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當中,中國向德意日宣戰,為何卻沒有國家向中國宣戰?

2020-12-16 鮑諾斯先生

宣戰,指的是一國政府,正式向另外一國通知或者宣告終止兩國的和平關係,進入戰爭狀態,其作用,包括向對方和中立國,說明參戰的理由,以及通告戰爭狀態的存在。

二戰的發生,對整個人類文明而言,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和破壞,成為了人們心目中慘痛的回憶。中國作為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員,也不可避免的參與其中,並且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過後兩天,南京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同時對義大利、日本、德國宣戰,和三國相關的「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一律廢止」。相比於這份聲明,但是軸心國一方,卻並沒有任何的文件發布,二戰期間,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中國宣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就讓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

先來說說日本和中國,從19世紀末期開始,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心,由來已久,而到了1937年7月7日,隨著盧溝橋事變的爆發,正式拉開了全面侵華戰爭的帷幕。然而儘管雙方很快就進入了戰爭白熱化的階段,但是卻都沒有發布宣戰聲明。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儘管在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已經在廬山發表了著名的「最後關頭」演說以及《對盧溝橋時間之嚴正聲明》表示要「抗戰到底」,但是在日軍不斷推進的情況下,情況愈發危急。

一旦正式宣戰,那麼這也就意味著駐紮在日本的華人僑胞,企業,無法得到保護除此之外,進入戰爭狀態,各國對中國提供的進口品、外援和貸款,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日方很有可能以此作為藉口,封鎖附近海域和航道,這是更加重要的打擊。

從日本的角度來看,隨著明治維新以來,國力迅速的提升,日本開始自詡為東亞文明發揚者以及捍衛者,更是提出了「大東亞共榮圈」的聯邦制戰略構想和政治號召,這也成為了他們入侵的理由,然而一旦宣戰,很顯然會為侵略的行為落實口供。

除此之外,雖然日本在此前並未締結《日內瓦公約》,但卻是1928年8月《巴黎非戰公約》的籤署國,該公約規定,以和平方法解決國際爭端或衝突,雖然這份條約最終成為一紙空文,但是日方公然宣戰,更會獲得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甚至遭遇制裁。

而到了1941年以後,隨著美英等國家的加入,中方總算等來了宣戰的最佳時機,此時的日本,也找到了兩位「代理人」,分別是偽滿洲國和汪偽政權承認它們的地位並且迅速建交,從而試圖取代重慶政府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就更加不可能宣戰了。

接著再來說說德國,在近代歷史上,德國是和中國關係最為緊密的幾個國家之一早在19世紀開始,德意志帝國在強大的基礎下,依然能夠保持皇帝有力的統治,因此始終是清朝官僚學習的對象,雖然一戰期間,兩國曾經進入過戰爭狀態,但是在30年代,卻再次迎來了升溫。

戰敗後的德國,急需進口工業原料,來完成工業的復興和壯大,至於南京政府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也迫切的需要先進的武器和技術,來抵禦日本日益膨脹的野心。

因此雙方一拍即合,中方成為了德國主要的鎢礦提供者,而來自於德國的武器裝備,軍事顧問,也趕赴中國,著名德械師,比如教導總隊,正是在德國教練的培訓之下發展起來的,至於多位德軍顧問,例如德國顧問團團長法肯豪森將軍,也直接參與了抗日長江防線的部署規劃當中。

抗戰爆發後,納粹德國試圖扮演一個調停者的角色,很顯然,這樣才更加符合它的利益,不過,隨著1940年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籤訂,中德關係迅速急轉直下,在汪偽政權成立後,納粹甚至還試圖說服重慶,承認滿蒙以及撤出華中華南大片地區,來達成停火協議,這當然被堅決的拒絕,到了19416月,隨著納粹德國進攻蘇聯,承認汪偽政權,兩國因此斷交,至於軸心國的其他成員,包括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維希法國等國家,紛紛承認汪偽政權,因此他們為未曾向中方正式宣戰。

相關焦點

  • 二戰期間我國向多國宣戰,卻從未有國家向我國宣戰
    1941年12月7日上午,日本不宣而戰偷襲了珍珠港,之後一周的時間裡,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報紙、電臺都被一個熱門詞語「宣戰」佔領了。12月7日,日本對美國和英國宣戰;12月8日,美國和英國向日本宣戰;12月9日,中國對日本、德國、義大利同時宣戰(你看到的沒錯,在之前長達十年的中日戰爭期間,中國從未正式宣戰);
  • 二戰中,第一個正式向我國宣戰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二戰中第一個正式向我國宣戰的國家是哪個國家?不熟悉歷史的朋友們第一印象都會認為是日本。畢竟從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以後,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國人民經過十四年艱苦卓越的抗戰,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但是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主義從始至終也未向我們正式宣戰,不僅日本、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中也未曾向我們宣戰,而整個二戰中向我們唯一宣戰便是聖馬利諾。
  • 二戰中第一個向中國宣戰的國家,並非日本,說出來令人難以置信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向西方列強頒布了《向萬國宣戰詔書》,忘記了雙方實力的差別,最後直接引出了八國聯軍來犯,而慈禧也帶著光緒皇帝西逃了。但是慈禧敢發布《向萬國宣戰詔書》是有一定底氣的,畢竟中國歷來是世界舞臺的「天朝盛國」尊嚴那容他國踐踏?但是在二戰時期,卻有一個「袖珍」小國,不僅與法西斯軸心國宣戰,還向同盟國宣戰。
  • 這是在二戰中,第一個向中國宣戰的國家
    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二戰中,第一個向我國宣戰的國家,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聖馬利諾。聖馬利諾全稱是聖馬利諾共和國,位於義大利半島南部,整個國家都被義大利包圍,這個國家有多小呢?它和梵蒂岡、摩洛哥一起,拿下了歐洲面積最小的前三名,聖馬利諾是老三,全國人口僅有32000人。這麼一個小國家,只求自保,又怎麼會向中國宣戰呢?
  • 二戰時唯一向中國宣戰的國家,總人口3萬,國土面積僅61平方公裡
    二戰中,中國人民經過14年艱苦卓越的抗日戰爭,在付出3500萬人的重大傷亡之後,才最終將日軍打敗,並且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可以稱得上是洗刷了百年國恥。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敵入侵的完全勝利,然而據資料揭露,一直在整整抗戰10年之後,中國才對日本宣戰。這也就是說無論是九一八事變,還是七七事變中,中國其實都還沒有宣戰。
  • 二戰中唯一向中國宣戰的國家,不是日本,而是歐洲的一個袖珍小國
    從「九一八」到「盧溝橋」,日本從來沒有對中國政府進行過正式宣戰,基本上是隨便找個藉口就開始動手了。直到二戰結束,日本也沒有向中國政府提交過宣戰書,換句話說整個二戰日本對中國的進攻都是「無恥」的不宣而戰。
  • 義大利國中國聖馬利諾,二戰時為何向英國和德國都宣戰?
    你會說這樣一個內陸小國,和二戰八桿子也打不著。事實上,聖馬利諾在二戰前期屬於中立國,二戰後期變成了參戰國。聖馬利諾的宣戰對象,是全世界所有國家。而聖馬利諾之所以參戰,是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誤炸。要知道,聖馬利諾在二戰時期的總人口也就兩萬人左右,這次轟炸的傷亡率對聖馬利諾非常高了。聖馬利諾大怒,說小國就可以隨意欺負嗎?我們也是有脾氣的! 1944年7月5日,聖馬利諾向英國所在的同盟國,以及德國所在的軸心國同時宣戰。 你會覺得奇怪,聖馬利諾向英國宣戰很正常,怎麼也向德國宣戰?這就是小國生存的奧妙所在了。
  • 二戰時,聖馬利諾只有一支200人的軍隊,為何敢於向全世界宣戰
    但凡事總有例外,在二戰時就有這麼一個小國,人口不滿3萬,卻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它既向軸心國宣戰,也向同盟國宣戰。 這個神奇的國家就是聖馬利諾。
  • 二戰中,第一個向中國宣戰的並不是日本,說出來你可能都吃驚
    參與二戰的數量高達61個國家和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十分殘酷的,不僅是很多參與此次戰爭的士兵,更是有很多無辜的平民們因此而喪身,而最讓我國國民銘記的就是二戰中的抗日戰爭,引起的南京大屠殺,可以說當時的日本士兵十分的獸性,不僅禍害女性虐待忠良,更是連無辜的小孩也被當成日本士兵們隨意虐殺的對象。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二戰中,第一個向中國宣戰的卻不是日本,說出來你可能都不相信。
  • 二戰已接近尾聲,歐洲一小國卻突然向中國宣戰,結果瞬間被團滅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戰爭,中國作為二戰的一個重要參戰國,為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雖然中國和日本打了14年的仗,但是從始至終日本都不曾向中國宣戰。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最終正義戰勝邪惡,然而就在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有一個小國家卻突然向中國宣戰,這個國家就是聖馬利諾。
  • 二戰期間唯一向中國宣戰的國家,並非日本,而是歐洲一小國
    熟悉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作為亞洲地區的主要戰場,承擔了日本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特別是在1941年12月9日,中國國民政府正式對日本宣戰。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儘管中國對日本,德國和義大利宣戰,但實際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德國和義大利都沒有正式向中國宣戰。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當時中國沒有統一的政府,因為在1941年,中國的主要政權大致分為三個,一個是重慶的國民政府,另一個是南京是偽國民政府,最後一個是長春偽滿洲政府,這三個政府由於各種原因未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
  • 二戰唯一向軸心國和同盟國都宣戰的小國,只有三萬人,卻很富有
    戰爭雙方主要是法西斯集團組成的軸心國和其他國家組成的同盟國。戰爭爆發之後,同盟國和軸心國之間是相互宣戰。當然,有一個國家很特殊。這個國家同時向同盟國和軸心國宣戰。而且這個國家並不是大國,是個只有三萬人的小國,這個國家就是聖馬利諾。聖馬利諾去全稱聖馬利諾共和國,是一個袖珍國家。這個國家只有60多平方千米,人口三萬多人。是位於義大利境內的國中國。
  • 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此小國竟向中國宣戰,結果被二百士兵打垮
    在當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個國家叫做聖馬利諾,他們在二次大戰末期竟然以小國之力,以卵擊石向中國政府宣戰,不僅向同盟國宣戰,最後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向協約國的德國和日本宣戰
  • 歐洲小國人口總才3萬,只是儀仗隊,二戰時為何向全世界宣戰?
    既然是曾經風光過的人,說話都會硬氣一些,辦事也會大方一些,譬如被國人視作笑談的慈禧太后曾經一口氣向十一個列強宣戰,雖然沒有真正打起來,但還是展示了老佛爺硬氣的一面。 現在看起來向十一國宣戰已經很了不起,但是慈禧死後很多年後,歐洲有個袖珍國家,因為憤恨英國和德國在他們國家打仗,於是一氣之下向全世界參戰國宣戰,包括以德國為主的協約國和英國參加的同盟國。
  • 闢謠向,歐洲一個人口僅32000人的小國在二戰向我國宣戰?假的
    文章中所描述的那個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國家就是聖馬利諾,大致內容就是這個人口不到32000的小國在二戰中向全世界宣戰,包括中國,最後被暴打了一頓之後老實了。我尋思這些這些歷史發明者是不是小說寫手出生,這麼腦洞大開的文章是怎麼給他們寫出來的,為了吸粉賺錢啥都敢說... 狗子這篇給大家說下事實。
  • 明知自身實力不如美國,為何在二戰末期,日本還是選擇對美宣戰?
    大家都知道二戰日本投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擲了兩枚原子彈,加快了二戰結束的進程,也可以看出日本與美國的實力差距有多大。那麼日本明明知道自身的軍事實力不如美國,為何在二戰末期的時候,還是要選擇對美國宣戰呢?
  • 二戰時,第一個對中國宣戰的國家是誰?並不是日本,說出來很難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塞拉耶佛事件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國、法國、俄國、英國先後加入了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同盟國跟協約國之間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日本人當時已經想要侵略中國,於是也在1914年向德國宣戰,並且佔領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這件事後來還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最終1922年2月4日,中國跟日本籤訂《中日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裡面雖然有大量的給日本特殊權利,但是山東的主權算是收回來了。
  • 中國政府對日本、德國、義大利宣戰
    蔣介石終於正式對日宣戰 1941年12月9日,國民政府發布文告,正式向日、德、意宣戰。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展開了全國性抗戰,中日之間已完全處於戰爭狀態,但國民政府僅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未正式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對日宣戰,於是國民政府也正式發布《中國政府對日宣戰文告》,明確宣布:「正式對日宣戰,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
  • 二戰期間,一個60平方公裡的小國向中國宣戰,中國如何應對?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532,閱讀約2分鐘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大國戰爭,儘管許多小國不情願地捲入其中,但小國聖馬利諾卻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公開向同盟國和軸心國宣戰。結果是什麼?聖馬利諾位於歐洲南部,整個國家被義大利包圍,屬於中國,面積只有60.75平方公裡,人口約2萬,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因此被稱為"袖珍國家"。作為小國,聖馬利諾自然不敢參戰,所以一戰,他保持中立態度;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聖馬利諾保持中立,成為歐洲少數幾個享有和平的地方之一。
  • 二戰時,哪國率先對中國宣戰?並不是日本,說出來很難信
    二戰時,哪國率先對中國宣戰?並不是日本,說出來很難信導語:1945年4月,一個歐洲小國向中國宣戰了,它就是聖馬利諾。實際上,聖馬利諾是二戰中第一個,更是唯一一個對中國宣戰的國家。如今的聖馬利諾有著迷人的景色,這裡人口稀少,經濟富庶,更是著名的避稅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