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個「笑話」:耶穌誕生於公元前7至公元前2年之間。
額…這有啥好笑的?讀完你就明白了~
你還記得學習歷史的時候那一個個神煩的公元前公元後嗎?其實「公元前」和「公元」在英文中有兩種說法:一個是BC/AD,另一個是BCE/CE。這是為啥嘞?
是這樣的,在不久之前,大概也就一千年多以前吧,有個信基督的和尚叫小狄(全名是狄奧尼修斯·伊希格斯,Dionysius Exiguus)。
小狄在當時發明了一種紀年法,是以耶穌的出生年作為分界點,也就是說耶穌出生年為公元1年(1 AD),前一年為公元前1年(1 BC)。這裡的AD是Anno Domini,意思是in the year of our lord;BC是before Christ,意思顯而易見了。
這種紀年法被當時很多日曆(calendar)所採用,一直沿用了很多個世紀。直到大概幾百年前,有些不信基督的人開始頻繁使用另一種說法BCE和CE,覺得BC/AD is too Christian,大概意思就是你們拿耶穌的出生日期來紀年,你們有在意我們不信基督的人的感受嗎?
這些不服的人使用的BCE和CE分別代表before common era和common era,雖然名字不一樣,但具體的年份跟BC/AD是一樣的,比如123 BC等於123 BCE,123 AD等於123 CE。
當然還有一部分基督徒也贊成使用BCE/CE,因為據說耶穌出生年在當時被估計錯了,現在歷史學家們大多認為耶穌誕生於公元前7至公元前2年之間,咱們如果使用BC/AD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現如今,雖然BC/BCE逐漸被學術界、尤其是科學領域所採用,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尤其是在尋常老百姓中,BC/AD的說法依舊佔據主流。
另外偷偷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很多老外其實也並不知道BC/BCE/BC/AD這些縮略詞的全稱,下次見了好好教育教育他們,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