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旗鼓——《易經.萃卦》解讀

2020-12-17 山櫸說

人類社會凡經大難,總有應運而生的勢力登臺表演。

《易經.萃卦》講得就是亂了後聚的道理。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初九: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

六二:引吉,無咎,孚而利用禴。

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

九四:大吉無咎。

九五: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上六:齎諮涕洟,無咎。

在極大的天災人禍的歷史場景中,總有一些幸運者。

這些幸運者往往是當時的智者,認清時代發展的人。

高人的選擇有時逆潮流而動,但若放大時空,高人選擇的往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方向。

社會發展或許會出現幾十年逆方向的所謂繁榮,逆勢繁榮往往曇花一現,終究歸入到社會發展的大潮中。

個人選擇的跑道不一樣,有人選擇的是內圈,有人選擇的是外圈。

內圈小了些,失敗了;外圈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取得重大發展。

相關焦點

  • 《易經》:萃卦的智慧解讀
    在《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五卦——澤地萃卦中,為人們打開了一扇可以窺見智慧的窗,下面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澤地萃卦中相關的知識。澤地萃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五卦,卦象為下坤上兌,由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坤為地為順,上卦為兌為澤為悅,為水澤聚合在地上之像,所揭示的乃是居於上位之人與處在下位之人如何能相聚相合而有所成就的智慧。
  • 《易經》:從駱賓王的行為來解讀萃卦六三爻的智慧
    有神童之譽的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是一位文學造詣很深、也為人所熟知的才子,他的作品比如說《詠鵝》、《代李敬業討武曌檄》等,都是比較出名的,但是我們今天在這裡並不是想談論他的文學作品之水平高低,而是想藉由他的行為去解讀《易經》萃卦六三爻中的智慧,因為他們是那麼驚人的相似,我們可以由此而更好地去理解其中的智慧之所在
  • 易經-人生 45.澤地萃卦(上)
    象曰: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澳香解讀:兌上坤下,卦名稱作「澤地萃」。序卦傳說:「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意思是事物都是相遇然後才能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表示邂逅、相遇的姤卦之後接著是萃卦。「萃」原義是叢生的草,此處取聚集之義。「物有類聚,人以群分」。
  • 《易經》萃卦:與六爻兼吉相似,六爻無咎同樣很少見
    在《易經》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當中,因為隨時隨地都在變化,各種情境當中的狀況各不相同,所以在六十四卦中,各爻的結果相似的情況也是極為少見的,比如說謙卦中的六爻兼吉,便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古今賢聖通過各卦中的智慧見解告誡人們,爻象與爻辭,要麼是兇中帶吉,要麼是吉中帶兇,六爻兼吉或兼兇的狀態是極個別的存在,同樣的道理,六爻都可以得到「無咎」結果的卦像也是極為少有的,但《易經》萃卦中的六爻便是六爻無咎。
  • 《易經》萃卦:「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寓示怎樣的萃聚之道
    《序卦傳》:「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說的就是從姤卦的人與人之間的相遇交往,逐漸發展為萃卦的聚集。《萃》卦象徵著聚集,有順利亨通的意思,寓示著環境或局面越來越好,向前發展,會獲得順利亨通。易經與樹《象》曰:「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 「雲說家風《易經》篇」萃卦(第45卦):我想給自己買一塊墓地作為...
    《易經·萃卦》第三爻(六三)爻辭:萃如嗟(jie)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萃,是相聚的意思;如,是什麼樣子;嗟,是嘆息,後來引申為別人施捨食物時帶有傲慢、瞧不起人的一種給予。顯然,「萃如嗟如」就是那種大家聚在一起負面消極的樣子。無攸利,是指沒啥好處。
  • 《易經》萃卦:有始無終,註定一事無成
    在《易經》萃卦初六爻之中,古哲先賢們為我們談到了類似的問題,我們去看看古人是怎麼面對和處理這種問題的,也好讓我們能夠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萃卦初六爻: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 三曜說易:澤地萃 易經第45卦
    兌上坤下 澤地萃 易經第四十五卦《萃》者,聚也卦象中,溪流行走於大地之上。最終必然會匯流而成河。故而卦名為萃上一卦是天風姤,姤代表著相遇, 眾人相遇,必會聚集,故而後一卦便是萃卦。這一卦,上卦為兌,為金屬,創傷,下卦為坤,為女主人。因女主之事而受傷當年韓信被呂后所忌, 卜得此卦,後果被其殺。本卦為六月卦,春季得之則吉,夏主口舌,秋冬平常。
  • 解讀萃卦:卦象、卦辭。謀劃未來,推動復興
    萃卦,卦、爻、文字卦名——萃。卒字詞條卦畫——萃卦上卦是兌,為澤,為悅,兌正秋也。在萃卦中主要取秋這個時勢。萃卦下卦是坤,坤為地。在萃卦中主要指大地,大地上的生物。大地上的生物走完一個興衰過程。這和卦名十分吻合。(中國文字太美啊!)卦象——大地之秋。大豐收、大消殺之象。秋風蕭瑟,秋風掃落葉之象。大豐收——象在初六、六二、六三、九四組成的大艮卦——艮為終(卒)為成,為碩果纍纍。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全集)】(101)萃卦上 聚合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零一)萃卦上 聚合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
  • 解讀萃卦六三爻辭,全面布局,大幹實幹
    解讀萃卦六三爻:萃卦,卦、爻、文字萃卦大地之秋,謀劃未來,推動復興。初六,一見衰頹之象就馬上採取措施。六二,主動出擊、打破僵局、保護幼苗。那六三呢?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萃如嗟如——消滅頹勢(萃),掀起聲勢浩大(口)的群眾性(羊)實踐(工)。
  • 周易解讀:萃卦說什麼
    君子如何審時度勢,小心行事,最後制住小人,其中的智慧在姤卦的六爻辭裡。姤的這種相遇,陰遇陽,也不全是壞事,比如情投意合的女子和男子相遇,志同道合的臣子和君王相遇……時機成熟的地陰和天陽相遇,那就要衝和成萬物了。相遇的結果,常常就是人或物聚在一起,用周易的語言說就是「萃」(聚集)。所以天風姤卦後面是澤地萃卦,坤下兌上,地上有澤,水之萃聚的態勢。
  • 易經 第四十五卦 萃卦
    萃卦卦象:澤地萃 兌上坤下組合:事情不可預見。事情無方向,無目的。卦辭: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卦意:事情不可預見,沒有方向。萃指的是草木茂盛,意思是事情像茂盛的草木一樣,雜亂無章,不可預見,看之不透,不知道怎麼出現的,不知道接下來會有什麼變化,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因此雜亂無章的事情,在發展過程中,只有亨通。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說不上是否有收穫和感悟,要看事情會如何發展。
  • 《易經》萃卦:你為什麼沒有成功,可能還缺少一個貴人指引
    在《易經》萃卦的六二爻中,古人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因為貴人的指引而免除錯咎的例子,使人們可以從中獲得直觀的感受與智慧、經驗,為大家提供相似事情的參考。萃卦六二爻: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禴。象曰:引吉無咎,中未變也。
  • 白話講易經,第四十五卦,澤地萃卦,聚合有道,如何處之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姤卦,「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事物相遇之後,就會萃聚在一起。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萃卦,它將會教給我們怎麼樣才能進行優秀的、有效的聚合。來看一下萃卦的卦象,上卦為兌卦,兌為澤,下卦為坤卦,坤為地,所以萃卦的全名就叫做澤地萃卦。 澤在地上,湖澤本來是要比地面低的,可是由於匯聚、萃集,澤水高出了地面,這便是聚集的大形象。另一方面,上卦兌為喜悅,下卦坤為柔順,外表喜悅內裡柔順,才是人與人良好交往、得以聚合的必要條件。
  • 八卦大家都熟悉 易經六十四卦呢
    很少有人提到易經,而易經則把八卦分六十四卦及六十四卦的疊卦做了詳細的介紹。六十四卦分別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秦·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鹹·恆。豚·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芵·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既。
  • 易經學習筆記: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一集
    易經買了不少本,就是沒有搞通過一本。一方面是基本功不夠,還有一方面就是寫書的人沒有照顧我這種理工科學生。易經很難,主要是文辭古怪,有些道理難以理解。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的第一集:包羅萬象,易經的基本概念。一、八卦的來歷1、易經是周朝以前知識的總結。2、易經卦爻辭文字太精簡。易傳是孔子及其門人所作的。3、易理是做人處事的道理,象數是指卦象和佔卦。
  • 27.讀易經體會之萃卦同學聚會的眾生相
    萃卦,萃是草木叢生,很茂盛的樣子。人才薈萃,指的是精英聚集,人才濟濟。高中化學裡有萃取實驗,就是兩種互不相容的化合物,利用溶解度不同濃縮分離提純。因此,萃有聚集的意思。澤地萃,四面八方的水不斷匯集到湖泊裡就是萃卦的易象。推及人事,是指各個地方的人聚集到一起開大會。同學聚會也是萃,不要小看同學聚會哦,裡面有很多學問,百個同學百面人生,接下來讓我們剖析一番。
  • 易經之三十六宮卦生變法
    易經六十四卦可反易者總五十六卦,相半者二十八卦,不可反易者八卦,計:上經十八,下經十八,合稱三十六宮,可成六十四卦。然六十四卦總數三百八十四爻,易有寓,開天一畫,地二畫,即有乾一坤二之說。道德經又有其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亦有相通之意。
  • 巧妙運用錯、綜、交卦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的六十四卦反映了人生哲理與自然運作法則。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反映了世間萬物變化的因果關係、相反相生的規律,在陰陽相生相剋原理的基礎上,根據卦理推衍宇宙人生發展變化規律。《易經》的六十四卦彼此之間不是相互孤立靜止不變的,因此才會發展出錯掛、綜卦、交卦等等易理知識,理解和掌握了這些變化關係有助於我們理解和記憶易經六十四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