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TX淮海的24小時光影藝術互動空間「MASTER」,以新穎絢爛的光影「雕塑」作品迅速走紅。(「MASTER」供圖) ◆環境音樂劇《阿波羅尼亞》自今年8月底開啟演出以來,其駐場所在的「星空間1號」已成為申城「網紅打卡地」。
位於上海市中心的演藝大世界,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劇場群。在這裡,多樣的生態鏈激活了產業發展的創新力,吸引和孵化了一大批兼具市場與藝術水準、上海文化品牌標識度明晰的演藝產品,誕生了一系列演藝新業態、新模式,成為供給升級釋放消費新需求的有力探索
「新空間」體量雖小,但更具市場靈活性,可以容納更多新形態的藝術形式,其創新業態和文旅商融合的消費動能,讓市場看到了更多未來發展的前景。兩年來,演藝新空間在樓宇街道間依次「綻放」,極大地豐富了演藝大世界的演出產品線。爵士樂、脫口秀、光影秀等相對小眾的藝術來到這裡,迎來了更為大眾的市場
華燈初上,穿過南京路步行街來到漢口路,會發現這裡的人氣更勝白天。年輕的觀眾三五成群,交頭接耳,興奮地等待著一個「酒吧」的營業——環境音樂劇《阿波羅尼亞》。自今年8月底開啟演出以來,其駐場所在的「星空間1號」已成為申城戲劇愛好者、潮人和社交達人的「網紅打卡地」,迄今演出已逾百場,搶票全憑手快。
同樣位於上海演藝大世界,落地TX淮海的24小時光影藝術互動空間「MASTER」,以新穎絢爛的光影 「雕塑」作品迅速走紅。這個嶄新的藝術地標將數字表演與時尚購物融合在一起,為年末的商圈消費增添了文藝範兒。
這些小而美、體量輕、引領都市潮流的「新空間演出」,與傳統劇場製作一起共築了演藝大世界富有健康活力、多姿多彩的市場生態。今年下半年以來,通過政策引導與扶持,在南京路、淮海路、豫園等商圈商街,在濱水岸線、產業園區、旅遊景點等公共空間的相互融合中,具有演藝特色餐飲、酒吧、書店等新興文化消費實體與項目層出不窮,成為建設亞洲演藝之都一支不容忽視的產業生力軍。
不像劇場又勝似劇場,新空間演藝正成為亞洲演藝之都金字塔塔底
位於上海市中心的演藝大世界,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劇場群。在這裡,多樣的生態鏈激活了產業發展的創新力,吸引和孵化了一大批兼具市場與藝術水準、上海文化品牌標識度明晰的演藝產品,誕生了一系列演藝新業態、新模式,成為釋放消費新需求的有力探索。
去年首創的「演藝新空間」,為演藝內容長期駐演與小劇場建設注入運營資源,已成長為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的新生力量。位於亞洲大廈的「星空間1號」就是上海目前60家獲授牌「演藝新空間」之一。作為場地經營方,上海亞華湖劇院經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製作方「一臺好戲」一拍即合,為「星空間1號」成功定製了環境音樂劇《阿波羅尼亞》,成為演藝大世界在復工復產後首個「爆款」。
小劇場特有的戲劇能量和感染力,在「阿波羅尼亞酒吧」更加凝聚。在這裡,吧檯、卡座、酒箱都是座位,百分百還原的實景酒吧模糊了舞臺界限。不像劇場,某些方面又勝似劇場——觀眾可以一邊喝酒、一邊觀賞本就發生於酒館的故事,仿佛身臨其境且無需正襟危坐。工作日的夜晚是適合社交的時刻,於是,每周上演七至八場、輕鬆又無拘無束的環境音樂劇《阿波羅尼亞》火了。
上海亞華湖劇院經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建兵告訴記者,目前,與《阿波羅尼亞》同處一樓的「星空間2號HAHALAND」也已正式開業,為觀眾增添了另一個沒有觀劇門檻、以喜劇秀為載體的社交打卡地。據統計,除22家專業劇場外,散布在商場、書店、地鐵站、樓宇中的經授牌 「演藝新空間」共有35家,共同構成了演藝大世界的豐富展演空間。未來,這樣非傳統的演藝空間和「輕量型」的演出形態會越來越多。
正如託舉著紐約百老匯劇場龐大產業基座的,是500多家散落在外百老匯、外外百老匯的中小演出場所一樣;亞洲演藝之都的劇目孵化、駐場演出和人才培養的龐大體系,需要大量中小型的演出空間來共同承擔。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張餘說,除了傳統劇場演出,演藝產品要逐漸「下沉」到不同的場地空間,「『新空間演出』是上海演藝行業金字塔的堅實塔底,也為夜上海豐富多彩的都市文化消費圈不斷擴容」。
多維度演藝空間,對接多元高品質演藝資源,鍛造出豐富健康的演藝生態
「新空間」體量雖小,但更具市場靈活性,可以容納更多新形態的藝術形式,其創新業態和文旅商融合的消費動能,讓市場看到了更多未來發展的前景。兩年來,演藝新空間在樓宇街道間依次「綻放」,極大地豐富了演藝大世界的演出產品線。爵士樂、脫口秀、光影秀等相對小眾的藝術來到這裡,迎來了更為大眾的市場。
爵士樂是舶來的藝術,但在上海已生根發芽。在國際演出交流仍處停頓的狀態下,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卻吸引了本土及海內外高手紛紛來此「華山論劍」。落戶外灘三年,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在眾多爵士樂愛好者中口碑卓著。今年首次推出的2020「律動上海」林肯爵士生活節,成為打造爵士文化的「磁力場」。「上海獨特包容的藝術空間,讓更多的創作人、歌手將這片演藝熱土視作事業發展的搖籃。」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市場部經理蔡碧野說。
「粉絲熱度」持續暴漲的脫口秀表演,是頗受青年人喜愛的演出新樣式。在上海,從事脫口秀的喜劇廠牌已從去年下半年的七八家持續增至十幾家,目前很多精彩的開放麥表演都在演藝大世界孵化、創作、演出。不難發現,這些新空間演藝產品之「新」在於模式上的創新、業態上的融合和消費者體驗上的突破,但專業度不減、藝術水準不低、作品品質更是不差。
多維度的演藝空間,對接多元高品質演藝資源,鍛造出豐富健康的演藝生態。「新空間演出」的崛起,將成為拉動消費升級的「新引擎」。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上海大世界首次推出了演藝夜市,迎來了近四萬人入場。相聲表演、脫口秀表演、熱門音樂劇演唱會等各類創新實驗劇目爭奇鬥豔。大世界還結合自身歷史文化資源優勢,打造了一臺非遺地標秀《SHANGHIGH奇夢》,將歌舞、雜技、魔術及非遺元素匯聚其中。S10在上海舉辦期間,大世界更以電競潮流面貌亮相,引來如織人流。種種「破圈」之舉,展現了新空間更多元的產業發展道路。
【來源:文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