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練習、不對答案,學習不會有進步!學習的過程需要大腦的思考

2020-12-26 文拓說教育

在學校的課業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會做大量的練習題來複習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這其中很多練習題都來源於學生自身手中的練習冊。練習冊除了提供給學生日常練習用的習題之外,也提供給了學生這些題目的答案。如此一來,練習冊配套的答案該怎麼使用才是最佳的,就成為了擺在所有老師學生,甚至是擺在家長面前的一個問題。

對於答案該如何使用,可謂是各有各的招。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學生的學習生活,於是便會經常性地查閱學生的練習冊。為此,不少學生會選擇直接抄襲答案,這種行為明顯是錯誤的。練習冊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進行練習的,直接抄襲,雖然表面上可以造成一種做了很多練習的錯覺,但實際上一點效果都沒起到,這是最不可取的。

還有很多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有把答案放在一邊的習慣,做題的過程中一遇到不會的和做不出來的地方,就去看一眼答案,然後回來繼續做,這種做法也是非常錯誤的。

首先,學習的過程是大腦思考的過程。

做題的時候,大腦需要被積極地調動起來,參與到思考當中去。題目的解答過程正是大腦的思考過程,而形成的最終答案則是大腦思考的結果。在整個過程中,大腦完成了對知識信息的整理和利用,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才是做練習題的真正目的。

如果學生一遇到不會的就去翻閱答案,去看著答案的解題過程,再複製到練習題上,那麼大腦的運算過程,就變成了類似於複製和粘貼的過程。這樣的話,由於大腦缺少了一個主動思考和探索的階段,其練習效果是遠遠達不到預期的程度的。

其次,答案也不該被拋棄,不去使用。

現實中也很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學生做完習題之後就往旁邊一扔,做別的去了,對這篇做過的習題再也不聞不問了。如果家長提起了,或者老師要講了,學生才翻出這篇習題,在老師或家長的帶領下進行重新溫習,這個行為顯然也是不合時宜的。

做練習題進行訓練的過程,是學生知識進行複習和鞏固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知識進行刪選,查缺補漏的過程,找出自己知識的短板,從而能更好地進行針對性學習的過程。知識的短板,往往就體現在平時的錯題中,如果不去核對答案,又哪裡會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錯了呢,自然也就難以知道哪些地方才是自己的薄弱環節。如此一來,練習的效果也不會取得預期的成效。

所以,習題答案的最佳的使用方法,既不是邊做題目邊對答案,也不是只做題目不翻答案,而應該是通篇做完題目,再一起對照答案。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在做題過程中大腦有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也能做完題目後準確的查閱到自己的知識漏洞,這樣才能將題目的訓練效果最大化。

相關焦點

  • 《刻意練習》:有效的練習方法,讓你的學習過程更高效
    你有過自學一個技能的經歷嗎?為了學習這個新的技能,我們到處查資料,買各種東西……可是為什麼,我們自學到後來還是很難突破瓶頸、達到一個高水平?通常的學習過程在了解自學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知道正常的學習過程是怎樣的。一般來說,我們的自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 學生用搜題軟體來搜答案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幫助嗎
    但正是因為這種便利,也給學生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容易讓學生產生依賴,一旦產生依賴就不願意自己去獨立思考,這對學習是沒有多大的幫助和提升的。很多同學使用搜題軟體只是為了完成作業,在看答案的時候只是把解題的過程照抄下來,甚至有的只是抄個答案,對思路和過程絲毫不去理會,以這樣的方式去完成作業,學生是不會有收穫的。
  • 孩子學習缺乏動力怎麼辦?李易峰: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結果不一樣
    那時公司覺他這個歌手沒什麼特色,不會創作,不會樂器。就讓他練練吉他。當別人讓他練結他時,他覺得自已處在一個非常被動的狀態,他那時候覺得學結他好難。但在疫情期居家這段時間裡,他再次拿起吉他,出於個人意願真心想學習吉他時,才發現主動學習一件事,跟之前被動學習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他每天都主動的用一段時間進行吉他練習。
  • 學習與思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學習離不開思考,思考也不能脫離學習,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是學習的最基本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對學習的知識只知道死記硬背,而不去思考,那麼,所學到的內容充其量只是一些文字堆積起來的符號而已。這種得自書本與老師的知識,如果長期不用,就不會加以思考,所以難以在大腦中形成穩固的知識結構,很容易忘記。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畢業幾年以後,如果與所從事的工作無關,在高中和大學階段所學的知識,幾乎遺忘殆盡。從事文職工作的人,不要說微積分,就連高中階段學習的函數都記不起來了。
  • 人的大腦天生就懶惰不愛思考!學霸愛學習,是因為做好了這3件事
    人的大腦天生就懶惰不愛思考想要解開學霸總能夠高效學習的謎團,我們還是從如何「高效、科學用腦」開始來講起吧!很多人都覺得—人的大腦就是用來思考的,這樣的認知不同,其實我們人類的大腦天生就不喜歡思考。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大腦其實時刻都是想要避免思考,它是很懶惰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養成的各種生活習慣和條件反射就是最好的證據。
  • 如何保持少兒英語學習進步
    對於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是來源於腳踏實地的學習,從生活和學習到的經驗去分析,引導孩子的思維,去思考,並獲得成長和進步。就像樹苗一樣,接受陽光雨露,灑水施肥,精耕細作,才能不斷進步;學習的過程是看得見的,也是能及時調整和糾正的;而進步和成長的過程是看不見的,而效果是看得見的。
  • 怎麼讓少兒英語學習取得進步呢
    在教孩子學習的時候,如何才能有所收穫,取得進步呢。當孩子感到學習有收穫,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就不會想著挖出自己的錯誤,彌補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果把精力關注在讚美上,哪有精力去發現不足呢。就像喜歡花朵的美麗,就不會關注根部的笨拙和醜陋。在學習少兒英語的時候,先消除遺憾。
  • 大腦科學最新研究:學霸們思考時,都做了這個動作(你也學得會)
    人類強大的感官系統需要佔用大量的腦資源,大腦為了節省資源,能避免思考就避免思考。我們在學習時,要面對大量陌生的知識,大腦會拒絕思考,所以,我們會不喜歡學習。你可能會問,既然大腦不擅長思考,那為什麼有的人會成為學霸呢?
  • 讓你的學習輕而易舉的心理學規律(4)
    不管用什麼方式,把學到的東西轉化成長期記憶鞏固起來,都是需要時間的。就像我們之前指出的那樣,睡眠似乎有助於鞏固記憶。大腦鞏固新知識的方式和寫文章的過程非常相似。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初稿會非常乾癟、不嚴密。你在下筆的時候才明白自己想表達什麼。
  • 《刻意練習》:重塑大腦 你值得更好的人生
    我坐在電腦前碼字,已經超過一年了,可是我的大腦不會變大,沒有六塊肌肉,線條也沒有任何改變,但我知道我的專注力正在變得越來越好,這個是肉眼看不出來,但是卻實實在在地發生。「刻意練習」概念的原創者,心理學家艾利克森告訴你如何從新手到卓越專家,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大腦又經歷了什麼,應當如何掌控你的大腦,讓它為你所用。
  • 《刻意練習》:重塑大腦 你值得更好的人生
    我坐在電腦前碼字,已經超過一年了,可是我的大腦不會變大,沒有六塊肌肉,線條也沒有任何改變,但我知道我的專注力正在變得越來越好,這個是肉眼看不出來,但是卻實實在在地發生。「刻意練習」概念的原創者,心理學家艾利克森告訴你如何從新手到卓越專家,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大腦又經歷了什麼,應當如何掌控你的大腦,讓它為你所用。
  • 學習葡萄籽英語需要翻譯嗎?
    例如,老師拿著一個蘋果會直接說apple,而不需要經過中文轉換的過程。這是因為看到蘋果,孩子頭腦裡會關聯到蘋果的顏色、手感、味蕾等信息,甚至用蘋果做成的各種各樣的甜點帶來的體驗感,從而建立起英文apple和蘋果這一實物的聯繫。
  • 吾日三省吾身,老闆每天三項必修課:學習、觀察、思考!
    深入思考了嗎?老闆們,要不要三省吾身:有心口號了嗎?有新項目了嗎?有傻子投錢了嗎?肯定不要啊,要把老闆當成一種職業,每天必修三堂課:終身學習、持續觀察、獨立思考!終身學習!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必須終身學習的快速變化的時代,那種幾十年如一日的一成不變的慢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你以為電商崛起終結了大賣場的生意,殊不知大賣場以展示和體驗為主題的流量,越來越成為電商增長的法寶。
  • 如何做到持續性地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所以,多閱讀、多拓展眼界,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知識和思維的高度,並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競爭力。再者,終身學習可以不斷改變、優化我們的大腦,提升智力水平。科學研究發現,人類智力並非一成不變,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大腦中的神經連接提升智力水平。
  • 為什麼你的學習困難,成長慢?因為沒有喚醒大腦的《無限可能》
    做別人不會做的事情,才能過上別人無法過上的生活。學習如何學習成了吉姆探尋成長的出路。他把自己升級大腦,快速學習,實現人生突破的系統方法寫成了一本書——《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吉姆告訴我們,我們都可以像他那樣完成突破,成功逆襲,創造人生的無限可能。
  • 閱讀:學習新技能,如何讓練習更有效?|有間·主筆
    作者卻告訴我們:一旦某個人的表現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並且可以做到自動化,那麼,再多「練習」幾年,也不會有什麼進步。02那麼,刻意練習是怎樣的呢?第一,刻意練習需要有導師或教練來監管或設計行之有效的方案。《乘風破浪的姐姐》每次公演所呈現的節目都那麼震撼,就是在舞臺總監和音樂總監的指導下,並通過刻意練習實現的。這個過程中,姐姐們跟節目組對公演曲目各個方面進行討論,來確定可行的方案。
  • 作業都會寫,一到考試就不會,家長困惑:到底該如何輔導語文學習
    一到考試,還是有家長困惑:明明平時默寫的生字詞都會寫,一到考試又不會了。課文都背了,但是默寫還是寫錯了。你也不能批評孩子不認真,在學習的過程中,確實家長和孩子都付出了努力。但是通過語文考試,還是看到了學習問題。老師說基礎沒打好,那麼家長到底該如何輔導語文學習呢?
  • 20歲剛出頭需要具備什麼學習能力?這位網友給出了極好的答案
    20歲剛出頭需要具備什麼學習能力?一位網友給出了極好的答案,什麼答案呢?請跟隨哲學詩畫快速進入。01 倖存者偏見: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案例分享現在市面上的成功學書籍層出不窮,成功者的案例更是鋪天蓋地的湧向你,似乎一個不小心你就能淘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後成功的打通任督二脈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
  • 想大腦不生鏽,讓自己更聰明,你需要學會這些訓練大腦的秘訣
    想要磨利自己的大腦,我們只需要記住一點:人的大腦非常害怕無聊。所以,學習一些完全嶄新的、需要我們傾注注意力才掌握的東西,就能夠啟動大腦可塑性的控制系統。想一想,為什麼你看某音刷視頻會樂此不疲?因為刷出不同的視頻,就是讓大腦接觸不同新奇事物的過程,這時大腦當然就會不斷分泌多巴胺了,所以我們就容易投入進去,甚至學習視頻上教導的一些技能。
  • 從彈吉他到寫作不同技藝間的相通:請教學習與刻苦練習
    剛學習彈吉他時,主要練習對手指的靈活性和樂感靈敏度,所以一開始需要按老師教的節奏來一步步深入學習。 彈著彈著,由表及裡,看見任何與之相關的事物,要第一時間去關聯,這個道理與新媒體寫作不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 不管是彈吉他還是寫作,都需要我們帶著善於思考的心不斷攫取,不斷深入,指導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