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哪裡演錯了?日本人告訴你

2020-12-14 格子說歷史

引言

「假作真時真亦假。」現如今的抗日劇,日本人大部分都是由中國人扮演,看多了日劇裡的神操作後,觀眾都覺得煩,總覺得搞笑:如果日本人真像你所演的那樣笨,那麼他們還用得著侵華嗎?

神劇多產背後是枉顧歷史邏輯,以至於漏洞百出。有抗日劇邀請日本演員演日本鬼子,原本是想著更加逼真,可是日本演員看見後卻哈哈大笑。

那麼,抗日劇中,有哪些邏輯錯誤?為什麼日本演員看到抗日劇就哈哈大笑呢?那就讓這位日本人來給我們答案。

一、東京失意,前來北漂

這個日本老熟人名字叫做矢野浩二。他出生於1974年,是日本大阪人,地道的日本青年。1992年從高中畢業,他便有一顆演員的夢想。

懷揣著當演員的夢想,隻身一人來到大都市東京,打算在這個繁華的城市中實現自己的夢想。經過多年的闖蕩後,他悲哀地發現現實的殘酷性。

矢野浩二,一來沒錢,二來沒家庭背景,三來學歷不過人家。論顏值,東京大街上的年輕小夥個個比矢野浩二更會化妝,長得更帥,論演技,東京都市有不少演員學院,培育出不少演技超群的小演員。可以說,按照矢野浩二的條件,在高手如雲的東京中,一抓一大把。真要想在東京闖出一片天,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年輕氣盛的矢野浩二,覺得自己還是有天賦的,只要再加油,就可以成功。

於是,矢野浩二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默默無聞地在音樂公司上班。幹了8年,結果又整整5年在給別的演員當助理、當司機,給那些演員開車、拎包、打掃,離演員身份最近的時候,就是他出來跑龍套,一句臺詞都沒有!

就這樣他度過了8年,從18歲到26歲,自己依舊一事無成。與他同齡的夥伴,早早就放棄演藝夢想,回到家鄉,在家鄉過著飯疏食飲水的平常日子,悠遊自得。而他的演藝之夢,還是遙遙無期,換做一般人早就絕望了。

「我當時特別想演戲,無論是什麼戲,我都想演,哪怕是不入流的電影都能接受。」他向記者笑著說道。

二、中國發展順風順水

皇天不負有心人,2000年4月,他等到一個機會。這個機會不是來自日本,而是隔海希望的中國。北京方面聯繫到他,說是讓他出演一部電視劇的男主角:在中國念書的日本留學生。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在日本呆了8年還是跑龍套,而去到中國至少還能演一個帶臺詞的角色,雖然是異國他鄉,但是擺在面前的機會實在難得!

於是他答應對方的請求,像去東京漂泊那時候一樣,隻身一人去到中國北京。這部劇名字叫做《永恆戀人》,是一部偶像劇。故事講述的是,四個從小玩到大的好夥伴之間的感情故事。

矢野浩二在劇中扮演角色名字叫做川島,作為一名來中國留學的日本學生,他演得十分賣力,跟由安雯扮演的妮子,上演一場浪漫的感情戲。儘管如此,但是這部劇在當年的電視市場上,激起的水花非常小,沒能火遍全國。矢野浩二的明星夢又一次落空。

但是並非毫無收穫,雖然這部劇沒能大熱,但是卻給他開了一扇門,通過這部劇他打入中國演藝界,結交不少的中國好友,獲得更多的機會。

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在日本工作與生活是分開的,可是中國卻不是這樣,在中國,尤其是演藝界,有好人脈和好人緣,往往你會比別人更加容易獲得機會。

作為一個日本人,在當地的圈子裡尤為受到照顧,當他開口說中文時,更是有人表揚他。這讓有些靦腆的矢野浩二,感到不好意思,也感到溫暖。在他看來,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儘管市場尚未完全開發,但是潛力無限,自己早點在中國站穩腳跟,一定要比後來者更具備優勢!

而且,相比於日本的激烈競爭,此時的中國市場尋找更多的國外演員,在這裡他更加有機會去接觸演藝事業。在日本他只是個無人問津的跑龍套,而在這裡,他才能得到充足的鍛鍊,離自己的演員夢想更加靠近。

綜上所述,他決定留在中國發展。

首先,為了更好留在中國演戲,沒有一口流利的中文肯定是不行的。他報名了北京語言大學的語言培訓班,在班上如饑似渴的學習中文。接著,憑藉自己從業以來的演藝經驗,成功考取北京電影學院學習表演。

這段日子不比在東京日子好多少。他住在破舊的胡同中,吃最簡單的食物,不敢有太大的花銷。可是即便如此節約,身上的錢很快就用完了。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找很多工作來做,有段日子,他不得不當日語老師來謀生。

正所謂,冬天到了,春天也就不遠了。他在當地圈子混出點小名氣,有些導演為了演戲真實,與其讓中國演員演外國人,然後配音,還不如直接請外國人過來演戲。環顧四周後,發現北京電影圈,沒有幾個會演戲的外國人。

正當導演為此發愁時,有人推薦矢野浩二,他是日本人,會講日本話,而且在北京電影學院上過學,懂得如何演戲。正中下懷,導演邀請矢野浩二演戲。

這天,矢野浩二突然接到電話,說是電視劇《走向共和》需要日本演員。他知道這部電視劇是由大導演張黎執導,所以激動得連電話都拿不穩。他連忙同意,在片中他扮演明治天皇。這是他在中國第一個日本角色。

在劇中他表演出色,而且這部劇在央視頻道播出,收穫不少的人氣。此後,日本人演日本人,漸漸成為一個潮流,有演技會說日本話的矢野浩二,憑藉這一點在演藝圈中有了一席之地。

三、抗日劇中神邏輯

可是讓矢野浩二有些尷尬便是,那幾年抗日劇大熱,不少導演邀請他當「日本鬼子」。這讓他哭笑不得。

在這些抗日劇中,他從日軍小兵到日軍大將,沒有一個他沒有演過。對他而言,在中國扮演鬼子讓他很難受。從演員角度來看,抗日劇中至少這幾點錯誤:

首先日本講話不會經常說「八嘎呀路」「死啦死啦」之類的話,每每看到這類話出現在劇本中,這讓他忍俊不禁。

接著,日本鬼子越醜越好,越笨越棒。矢野浩二曾經為了演好日軍軍官,看了不少紀錄片,結果導演跟他說,演鬼子就要你又醜又笨就好了。

最後,臉譜化太嚴重了。日本鬼子要演好,首先要展示他如何如何壞,接著寫他如何如何慘死。「為壞而壞」,在他看來,這是表面功夫。

為了演好鬼子,他放棄抗日劇的邀約,認真挑選劇本,仔細研究,往日本鬼子角色增添自己的想法,表現鬼子深層次的惡毒。

用心演好鬼子,讓他獲得中國觀眾的喜愛。有觀眾看了矢野浩二的鬼子形象,才更好理解先輩流血的意義,和入侵者的狡猾。

結語

回顧矢野浩二的經歷,我們可以發現矢野浩二作為演員,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他都懷揣著演員夢想,始終保持底線,去演好角色,去演活角色,比起很多所謂的明星而言,他的態度和堅持更能體現演員的優良的品質。

矢野浩二,作為日本演員,在中國生根發芽,最終收穫全國觀眾的喜愛,這一步步走來,是他對演藝藝術的不懈追求!

中國「抗日神劇」中有太多不夠真實的風氣,例如把鬼子過於矮化、醜化,以至於將抗日戰爭變得如同兒戲。如果我們的抗日劇,還需要一個日本演員來指導,這不值得我們對此反思嗎?希望我們的演藝工作者,可以多多思考,演好中國抗日劇!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影視劇裡的日本鬼子,哪裡演錯了?日本人告訴你
    拍抗日劇,找個日本人來演日本鬼子,本想這樣會更逼真,誰知,日本演員看了不禁發笑,說日本人都不會這樣說話。這個人,叫矢野浩二,他對日本鬼子有自己獨到的理解。矢野浩二是日本大阪人,1992年高中畢業後,夢想當一名演員,就到東京大都市闖蕩,追逐自己的夢想。
  • 中國叫侵略者「鬼子」?日本網友搞的「日本鬼子」會顛覆你三觀!
    提起侵華日軍,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滅絕人性、窮兇極惡等代表殘暴的詞語。不過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還有一個更加「土味」的稱呼——日本鬼子。這個蔑稱在民間的使用次數遠遠高於正式名稱,有時候我們連日本兩個字都去掉了,直接用「小鬼子」、「鬼子」等更加簡短名字來稱呼日本兵。
  • 他是日本人,卻成「鬼子專業戶」,還娶了中國女孩,如今生活幸福
    文|不八卦不會死星人,深挖娛樂信息,盤點經典影視作品。(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他是日本人,卻成「鬼子專業戶」,還娶了中國女孩,如今生活幸福抗日劇中,有一些「鬼子專業戶」,給人印象深刻,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中國人飾演的。
  • 他是日本演員,卻成鬼子專業戶,角色讓人痛恨,現實卻被觀眾喜歡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懷揣明星夢,背井離鄉,演了15年鬼子,成優秀藝人,卻被國人毒打在抗日劇中,我們熟知的「鬼子專業戶」,比如《亮劍》裡陸彭飾演的日軍特戰隊隊長山本一木、《殺虎口》中楊清文飾演的山崎、《雪豹》中杜玉明飾演的日本軍官、《亮劍》中楊聯春飾演的日軍司令官筱冢義、《甲午風雲》中的日本艦隊司令方化等
  • 他在中國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後被打,果斷讓女兒入中國國籍
    然而,在中國拍攝的抗戰類型影視作品中,也有許多日本人的參演。在劇中,他們以獨特的衛生胡走進人們的視野,算得上抗戰劇的一大特點。特別是在中國扮演15年的日本鬼子矢野浩二,他的故事值得一提。不過,有關於矢野浩二的一切還要從他來到中國開始說起。 一、鬼子專業戶,人盡皆知 提起矢野浩二,我們不得不想起那個常年扮演日本侵略者的鬼子專業戶。在諸多抗戰作品中,都有矢野浩二,並且,他以精湛的演技,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各種各樣的日本侵略者。
  • 他被稱為鬼子專業戶,是地道的日本人,卻讓女兒加入中國國籍
    而要說發展最迅速的,還是娛樂行業了,這導致的許多外國的演員也來到內地娛樂圈發展,而接下來要講的這位就是一個日本演員在中國發展,他就是矢野浩二。 矢野浩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在2001年來到中國學習中文,之後在機緣巧合之下,矢野浩二開始了自己的演繹生涯。
  • 在中國演了19年鬼子,回到日本後卻慘遭暴打,選擇讓女兒入中國籍
    在中國演了19年鬼子,回到日本後卻慘遭暴打,選擇讓女兒入中國籍 在抗戰影視劇中經常會有鬼子的角色,這樣的角色,有時候會讓中國人演,當然如果有正合適的日本人,肯定是日本人本色出演護更好,就有這麼一位日本人在中國的熒幕上飾演了19年的鬼子,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鬼子專業戶了,他的演技也確實不錯,對鬼子的演繹非常到位,可就是因為演得太好了,回到日本反而受到了日本人的暴打,後來因為喜歡中國在中國定居並且娶了中國女人,還讓女兒成了一個中國公民,你知道他是誰嗎?
  • 中國軍人娶日本老婆,日本鬼子會怎麼對他?
    日本投降時,中國有多少鬼子? 日本投降時,中國戰區的鬼子一共有多少?哪裡的鬼子最多?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停戰時,中國派遣軍的兵力約為105萬」。
  • 日本人也拍過抗日劇,劇中八路軍長這樣,網友看完卻說更真實!
    日本拍的這部抗日劇你看過嗎?比國產劇更真實,劇中八路軍長這樣 日本籍的男演員,因為在我國演了太多日本軍官的形象,導致無法直接回國,或者是在回國之後,被日本民眾謾罵,毆打的事件,在前幾年也發生過。
  • 日本鬼子罕見老照片:鬼子摟著中國小姑娘,這眼神讓人看著揪心!
    看到照片中的小女孩,很多人心裡一定不是滋味,照片中的日本摟著中國的小姑娘,雖然看起來很正常的一張照片,但女兒的眼神告訴了我們實情。照片中的小女孩明顯非常驚恐,雖然沒有很明顯的表情,但眼神中的害怕緊張,足以證明對日本鬼子的恐懼,讓人看著揪心!
  • 三浦研一他演了20年「日本鬼子」,他眼中的抗日神劇:太誇張
    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在中國所有類型的影視作品中所佔比例是比較高的,在抗日劇中有英勇的八路軍就有可惡的「日本鬼子」,這些由誰來演呢?有的是中國演員,有的就直接找的日本演員。
  • 日本人被中國稱為「小日本」「鬼子」,日本網友:聽起來很可愛!
    日本這個國家,在很早以前被中國稱為東瀛,倭國,但是潛伏了幾千年的小國,在近代史上卻給了亞歐大陸致命一擊,特別是在中國,韓國,朝鮮地區,我們稱他們為「小日本」,「鬼子」……這樣的稱呼,很明顯是帶有貶義的,是對他們二戰時挑起戰爭的蔑視。
  • 曾是「鬼子專業戶」,4年演6000次太君,因演技太好被日本人請教
    隨著影視行業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優秀的演員被大家所認識,今天要跟大家說的這個人就很厲害了,很多人都說他是「日本鬼子專業戶」。據統計,他在四年間出演了6000多次「日本鬼子」,而且他總能把每個「鬼子」的角色都能飾演的非常完美!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吧!
  • 日本人出一上聯欲侮辱中國,清朝使臣巧妙回懟,日本人從此被叫做鬼子!
    中國很多人都喜歡稱日本人為「鬼子」,一般說法是這樣的稱呼是來自於二戰時候,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日本的侵華戰爭,所以起了這個名字來罵他們。而對於「鬼子」這樣的說法,並不是二戰時候才有的,它的出現更加早,比如陸遊《北窗病起》詩:「更事天公終賞識,欺人鬼子漫縱橫。」
  • 在中國演了19年鬼子,回到日本後卻慘遭暴打,果斷讓女兒入中國籍
    也有很多人,是從這樣一部部劇中,被大眾所熟知的,讓人一看就會想起劇中的角色,而這次我要說的也是這樣的一位藝人,他就是矢野浩二。看到這張圖片,是不是印象很為深刻,在多部電視劇中,他飾演的都是日本軍官,在演技上,可謂是很為精湛。
  • 矢野浩二:在中國演日本人和中國人,在日本演中國人和日本人
    在沒有他之前,中國抗日劇的日本人,基本上都說中國話,罵人只會「八嘎」,同意只會說「嗨」,在他之前,影視作品中的日本人無腦蠻橫,統一留著八字鬍。當他出現以後,一切都在悄悄的變化,曾被稱為」鬼子專業戶「的矢野浩二。
  • 在中國演了19年鬼子,回國後被日本人暴打,果斷讓女兒加入中國籍
    曾經在節目中,有一位日本的主持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叫矢野浩二,汪涵在節目中親切地稱呼他為「浩二『。在節目中,矢野浩二的表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不但懂得說中文,而且一點也不怯場。矢野浩二出生在日本大阪,在他26歲之前,他並不了解中國,來中國只是為了謀生。可是當他了解完中國之後,便深深的愛上了中國。矢野浩二出生在1974年,18歲從大阪府立池島高等學校畢業,在大阪做調酒師,之後加盟了東京的太陽音樂公司。
  • 日本人在影視中為何變壞了?|南京大屠殺|抵制日貨|獨家-禁區年譜|...
    而中國的影視作品中,日本人的形象也隨著兩國關係的轉冷而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儘管這段歷史到現在也不過20年左右,卻經歷了幾番轉變。隨著2012年「日本購買釣魚島」事件的爆發,兩國關係陷入冰點。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銀幕、螢屏上的日本人也逐漸變壞、變弱智,直至出現了「手撕鬼子」這樣的情節。本文就為您梳理一下近20年日本人在中國影視中再度「變壞」的經歷。
  • 演「鬼子」16年的浩二,讓女兒加入中國國籍,回日本遭到咒罵
    身為日本國籍的演員矢野浩二,他在中國不僅扮演「日本G子」形象長達16年之久,而且參演的抗戰劇多達三十多部,因此他也被譽為了「鬼子專業戶」的名號。在一次訪談中,好奇的主持人問出了一個很大觀眾都好奇的問題:浩二你本身就是日本人,讓你再去演日本人,那你回到自己的國家會不會有人打你?
  • 四大「日本鬼子」專業戶,被認為是日本人,卻是地地道道中國人
    因為經常演日本軍官,而且在電視劇中說日語的時候口型和外貌都看不出破綻,所以讓許多人都以為是日本人,其實他們確確實實的是中國人。陸彭。說起《亮劍》這部劇中最出色、最具有話題性的反派角色,就非陸彭飾演的日本軍特戰隊隊長三本一畝莫屬了。他除了舉止、神態像極了日本人,還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日語,在演技方面更是將山本一木的殘忍、冷血和暴力演繹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