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生病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去醫院吃藥掛水,但並不是所有的身體不適都需要接受治療,也可能是免疫力下降導致的。如果你的免疫力較強,出現小病後,憑藉自身的免疫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很快就能好轉。但如果你的免疫力不斷下降,一場降溫就能讓你生場大病。維持較強的免疫力,能更好地保護身體健康。
如果身體常出現5個現象,不要放任不管,也許是免疫力下降的信號,找對方法,儘早調理。這些免疫力下降的現象,你中招了嗎?
01容易犯困,疲憊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保證充足的睡眠後,至少能夠維持半天都不會疲憊,中午確保半個小時的睡眠,適度休息後,疲憊感也會逐漸消失,精力十足。但是在免疫力下降的人身上,更容易產生犯困、疲憊的感覺,稍微走一段路會累,吃飯也覺得很累。明明才休息過,還是覺得很累。這癢的身體表現就說明你的免疫力已經在下降,身體素質較差了。
02傷口癒合慢
不小心在手上劃出一道口子,首先會流血,然後依靠自身凝血的作用,慢慢的止血,傷口會出現短暫的紅腫,慢慢的也會癒合。正常人一道傷口止血很快,在2--3天的時間內也能讓傷口慢慢癒合,結痂。但是免疫力下降的人恢復可能會更慢,還用容易出現火癤子。如果你也存在傷口癒合較慢的問題,或許應該留意自己的免疫力。
03反覆感冒,發燒
秋冬季節,很容易受涼感冒,發燒。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會通過升高體溫來消滅人體內的病毒,從而調節人體內的平衡,幫助疾病更快地恢復。但如果你反覆感冒,很容易發燒,那麼很可能是免疫力正在下降。在一個季節中,成年人感冒1-2次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如果你頻繁感冒,很可能是免疫力下降,難以抵禦外界的溫度變化,應該著力提升免疫力,抵抗疾病。
04腹瀉、頻繁打嗝等腸胃不適
同樣是在一張桌子上吃飯,有的人吃什麼都不會拉肚子,但有的人就因為吃了幾口辣的,就會腹瀉不止,這說明腸胃比較脆弱,也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現之一。頻繁打嗝,容易腹瀉腹部不適都是腸胃不好的表現,別再單純的調理腸胃,更應該關注增強免疫力。
05生病需要比常人更長的時間才能治癒
口腔潰瘍、感冒等疾病都是比較小的疾病,就算不吃藥治療,在1周到2周的時間內,也能夠憑藉自身的免疫力逐漸自愈。但如果你生病後需要比常人更長的時間才能治癒,或許是免疫力下降的信號,別放任不管。
身體常出現5種現象,是免疫力下降的信號,最好儘早調理。首先在飲食上注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能夠增強免疫力,促進免疫細胞生成。均衡攝入營養,更能保證營養吸收,避免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下降。
此外每天進行不小於半小時的有氧運動,在運動中促進人體內的新陳代謝,從而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人體內的代謝循環更順暢,毒素堆積更少,免疫系統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