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至,目之所見,心之所向——讀趙振元、張小平《一路風塵》有感

2021-01-09 湘湘愛旅行

蔡曉林

在2021年的第一天裡,我帶著某種輕鬆而莊重的儀式感,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完成了一趟從英倫到東方的虛擬之旅。在文學性與哲思性的雙重加持下,《一路風塵》形神兼具地讓每一場旅行的美好和真實落在紙上。

我在閱讀之中,似乎是對面坐著一位老友與自己分享旅行中的經歷。他娓娓道來地與每一位讀者講述著自己的路途見聞,一路上欣喜有之,遺憾有之,讚嘆有之,美中不足亦有之。

如果說,在旅途中的胸臆與喟嘆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感性,那麼,要去沉澱每一步路,記錄每一處風景,感性之餘則需要更多的理性與思考,同時,思考勢必需要建立在已有的閱歷與見識之中。趙振元先生的每一篇遊記都成稿於途中的閒暇,保留了當下最直接最真實的感受,並且在最終呈現的文字上,他將自己的思考一併奉上。因此,我們看到的「一路風塵」中,不僅包括了大自然的饋贈,更有歷史的塵埃,文明的風尚與科技的光芒。

在英國遊覽牛津大學時,作者一行人漫步在西方古老的校園裡,發出了「是什麼使這裡成為人們嚮往的神聖的學術殿堂」之問,作者認為教育的初心不可動搖,追求真理的學術信念不可動搖,這一認識在國內外、中西方都具有普適性。《禮記》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沒有人知道科技發展的盡頭是什麼,未來無法預見。「至善」本是沒有止境的理想狀態,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教育與科學事業上,身體力行地為祖國的復興夢想奉獻力量。

在貴州遊歷時,為了彌補錯失參觀「天眼」機會的遺憾,作者一行走進了南仁東事跡館。「人民科學家」南仁東為了「天眼」這座山野溝壑中的「龐然大物」鞠躬盡瘁,被譽為「天眼之父」。雖然南仁東先生沒來得及看到「天眼」向浩瀚太空發起探索的成績,但是他的學生和共同奮鬥的戰友們拿過了他手中的接力棒。時至今日,隨著阿雷西博的坍塌,位於中國貴州的「FAST」已經成為全球唯一一臺「天眼」望遠鏡。正如作者所說的「科學,是需要遠見卓識的」。「FAST」能夠讓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天文學領域取得領先地位,離不開南仁東團隊在項目籌備時,在思想和認識上的高起點與遠謀劃。

讀罷全書,我注意到在國內篇中,古鎮與小鎮的參觀與遊覽佔據了不少的筆墨。除了名氣很大的國家級古鎮之外,還有很多位於城市一角籍籍無名的風情小鎮,或是在出差之餘意外發現,或是專程驅車前往,作者總能在小鎮中發現獨特的美,甚至有「相見恨晚之感」,有時光流逝,萬物復始之嘆。可見趙振元先生對生活之熱愛,對美的捕捉與對生命和自然之敬畏。

2020年初的疫情將國內篇的遊記從時間上分為兩個部分,在疫情之後的出行中,最令人難忘的是在成都街頭的一次普通逛街。人們在小心翼翼地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城市的節奏在更加嚴格的秩序下慢慢加快,抗疫之戰取得了屬於全體國民的初步勝利。漫步在無比熟悉的街頭,城市卻已經經歷了一場新生;從前司空見慣的一切,也在那個春天裡成為確幸。音樂依然振奮人心,藝術依然感人肺腑,文學也依然發人深省;走在路上的每一步,也依然踏實,看到的每一處風景,也依然驚喜不斷。疫情改變了很多,也教會了我們很多,但是無論如何,應該完成的事業需要繼續,未實現的理想不能間斷,未走過的路還在等待探索。

我一直認為,遊記不必肩負傳播嚴肅知識的使命,但卻需要承載真實的情感與體悟,需要自然而然的靈光,需要不刻意為之的深刻。很幸運,這些我在《一路風塵》中一一收穫了。

(作者系中訪網總編輯,四川省數字娛樂文化促進會新媒體分會會長)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府周末品讀|足之所至,目之所見,心之所向——讀趙振元、張小平...
    蔡曉林在2021年的第一天裡,我帶著某種輕鬆而莊重的儀式感,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完成了一趟從英倫到東方的虛擬之旅。在文學性與哲思性的雙重加持下,《一路風塵》形神兼具地讓每一場旅行的美好和真實落在紙上。我在閱讀之中,似乎是對面坐著一位老友與自己分享旅行中的經歷。
  • 趙振元 ┃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們要尋求的真善美目標並不在耀眼的燈光下,而是在「燈火闌珊處」,是在燈火微弱處,我們要耐得住寂寞,要甘坐冷板凳,要沉下心來,遠離輿論關注焦點,致力於埋頭長期刻苦研究,致力於關鍵領域的突破,致力於基礎性的艱苦工作,總有一天會峰迴路轉,發現目標,找到真理,總有一天會攀上一個新的高峰。
  • 趙振元 ┃ 山雨欲來風滿樓
    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非常像這首古詩裡的描繪的情景。狂風暴雨正在向我們吹來,我們正面臨一場嚴峻的考驗。奧運會,一直是人類大家庭的美好聚會,四年一次,風雨無阻,新冠肺炎的流行,推遲了東京奧運會的如期召開,其實大家都明白,東京奧運會即使推遲到明年舉行,所花的代價將是非常昂貴的,後果如何,誰也無法預測。
  • 趙振元 ┃ 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描繪的是戍邊戰士常年在邊疆漫天的黃沙中,穿戴沉重的銅鐵所鑄的鎧甲,勇抗入侵者的生動寫照,是守衛疆土的決心與意志。「不破樓蘭終不還」則表達了戍邊戰士氣吞山河的決心與豪邁誓言。趙振元,1955年12月生,浙江平湖人。
  • 目之所及,心之所向
    每個人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有些人會覺得你的身上有他學習的優點,自然說出口的是發自內心的誇讚之詞;有的人只會心生忌恨,話中自然帶有諷刺誹謗之意。但無論好話壞話,不要太當真,做最優秀的自己就可以了。因為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好就是最有力的反駁,證明你可以更優秀。「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 目之所及,心之所及
    目之所及,有限。心之所及,可無限量。深圳南山白駒過隙,和光同塵,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你是否和我一樣,走在茫茫人潮之中,心中悲哀,何等渺小?時而在一個莫可名狀的時刻,抬頭仰望天空,目之所及毫無盡頭,或晴空萬裡,或陰雨綿綿,深深感慨自己生命的空間到底該如何界定?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於是我們在歷史中去尋找榜樣,在英雄中尋找力量和智慧。每每讀罷,觀其一生,有的讓人唏噓生不逢時;有的讓人悲嘆,結果並不圓滿。但是讓人慨嘆的永遠是他們的偉大人格,精神力量無限。
  • 趙振元和他的「十一科技」大業
    當企業發展需要趙振元承擔之時,當國家高端科技振興需要十一科技人肩負之時,趙振元帶領團隊將企業夢想、民族利益和國家責任一肩扛起,熱血創新、激情創業。回首那些激蕩的歲月,懷抱產業報國之心的趙振元以其堅韌進取的企業家精神,帶領十一科技度過一次又一次坎坷,終成就了一家以「實業報國」為己任的中國高科技工程界的領航企業。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讀清華大學給魏祥的回信有感
    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拯救命運的從來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讀清華大學給魏祥的回信有感   文|鄧劍英   6月28日有兩件感動朋友圈的「小事」,一件是甘肅學子魏祥給清華大學的公開信和清華大學給魏祥的回信,
  • 目之所及 心之所往
    作者|夏雪蓮朗誦|王 越編輯|清平世界眼,目也。詩經有美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只有眼睛清澈,才會盼顧生輝,大家認為這樣的人最漂亮。目之所及 心之所往。人人都長著眼睛,但是能不能把眼睛用到位可真不一定。同樣的風景,有人看到的是山河壯麗,人類進步,社會和諧。激發出的也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思想。有人則關注景區裡東西太貴人太多......所以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看一件事兒的時候,顯露的也是自己的三觀。眼,見也。「見賢思齊」的典故我們都知道。如何做到?
  • 趙振元和他領導的十一科技
    此後,在趙振元的謀篇布局之下,十一科技的轉型之路風勁步疾——2007年,向多晶矽、新能源轉型;2013年,向光伏發電、現代物流、生物醫療、民用建築等產業轉型;2014年,開始投資光伏電站,從單一工程服務向「服務與投資雙輪驅動」轉型。
  • 十一科技員工健身中心啟動 趙振元等領導出席啟動儀式
    趙振元同志試用跑步機、桌球等器材工會主席王萌同志在儀式上表示,很榮幸邀請到趙振元董事長等領導參加健身中心啟動儀式。王萌說,健身中心在趙振元董事長的親切關心與大力支持下,經過總包公司精心策劃和高效簡潔的施工,才展現出現在的風採。王萌對趙振元董事長與總包公司表示衷心感謝,並表示在健身中心施工過程中感受到了十一科技節儉的良好習慣與勤奮的工作作風。同時,王萌公布了健身中心的預算與決算情況,決算得到了有效控制,費用更省。
  • 目之所及,皆是遺憾,心之所向,皆是過往
    在一段感情當中,爭吵不可怕,鬧脾氣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兩個人無話可說,明明站在一起,心卻離得很遠。你有過這種感覺嗎?曾經喜歡一個人到不得了,他吃什麼,去哪裡,今天過得開不開心,你都想要關心。人因不惜而散,心因不真而涼,心之所向,皆是過往,目之所及,皆是遺憾!終是莊周夢了蝶,你是恩賜也是劫。這個世上,車遠了還有下一班、錢沒了還能再積攢、花謝了明年還會開、唯獨心遠了就再也回不來了。你有沒有那麼一瞬間,心疼我的執著。體諒我的卑微。看穿我的無助。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也想過你也想過和我有永遠。遇見錯的人會消耗你,遇見對的人總能治癒你,成年人最可貴的自律是及時止損,錯一時可以但不要錯一輩子!
  • 目之所及,皆是所愛,心之所向,皆是美好
    我想,不在別處,只為目之所及,皆是所愛,心之所向,皆是美好。總有一刻,你會因為愛情而感到動容;總有一刻,你會因為生活而感到溫暖。好的日子,不過是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在陽臺上曬曬棉被,風兒輕拂,葉兒起舞,而喜歡的人就在身旁,讓人如此安心。
  • 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
    《素履之往》原為清末民初戚惠琳所作詩詞,詩中所寫為布衣書生的高潔之志,意為其穿著乾淨的鞋行走天下,高潔之士如皓月、如旭日,內心坦蕩,姿容陽剛。在塵世間行走,所見崇山峻岭悠遠,江河湖水浩蕩。  初見木心先生所著《素履之往》,便被此書名吸引。
  • ​張小平:隅園盆景之「秋實」欣賞
    ▲《豐收》安徽省第三屆盆景展金獎作品隅園盆景之——秋實篇本文首發張小平老師的微信公眾號
  • 只因有你,心之所向,目之所及,皆為歡喜!
    經不住你的誘惑和邀約,我還是和你一起來到雲南大理踏上尋肉之旅。寂照庵是此行的目的地,百科君文章中多次提到。因為你的分享我也成了百科君的忠實粉絲了。大理我們來了!寂照庵我們來了!肉肉我們來了!在網上搜索中發現了木石居多肉莊園,或許緣分吧,還是選擇入住了木石居。真是給了一個大驚喜哦!院子裡到處都是多肉,連牆上也是多肉。
  • 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向,皆是過往,眼之所看,皆是回憶
    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向,皆是過往,眼之所看,皆是回憶。
  • 《流金歲月》: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
    01今天,看資料的時候看到這句話: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眼之所看皆是遺憾。滿滿的感慨,加上整天都在張愛玲的文字世界裡浮浮沉沉——嗯,情緒必然會受到影響。想到鍾楚紅與張曼玉的《流金歲月》,再想到黑白天鵝的《流金歲月》。
  • 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
    你覺得自己眼裡得有光,卻會在心生疲憊時生出一種背叛了自己的恥辱感,於是你開始讓自己強大,開始不斷的追逐,可所到之處,依然全是不公,甚至有那麼一瞬間放肆地擁抱了黑暗。就在這一瞬間,整個人又仿佛清明、通徹了起來,卻又虛幻到恍惚。
  • 「十一科技」掌門人趙振元:設計院改制之後
    (資料圖片)2000年7月,44歲的趙振元被任命為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院長,進入自己職業生涯的新賽道。這一年,對第十一設計研究院也是一個重大轉折——在趙振元帶領下,研究院拉開改革大幕,在2002年7月實現整體改制。趙振元也出任改制後的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十一科技」)首任董事長、院長兼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