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是我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今年的主題為「防疫有我,愛衛同行」。
愛國衛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在世界閱讀日前夕,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指導編寫了《愛健康講衛生問與答》一書。從衛生習慣、心理健康、人居環境、病媒生物防控等四方面入手,將大眾最關心的健康衛生知識以一問一答形式呈現出來,助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素養和文明程度,將「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落到實處。
1、什麼是「健康四大基石」?
針對影響現代人健康的不良行為與生活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理論,即合理膳食、科學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2、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1)飯前便後要洗手,外出歸來要洗手。
(2)衣服、被褥要勤換洗。
(3)要勤洗澡,勤剪指甲。
(4)食物要新鮮,燒熟煮透。
(5)生吃瓜果要洗淨。
(6)早晚要刷牙,定期檢查口腔健康狀況。
(7)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肘或紙巾遮掩口鼻。
3、良好的生活起居衛生習慣有哪些?
按時睡,按時起,每天應睡足 8 小時,夏季保證午休 30 ~ 60分鐘。睡前不要吃得太飽,喝得太多,玩得太累。平時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確姿勢等。
4、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有哪些?
定時定量,營養要全面。膳食應當以穀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粗細搭配。提倡每天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鹽、少糖,食用合格碘鹽。不偏食、不挑食,吃飯要專心、保持心情愉快、細嚼慢咽。不吃零食、不吃黴爛變質等不潔食物。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不吃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淨。講究飲水衛生,每天適量飲水。
5、怎樣才能睡得好?
(1)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睡前心境平和,不要開著電視入睡。
(2)維持舒適的睡眠環境。例如保持臥室溫、溼度適宜,能夠有效隔絕噪聲,懸掛遮光效果好的窗簾,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高度適宜的枕頭,保持床單、被套的清潔衛生等。
(3)晚餐七分飽為宜。睡前禁喝茶、可樂、咖啡等。為避免起夜,晚餐後少喝水及飲料。睡前 2 小時內不做劇烈運動,避免大腦興奮。
(4)不可佩戴隱形眼鏡及金屬首飾睡覺。女性睡前一定要脫下胸罩。
6、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有哪些?
讀寫堅持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握筆手指離筆尖一寸,胸離桌沿一拳。不要長時間看電視,儘可能少玩平板電腦和手機等電子數碼產品,勤做眼保健操。
7、如何保持口腔衛生?
(1)恰當選用牙刷、牙膏。選擇刷毛柔軟、排列合理、刷頭較小、頂端圓鈍的保健牙刷,牙刷使用 1 ~ 2 個月後應及時更換。根據口腔健康需要選擇牙膏,可以選擇防齲效果最明顯的含氟牙膏,或具有抗敏、抑制牙菌斑及抗牙結石等其他功效的牙膏。
(2)採用正確刷牙方法。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上後牙內側從上往下刷,下後牙內側從下往上刷,咬合面要來回刷。保證一人一刷一口杯,早晚各刷一次牙。
(3)每年至少進行 1 次口腔健康檢查,一次潔牙。
(4)少吃糖、少喝飲料、不吸菸。
8、為什麼要每天洗臉刷牙並經常洗澡?
洗臉刷牙建議每天 2 次,早晚各 1 次,先刷牙後洗臉。晚上必須刷牙,因為口腔裡面的食物殘渣隔夜以後會滋生很多細菌。早上洗臉是因為睡了一晚臉上有分泌的油脂和其他的新陳代謝產物。晚上洗臉是因為要清洗白天臉上積存的汙垢。洗澡是基本的個人衛生要求。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汙、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
9、為什麼要勤換衣服,勤洗床上用品?
衣服的基本作用是防寒保暖,人體皮膚每天新陳代謝會產生一些排洩物,若不勤換衣物,排洩物堆積在衣物上會滋生細菌,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無論是枕頭還是被子、床單,時間長了都容易滋生黴菌、蟎蟲,還會引發過敏、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為了自身的健康,我們應該勤換衣服和床上用品。
10、聚餐時是否需要使用公筷、公勺?
非常需要。
在就餐過程中,不使用公筷、公勺,極易造成病菌傳播,增加患病風險。為了遏制傳染病通過餐飲用具傳播,在外用餐都應使用公筷、公勺。家庭用餐也應提倡分餐制或配備公筷、公勺。
11、為什麼要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汙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病毒、細菌可能通過手汙染口、眼、鼻的黏膜,進入人體,導致生病。因此,通過洗手保持手部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疾病的風險。
12、什麼情況下需要洗手?
以下情況必須洗手:
外出歸來,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後,接觸過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後,咳嗽、打噴嚏用手遮擋後,護理患者後,飯前便後,接觸公共設施或物品後(如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鈕、錢幣、快遞等物品),抱孩子和餵孩子食物前後,處理嬰兒糞便後,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後等。
13、購買洗手液時要注意什麼?
洗手液品牌很多,購買時要注意生產廠家、有效日期等是否符合規定,應根據用途來選擇不同功能的洗手液,如選擇免洗的、抗菌的等。
14、你知道洗手的正確方法嗎?
正確的洗手七步法是:
第一步:打開水龍頭,用流水溼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搓出泡沫。
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一手揉搓另一手的手腕、手臂,直至肘部,雙手交換進行。揉搓時間不少於 20 秒。揉搓後用清水將雙手徹底衝洗乾淨,並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擦乾雙手。
15、使用公共洗手間應注意什麼?
如廁前先洗手,不要用手直接接觸衛生間門把手,隨身攜帶的包和其他物品儘量不接觸衛生間的地面、牆面和門板,可以掛在脖子或肩上。便池使用前衝一遍,如果是坐式馬桶,使用一次性馬桶墊或用溼紙巾擦拭馬桶圈,也可用衛生紙墊在馬桶圈上,不要蹲站在馬桶上以免摔傷或造成破壞。如廁時,不要吸菸。如廁完,衝水後要認真洗手。
16、打噴嚏、咳嗽、吐痰時要注意什麼?
(1)打噴嚏、咳嗽時應用一次性紙巾遮掩口鼻,使用後的紙巾扔入垃圾桶,如果來不及準備紙巾,可彎曲手肘,用手肘處的衣物遮掩口鼻,儘量避免直接用手遮掩口鼻。
(2)不隨意向公共場所地上、人行道上及垃圾桶內吐痰,應將痰液包裹在一次性紙巾中,再將其扔進垃圾桶。
(3)打噴嚏、咳嗽、吐痰後,尤其是在雙手接觸分泌物後,都應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動水清洗雙手,清洗後用乾淨的紙巾或毛巾將手擦乾,避免使用共用毛巾。
17、如何正確選擇口罩?
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預防呼吸系統疾病時,建議選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不必選用 N95口罩,不建議選用棉布口罩、紗布口罩和紙質口罩。
18、如何佩戴口罩?
(1)洗淨雙手取出口罩。
(2)鼻夾側朝上(或褶皺朝下),深色面朝外。
(3)上下拉開褶皺,使口罩覆蓋口、鼻、下頜。
(4)用雙手壓緊鼻梁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梁。
(5)呼氣檢查口罩邊緣是否充分貼合面部。
(6)戴後應避免觸摸口罩。
(7)摘口罩時,不要接觸口罩外面(汙染面),做到摘後立即洗手。
19、過量飲酒會對健康造成什麼損害?
(1)酒精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慢性胃炎。
(2)會使大腦處於異常興奮或麻痺狀態,失去控制。
(3)引起酒精脂肪肝,還可以繼發肝硬化。
(4)影響男性生育能力。
(5)可引起女性月經紊亂,內分泌功能紊亂。
(6)易引起酒精性心肌病。
20、吸菸有哪些危害?
吸菸和二手菸暴露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低焦油捲菸」「中草藥捲菸」不能降低吸菸帶來的危害。任何年齡戒菸均可獲益,戒菸越早越好,戒菸門診可提供專業戒菸服務。
21、為什麼要經常開窗通風?
開窗通風是為了進行室內外空氣的交換。居室、辦公室、會議室等有人活動的室內,必須適當地通風換氣,以改善室內空氣品質、降低室內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的濃度,減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塵。開窗通風的最佳時間一般為上午 9:00—11:00 點, 下 午14:00—16:00 點。可每天通風 2 ~ 3 次,每次半小時以上。重汙染天氣就不要開窗通風了。
22、如何清理家裡的蟎蟲?
(1)經常清洗家裡的床上用品。
(2)多通風、多清掃,保持家庭環境潔淨。
(3)多給被褥曬太陽,並加以拍打。
(4)使用生物除蟎噴霧劑、菌蟎淨等產品。
23、家裡的洗衣機需要清洗嗎?
需要。
洗衣機有外筒和內筒之分,由於洗滌水在洗衣機夾層和內筒間流動,時間一長,夾層內就會堆積髒漬和汙垢,並滋生大量病菌。洗衣服時,汙垢、病菌等會被帶入洗滌水中,對衣物形成二次汙染。一般來說,在使用 3 個月後,就應該開始定期清洗了。現在的洗衣機一般有自清洗功能,可根據自己平時的使用時間,決定自己的清洗頻率。使用 2 ~ 3 年時間後,可以請專業公司進行一次徹底清洗。
24、家裡廚房的抽油煙機多長時間清洗一次?
若每天在家做一次飯,可用抹布擦油網,一般 5 ~ 10 天需進行一次油網清洗;3 ~ 6 個月需對抽油煙機抽風扇進行清洗;抽油煙機的核心部分是葉輪,一般使用一年左右,葉輪就會沾滿油汙,此時應該請專業人員徹底清洗。抽油煙機如果長時間不清洗,帶著油汙超負荷旋轉,不僅容易變形,噪聲增大,影響抽菸效果,縮短抽油煙機壽命,還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25、飲水機怎麼清洗?
家用飲水機使用時間一長,容易積塵,並使細菌大量繁殖。因此,一般每使用 3 個月應清洗消毒一次,用戶可以自己動手清洗。
(1)拔去電源插頭,取下水桶,打開飲水機後面的排汙管口(一般為白色塑料材質的旋鈕),排淨餘水。然後,再打開冷熱水開關放水。放盡餘水後關閉排汙管口和冷熱水開關。
(2)取下飲水機內接觸礦泉水桶的部分,用酒精棉仔細擦洗飲水機內膽和蓋子的內外側,為下一步消毒做準備。
(3)按照去汙泡騰片或消毒劑的使用說明書配置消毒水,導入飲水機,並使消毒水充盈整個腔體,留置 10 ~ 15 分鐘。
(4)打開飲水機的所有開關,包括排汙管口和飲水開關,排淨消毒液。
(5)用清水連續衝洗飲水機整個腔體,打開所有開關排淨衝洗液體。
(6)放一杯水,聞聞有沒有氯氣味。如有,再放水,一直到聞不出任何氣味才可以放心地使用。
26、家庭小藥箱裡面建議配備哪些藥品?
(1)普通感冒類用藥。
(2)外傷類用藥。包括普通擦傷、創傷用藥、外用止血類藥物、蚊蟲叮咬後適用藥物等。
(3)疼痛類用藥。包括外用止痛藥物、婦科痛經類藥物等。
(4)消化類用藥。包括普通胃病藥物、通便類藥物、止瀉類藥物等。
(5)其他藥物。包括口腔潰瘍類藥物、皮膚類疾病藥物等。如家中有患高血壓、高血脂或是諸如此類疾病的病人,一定要根據醫生指導,預備好藥物(如速效救心丸等),以防病人出現突發情況。
27、常用醫用輔助工具類有哪些?
口罩、碘酒、脫脂棉球、無菌繃帶、小剪刀、鑷子、醫用膠布、體溫計、冰袋、創可貼等,這些小工具都是您日常生活家居必不可少的小幫手。
28、家庭一般選用什麼樣的消毒劑?
(1)75% 酒精。這類消毒劑一般直接使用,擦拭或浸泡小件物品,擦拭物體表面、皮膚和手等。
(2)含氯消毒劑。這類消毒劑應嚴格根據產品標籤說明書進行使用,常用的居家消毒劑質量濃度為 250 ~ 500 毫克 / 升。可用於白色棉織物、耐腐蝕物品及物體表面的擦拭或噴灑消毒,或者用於小件物品的浸泡消毒。
(3)免洗消毒劑。家用消毒劑要妥善保存,密閉瓶蓋,放置在陰涼通風及兒童不易接觸的位置。
29、家庭消毒要注意哪些地方?
(1)家具表面保持清潔。門把手、電話機、手機、電視遙控器、桌面、地面等經常接觸的表面,每天清潔,必要時(如家中有身體狀況不明客人來訪等)可以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劑等擦拭消毒(按產品說明書使用),也可直接使用消毒溼巾。
(2)口鼻分泌物處理。家人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掩住口鼻,用過的紙巾等垃圾要放入垃圾袋,並及時處理,其他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
(3)食具、茶具、抹布等可煮沸15分鐘消毒。不要在室內大範圍噴灑消毒劑。對於洗臉盆和廁所,只需在表面噴灑消毒劑,並應在消毒後用大量自來水衝洗,否則管網會受到腐蝕;地面排水溝和下水道,不要添加特殊消毒劑消毒,只需常衝洗即可。
30、餐具煮沸消毒法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消毒前應將物品清洗乾淨。易損壞的物品用紗布包好再放入水中,以免沸騰時互相碰撞。盤碗等應垂直放置,以利水氣的對流。水面應高於物品,消毒器應加蓋。
(2)消毒時應自水沸騰後開始計算時間,一般需15~20分鐘。
(3)消毒過程中,水應保持連續煮沸,中途不得加入新的汙染物,否則消毒時間應從水再次沸騰後重新計算。
31、家庭使用消毒劑應該注意什麼?
(1)片劑、粉劑消毒劑應於陰涼處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劑應於陰涼處避光、密閉保存。所需溶液應現配現用。
(2)配製漂白粉等粉劑溶液時,應戴口罩和橡膠手套。該類消毒劑對織物有腐蝕和漂白作用,不應用於有色織物的消毒。
(3)用消毒劑消毒餐具後,應及時用清水衝洗。
(4)大量吸入可揮發性消毒劑要迅速從有害環境中撤到空氣清新處,更換被汙染的衣服,清洗手和其他暴露的皮膚。如大量接觸或有明顯不適的要儘快就醫。
32、飼養貓狗要注意哪些衛生問題?
家庭飼養寵物貓狗一定要注意清潔衛生,定時為它們洗澡、修剪趾甲、驅蟲,特別是要注射疫苗。如果人被貓狗抓撓,應該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衝洗被抓的皮膚,及時注射相關疫苗。孕婦應與寵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不逗貓狗,撫摸寵物後要及時洗手,避免接觸寵物的糞便,注意預防如弓形蟲病、鉤端螺旋體病、貓爪熱等人畜共患病。
33、居家如何保持嬰幼兒健康?
跟孩子玩耍、抱孩子前,別忘記洗手。回家時把外套換掉,不要忽略手機和鑰匙的清潔消毒。家裡做到定期通風,每天要定時通風兩到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通風的時候,把孩子移出通風的房間,防止著涼。如果家長有呼吸道感染,一定要戴口罩,並注意正確洗手,進餐用公筷,做好居家消毒、清潔等工作。
34、幼兒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合理安排飲食,一日三餐加1~2次點心,定時、定點、定量用餐。
(2)飯前不吃零食、不喝飲料等。
(3)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吃飯前不做劇烈運動。
(4)儘早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自己使用筷、匙。
(5)吃飯時專心,不邊看電視或邊玩邊吃。
(6)教會孩子一些用餐衛生和禮儀,比如口中有食物時不要說話,不要持筷子指指點點或在菜盤裡挑菜,打噴嚏和咳嗽時要用餐巾紙掩著口鼻,把頭轉離餐桌。
35、如何控制孩子看電視、玩手機、上網的時間?
(1)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上網的時間限制和條件。
(2)家裡的電腦可以設置密碼,在父母的允許下才可以用。
(3)多安排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如戶外活動、體育運動、繪畫、舞蹈、旅遊等。
(4)多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如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打球,一起外出購物等。
(5)最好的方式還是讓孩子主動認識到玩手機和上網多了不好。如果孩子思想上不改變,強制措施最多也只能起一時的作用。千萬不要在孩子極度反感的情況下逼迫孩子,有時會適得其反。
來源:新華社、健康中國
原標題:《愛健康講衛生問與答,你最想知道的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