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測查,血常規指標異常就說明人得病了嗎?

2021-01-19 關你健康

驗個血,這是看病時最常聽到的指令,而這個指令,通常指的是血常規檢查。血液是由液體和有形細胞這2個部分組成的,血常規所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成分,而有形成分主要是3種不同功能的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常規就是觀察這3種細胞的數量及形態,主要的項目是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這是幫助輔助診斷的最基本的血液檢測。

在拿到化驗單的時候,咱們最關心的問題的是,檢查值是否正常。需要指出的是,在過往,化驗單上的確標註的是「正常值」,而現在,則已經改為「參考範圍」。 這種改變,有何意義?血常規的檢測值能說明哪些疾病情況呢?參加測查,來認識這項最常用到的檢查吧。

問題 以下有關血常規檢測的說法,您認為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檢測值不在參考範圍,就說明有病

B白細胞並不能提供感染線索

C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中的任1項低於參考範圍,就可診斷為貧血

D情緒和飲食不會引起血常規的變化

正確答案 C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中的任1項低於參考範圍,就可診斷為貧血

答案解釋

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參考範圍,是按照統計方法來制訂的,代表的意義是,某個檢測中,有95%的健康人的檢測結果會在參考範圍內,另外的5%的健康人的檢測值在參考範圍之外,這稱為95%的置信區間。所以,檢測結果不在參考範圍內,並不能絕對地說這個人已經生病,需要結合個人的年齡、性別、體重、飲食結構、活動狀態、檢測時的外界條件、職業、種族等多種因素,以及症狀表現和其他檢查的結果,來進行綜合的分析判斷,才能確定是否存在疾病。所以,看到某個指標不在參考範圍,不必太驚慌。

通常情況下,較多用到的臨床參考指標是血常規中的白細胞計數結果。白細胞總數升高,同時,有中性粒細胞升高,往往提示存在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總數並不高,但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升高,則考慮是病毒感染。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則是評判是否存在貧血的指標,這2項中有任1項的檢測結果低於參考範圍,就可診斷為貧血,然後,可以根據更細化的分析,來判斷貧血的類型以及骨髓造血功能是否正常。

嗜酸性粒細胞,主要用於評判是否有過敏或寄生蟲感染,這個值升高,代表著體機的過敏反應水平。白細胞的數量,對判斷血液系統疾病有很好的提示價值,比如,在急性白血病發生的時候,白細胞會急劇升高,同時,細胞分類中會出現幼稚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或嗜鹼性粒細胞的升高。在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生時,會有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的同時減少。這些檢測結果,都會對診斷疾病提供重要信息。

血常規檢測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情緒激動、劇烈運動、大量進食、寒冷刺激等情況下,會引起檢測值變化。如果某個人長服服用抗生素或抗腫瘤藥、接觸放射線等,也會影響檢測結果,會出現白細胞總數降低及分類計數異常。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相關焦點

  • 血常規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三個指標異常請進一步篩查
    血常規是血液檢查中最簡單的一個項目,但同時也是能反應人體許多問題的一個檢查,尤其對於是一些血液病,通過血常規檢查甚至可能早期發現端倪。那麼,血常規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血常規能不能查出白血病呢?
  • 普通的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專家:3個指標異常,需做詳細檢查
    普通的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時,都沒有明顯的異常,只有少部分人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出癌症,指數變化並不大,所以在臨床上血常規對癌症篩查,大多數都是起到輔助作用。3個指標異常,需做詳細檢查大家在做血常規時,主要是看血液中一些指標是否在合理的範圍內,通過這些指標,可以大致判斷出可能是身體的哪方面出現了問題,尤其是一些血液方面的腫瘤
  • 普通的血常規能查出癌嗎?專家:3個指標明顯異常,需進一步檢查
    血常規相信很多人都做過,這是一項很常見又很重要的檢查。血常規主要是查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紅蛋白的指標,這四樣指標若是出現異常,很有可能就代表著你患上了某些疾病。另外三個指標在臨床上被統稱為「血三系」,有著很重要的參考價值,一起來看看吧!
  • 血常規中這3個指標異常,趕緊找醫生,或是癌症到來的信號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驗血的經歷,其實,通過血常規檢查,我們也可以及時判斷癌症的初期苗頭。其實,通過做血常規檢查,根據檢查數據針對異常指標做進一步的檢查。一旦被確診就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治療。要知道有些癌症在初期是沒有任何徵兆的,當身體感到異常這時候已經到了中晚期,對患者的生命出現嚴重的威脅。
  • 血常規中的3個指標,出現明顯異常,需進一步檢查,或有患癌風險
    相信很多朋友去醫院,都做過血常規這個項目,這是醫院最常用的一個檢查方式,醫生可以從大家檢查單中各種數據,看出來身體是哪邊可能有問題,癌症是比較難治癒的疾病,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早期不容易被發現,那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
  • 血常規中這3個指標出現異常,趕快找醫生,可能是癌症到來的暗號
    血常規中這3個指標出現異常,趕快找醫生,可能是癌症到來的暗號一、 血常規檢查這3個指標出現異常,千萬別大意1、 血小板數量異常在做血常規檢查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去警惕血小板的指標,如果發現血小板數量異常的話,就趕緊做進一步的檢查
  •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是關鍵→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在醫院內的各種檢查中,血常規是最常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無論健康體檢還是生病就醫,都有必要完成此項檢查。那麼,當我們拿到一張血常規報告,看到上面高高低低的箭頭,肯定會一臉問號,如何才能看懂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 癌細胞入體,做血常規能檢測出異常嗎?醫生教你如何看懂血常規
    很多人覺得體內有癌細胞,做血常規能夠檢查出來,那麼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呢?癌細胞入體,做血常規能檢測出異常嗎?醫生教你如何看懂血常規!血常規是醫院內最常規的檢查,也是最常用的檢查,一般是取人們的靜脈血液,來進行化驗,判斷體內有沒有什麼疾病。
  •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最關鍵!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最關鍵!(圖片來源於網絡)當我們拿到一張血常規報告,除了看檢查結果中高高低低的箭頭,還要注意哪些指標?(圖片來源於網絡)3項最重要指標要知道,一個血常規報告裡共有二十幾條項目。
  • 血常規檢查指標都正常,能夠初步排除哪些疾病?本文講出實情
    血常規是我們日常血液檢驗的最基礎項目,也是很多時候身體有問題時,醫生首先讓檢查的一個血液檢查項目,一般大家都會問,如果血常規指標出現異常,代表我身體出現哪些問題?這樣的解讀也挺多的,但如果反過來問:如果血常規指標都正常,能夠初步排除哪些疾病呢?
  • 血常規怎麼看?緊盯3個指標,身體情況或能更加清楚
    到醫院進行檢查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涉及到血常規檢查,通過血常規檢查能夠了解到血液中各項成分是否存在變化,對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懷疑身體出現健康問題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 血常規能查出腫瘤?醫生:重點留意3個指標,也許是癌症信號
    但是如果你只覺得血常規能檢查出這些普通疾病就錯了。血常規對於查出腫瘤也有一定的幫助,通過檢查血液內各項指標的變化,形態分布等都能夠提示人體內出現了異常。醫生提醒:重點留意3個指標,也許是癌症信號。在腸癌,肝癌以及胃癌的中晚期,還可能引發人體內的大出血,導致紅細胞被破壞,從而影響血常規檢查是紅細胞數量異常減少。如果出現最好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規有什麼異常,身體有這些症狀要注意,早檢驗
    說起白血病,很多人可能都不陌生,這是一種起源於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疾病,對人類健康威脅極大。白血病的確診可以通過查看血常規來判斷,血常規的主要指標有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或bpc)三大類,這三大類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為疾病確診提供相應支撐。那麼你知道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規結果有什麼異常嗎?
  • 注意:當血常規裡這幾項指標增高,可能是癌症的危險標誌
    血常規是體檢裡最常見的指標,基本只要來到醫院,醫生都會讓抽幾管血,它可以查血糖、血脂、貧血等,近幾年血常規裡加了很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很多人就好奇,這樣一項簡單的血常規可以發現癌症蹤跡嗎?  還別說,有些指標還真可以反映體內腫瘤的情況。
  • 血常規裡的這個指標,你真的了解嗎?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是血常規檢查項目之一,是反映周圍血紅細胞體積異質性的參數,反映紅細胞大小不等的客觀指標。多數儀器採用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變異係數(RDW-CV)或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標準差(RDW-SD)來表達。
  • 體檢經常做的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什麼病?看懂3個指標,很重要
    生病去內科檢查身體,一般都躲不掉血常規檢查,雖然價格不貴,但每次被針扎一下也是很難受的。每次血常規檢查做完後,都感覺沒有效果沒查出什麼病,好像白白浪費錢了。做血常規可以查出來的病有很多,很多人覺的血常規檢查沒用,都是因為你不懂得怎麼看檢查單。血常規可以查出什麼病?
  • 癌症患者的血常規有什麼異常?血液中一定有癌細胞嗎?醫生告訴你
    這就需要大家多了解一些知識,這樣在生活中,就可以知道哪些症狀是代表著身體異常,健康查體也是了解身體狀況的方式,能及時發現身體有哪些細小的不適,及時對生活方式進行調整,減少疾病出現的機率,血常規就是體檢項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有很多人也會問,如果自己患有癌症,血常規能不能查出來?
  • 血常規也能發現腫瘤!蛛絲馬跡藏在這些指標裡
    這對於大部分醫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許多腫瘤在早期階段並沒有異常表現,即使是腫瘤標記物檢查也難以發現。但是,有經驗的血液科醫生,可以從最簡單的血常規中發現血液系統腫瘤的蛛絲馬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浙大二院血液內科主任醫師梁贇為大家解讀血常規的各項指標。
  • 腎功能檢查報告中,這3個指標很關鍵,若有異常,警惕腎臟問題
    當腎臟受到50%的損害時會引發多種症狀,做檢查時各種指標會發生異常。需定期做腎功能檢查,如尿檢、生化、B超和血常規能評估病情的嚴重性,了解腎功能損傷情況。腎功能檢查中主要看哪些指標?尿素氮和尿酸指標有廣泛性,即使沒有腎臟疾病,這兩個指標也會發生變化,因此也不能作為判斷腎病早期的指標,不過能代表中後期腎臟排毒功能。胱抑素C是較敏感的指標,跟血肌酐差不多,能反映腎小球濾過率內源性指標。當以上指標出現異常時,提示腎病已發展到4~5期。此階段患者應注重於排毒治療,及時減輕腎臟代謝負擔,防止發展成尿毒症。
  • 慢粒白血病血常規指標都有哪些?
    白血病對於血液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當前來看很多人會出現白血病的症狀,而且該病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對於身體危害特別的嚴重,提醒朋友們要將白血病警惕起來,特別是要提防慢性白血病的出現,深入了解該病的危害,那慢粒白血病血常規指標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