實現供需對接,光澤縣成功引進了對生態、水質有高標準的澤匯漁業與武夷瑞泉山泉水加工項目,為肖家坑生態水招來「好婆家」。
在澤匯漁業,工廠化循環水養鰻實現了水資源的低消耗和循環利用,高峰期耗水量僅在5%左右。「肖家坑水庫每天為我們提供1萬噸水,完全可以滿足我們循環養殖需求。」謝輝告訴記者,為了讓水資源實現良性循環和永續利用,養鰻工廠配備了原水處理、水循環、汙水處理等全自動設備,養殖產生的廢水進行集約化汙水處理後可達到一級A類水質標準,實現了高產能、零汙染。
催生用工崗位
如今,依水而生的光澤人民實現了因水而富。在百石村,貧困戶肖三保成為澤匯漁業項目工地上一名過磅員,看著來往的車輛和拔地而起的廠房,他感慨萬千:「這塊地以前大多是荒石河灘,村民只能種點玉米,效益很低。」讓身患殘疾的肖三保最高興的是,由於幹不了體力活,以往他只能到縣城幫人打雜,項目引進後,工地提供了500多個用工崗位,如今,他每月在家門口乾活就能獲得3500元的收入。因水而來的項目激活了當地發展的一池春水,原先荒涼貧瘠的百石村瞬間熱鬧了起來,村民可以通過到工地上班、為項目部工作人員提供租房、餐飲等服務獲得更多收入。此外,百石村還以60萬元入股澤匯漁業,每年能獲得7萬元分紅。
「我們通過水美經濟與生態銀行相結合,藉助水美城市、水美鄉村建設,統籌項目、資金治理河道、保護水域岸線,對水資產提質增信,再以『水生態銀行』為平臺和抓手,注入新業態項目,激活光澤縣山水這篇大文章。」光澤縣縣長趙大建說,如今,通過整合高家水庫、霞洋水庫、北溪河流等優質水源,光澤還引進浙江暢遊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謀劃建設3個庫釣基地、5條溪流釣線路基地,通過舉辦垂釣賽事等活動打造中國山水垂釣名城。未來,水還將源源不斷為光澤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