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以和為貴 從心做起——二〇一八年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談話

2021-02-09 淨空法師專集網

尊敬的諸位大使、諸位法師、諸位嘉賓、諸位大德、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承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國大使的積極推動,以及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鼎力支持,淨空之友社得以首次在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這是眾神歡喜、希有難逢的殊勝因緣!去年九月,在大使們的積極促成之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正式開幕。通過這個辦公室,我們以茶會友,和大使們、嘉賓們共同討論,如何通過宗教教育與宗教團結來促進世界和平,實現人類共同的理想,這次三時繫念佛事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今天見到諸位共聚一堂,為世界和平而祈禱,我們內心感到無比的歡喜!

這個世界是由不同的國家、地區,不同的種族、人群,不同的文化、宗教所構成。大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彼此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文明因多樣而呈現豐富多彩,世界因為多元而飽含生機。世界和平是人類共同的追求,要達到這個理想,需要大家以「和」的精神與智慧,從自己內心做起,強調共同性,尊重差異點。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秉承的理念,「於人之思想中構建和平」,如此才能化解矛盾、消弭紛爭,建立全球人類美好的家園,今天的三時繫念佛事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而舉辦的。

世界上各宗教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也有差異處,宗教團結的基礎條件就是要求同存異。宗教教育的精神,更是需要在表面的差異當中看到深層的共性,了解大家都來自同一個源頭,都是一體的。就像一個手掌上的五根手指頭,從表面上看,這些手指彼此不同,但是我們看它們的根源就會發現,它們都是從一個手掌生出來的。以這種精神來看這部《三時繫念》的內容,你會發現,裡面所講的很多道理是與其他宗教相通的。參加三時繫念的人,也應該以這種「和」的精神,從自己內心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與一切宗教人士平等對待、和睦相處。

「三時」是指這場儀式中有第一時、第二時和第三時。古印度把一晝夜分做晝三時、夜三時,引申的意思就是晝夜不懈、精進修行。「繫念」是念念不捨,繋心在修學戒定慧、在祈求世界和平。

三時繫念一開頭是「戒定真香」。我們發現,許多宗教的儀式裡都會用到香,這是宗教之間很有意思的一項共性。香代表信心,我們對佛菩薩、對上帝有虔誠的信心;香也代表信息,它將我們的誠心傳達上去。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它表法的含義,發起虔誠的信心,而不在於燒香數量的多少,特別是在場地有限制的情況。「戒」代表倫理道德;各宗教在這方面有很多共通點,都強調必須遵守世間的倫理道德法則。「定」代表清淨一心,各宗教都強調要恢復心的清淨與專一。有戒有定,才能開智慧,才是真正的香,這種香不但能夠順風而薰,還能逆風而薰。這是比喻德行的感召力與影響力,能夠感化周遭所有的人,讓大家都生起歡喜心,這也是讓眾神歡喜。

這部《三時繫念》的宗旨何在?這在主法和尚開場白的四句話裡頭就概括了:「覺海虛空起,娑婆業浪流。若人登彼岸,極樂有歸舟」。

「覺海」是講宇宙生命的本源,都是來自同一個清淨覺悟的本體,這是宇宙萬法的本體,包容一切、廣大無邊,所以比喻為海。這個本源在佛法講,就是真如自性,自性能變現一切萬法。這個本源在其他宗教裡講是造物主、上帝,因為上帝創造了世界。「虛空起」是指由於無明與迷惑,而造成了虛空、世界與眾生次第生起的現象,先有虛空,再有世界,最後有眾生。講起來好像有明顯的先後次第,而實際上,它們生起的速度太快了,幾乎是同時發生,就像現代科學家所說的一時頓現。各宗教都有共同的認知,認為無知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娑婆」是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眾生堪能忍受各種痛苦,所以稱為娑婆。「業浪流」是指因為妄想、分別、執著而造業,由業力牽引而變現出六道輪迴的種種境界。這些都是幻相,跟作夢一樣,可是這個惡夢無量劫都醒不過來,天天在做、念念在做,愈迷愈深、愈陷愈苦。

「若人登彼岸,極樂有歸舟」,彼岸就是覺岸。佛菩薩在覺岸那一邊,我們凡夫在迷岸這一邊。若想破迷開悟、返迷歸覺,達到永恆、清淨、安樂、自在的彼岸,極樂世界有辦法,極樂世界有歸舟。歸舟在此地就是指這個三時繫念佛事,依照這個儀軌來修行,你就穩穩當當的坐上彌陀的大願船,就能返妄歸真、返迷歸覺,回到覺海。極樂世界就像其他宗教裡頭所說的天堂;信奉神的人,好人、正直的人死後,其靈魂就進入到神所住的空間(天堂),與神在一起,永生不滅,享受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如何才能得生極樂世界?必須修清淨心,所謂「心淨則國土淨」。用什麼方法修清淨心?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我們要把世出世間一切萬緣統統放下,一心繫念阿彌陀佛,就決定得生淨土;這就像其他宗教徒時時念著上帝一樣,一心念上帝,就能生天堂。

在三時繫念的每一時,都會讀誦《佛說阿彌陀經》。在這個經題當中,「阿彌陀佛」是梵語音譯,翻譯成中文的意思,「阿」是「無」,「彌陀」是「量」,兩個字合起來就是「無量」的意思,這是極樂世界導師的德號。「佛」是「覺」的意思。因此,「阿彌陀佛」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無量覺」。這個名號的義理和境界是深廣無邊的。無量是自性中的無量,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宇宙之間一切的無量,在這三大類包括盡了。因此,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念自己的真如自性。所以三時繫念的開示裡頭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也像其他宗教說「上帝入我心」是同樣的道理,要念著愛你的上帝,上帝就在你心裡。

誦經之後是開示。第一時的開示當中,一開頭就說:「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極樂世界為何稱為極樂,《阿彌陀經》講得很清楚: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沒有種種痛苦,只有快樂,所以稱為極樂。而且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有無量光明、無量壽命。就像其他宗教所說的天堂一樣,生到天堂之後就得到永生,身體有光明,沒有一切痛苦,永遠享受快樂。

「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修行人如何才能回歸極樂世界?就是要在現實生活的塵勞當中,明了一切都是自性所顯現的,一切都是阿彌陀佛。這就像其他宗教講,要在生活當中,見到一切都是上帝創造出來的,時時感恩上帝、禱告上帝。

開示當中有這樣四句話:「下情唯忖以難思,一念回光而易往;究竟不居心外,分明祇在目前。」它的意思是說,淨土法門方法雖然容易,可是道理很深,不是一般人能夠透徹理解的,所以是不可思議。但是只要你回頭,依教奉行,就很容易成就,得以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沒有離開你的自性;極樂淨土是唯心淨土,都是自心所現的,心淨則國土淨,自心清淨之後,淨土就在你的眼前。其他宗教也談到,不能以凡情去測度上帝的境界,只要信望愛,就能與上帝感通。上帝就在你心中,不在你心外,眼前的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

第二時的開示,一開頭這麼說:「原夫徧十方是極樂世界,山光水色,似空合空;盡大地是清泰故鄉,華笑鳥啼,如鏡照鏡。」它的意思是,原來十方世界都是極樂世界,本來是一體的,只因為眾生迷惑顛倒,才產生種種分別。山光水色是形容境界是清淨的,沒有汙染,像一面鏡子。山光映照在水裡面是似空合空,完全相合,而沒有痕跡可尋。引申的意思是境隨心轉,外面的環境與我們的心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的心清淨,外面環境就清淨;心平等,外面環境就平等。清泰故鄉也是指極樂世界、唯心淨土。「故鄉」兩個字味道很濃!自性本來如此,但是因為迷得太久了,故鄉是什麼樣子幾乎都忘掉了。華笑鳥啼是形容自在快樂的樣子。如鏡照鏡,這些境界互相融攝、互相作用,猶如鏡子光光互照,所現的境界重重無盡。

在第三時繋念的開示當中這麼說:「合塵背覺,栽荊棘於七寶園林;捨妄歸真,列珠網於四生門戶。」意思是說,六道凡夫的心不覺悟,所以生起妄想、分別、執著,跟五欲六塵相合,念念都是五欲六塵,這就好像在真如本性的七寶園林裡面栽種了荊棘。反過來說,如果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掉,回歸真如自性,這就好比在六道輪迴裡頭,羅列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寶珠羅網;也就是說,就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面顯現出自性的功德。這就好像《聖經》上所說的,上帝把人類的始祖安置在伊甸園,但是亞當和夏娃禁不起撒旦的誘惑,偷吃了禁果,而被逐出了樂園。反過來說,如果人類能夠遵照上帝的意旨而行事,改過修善,就能在地球上創建天堂。

在三時繫念的每一時當中,都有懺悔業障的環節。因為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到今生,由於無明妄動,違背了真如本性,所以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生起妄想、分別、執著,因而造作了身、口、意三方面的惡業,受到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的苦報。要想出離惡道,唯有靠懺悔的力量,才能消除過失,達到清淨;懺悔清淨之後進而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就能如願往生。在基督教裡頭也講到,人要懺悔原罪與本罪,發心懺悔,才能得到上帝的赦免,得以生到天國。

在佛教的根本經典《華嚴經》末段,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使得《華嚴經》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而在《三時繫念》之中,處處顯示出普賢大士之德,法本中收錄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每一時都收錄了普賢菩薩懺悔偈,懺悔之後都是三稱「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那麼,普賢菩薩給我們的啟示何在?就在於他的心量。普賢之德啟示我們,不但世界宗教是一家,而且虛空法界是一體,這是當今團結各宗教、促進世界和平的根本精神所在。

多年來,我們跟世界上各個宗教往來,提倡「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宗教之間有這樣的共識:宇宙之間只有一個唯一的真神。我們認為,這個真神在佛教中稱為自性,在其他宗教裡示為不同的神。真神創造了天地萬物,所以天地萬物來自同一根源;萬物是一家,所有的宗教都是一家人。

普賢菩薩心量廣大,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他對於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禮敬。我們應該效法普賢菩薩,發揮這種平等禮敬的精神,與一切人,包括一切宗教人士,平等對待、和睦相處。

所有的宗教都是仁慈博愛的教育,這種神聖的真愛是宇宙的核心,是自性的原點。我們將各個宗教經典中關於神愛世人的經句彙集在一起,編成一本小冊子,名字就叫做《神愛世人》,以此證明宗教是神聖的愛的教育,我們團結宗教就是以此作為依據。

我們希望本著「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的精神,發揚宗教神聖平等的愛,提倡宗教團結、宗教回歸教育、宗教互相學習,以此來促進人類社會走向永久的安定與和平。

在此,謹祝福本次法會順利進行、圓滿成就!祝福與會的諸位六時吉祥、光壽無量!祈願世界各宗教都能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祈願世界安定和平、盛世大同!謝謝諸位!

淨空法師專集網:http://www.amtb.tw/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mtbtw/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amtbtw/

LOFTER:http://amtbtw.lofter.com/

微信號:amtbhz

微信二維碼:

↑長按此二維碼,點選「識別二維碼」,即可連結至專集網微信主頁,直接關注。

相關焦點

  • 精彩圖集|2019年歲次己亥高雄冬至三時繫念佛事暨祭祖大典
    華藏淨宗學會是從二〇〇八年開始提倡祭祖活動,每年固定在臺灣各地舉辦祭祖。近年,這種祭祖的風氣,從臺灣逐漸推廣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澳洲、英國、以及法國,得到了不同國家、地區人們的喜愛。歐洲第一次全球祭祖,是二〇一六年在英國舉辦的。二〇一七年,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在巴黎總部舉辦了全球祭祖大典。祭祖活動感動了許多的參與者,大家都十分歡喜。
  • 圖文報道 | 好讓不爭 和諧寰宇──二〇一七年九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和平大會第三天
    「二〇一七年國際和平會議」的演講者們、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使代表們、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秘書長(第一排右七)、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各國代表、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們,於聯合國大會廳堂的講臺上,與淨空老法師一同合影留念。
  • 新聞 | 好讓不爭 和諧寰宇── 二〇一七年九月國際和平大會之第二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使與嘉賓們與淨空老法師於上午的會議中合影。今年三月份,駐教科文組織的大使與代表們參訪了澳洲的圖文巴市,一同見證了此「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的寶貴成就。大使們更於此次的「國際和平會議」上,一同分享了他們在澳洲參訪中所獲得的啟發。落實宗教教育 實現和諧寰宇九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開始進行「二〇一七年國際和平會議」的另一個主題──「選擇惡性競爭、鬥爭、戰爭,人類會有受不盡的災難;放棄惡性競爭、鬥爭、戰爭,人類會有享不盡的福報」。
  • 淨空老法師2018新加坡弘法之旅
    來源: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今現在說法多元和諧共榮之旅二〇一八年新加坡弘法簡報二〇一八年二月七日,九二高齡的淨空老法師,為了促進多元宗教團結與傳統文化復興,不辭辛勞,來到多元文化、多元種族新加坡是老法師最初致力團結宗教的地方:從一九九八年起三年半的時間裡,老法師將新加坡九大宗教團結成一家人。從那時起,新加坡的宗教團結持續進行,對社會安定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九大宗教(今日十大宗教)代表與老法師結下深厚的緣份,定期一同出席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和平會議,老法師也不時回到新加坡探望老朋友們。
  • 首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教師培訓計劃」成功舉辦
    2021年1月9日,首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教師培訓計劃」(培訓計劃)的匯報評審總結在線上成功舉辦。是次培訓計劃由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及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聯合主辦,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全國聯合會的指導下,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協辦下整個計劃圓滿完成。本次首屆香港教師培訓計劃,旨在培訓教師在校內組織及開設自然及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應校本課程及活動。
  • 2018國際和平大會‧淨空老法師閉幕演講|為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和諧共處「接棒」
    為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和諧共處「接棒」——二O一八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和平大會閉幕演講Passing on the Torch to
  • 【最新開示】無條件愛一切眾生——二O一九年度志工培訓講席開示
    無條件愛一切眾生——二O一九年度志工培訓講席開示        今天是臺南極樂寺二O一九年度志工培訓講席,看到這麼多的大德、同修們共聚一堂,在這裡聆聽傳統文化聖賢教育,我們感到非常的歡喜!主辦方邀請淨空跟大家講幾句話,我們藉此機會來談一談如何無條件愛一切眾生。
  • 如何贏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習機會?
    黃丹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習生,2015年中英翻譯課程畢業生) 理工精神:只要你肯學,我就願意教
  • 視頻新聞 | 2018年日本東京「孝親報恩祭祖大典」 新聞報導
    大同世界 孝悌為根 和諧為貴二〇一八年日本「孝親報恩祭祖大典
  • 臺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啟建第六屆護國息災百七繫念法事通啟
    壹、緣 起  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為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消災弭難,特呼籲世界各地淨宗學會,舉行「護國息災三時繫念法會」。本寺奉囑於 2010 年元月 30 日啟建首屆「護國息災百七三時繫念法會」 至今,八載歲月,已圓滿四屆佛事,非常感恩所有參與法會的同修們,發真誠心、恭敬心,幫助臺灣、幫助亞洲國家、幫助全世界化解一切災難。  謹訂於 2019 年 12 月 14 日啟建第六屆法會,迄 2021 年 11 月 12 日圓滿。
  • 【新】世界需要愛的文化(2018/5/29淨空老和尚開示)
    所以「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如果我們有這個概念,這世界和平很快就現前,宗教要傳這個福音。這就是神愛世人的文化。 每一個宗教都講神愛世人,所以有人問我,什麼是宗教?我說:愛世人就是宗教,宗教是愛世人的文化、愛世人的承傳。愛得有個標準,誰的標準?上帝的標準。上帝愛世人是公平的、是沒有分別心的、是沒有負面的,完全是正面的,應當要學習。
  • 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2017年4月份【梁皇寶懺】及【三時繫念】法會
    梁皇寶懺法會時間: 4月17日至4月22日三時繫念法會時間:4月23日 淨空老和尚開示:「梁皇寶懺法會同樣跟三時繫念一樣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道場、莊嚴我們的社會,值得提倡,希望大家認真努力,用真誠心、用恭敬心,來把這個佛事順利進行,圓滿成就。」
  • 【首播】心常諦住度世之道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淨空老法師弘法六十週年紀念談話
    到九十三歲了,居然有人來找我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去上班,他們為我在巴黎總部設立了一個永久的辦公室——「淨空之友社」,希望我能夠幫助聯合國團結全世界的宗教,幫助化解世界上的衝突,促進世界的安定和平。
  • 弘揚普世教育 促進世界和平——二〇一六年教科文組織國際和平會議閉幕辭(淨空老和尚開示)
    二、道德教育 宗教和傳統文化都強調積德行善,甚至認為道德是人性本來具有的良知良能,就像二千三百多年前中國聖哲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義禮智是人的本能,只是很多人被物慾矇蔽了良心,由於無知的危機,才會做出種種傷天害理的事情。
  • 首播|淨空老和尚主講:促進人際和諧的方法——時常溝通
    二O一七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九個國家的大使參觀圖文巴,很受感動。回到巴黎之後,就為我申請一個辦公室,取名為「淨空之友社」(Association of Master Chin Kung’s Friends at UNESCO)。
  • 認識淨空老法師
    五四年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桐城方東美教授、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與儒佛大家濟南李炳南老教授,學習經史哲學以及佛法十三年,而於佛教淨土宗著力最多。 一九五九年,法師於臺北圓山臨濟寺剃度;以恢復聖哲倫理道德教育,弘揚大乘佛法慈悲精神為己任。至今講經教學已逾五十年,從無間斷。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說,大開印贈經典及運用影音設備、網絡、衛星電視普及仁慈博愛之全民教育的風氣。
  • 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12月梁皇寶懺暨三時繫念法會
    法會時間: 12月17日至12月24日 法會地點: 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屏東縣潮州鎮四春裡四春路1-12號(法會期間07:30-09:00於潮州火車站備有至中心的接駁服務) 淨空老和尚開示:「梁皇寶懺法會同樣跟三時繫念一樣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道場、莊嚴我們的社會,值得提倡,希望大家認真努力,用真誠心、用恭敬心,來把這個佛事順利進行,圓滿成就。」
  • 弘揚普世教育 促進世界和平 ——二〇一六年教科文組織國際和平會議閉幕辭
    二、道德教育宗教和傳統文化都強調積德行善,甚至認為道德是人性本來具有的良知良能,就像二千三百多年前中國聖哲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義禮智是人的本能,只是很多人被物慾蒙蔽了良心,由於無知的危機,才會做出種種傷天害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