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4 0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國科大納米學院院長王中林院士獲能源界最高獎埃尼獎》)
北京時間10月22日下午5點,世界能源領域最高獎、被譽為「能源界諾貝爾獎」的埃尼獎(EniAward)頒獎典禮在羅馬市奎裡納爾宮(PalazzodelQuirinale)舉行,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SergioMattarella)和部分政府官員及埃尼集團負責人出席。
頒獎現場馬塔雷拉總統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院士等獲獎科學家頒發獎章。他高度評價了王中林院士的科研成果,特別是納米發電機和海洋「藍色能源」技術對世界能源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並對納米能源的應用前景充滿期待。
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為王中林頒發埃尼獎獎章埃尼獎組委會對王中林院士創立的納米能源技術的總體評價是「對物聯網與可再生能源生產」具有重大意義,認為「該研究成果為物聯網、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能源技術」。同時,埃尼獎組委會充分肯定了王中林作為摩擦納米發電機理論和技術的創立者地位,認可他是納米發電機技術用於物聯網移動能源和收集大規模海洋藍色能源等重大科技的發明者,認為他「建立了從環境和生物系統中獲取隨機機械能來驅動移動傳感器的原理和技術路線圖」。
王中林於頒獎現場埃尼獎是世界能源領域最權威、最負盛名的獎項,被譽為世界能源領域的「諾貝爾獎」(TheNobelPrizeforenergy),與計算機界圖靈獎、數學界的菲爾茲獎及沃爾夫獎等並稱為自然科學領域性的最高獎項。
王中林院士是迄今為止獲得埃尼獎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
埃尼獎官網截圖本屆埃尼獎共分4個獎項,即埃尼「前沿能源獎」、「能源轉化獎」、「環境先進技術獎」、「非洲青年人才獎」和「年度優秀青年學者」。王中林院士獲得的獎項是埃尼「前沿能源獎」。
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與獲獎科學家、埃尼集體領導及其相關工作人員等合影王中林院士榮獲本屆埃尼獎,充分證明他創立的以納米發電機為代表的納米能源理論與技術體系,已被國際科學界與產業界所認可。這一新的能源技術,進一步擴大了人們獲取能源的新途徑,預示著人類的能源模式將從單一依賴傳統「大能源」(如傳統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核電等),開始向既有「大能源」又有物聯網時代的微納「小能源」——新時代能源模式轉變。
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納米學院」)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共同承辦,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參與共建,於2017年9月10日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揭牌成立。納米學院由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院士擔任院長,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劉鳴華研究員擔任常務副院長。副院長由中科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副主任趙宇亮研究員擔任。
王中林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創始所長和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校董事講席教授、Hightower終身講席教授。王院士還是美國物理學會、科學發展協會、材料學會、陶瓷學會、顯微學會會士(fellow)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fellow)。
王中林科研成果豐碩,已在國際一流刊物上發表1500多篇論文(其中發表在《科學》、《自然》及其子刊上的文章50餘篇),擁有100項專利、7部專著和20餘部主編書籍、會議文集。根據GoogleScholar的公開數據,王中林教授論文引用近19萬次,標誌影響力的H指數是216,在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領域總引用數和H指數排名世界第一。王中林教授的學術是頂天立地,能上書架子也能上貨架子。目前他開辦的公司有兩家,產品已經上市。
王中林先後獲得各類國際性重大獎項17次,比如2015年獲得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該獎項被稱為諾貝爾獎風向標,他也因此成為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之一;此外他還獲得2011年美國材料學會獎章、2014年美國物理學會詹姆斯馬克顧瓦迪新材料獎、20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014年喬治亞理工學院傑出教授終身成就獎和2017年全球納米能源獎,等等。
王中林院士開創的納米發電機及其自驅動系統的學科發展圖文字:李偉
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編:唐武
責任編輯:劉翼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