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或給烏拉圭牛肉出口帶來機遇

2020-12-10 新浪財經

原標題:英國脫歐或給烏拉圭牛肉出口帶來機遇 來源:駐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據烏拉圭《國家報》9月11日報導,荷蘭諮詢公司Rabobank認為,英國在脫歐後的未來幾年內將成為全球第五或第六大牛肉進口國,英國消費者對歐盟市場之外的牛肉接受度和非關稅壁壘將成為英國選擇進口國的主要標準。對此,烏肉類協會主席馬託斯(Fernando Mattos)稱,英國牛肉進口缺口較大,需要安全的進口來源地,相對於英國脫歐前烏拉圭憑藉希爾頓配額向歐盟出口高價值的牛肉部位,英國脫歐後或將採取不同以往的新進口政策,從而使烏牛肉行業面臨更大的機遇。

烏肉類協會認為,烏英兩國肉類貿易歷史悠久,烏牛肉以優質的生產條件、不使用激素和生長素、安全食品和其他證明區別於其他產地牛肉,英很有可能成為另一大重要出口市場,因此應儘快與英國商談改善烏牛肉出口可能性。該協會已向烏外交部建議雙方就此進行高層級溝通。

相關焦點

  • 脫歐對英國農業的影響
    脫歐對英國農業的影響文/恩蓋爾·伍茲牛津大學布拉瓦尼克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兼全球經濟治理項目研究主任英國脫歐無疑伴隨著諸多風險,但如果英國政治家和商界領袖有正確的認識,脫歐也可以帶來一次重要的機遇:英國有可能藉此機會實現農業領域更加安全、綠色、高效和創新的目標。
  • 出口5萬頭活牛!烏拉圭成我國進口牛肉來源國,澳洲牛肉已失寵!
    此前,我國的牛肉最大供應國就是澳大利亞了,2019年,中國佔澳大利亞牛肉出口總額25%左右,而2009年這一比例不到1%。但是,令澳大利亞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小小的國家竟然可以撼動澳洲牛肉在華市場,並且差點被擠走,這個國家就是烏拉圭。烏拉圭位於南美洲的東南部,環境優美,農牧業發達。
  • 脫歐之夜:再見終於說出口 英國在笑淚中走上未知路
    首相府發言人透露,嘉賓喝的是英國生產的氣泡酒,享用的美食包括羊柳、什羅普郡藍奶酪、約克郡牛肉布丁、烤雞串等。【「我們再也不回去了」】英國民眾為這一刻已等待了太久。【「再見終於說出口」】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的大日子,自然是媒體輿論關注的焦點。各報紙對英國脫歐的反應,正如與31日晚上英國街頭和酒吧裡,或喜極而泣或痛哭流涕的人們一樣,流露出截然不同的情緒。
  • 英國正式脫歐:英國為何選擇脫歐?利弊如何?對中國有啥影響?
    ②英國使用英鎊不用歐元脫歐在經濟和金融上對英國影響有限。 ③英國不是申根協議國家脫歐之後的法律關係沒有其他歐盟國家那麼複雜。 ④在歐盟的政治上英國向來話語權不多,都是被德法兩國壟斷,連歐盟的領導人幾乎都沒有英國人,因此英國脫歐也是在情理之中。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與烏拉圭籤訂牛肉訂單!澳洲:那我們呢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與烏拉圭籤訂牛肉訂單!澳洲:那我們呢?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種植著各種農作物,以及畜牧業,然而,面對中國十三億多的人口,這些農作物以及肉製品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每年我國都需要向其他國家進口大批的農作物以及肉製品,例如美國大豆,泰國大米,巴西牛肉等。
  • 英國拖延症:脫歐協議談判又延期!|脫歐協議|英國_財經|鮑裡斯...
    鮑裡斯隨後也表示,有意願就有解決的辦法,英國也不會放棄談判。鮑裡斯補充說,目前英國最需要做的是要為加入世貿組織做好準備。脫歐帶來11種生活方式改變如果在1月1日之前,雙方沒有達成相應的協議,那麼可能會有11種生活方式要被影響。1.
  • 英國正式「脫歐」,紡織服裝企業所受影響有哪些?
    據英國稅務與海關總署(H.M.RevenueandCustoms)統計,2018年英國與中國的雙邊貨物貿易達821.0億美元,同比增加12.0%。中國為英國第6大出口市場和第4大進口來源地;英國對中國出口283.3億美元,英國自中國進口537.6億美元,英方貿易逆差為254.3億美元。近幾年的「英國脫歐」方案一直未下定論,但毫無疑問的是「英國脫歐」方案勢必會對中英雙邊貿易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 關注英國脫歐對中國的影響
    2020年1月31日,英國首相詹森宣布正式脫歐,這場歷經三年半、三任首相、三次推遲的事件似乎終於結束。但「形式脫歐易,實質脫歐難」,雙方未來的雙邊談判仍將面臨重重困難。2020年3月6日,英國與歐盟舉行了脫歐後的首輪談判,但雙方分歧嚴重,分歧點主要包括競爭政策、刑事司法和執法、漁業、協議的構建方式。
  • 賽迪智庫丨英國脫歐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及對策
    2015年5月英國正式提出脫歐以來,一系列不確定性風險導致英國GDP增速持續下滑(圖2),脫歐 「後遺症」正在不斷顯現。前任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聲稱,如無協議脫歐,今後15年英國經濟增速最嚴重情況可能下跌8%。脫歐後英國GDP增長持續放緩的預期將會導致消費不振,必然會波及中國出口產品。
  • 九學者點評英國脫歐:一個歷史性事件
    王義桅:歐盟其他國家沒有脫歐的能力 英國脫歐會鼓勵其他一些對歐盟離心離德的歐盟成員國,他們會蠢蠢欲動。他們對英國脫歐成功的解釋,就是認為歐盟是個包袱。實際上英國脫歐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因為英國歷史上就不是一個傳統上的歐洲國家。他有能力有資本和歐洲討價還價,但其他歐盟成員國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 英國脫歐時間表開啟:英鎊大跌為哪般?
    歐盟對英國的出口只佔GDP的3%,而英國對歐盟的出口卻佔到GDP的12%,失去歐盟市場將會對英國經濟造成巨大影響。日前日本尼桑公司在英國的總裁公開表示,將不會擴大尼桑在桑德蘭地區的工廠,因為如果英國不能留在歐盟單一市場裡,那麼英國汽車業的損失將是巨大的。而這一言論也被視為日本對英國脫歐派的一個嚴厲警告。即使如脫歐派所言,他們可以和歐盟外的其它國家開展自由貿易,這還需要長期的談判過程。
  • 英國脫歐,英歐貿易協議將帶來何種影響?英國要承受「脫歐之痛」
    英國與歐盟終於在12月24日達成貿易協議,英國首相詹森振臂慶祝的照片,又形容英國將實現全面政治經濟獨立。究竟這份協議內容是什麼,又將如何影響英歐未來關係?簡單而言,英國與歐盟達成貿易「零關稅、零配額」的協議,避開只根據世貿規則展開貿易,但這並非代表貿易零障礙,英國也要承受「脫歐之痛」。
  • 烏拉圭駐滬總領事Leonardo Olivera揭秘「牛肉盛產國」的吃牛秘訣
    牛肉 第一大出口品 17世紀初,西班牙人率先將牛運到這片土地;現在牛肉已成為烏拉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年產量約60萬噸,其中15萬噸由本國市場消費,剩下45萬噸用於出口
  • 英國脫歐影響跨國金融合作
    2月6日,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官網刊發了英國倫敦城法律協會金融法委員會主席多蘿西·利文斯頓(Dorothy Livingston)撰寫的報告《衰退的金融機構:在復甦、重建以及破產過程中英國脫歐將如何影響跨境合作?》,報告詳細分析了英國脫歐對跨國金融合作產生的影響。
  • 烏拉圭牛肉:中食展「最亮的仔」 品鑑晚宴再放異彩
    除了白天展會的高頻交流,9月28日,展會首日的傍晚,烏拉圭國家肉類協會INAC還聯合了梅特國際和蜀海供應鏈共同為大家帶來了2020中國凍品及餐飲行業交流會議和一場味覺盛宴——烏拉圭牛肉品鑑晚宴。晚宴中,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先生、烏拉圭駐上海總領事萊昂納多·奧利維拉先生,以及使館的相關官員們悉數到場,可謂是烏拉圭官方的超強陣容。此次晚宴全方位融合了烏拉圭文化元素,除了全場主角:烏拉圭牛肉,還有烏拉圭的音樂、探戈、紅酒、紫水晶等等。
  • 機遇還是挑戰?英國「脫歐」大戲最終落下帷幕|終極指南
    就在平安夜當天,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了英國正式脫歐的消息。自2016年六月份的公投通過以後,這是這是千千萬萬英國公民延頸鶴望的一天。值得慶幸的是,英國成功地與歐盟達成了協議,以至於英國並不是完完全全的『淨身出戶』。 So what does it entail?
  • 詹森怎麼也想不到,英國脫歐,脫成了這樣一個鬧劇!
    撰文:張三當前,英國的整體形勢依舊不容樂觀。英國國內的新冠疫情正在不斷地惡化,同時,英國脫離歐盟也給其本身就不景氣的經濟帶來了更多的打擊。而且英國在脫歐過程中和歐盟的談判有可能會出現破裂,對於英國來說,如果進行無協議脫歐的話,那麼英國的整體商業和對外貿易必然會受到巨大影響。英國完全沒有辦法接受在沒有和歐盟達成相關協議的情況下脫離歐盟對英國來說,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是可以和歐盟內部的各個國家達成在經濟貿易方面的協議,或者是相關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後,再退出歐盟。
  • 英國脫歐或致需求下跌 PSA考慮關閉英國工廠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汽車新聞》歐洲版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考慮到英國脫歐造成的銷量下滑,沃克斯豪爾可能在英國脫歐後關閉埃爾斯米爾港和盧頓的兩家工廠。據悉,沃克斯豪爾母公司標緻雪鐵龍(PSA)正在考慮一項決定,即在英國退出歐盟後,如果汽車需求下滑,PSA將關閉其中一家或兩家工廠。
  • 英國大選:詹森大獲全勝,保守黨將贏!英國暴漲,脫歐箭在弦上!
    根據英國時間晚22:00點公布的出口民調(通常與最終大選結果一致),保守黨獲得了368個議席,工黨僅獲得191個議席。這場被稱為「一代人最重要的投票」以保守黨的大勝為終結。這將是自1987年瑪格麗特•柴契爾獲勝以來保守黨取得的最佳結果!
  • 英國脫歐僵局:詹森掀翻談判桌 商界沮喪
    而在當天與250位商業領袖的視頻會議上,詹森和英國內閣大臣戈夫(Michael Gove)言簡意賅通知他們趕緊為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結束認真做好準備,並堅稱無協議脫歐也將帶來重大機遇。戈夫聲稱,脫歐就像「搬到新房子」一樣,一開始很麻煩,但最終還是值得的。詹森則表示他將幫助企業為即將到來的改變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