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
讀了很多書,收集了很多知識,卻不知道如何使用?
頭腦中有無數的想法,卻不知道怎麼表達出來?
很多人以為是知識收集的還不夠,想法還不夠成熟,然後繼續埋頭讀書。其實不然,日本思考大師外山滋比古在他的《思考的整理學》中告訴我們,不是知識儲備不夠,也不是想法不夠成熟,而是缺乏對知識的思考以及對思考的整理。
外山滋比古,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英語文學家、評論家、全日本家庭教育研究會前總裁。他是日本百萬級暢銷書作家,作品多次入選日本中學國文教科書,被大學入學考試試題引用。這本《思考的整理學》是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學生必讀書目第一名。
如何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並在此基礎上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想法,作者外山滋比古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一、從被動遺忘到主動斷舍離,讓大腦更清晰
當我們看到家裡亂糟糟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要去收拾整理一下。壞了的東西,我們自然而然就把它們扔掉了。而剩下的,要麼把不需要的東西也扔掉,要麼把同類型的東西放到一起,要麼把現在用不到的放到儲物盒裡。知識亦是如此。
1.選擇遺忘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我明明記住了,怎麼又忘記了呢?
我們總是會怪自己記憶力不好,其實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本來就是善於遺忘的。而遺忘,並不是什麼壞事。
作者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學》中說道,能讓我們遺忘的,大多是一些沒有太大價值的東西。
最自然的遺忘法則當然就是睡眠。睡眠,一方面讓我們忘記一些東西;另一方面又會讓我們的很多想法得到更加深入的思考。
除了睡眠遺忘,我們可以主動選擇遺忘。簡單來說,就是主動給大腦換個環境。
當我們看書看不下去的時候,當我們寫不出東西時,不妨離開書桌,去做些與之毫無關係的事情,主動忘記閱讀和寫作,讓自己休息一下,讓大腦休息一下。
學習的高手往往不是一直在學習的人,而是那些學一會兒,玩一會兒的人。
就像作者說的,一個不會忘卻的、永遠處於忙碌狀態的頭腦,生長不出美妙的想法。 如果想培養一顆會思考的頭腦,學會遺忘也是一種學習。
2.主動斷舍離
自然遺忘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刻意地去整理我們儲備的知識。我們總以為知識多多益善,但是即使儲備再多知識,還是有很多無知在等著我們,所以我們要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斷舍離。
那我們怎麼知道哪些知識要捨棄,哪些知識要留下呢?作者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學》中給出了斷舍離的三個標準:
關注點興趣價值觀
根據這三點,對已經獲得的知識進行篩選和整理,捨棄無關緊要的內容,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識。
對於篩選出來的知識,我們可以運用卡片和筆記本進行整理。
留下的,才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東西。
二、讓知識串聯、發酵,思考出新觀點
如何讓整理過的知識催生思考的靈感,產生有創意的新觀點呢?
1.雞尾酒法則
雞尾酒,是一種混合飲品,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酒或飲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的。
而雞尾酒法則,簡單來說,就是把幾個知識進行結合,在承認其各自合理性的基礎上,產生自己新觀點的方法。
就像我們寫一篇文章,寫一本書,如果只是在說自己獨創的觀點,未免沒什麼說服力可言。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調查別人對於同一個主題的研究和觀點,在他們的研究和觀點的基礎上,再去闡述自己的觀點,會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們的新觀點。
我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
2.先下筆為強
當我們把知識進行了篩選和整理之後,要及時將頭腦中的想法寫出來,如果不寫出來,可能很快就忘記了。
如果總想著一切準備好了再動筆,那麼很可能什麼也寫不出來了。想想我們平時寫文章的場景:本來腦海中已經有了些許的想法,但是覺得還不是很完整,想著再想一想,結果想著想著幾天過去了,文章還是沒有開頭。越不動筆,就越不想動筆。
作者外山滋比古告訴我們,只有動筆寫寫看,才會知道自己的頭腦到底有多混亂。
只有不斷地去寫,才能越寫越清新,越寫越會思考。
三、拆掉知識的圍牆,讓想法更有創意
當我們在一個領域思考地足夠深入時,往往很難有更加新穎的想法,如何跨過這道坎呢?
作者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學》中說道,相似的事物無法相互影響,我們要拆掉知識的圍牆,才能讓想法更有創意。
簡單來說,我們要走出自己的專業地帶,嘗試接觸更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和人,才會迸發出更有創意的想法。
頭腦風暴法是我們最經常用到的方法。圍繞一個主題,不同領域的人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做任何評論,這樣,更容易產生出其不意的創意。
就像弗朗斯·約翰松在《思維不設限》中強調,打破聯想壁壘,才能實現多元化思考,才能提升創新能力。這裡的「聯想壁壘」就是那堵圍牆。
在終身學習的路上,我們在不斷深耕專業領域的同時,也要學會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拓寬知識的廣度,讓不同的知識得到碰撞,讓我們的想法更具創意。
寫在最後
越整理,越清晰。
如果大腦只是一間儲備知識的倉庫,那麼它就不可能生產出有創意的想法。我們要善於把收集到的知識進行斷舍離,然後讓知識進行發酵,催生思考的靈感, 並不斷突破知識的圍牆,讓我們的大腦成為創意的加工廠。
作者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學》中還介紹了很多有關思考和整理思考的方法,例如早餐前思考更高效,醞釀新想法的秘訣(三上和三中),積讀法,遞進筆記本法等等。如果你的思考也處在混亂之中,不妨借鑑書中的方法來整理一下。
我是@Helen告2,一起讀書,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