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興隆
這兩天,隨著成都「幼升小」、「小升初」新政的出臺,家長們諮詢學校情況的熱情也是不斷高漲,此前,我們已經給家長們介紹了溫江區的學校情況(戳此複習),這一盤,我們就給家長們好好聊一聊龍泉這邊的學校,一西一東,方便家長對比。
首先要說的是,如今的龍泉可能早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龍泉了,自從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後,作為東進戰略「橋頭堡」的龍泉驛區,就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再加上202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也將在龍泉舉辦,在政策紅利的加持下,龍泉的各項城市配套也迅速落地。
反映在教育上,團長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兩年,龍泉出現了一大批優質的好學校。無論公辦還是民辦,龍泉的學校從數量和質量上都得到極大的提升,這一次,團長就把目前龍泉兩大核心板塊(大面和東安新城)的學校好好給大家盤點一下,幫助家長在志願填報時做出最理性的選擇。
自2017年東進戰略提出以來,龍泉的城市形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隨城市發展的腳步,龍泉的教育也日新月異。
據龍泉驛區教育局發布的官方數據,自2017年龍泉驛區實施學位「三年攻堅」以來,到目前為止,龍泉驛區已完工中小學幼兒園新改擴建項目36個(含民辦學校),並規劃到2020年,將實施教育建設項目69個,新增學位2.6萬個。
不少家長可能會說,學位供給跟得上,那質量呢?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龍泉去年新開的幾所學校都還是很不錯的。去年9月,龍泉驛區有6所公辦新學校集體亮相,他們分別是:四川師範大學附屬青臺山小學、四川師範大學附屬青臺山中學、向陽橋中學、天鵝湖小學、成都大學附屬小學以及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西江河學校)。
簡而言之,去年開學的6所公辦學校,要麼校長都是來自名校,有出色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加持,比如四川師範大學附屬青臺山小學和青臺山中學,校長都來自川師基礎教育集團,特別是青臺山小學,其校長更是由川師附小校長邱華兼任,學校也被譽為「公辦的川師附小」。
天鵝湖小學的校長周學靜歷任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分校副校長、成都市實驗小學紅碾分校校長、成都市清江學校校長、成都市實驗小學明道分校校長,算是個標準的成都市實驗小學「血統」。
向陽橋中學的校長劉延美,之前也是龍泉本地名校——龍泉中學的副校長。
另一類新開學校,則是大學和研究機構的附屬小學,在教育資源的獲取上有天然的優勢,比如成都大學附屬小學和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西江河學校)。
前者除開校長崔雪梅是來自老牌公辦名校——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學外,學校還將得到成都大學的各項辦學支持,而且不少成都大學的教師子女也在學校就讀,學習的氛圍一定不會差。
後者學校的校長唐海鷹由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派任,作為成都教科院附屬系學校,無論是科研成果轉化、指導教育綜合改革試驗還是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創新等,學校都會得到教科院的資源傾斜。
團長也了解到,2020年初,龍泉驛區已經啟動了東山中學、來龍中學、永豐小學、大面幼兒園等19所新學校的項目建設,大多數學校都將在2021年完工,雖然目前還沒有更多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這些公辦學校在城市東進的賦能下,都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關於東安新城板塊的公辦學校情況,家長們還可以點擊此處再好好回顧一下,據了解,未來在東安新城片區還將新建20多所公辦學校,也將引入更加優質的辦學資源,這一片未來的教育配套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說完了新開公辦學校,我們再來看一下位於龍泉驛區老城區的公辦學校。
目前,龍泉驛區共有35所公辦小學,客觀來說,由於老城區的公辦學校前身多為鄉小和村小,所以與傳統五大主城區小學甚至與去年新開的公辦學校相比都還有所差距,但隨著東進政策的出臺,龍泉這部分傳統公辦學校也在發展著變化。
第一個變化就體現在校園環境的變化上。團長從龍泉驛區教育局了解到,從2017年開始,龍泉驛區每年撥付給學校校園改造的資金都達到了上億元,用於校園環境的翻新與校園硬體的升級。
去年,團長就去到了龍泉實驗小學和大面小學,兩所公辦小學裡,科創教室、多功能錄播教室、智慧教學設備等同樣一應俱全,從硬體的直觀感覺上,龍泉公辦小學都在與傳統主城區慢慢縮小差距。
大面小學擴建示意圖
其次,在師資和課程這些軟體配置上,龍泉這兩年也在發力,龍泉的方式是,通過組建名校教育集團,實現學校教育質量的均衡發展,目前,龍泉成立了8個小學名校集團,6個中學名校集團。
成立集團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龍頭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流動到成員學校中,以帶動成員學校的發展,除開以龍泉實驗小學、龍泉一小這些傳統老牌公辦學校為龍頭學校成立了名校集團外,前文提到青臺山小學、天鵝湖小學、成大附小等也加入了名校集團之列,讓引入的優質教育資源又在龍泉所有學校裡流動起來。
舉個例子來說,龍泉一小是成都市未來學校試點學校,學校各項智慧課堂工作都開展得比較好,在龍泉一小的牽頭下,一小教育集團每年都會在成員學校裡選拔30餘名種子教師條件,通過專項培訓,讓這些教師成為智慧課堂教學的骨幹能手。
除此之外,每一個教育集團內的所有學校都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和集團內的師資互融,以及校本課程的共同開發研究,換個直白的意思就是,以後龍泉好學校的教師,也會到薄弱學校去指導和教學,幫助學校提升辦學品質和質量。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龍泉將區域內的民辦學校也全部納入了教育集團中,並將龍頭學校和成員學校捆綁考核,也就是說,未來,龍泉那些以往的「村小」和「鄉小」也可以享受到民辦學校的一些優質教學資源,對於這些薄弱學校來說,這絕對是件好事。因為這兩年,龍泉的民辦學校不僅多了,而且都還各有特色和優勢。
說完了龍泉的公辦,我們最後說一下龍泉的民辦學校。
隨著城市東進步伐的加快,不少民辦教育集團也將龍泉作為重點考察區域,紛紛布局學校。
2018年10月,金蘋果教育投資集團與成都百城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籤訂合作協議,就龍泉驛區天鵝湖片區的教育配套辦學達成合作,宣布將在該片區內布局一所金蘋果幼稚園和一所金蘋果小學。同年,由成都益威置業有限公司斥資5億元投資的私立國際學校—— 「威雅公學」也正式備案,又一所國際學校宣布落戶龍泉。
到了2019年9月,成都天立學校和新格林公學也相繼落地龍泉並正式開學,加上此前已經進駐的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上東小學(以下簡稱「上東小學」)、師大一中龍泉校區、北大成都附屬實驗學校、成都青苗國際雙語學校以及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東山學校,目前龍泉驛區共有8所民辦學校。從單學段到k12再到國際學校,基本一應俱全,而且也各有特色。
先說上東小學和師大一中龍泉,二者同屬川師基礎教育集團,不僅在片區內學齡段家庭中相當具有號召力外,在整個成都家長心中也都屬於熱門學校,值得一提的是,龍泉師大一中還是師大一中三個校區中,唯一一個有高中的。所以你家孩子要是足夠優秀,又家住龍泉的話,可以首先考慮川師系的學校。
再來看另外兩所去年剛開學的學校——成都天立學校和新格林公學。
兩所學校各有優勢與特色,前者是天立教育集團在成都打造的第一所學校,總校長由成都市特級校長、成都市十大傑出青年、四川省首屆十佳女校長、四川省政府教育成果一等獎、享受市政府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成都市泡桐樹小學集團原總校長、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原副局長、成都金蘋果教育集團原總經理楊昭濤親自掛帥。既有集團辦學的資源加持,又有多年名校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的校長掌舵,從各方面來說都非常不錯。
後者隸屬於以藝術教育見長的雅匯教育(集團)公司,在藝術教育方面優勢明顯,同時,學校聘請了原石室中學校長助理、樹德中學副校長、樹德中學博瑞實驗學校校長張曉華擔任總校長,在學科教育方面也開足了馬力。
就北大成都附屬實驗學校與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東山學校(以下簡稱「川大附小東山學校」)而言,兩所學校都已在龍泉紮根發展多年。
其中北大成都附屬實驗學校隸屬於北大青鳥集團,校長由集團高級副總裁徐二會擔任,就目前來說,這所學校是龍泉民辦學校中唯一一個k12全學段都在同一個地方的學校,對於不想過於焦慮升學、擇校、接送的家長而言是個好消息,但就辦學成績而言,學校發展多年其辦學影響力依舊還是停留在大面區域內,進步比較緩慢。
川大附小東山學校是由成都市龍泉驛區土地整理有限公司獨立投資,川大附小(教育集團)領辦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家長經常把這所學校與龍泉東山國際小學混淆,實際上,前者是民辦,而後者卻是一所公辦小學。由於是領辦關係,川大附小東山學校與川大附小本部關係也比較緊密,其管理團隊、師資課程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本部,但團長要指出的是,川大附小本部雖好,一方面是由於許多川大的教師子女就讀,氛圍被拉起來了。其次,由於是公辦,對應的公辦中學也很不錯,所以比較熱門,但兩種情況對於龍泉的東山學校而言幾乎不成立,所以,要是家長們衝著川大附小招牌去讀這所學校的話,可能會讓你失望。
最後說一下區域內的兩所國際學校——成都青苗國際雙語學校和威雅公學,威雅公學由於目前還未開學,而學校建設到哪一步、是否能如期開學、什麼時候開學等一系列關鍵信息都不明朗,我們暫且不表,重點說一下成都青苗國際雙語學校。
作為一所國際學校,青苗的優勢在於牛津AQA國際考試中心在成都的考點就落地了該學校,這意味著學校學生不僅能享受到多元化的優質國際教育資源,還可以坐在家門口參加「世界高考」,而學校背靠的青苗教育集團也是一家辦學超過20年,到目前已成為跨越六大省市,擁有近20所校區,涵蓋從幼兒園到初稿中的中西合璧式教育集團。對於走國際留學路線的家庭來說,值得重點考察。
總結來說,在城市東進的大趨勢下,龍泉教育也進步得非常迅猛,無論是公辦的崛起和升級還是民辦的布局和補強,都在共同將龍泉推向下一個教育高地,就目前來說,龍泉教育的確跟上了城市發展的步伐,而未來的龍泉教育,同樣也值得家長期待。
排版丨Jiay
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
-兒童團近期活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