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腫瘤的9個症狀必須引起注意!

2020-12-10 健康界

8月10日,據臺灣媒體報導,知名演員王大陸的母親在5日凌晨突然陷入昏迷,接近中午時被發現後立即送往附近醫院,醫生發現其出現了腦幹腫瘤破裂,緊急進行搶救手術後無效,於9日凌晨病逝。

7月19日凌晨,中國遊泳隊功勳教練徐國義因腦腫瘤去世,享年50歲。據悉,早在2015年底,45歲的徐國義被查出腦部惡性腫瘤,已處於Ⅳ級。

2018年3月18日,臺灣著名作家李敖因腦幹腦瘤病逝。據悉,2003年,他曾患前列腺癌,經治療後抗癌成功;2016年7月,他因步態不穩至醫院求診,被診斷為腦幹腫瘤;2017年11月,他開始服用靶向藥治療,病況漸為好轉。2018年1月底,病況急速惡化,終於2個月後離世。

隨著媒體報告,腦腫瘤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本文帶領大家初步認識腦腫瘤:


一、認識腦腫瘤

腦腫瘤又稱腦瘤、顱內腫瘤,是指發生於顱腔內的神經系統腫瘤,包括起源於神經上皮、外周神經、腦膜和生殖細胞的腫瘤、淋巴和造血組織腫瘤、蝶鞍區的顱咽管瘤與顆粒細胞瘤,以及轉移性腫瘤。

腦腫瘤是神經系統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危害著人類神經系統的功能,年發病率約為1.9~5.4/10萬,佔全身各種腫瘤的1%~3%,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其中以20-50歲人群最為多見。

因為大腦掌管著人體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動、語言運動等神經功能,以及情緒心理與高級認知功能,發病於此的腫瘤具有手術高死亡率、高致殘率、術後高復發率的「三高」特徵,已成為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二、腦腫瘤的分類

WHO國際疾病分類(ICD)

將腦腫瘤分為9類:①星形細胞瘤;②少突膠質瘤;③室管膜瘤;④混合型膠質瘤;⑤神經元腫瘤;⑥胚胎及生殖細胞腫瘤;⑦脈絡叢腫瘤;⑧其他:原發腫瘤的局部蔓延。⑨未特指或未分類(不包括原發惡性淋巴瘤及顱內血管瘤)。

根據病因,腦腫瘤一般分為原發和繼發兩大類。

原發性腦腫瘤可發生於腦組織、腦膜、顱神經、垂體、胚胎殘餘組織等。

繼發性腦腫瘤是指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或侵入顱內形成的轉移瘤。

根據部位,腦腫瘤分為腦內腫瘤和腦內腫瘤。

腦內腫瘤

常見的腦內腫瘤原生於腦實質的膠質瘤、淋巴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性腦瘤(腦轉移瘤),大多數屬惡性腫瘤。惡性腦腫瘤生長較快,無包膜,界限不明顯,呈浸潤性生長,破壞腦組織。

腦膠質瘤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6%,惡性腦膠質瘤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可影響任何年齡的任何人,且預後極差。該腫瘤瘤體生長快,病程短,自出現症狀到就診常在3個月內,70%~80%在半年之內。

惡性腦腫瘤治療效果不佳,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手術很難把腫瘤切除乾淨,因為擔心切多了會傷害大腦核心功能;二是絕大多數抗癌藥很難到達腫瘤部位,因為大腦有一個叫「血腦屏障」的保護層。

腦外腫瘤

常見的腦外腫瘤有腦膜瘤、神經鞘瘤、垂體瘤、顱咽管瘤等,大多數屬良性腫瘤。良性腦瘤生長緩慢,包膜較完整,不浸潤周圍組織。顱內良性腫瘤最大特點是隱匿,生長緩慢,大多能根治,但是也不容忽視。

因顱腔空間小,容積固定,瘤體長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腦壓升高甚至腦疝,風險也較大。例如,壓迫腦幹的腦膜瘤、神經鞘瘤等,雖是良性,但嚴重時也會致命;壓迫下丘腦、第三腦室的顱咽管瘤等,也是致命的良性腦腫瘤;此外,垂體瘤除了影響腦部功能外,還會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高血糖,甚至是心臟方面的問題。這些良性腦腫瘤都不可忽視。

腦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要做到腦腫瘤的早診早治,需要熟悉腦腫瘤的常見臨床症狀,尤其是容易被忽視的早期症狀。


三、腦腫瘤的早期症狀

1. 語言障礙

包括運動型失語和感覺性失語,前者表現為心裡想表達卻無法說出口,後者表現為患者不能理解別人和自己說話的含義。

2. 嗅覺障礙

腦腫瘤引起的嗅覺障礙一般表現為持續不可逆的嗅覺減退或喪失,伴有頭痛或性格改變、記憶力減退等神經系統症狀;或幻嗅,即莫名其妙聞到怪味。

3. 視力障礙

腦腫瘤引起的視覺障礙常表現為短時間內視力下降,尤其是單眼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和復視,應高度重視。

4. 聽力下降

單側的耳鳴、耳聾應引起高度重視。

5. 頭痛頭暈

感冒、高血壓、腦供血不足、外傷或休息不好都可能引發頭痛、頭暈。但若頭痛、頭暈症狀持續存在或越來越重,在能排除其他疾病時要警惕腦腫瘤。

6. 單側肢體乏力

腦腫瘤引起的偏側肢體無力一般表現為進行性加重,常常合併有肢體痛、溫覺減退,患者常常會感到一側身體「不聽使喚」,有時還有「踩棉花」的感覺。

7. 行走不穩與共濟失調

累及小腦或前庭器官的腫瘤引起的行走不穩表現為頭部眩暈感,閉目加重,行走直線困難等。

8. 癲癇發作

如果無癲癇病史的成年人出現癲癇症狀,應高度警惕腦腫瘤。

9. 垂體方的面症狀

若男性出現性功能下降、不育等,女性出現不孕、月經不調等,經男科和婦產科診治效果不好或伴有視力障礙者應高度警惕腦部垂體瘤可能。

腦腫瘤的常用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中藥治療等,往往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腫瘤大小及部位和類型,多種方法聯合應用,以提高治癒率和患者的生存質量。


四、腦腫瘤的放射治療

在腦腫瘤的治療中,放射治療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地位。

顱內腫瘤放射治療的應用範圍包括:

❖ 腫瘤切除術後防止腫瘤復發或中樞神經系統內播散及未完全切除的腫瘤,但對3歲以下兒童禁忌,對不宜放療的3~6歲兒童可通過化療控制病情來推遲放療;

❖ 適合放療的腫瘤包括間變性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室管膜瘤、胚胎性腫瘤、松果體實質性腫瘤、血管母細胞瘤、惡性淋巴瘤及肉瘤,以及未完全切除的良性腫瘤及亞惡性腫瘤(如垂體腺瘤、腦膜瘤、脊索瘤、瀰漫性星形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細胞瘤);

❖ 對放療高度敏感的腫瘤(如生殖細胞瘤、髓母細胞瘤、惡性淋巴瘤或神經母細胞瘤)可考慮單獨放療;

❖顱內多發轉移瘤可考慮全腦照射+病灶局部照射。

相關焦點

  • 腦腫瘤早期有何症狀?這9個表現要注意了,中幾個就趕緊就醫了
    3、單側耳聾 腦腫瘤會壓迫大腦的聽神經和耳蝸神經,早期會引起耳鳴,隨著腦腫瘤的逐漸增大,更加刺激神經,就會使聽力下降或者出現單側耳聾,如果患者沒有中耳炎和耳部疾病的話,出現這種症狀就要考慮是否是腦腫瘤引起的。
  • 不要忽略腦腫瘤的常見症狀
    腦腫瘤又稱顱內腫瘤,是一種緩慢起病逐漸加重的腦部疾病。原發於顱內者稱原發性顱內腫瘤,可由全身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至顱內。其中腦膠質細胞瘤是顱內腫瘤中較多的一類,接近顱內腫瘤的半數,依次多見的為腦膜瘤、垂體腺瘤及神經纖維瘤,其它類腫瘤較少。
  • 手機「陪睡」是惡性腦腫瘤的危險因素!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揭秘早期症狀
    使用手機時間越長,越是增加患腦腫瘤的風險。 警惕兒童腦腫瘤的七大信號: 01 無明顯誘因的頭痛 腦腫瘤會引起顱內壓增高而導致頭痛,常伴有噁心嘔吐,可持續存在,也可間斷髮作。如果頭痛持續存在,同時查不出其他原因,建議篩查一下腦腫瘤。
  • 北京南郊醫院劉長城:以下症狀說明你可能患有腦腫瘤
    頭痛、噁心、嘔吐 頭痛、噁心、嘔吐是腦腫瘤患者最常出現的非特異性症狀,主要和顱內壓力增高、或者腫瘤刺激神經、血管或者嘔吐中樞相關。然而在疾病的早期上述症狀往往比較輕微(比如頭痛程度並不劇烈,持續時間並不長、休息後可緩解,發作頻率並不頻繁,而且往往早期並不伴有其它的神經功能障礙)不足以引起患者的重視,以至等到症狀加重患者無法耐受時才到醫院就診。 2.
  • 右耳無故聽見樹葉沙沙聲 元兇竟是腦腫瘤,還有這些症狀需警惕
    「顱底軟骨肉瘤生長相對緩慢,呈侵襲膨脹性生長,症狀在初期不典型,開始多較輕微,未能引起患者重視與及時就醫。」楊慶哲主任補充道,「小悠來就醫時,腫瘤體積已經很大,約6cm,已經對顱底神經和血管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腦腫瘤治療,社會支持也很重要顱內軟骨肉瘤的治療一般以手術為主,根據手術效果及患者病情,輔以質子刀、伽馬刀、射波刀、放療等治療。
  • 上海冬雷腦科醫院蓋延廷主任談論腦腫瘤八大警示症狀
    顱內腫瘤又稱腦腫瘤、顱腦腫瘤,是指發生於顱腔內的神經系統腫瘤,包括腦膜瘤,膠質瘤,垂體瘤,神經鞘瘤,室管膜瘤,以及轉移性腫瘤。儘管各種腦瘤病理分型不同,但它們引起的臨床症狀基本類似,蓋延廷主任總結八大警示症狀,供大家參考。頭痛:頭痛是腦腫瘤最常見的症狀。頭痛部位既可能是某一點的局限頭痛,也可以是遊走性不確定的多處疼痛不適。
  • 這是腦腫瘤的5個關鍵信號
    作者: 張繼(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頭痛是十分常見的症狀,感冒、高血壓、休息不好、情緒激動以及血管神經性因素等均可引起頭痛。 雖然頭痛並非一定是患有腦腫瘤,但腦腫瘤引起的頭痛有其自身的特點。
  • 身體一旦出現這5個表現,是腦腫瘤的危險...
    作者: 蘇君(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大腦的結構非常複雜,不同部位和性質的腦腫瘤都可能會引起不同的症狀表現。 那麼,哪些徵象提示我們有可能得了腦腫瘤呢?
  • 【健康茶座】腦腫瘤的早期識別和診治
    如果等到腦腫瘤表現比較明顯的時候才去就診,不僅治療的難度加大,而且治療的預後也可能欠佳。因此,無論哪種腦腫瘤都需要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而儘早識別腦腫瘤的早期症狀,則有利於腦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這些小病小痛也許是腦腫瘤來襲
    雖然相比於其他腫瘤而言腦腫瘤的發病率並不是很高,但是它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殘率及高復發率,這是腦腫瘤與其他腫瘤最顯著的差異。對抗腦腫瘤,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那麼,腦腫瘤早起都有哪些症狀呢?腦腫瘤都有哪些類型呢?如何預防腦腫瘤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兒童腦腫瘤易誤診,孩子出現「感冒」「頭痛」症狀要注意
    直到一次摔倒後,才檢查出孩子罹患了腦腫瘤。去年11月初,小秋(化名)在玩耍時不小心摔倒了,當時腦袋磕到地面,她隨即大哭起來。林女士趕來時,女兒一邊哭一邊說自己頭好痛。林女士摸到孩子腦袋腫了一個「包」,但想著小孩子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過一兩天就好了。隨後幾天,小秋腦袋上的「包」慢慢變小了,但她吃什麼就吐什麼,經常哭鬧說頭痛。
  • 被厄運選中的孩子:頭痛是大多數腦腫瘤前兆
    很多人誤以為腦腫瘤是成年人的「專利」,其實青少年與兒童患腦瘤的機率非常高,據報導,近年來,青少年及兒童腦腫瘤發病呈增多趨勢。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副院長、神經外五科主任魯明介紹,在他收治的眾多腫瘤患兒中,不少是意外檢查發現並確診的,但其實他們都有頭痛先兆卻被忽略了。
  • 41歲大叔突然癲癇發作,竟是因為腦腫瘤,這樣做,提高生存質量
    老張有點懵,平素身體很好,怎麼會被腦腫瘤找上門?2月5日,老張又出現了一次癲癇發作。他當機立斷,找朋友幫忙,來到了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進一步就診,並住進去了神經外科七病區。根據檢查結果,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吳斌教授初步判斷是膠質瘤,症狀性癲癇。膠質瘤是啥?怎麼會引起羊角瘋呢?
  • 一文讀懂「顱內佔位性病變」與「腦腫瘤」的關係
    跟腦腫瘤有什麼關係?顱內佔位性病變嚴重嗎?能活多久?這裡來一一解答。顱內佔位性病變嚴重嗎?顱內佔位性病變(intracranial space occupy inglesion)是在顱腔內佔據一定空間位置的一組疾病的總稱,臨床上以顱內壓增高(即成人顱壓>200mmH2O)和局灶性神經損害為特徵,其中以顱內腫瘤、顱內血腫和腦膿腫等為常見。
  • 腦腫瘤都是致命的嗎?哪些是可以治癒的?
    點擊查看       人們所說的「腦癌」通常指的是腦腫瘤,又稱顱內腫瘤,它是指生長在顱腔的新生物,可起源於腦、腦膜、神經、血管及腦附件,或由身體的其他組織或臟器轉移侵入顱內而形成,可產生頭痛、顱內高壓及局灶性症狀。
  • 頭痛、嘔吐、肢體麻木……7種極易誤診的症狀,竟是「腦瘤」信號
    說起「腦腫瘤」,很多人會覺得它離我們非常遙遠。其實,腦腫瘤也是一種非常「狡猾」的疾病,常常偽裝成不同的病症,容易被患者忽視,從而延誤了治療。腦腫瘤都有哪些早期信號?哪些症狀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今天就來聊聊這件事。
  • 這是腦腫瘤的5大嚴重徵象!
    作者: 蘇君(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我們前面提到了腦腫瘤早期的十大徵象,多是腫瘤直接壓迫刺激或破壞腦組織、腦神經的結果,具有定位的價值。 隨著病情的進展,根據腫瘤部位、性質、進展速度的不同,這些徵象會不同程度地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 身體出現這5個症狀,說明腦子長腫瘤了!
    腦腫瘤的嚴重階段,除了上述提及的早期徵象加重以外,由於其它部位的腦組織和腦神經受壓迫、水腫及牽扯等間接影響,會出現腫瘤的鄰近症狀和遠隔症狀等其他一些徵象。 1、失語 腦腫瘤如果侵襲到語言中樞,就會出現失語,可以分為感覺性失語和運動性失語。
  • 不需隱瞞:肺癌的4個早期肺外症狀, 5個典型症狀已是晚期了
    由於肺癌剛開始時,約有5%~10%的早期肺癌病人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只是在x線體檢時才得以發現。所以,給防治帶來了一定的阻礙。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早期不一定都發生在肺部,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一關鍵點,出現下面這幾個早期肺外症狀必須要警惕:
  • 假如一個人有了8個表現,可能是得了腦腫瘤,建議去做個檢查
    腦腫瘤大家知道嗎,出現在大腦裡面的腫瘤,又稱顱內腫瘤,隨著腫瘤的變化,對我們的大腦造成損傷,導致身體功能的變化。腦腫瘤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得了腦腫瘤卻不知道,一直等病情惡化,才發現。假如一個人有以下8個表現,可能是得了腦腫瘤,建議去做個檢查:1、 頻繁的頭疼:因為腫瘤的生長或者腦內血管和神經改變等其他的因素,患者患有腦腫瘤後會出現頻繁的頭疼現象,時間越長,疼痛的就越厲害。而且早上尤其明顯,疼痛的部位也可能會出現改變,吃止疼藥也很難以控制疼痛的感覺。這種情況如果出現的話,患者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