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從駱賓王的行為來解讀萃卦六三爻的智慧

2020-12-17 梅山易學

有神童之譽的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是一位文學造詣很深、也為人所熟知的才子,他的作品比如說《詠鵝》、《代李敬業討武曌檄》等,都是比較出名的,但是我們今天在這裡並不是想談論他的文學作品之水平高低,而是想藉由他的行為去解讀《易經》萃卦六三爻中的智慧,因為他們是那麼驚人的相似,我們可以由此而更好地去理解其中的智慧之所在。

駱賓王的前半生,可以用歷經坎坷而鬱郁不得志來形容,雖有異於常人的才學,卻始終得不到統治階級的重用,無法實現傳統士丈夫階級所崇尚的理想和抱負,「伸大志於天下」,就別說後人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般指點江山,做出什麼不朽的事業了。

當時雖然正值武周王朝的籌備時期,但是駱賓王這顆明珠卻終究還是被蒙了塵,被遺忘了,其實想想這也並不奇怪,因為當時候的門閥階層,也並不會給予像駱賓王這樣沒有什麼背景的人以真正的用武之地,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駱賓王沒能獲得統治階級的重用是事實。

假如換了旁人,也許就這樣算了,閒雲野鶴,度此一生,但是咱們這位大才子不甘認命,想要有所作為,於是跑到了起兵造反的李敬業那裡,寫出了那篇連武則天都驚嘆不已的著名檄文——《代李敬業討武曌檄》,成為後世人嘆息不已的蒙塵明珠。

駱賓王是不折不扣的大才子,但最後卻讓人因為他的人品而發出了嘆息,使之成為了他的「小吝」,雖然往而無害,卻終究成為了遺憾。

而《易經》萃卦中的六三爻,所說的正是與駱賓王的行為有著極其相似的智慧,可以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萃卦六三爻: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

象曰:往無咎,上巽也。

六三爻以陰居陽,失正非中,處下卦坤土之極,與之相應的上六爻同為陰爻,無法給予足夠的力量支持,失去正應的六三爻有孑然一身而孤獨無依之像。

本卦卦象為下坤上兌,坤順而兌悅,是眾人歸附而萃聚之像,眾心歡悅,才能獲得萃聚之利益,六三爻以陰居陽,雖有萃聚之心,卻無御眾之才,當此不中不正之時,恐怕非但無以利眾,反有招致眾怨之憂。

因為萃聚以利而萃,如果萃而無利,雖然有欲萃之本心,恐怕也會因為上無應與而無法達成自己的心願,從而無法成就萃聚之功,只能獲得一個「嗟如」的結果。

在本卦中,初六爻與九四爻相應,六二爻與九五爻相應,只有六三爻與上六爻同為陰爻而無法相應,從而成為一個孑然一身的人。

別人都可以有相偶之爻,陰陽可以相濟,而自己卻只能同類相依,雖然因為我性順而彼性悅,可以有所萃聚而無咎,但是無法與陽剛君子相萃而只能與陰柔群小為伍,於身體雖有無咎之果,於名卻恐怕難免會有「小吝」之憂,下卦坤為順,中爻巽,都是以小人而隨小人之像,兌為口,嗟嘆之象。

六三爻出於無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與處在極位的上六同性小人相萃聚,是為了施展自己心中的抱負與才能,雖然沒有背離萃卦中的集聚之義而產生錯咎,但是明珠暗投,畢竟不是一件什麼光彩的事情,所以「小吝」的結局難以避免,上述駱賓王的行為便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對此,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相關焦點

  • 《易經》:萃卦的智慧解讀
    那麼,聚集更多的財富背後究竟有些什麼被隱藏著的智慧呢?在《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五卦——澤地萃卦中,為人們打開了一扇可以窺見智慧的窗,下面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澤地萃卦中相關的知識。澤地萃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五卦,卦象為下坤上兌,由異卦相疊而成,下卦為坤為地為順,上卦為兌為澤為悅,為水澤聚合在地上之像,所揭示的乃是居於上位之人與處在下位之人如何能相聚相合而有所成就的智慧。
  • 《易經》萃卦:與六爻兼吉相似,六爻無咎同樣很少見
    在《易經》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當中,因為隨時隨地都在變化,各種情境當中的狀況各不相同,所以在六十四卦中,各爻的結果相似的情況也是極為少見的,比如說謙卦中的六爻兼吉,便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古今賢聖通過各卦中的智慧見解告誡人們,爻象與爻辭,要麼是兇中帶吉,要麼是吉中帶兇,六爻兼吉或兼兇的狀態是極個別的存在,同樣的道理,六爻都可以得到「無咎」結果的卦像也是極為少有的,但《易經》萃卦中的六爻便是六爻無咎。
  • 易經-人生 45.澤地萃卦(上)
    術語說明一:六爻的順序為從下到上讀作:初,二,三,四,五,上;九代表陽爻,六代表陰爻;位置也分陰陽,第一、三、五爻為陽位;第二、四、六爻為陰位,二和五分別是上下兩卦的核心,但五是全卦的中心。術語說明二:卦辭:解釋一卦的含義。爻辭:解釋一爻的含義。
  • 《易經》萃卦:有始無終,註定一事無成
    在《易經》萃卦初六爻之中,古哲先賢們為我們談到了類似的問題,我們去看看古人是怎麼面對和處理這種問題的,也好讓我們能夠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萃卦初六爻: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 解讀萃卦六三爻辭,全面布局,大幹實幹
    解讀萃卦六三爻:萃卦,卦、爻、文字萃卦大地之秋,謀劃未來,推動復興。初六,一見衰頹之象就馬上採取措施。六二,主動出擊、打破僵局、保護幼苗。那六三呢?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萃如嗟如——消滅頹勢(萃),掀起聲勢浩大(口)的群眾性(羊)實踐(工)。
  • 《易經》萃卦:你為什麼沒有成功,可能還缺少一個貴人指引
    在《易經》萃卦的六二爻中,古人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因為貴人的指引而免除錯咎的例子,使人們可以從中獲得直觀的感受與智慧、經驗,為大家提供相似事情的參考。萃卦六二爻: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禴。象曰:引吉無咎,中未變也。
  • 《易經》64卦六個爻位的秘密
    《易經》裡共六十四卦,每個卦都有六畫卦組成,都是重卦,即兩個三畫卦組成,上面三畫卦為外卦,下面三畫卦為內卦。每畫稱作一個爻位,每個爻位是陽爻「—」或者陰爻「 - -」。畫卦時自下而上畫,依次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 解讀萃卦:卦象、卦辭。謀劃未來,推動復興
    萃卦,卦、爻、文字卦名——萃。在萃卦中主要指大地,大地上的生物。大地上的生物走完一個興衰過程。這和卦名十分吻合。(中國文字太美啊!)卦象——大地之秋。大豐收、大消殺之象。秋風蕭瑟,秋風掃落葉之象。大豐收——象在初六、六二、六三、九四組成的大艮卦——艮為終(卒)為成,為碩果纍纍。
  • 「雲說家風《易經》篇」萃卦(第45卦):我想給自己買一塊墓地作為...
    《易經·萃卦》第三爻(六三)爻辭:萃如嗟(jie)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萃,是相聚的意思;如,是什麼樣子;嗟,是嘆息,後來引申為別人施捨食物時帶有傲慢、瞧不起人的一種給予。顯然,「萃如嗟如」就是那種大家聚在一起負面消極的樣子。無攸利,是指沒啥好處。
  • 重整旗鼓——《易經.萃卦》解讀
    《易經.萃卦》講得就是亂了後聚的道理。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初九: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六二:引吉,無咎,孚而利用禴。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九四:大吉無咎。九五: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 三曜說易:澤地萃 易經第45卦
    兌上坤下 澤地萃 易經第四十五卦即「馬牛羊,雞狗豬」,十二生肖中的那六個。稱為六牲,或六畜。故而又叫生肖。這個對毛色要求沒那麼高。因此說,我們現在說的犧牲,通常指根正苗紅,思想純正的人。還有一個詞,叫太牢。秦漢時,天子祭祀用太牢,即豬,牛,羊三種牲畜的頭。大臣祭祀用少牢,即豬,羊。不可用牛。《象辭》說:本卦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坤,坤為地。澤水淹地,是萃卦的卦象。
  • 周易解讀:萃卦說什麼
    君子如何審時度勢,小心行事,最後制住小人,其中的智慧在姤卦的六爻辭裡。姤的這種相遇,陰遇陽,也不全是壞事,比如情投意合的女子和男子相遇,志同道合的臣子和君王相遇……時機成熟的地陰和天陽相遇,那就要衝和成萬物了。相遇的結果,常常就是人或物聚在一起,用周易的語言說就是「萃」(聚集)。所以天風姤卦後面是澤地萃卦,坤下兌上,地上有澤,水之萃聚的態勢。
  • 萃卦:匯聚萬物精粹
    萃卦為匯聚之象,二爻柔順,與九五應合,說明能得到九五的接引,故曰引吉。二爻得位得中,表現的謙遜誠信,所以不會有壞處,故曰無咎。萃卦有祭祀之象,二爻在坤卦得中得位,說明準備的祭品充足,又能安心等待九五來主祭,故曰孚乃利用禴。人生啟示:與人共事誠信和德行最重要,就象祭祀不在祭品多少,而是在有沒有誠心和敬意。與人共事不在話說的多漂亮而在是否真心。
  • 易經六十四卦,只有一卦的每個爻都是「吉」,是哪一卦,有何深意
    我們知道,周文王姬昌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經過潛心鑽研、反覆推算,最後推演創立了「易經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是把「伏羲八卦」兩兩相疊,八八六十四,正好「六十四卦」。「伏羲八卦」是地地道道的「無字天書」,而周文王的「易經六十四卦」則不但有圖像,還有文字,這些文字是對「六十四卦」中每一爻的注釋,被稱為「爻辭」。當然,也有人認為「爻辭」並非周文王姬昌所寫,而是出於他的兒子,即周公旦之手,甚至還有人認為「爻辭」其實是孔子寫的。關於「爻辭」究竟是何人所寫,我們不去深究,因為這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話題。
  • 白話講易經,第四十五卦,澤地萃卦,聚合有道,如何處之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姤卦,「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事物相遇之後,就會萃聚在一起。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萃卦,它將會教給我們怎麼樣才能進行優秀的、有效的聚合。來看一下萃卦的卦象,上卦為兌卦,兌為澤,下卦為坤卦,坤為地,所以萃卦的全名就叫做澤地萃卦。 澤在地上,湖澤本來是要比地面低的,可是由於匯聚、萃集,澤水高出了地面,這便是聚集的大形象。另一方面,上卦兌為喜悅,下卦坤為柔順,外表喜悅內裡柔順,才是人與人良好交往、得以聚合的必要條件。
  • 知乎回答:如何在三次內將《易經》64卦倒背如流?
    相信你們也發現了這八個卦都是由三個「爻」組成! 爻:就是「—」以及「——」,中間沒有斷的叫「陽爻」,中間斷了的叫「陰爻」。 比如乾卦,它用爻來表示就是: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
  • 易經中陽爻為什麼叫「九」,陰爻為什麼叫「六」
    關於易經中陽爻為什麼叫「九」,陰爻為什麼叫「六」,這個話題簡稱「六九之辯」。這個「辯」即是論述,也是爭辯,這個話題從古至今就沒有停止過,其中劉禹錫和柳宗元的書信論述最為著名。咱們今天就先講劉柳的這個故事。
  • 解讀易經的智慧二(2、乾卦六龍)
    在被尊為「群經之首,諸子百家之源」的《易經》中,首卦便是以龍為代表的乾卦:乾卦以六條陽爻為象,表示宇宙的廣闊和層出不窮。那麼,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麼將自己稱作龍的傳人?而《易經》首卦的六條陽爻之龍又暗含著怎樣的人生道理呢?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把自己叫做龍的傳人?
  • 易經之三十六宮卦生變法
    易經六十四卦可反易者總五十六卦,相半者二十八卦,不可反易者八卦,計:上經十八,下經十八,合稱三十六宮,可成六十四卦。然六十四卦總數三百八十四爻,易有寓,開天一畫,地二畫,即有乾一坤二之說。道德經又有其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亦有相通之意。
  • 易經智慧:從「火天大有」卦,看《易經》的遊戲規則
    這對於《易經》初學者尤為重要,因為其打破了象數派和義理派的隔閡,把《易經》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來研究、把玩。《文獻通考·經籍三》也說:「一旦謀及卜筮,則觀變玩佔,亦此義理。」作為中國民俗學會會員和Nielsen認證的大數據分析師,筆者也接觸《易經》二十餘年,走過不少彎路,略有幾點心得,想要理解《易經》的每一個卦,建議還是要遵循孔夫子的說法,「觀其象、玩其辭、觀其變、玩其佔」,即:象、數、理、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