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身體健康的一道屏障。因為免疫細胞不僅能夠識別入侵身體的細菌、病毒,並能將其消滅,而且還能及時將身體內是一些無用細胞處理掉。所以人們常說免疫力是人體自帶的「醫生」。
如果你在與身邊的人生活在相同的生存環境中,遇到點風吹草動,別人沒事,你卻總是感覺身體不適,即使去了醫院也查不出什麼實質的病來,此時要當心是你的免疫力下降了。
免疫力下降時,身體通常會有「4種表現」,快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1.傷口癒合能力差
如果在以往,你在生活中不小心身體劃破了一道小傷口,過不上三、五天就會很快癒合。但是現在同樣劃破了一個小傷口,不知什麼原因卻很難癒合,有時要十天半月才能癒合,甚至會出現傷口感染,這種情況要當心是你的免疫能力下降。
研究發現:機體的免疫能力下降時,會導致血小板凝血因子減少,從而會使機體的癒合能力下降。
2.腸胃不舒服
如果你與同事、朋友吃食堂或是到外聚會就餐,吃的是同一樣的食物,你的同事、朋友沒事,你卻總是感覺腸胃不適,甚至有時還會上吐下瀉,這種情況要當心是你的免疫能力下降。
研究發現:當機體免疫能力下降時,會影響到腸胃的吸收和消化的能力,會使人的腸胃耐受能力下降。
3.容易疲勞
如果你這短時間沒有熬夜、加班、從事重體力的勞動,也沒遇到什麼壓力,只是正常的上下班工作,卻總是感覺疲乏無力、沒精神。而且經過了正常睡眠過後,仍然是感覺睏倦,總是覺得休息不夠,這種情況下要小心免疫下降。
研究發現:當機體免疫能力下降時,身體的機能也會隨之下降,會影響身體的耐疲勞能力,人會時常感覺疲勞。
4.記憶能力變差
如果最近一段時間總是感覺精神恍惚,丟三落四,別人告訴你的事轉身就忘,甚至經常忘記自己的車門、房門有沒有鎖好,這種情況下要小心免疫能力下降。
研究發現:當機體免疫能力下降時,會導致植物神經系統發生紊亂,會影響人的大腦記憶。
做「3少、3常」,有助提高免疫力
3少
1.少熬夜
美國醫學大學研究發現:經常熬夜的人與正常睡眠的人的免疫細胞活力相差50%。所以經常熬夜會導致人的免疫能力下降。
建議平日應少熬夜,儘量保證7-8小時睡眠,中老年人睡眠時間最好在延長一點。
2.少吃藥
有人認為有病吃藥好的快,因為藥物是對付病原微生物最好、最快的辦法,能讓病儘快好起來。但是很多人卻不知,用藥對抗病毒的同時也會減少免疫系統對抗疾病產生抗體的機會,藥吃多人反倒會使免疫能力下降。
建議:平日應多預防疾病,不要等病了再治,即使有病吃藥也要聽從醫生建議,千萬不要自行濫用藥物。
3.少給自己過大的壓力
生活中給自己一點壓力,做起事來會有動力,但是如果給自己的壓力過大,就會使自己的情緒變得不穩,產生壓抑、悲觀、精神緊張等不良情緒。而這些不良的情緒會導致機體內分泌發生紊亂,從而會抑制免疫細胞的活力。
3常
1.常吃有助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酸奶:營養學家研究發現,酸奶中含有的益生菌,可提高位於腸黏膜免疫細胞的活力,從而能夠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菠菜:研究發現,人體內缺少鐵元素,會導致免疫細胞數量減少,影響抗體產生。而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還利於人體的吸收。所以常吃菠菜有助補充身體內所需的鐵元素,來增強免疫力。
獼猴桃:營養學家研究發現,維生素C可以促進人體內抗體的形成,而獼猴桃被人們稱為「維C之王」。所以常吃獼猴桃有助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2.常曬太陽
維生素D在機體內不僅能夠促進新陳代謝,而且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同時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從而能夠增強人體對細菌、病毒的抵抗能力。
而研究發現,曬太陽是補充人體維生素D非常不錯的方法,因此維生素D也被稱為「陽光維生素」。
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紫外線相對較低,此時曬太陽30分鐘左右,有助人體補充維生素D,還可減少對皮膚的傷害。
3.常做有氧運動
經常做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臟腑的功能,而且還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研究發現:每天做有氧運動30-50分鐘,持續4-5月,人體的免疫細胞數目不僅會增加,而且免疫細胞活力也會增強,抗病能力也會相對增強。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