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教科書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後」是什麼意思?

2020-12-22 舊時樓臺月

世界各國關於紀載年份的方法甚多,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公元紀年法。所以我們的歷史書上看到是公元前,公元後多少年,但是卻從不知這些時間什麼意思,也不深究,只是死記硬背。但其實了解它的含義有助於更好地記憶和背誦。

公元的來源

據說公元的意思是公曆的紀元。傳說,基督教的神耶穌誕生的那一年被定義為西元元年,自西元6~10世紀逐漸成為部分國家(信仰基督教國家)的通用紀元。後來逐漸被世界多數國家公用,就改稱為公元了。所以以耶穌誕生為界,他沒出生之前的年代被稱為公元前;他出生以後的年代就自然是是公元後了,簡稱公元。

實際上,真正公元紀年的概念是公元17世紀初誕生的。在文藝復興、神學逐漸瓦解之後,是德國的克卜勒第一個提出了通俗紀元概念,之後這個詞被英文翻譯,在公元1708年,公元正式以英文單詞出場,也就是是是克卜勒創造了公元這個詞。

至於公元時間是究竟是如何計算的?舉個例子:從公元元年開始算起的兩千零二十年就是公元2020年,但實際上,是人類歷史的第四千零三十五年(要算上公元前的兩千零十五年)。

公元元年or公元0年

對於不信基督教的國家來說,比如中國,我們對耶穌誕生的年份很模糊。但巧合的是這個年份(公元元年)相當於我國西漢皇帝劉衎的元始元年(年號紀年,元始是他的年號,元年是第一年)。

要注意的是,不存在公元0年和公元前0年一說。而且公元前的紀年是倒著數,公元前1年之後的一年,就是公元1年(即公元元年)。簡單來說就是,後面的年份數字小於前面年分的數字,如西漢是公元前202年成立的比公元前221年成立的秦朝晚19年。年份雖然是逆著來,但是每年具體到月日還是正著數的。

使用公元紀年法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才開始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公元紀年制度。但是,此時的公元紀年只是一個普通時間概念而已,內涵已經改變,沒有任何宗教色彩了。

然而,即便講到這裡,還是會有小夥伴會有疑問:在古代沒有採用公元紀年的方法,為何我們的歷史書上會寫有公元某年,某個朝代建立呢?比如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

其實,這也是我國採用公元紀年之後,所推算出來的。明史上是不會有公元多少年的字樣,因為我們既然採用了公元紀年法,所以在教科書上也進行了統一,這樣也方便群眾的理解和學習。

擴展詞:世紀

眾所周知,它表示一百年時間。不為人知的是,同公元一樣,它也是從耶穌誕生那年算起:公元1年至100年為一世紀,100年為一間隔,以此類推。因為沒有公元0年,所以現在我們是21世紀以2001年開頭。

相關焦點

  • 日本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教科書從不提及,熟讀日本歷史才會知道
    筆者前一篇文章介紹了朝鮮歷史十個冷知識,例如朝鮮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是朝鮮王朝第21位國王英祖李昑,在位時間是公元1724年到公元1776年,長達52年,而且朝鮮英祖還是朝鮮歷史壽命最長的君主,生卒時間是公元1694年到公元1776年,終年82歲高齡。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怎麼劃分的?公元1年,是歷史上的哪個王朝?
    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漢書·王莽傳》 翻閱現代有關歷史的文章,我們都能看到在年份的記載上有著約定俗成的方式。那就是以「公元」劃分,分為公元前與公元後,比如現在為2020年,也就是公元後的2020年,那麼「公元」的紀年法又是如何誕生的呢?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如何劃分的?公元1年,是我國的哪個朝代?
    也正因為公、元的存在,才有了公元前和公元後的說法。現如今我們常說的2019年、2020年,其實也就是公元後2019年、公元後2020年。又為了傳播和應用的方便,常常將「公元後」,簡稱為「公元」。那麼,公元前和公元後,又是如何來劃分的?最初是誰規定的公元呢?我國的公元1年,又是什麼朝代呢?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呢?帶著這些問題,文史君與你一起去探究。
  • 「公元前」是什麼意思?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是怎樣計算的?
    喜歡歷史的讀者,總會在歷史書中看到「公元前」、「公元後」的說法。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歷史書中所謂的「公元前」究竟是什麼意思?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究竟又是怎樣計算的?由於不清楚這個問題的人非常多,這次將為大家科普這兩個歷史中常用名詞的真正含義。
  • 公元前和公元後如何劃分?公元一年,屬於我國哪個朝代?
    大司馬王莽在歷史記載中,公元是國際通用的一種紀年方式,也被稱為格里高利曆。比如公元1158年,公元1610年,都是採取了這種紀年方式。而對於公元前和公元後,有許多讀者不太理解,那麼它們是如何劃分的呢?在古羅馬帝國時期,凱撒大帝修改了儒略曆,按照其中的規定,每四年一個閏年,閏年共366天。
  • 古代為什麼有公元前、公元後之分?公元元年是中國哪個朝代?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在讀歷史時,如果單純使用天幹地支紀年法或皇帝年號紀年法,則不利於我們直觀了解歷史事件的先後順序和距今年代,所以通常輔助以公元紀年法(曆法)國際通行後,「主的年份」改稱為「公元後」,簡稱為「公元」,英文是Common era,縮寫為C.E.
  • 公元前和公元後到底怎麼劃分?公元1年,屬於歷史上的哪個王朝?
    疫情席捲、美國大選、嫦娥飛天,今年發生了太多太多足以載入歷史的重大事件。多年後人們關於今年的描述一定非常有趣。不過今天咱們不討論這2020到底發生了多少大事,而是探討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會稱呼今年為公元2020年?這種紀年法被人們稱之為公元紀年,它最開始又被稱之為基督紀元。
  • 公元前和公元後,是怎麼劃分的?公元1年是我國哪個朝代?
    ——《除夜作》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為一天,公轉為一年,日子一天天地過,人們為了記錄年份就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紀年法,其中有一種就是公元紀年。我們一般都會說公元前和公元後,那麼公元前和公元後究竟是如何劃分的呢?公元1年又是我國哪個朝代呢?
  • 中國歷史上的15個冷知識
    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誕生了無數的歷史名人名事,對我們後人了解中國古代文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有一些事,可能並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那麼光鮮,在歷史故事的背後,是真正的歷史真相,一起來看中國歷史上的1五個冷知識。
  • 公元前/公元,到底是AD/BC,還是BCE/CE?
    讀完你就明白了~你還記得學習歷史的時候那一個個神煩的公元前公元後嗎?其實「公元前」和「公元」在英文中有兩種說法:一個是BC/AD,另一個是BCE/CE。這是為啥嘞?小狄在當時發明了一種紀年法,是以耶穌的出生年作為分界點,也就是說耶穌出生年為公元1年(1 AD),前一年為公元前1年(1 BC)。這裡的AD是Anno  Domini,意思是in the year of our lord;BC是before Christ,意思顯而易見了。
  • 英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書不會教任何一個,讀過英國歷史才知道
    筆者在前一篇文章介紹了法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比如法國歷史第一個朝代是墨洛溫王朝,法國歷史有七個朝代,法國歷史國祚最短的朝代是只有18年的奧爾良王朝,等等,這些在歷史教科書是不會教到的,只有自己去讀過法國歷史才知道。
  • 公元0年是中國歷史上什麼朝代,哪個在做皇帝?
    先了解一下公元歷史及來源,看看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 35個冷知識:教科書上不會出現,但卻真實存在於世界各地
    35個冷知識:教科書上不會出現,但卻真實存在於世界各地 1、人的心臟可以產生把血液噴出三十尺高的壓力 4、鋼管舞起源於公元1135年,且主要由男性表演。 5、孟姜女並不姓孟,「孟」表示兄弟姐妹中她排行老大,「女」表示性別,「姜」才是其姓氏。
  • 公元元年是我國的哪一年?公元前我國是從多少年開始的?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現代對於歷史的年份認知,其實是有一個錯覺的,從1949年起,我國才開始使用國際上公元紀年的慣例,之前,都是以國號紀年的。
  • 中國古代軍服演變(公元前16世紀—公元1912年)
    商代(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軍隊開始出現統一著裝,皮甲和頭盔出現,河南殷墟侯家莊、江西新幹大洋洲、山西柳林高紅等商墓均出土過銅胄,重量1.35公斤—2.21公斤不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青銅冶煉相當發達,軍服鎧甲已經向金屬材料發展
  • 你不知道的歷史,公元前後如何劃分,公元1年發生了什麼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公元紀年法,我國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公元即公曆紀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由來基督教在歐洲的創立興起,以耶穌誕生的那一年定為公元紀年,所以也有人稱為基督紀元。它是由義大利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制定的一種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公元前與公元後以公元為準。耶穌誕生的那一年作為元年的紀年法,此前一年則稱為公元前一年,公元無零年。
  • 公元0年是歷史上什麼朝代,哪個在做皇帝?
    這一年是辛酉年,即雞年,實際可以很容易的推算的,0001年和2000年相差1999年,1999除以12餘數為7,即0001年是龍年的前7年(或者後5年),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推算當是酉雞年。公元元年也可稱為:公元1年。 在中國為:漢朝,漢平帝劉衎時期,元始元年幹支紀年為:辛酉年(雞年)公元元年中國是西漢末年,皇帝更換比較頻繁,動不動就死於非命。
  • 泰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課本從來沒有提過,熟讀泰國歷史才知道
    筆者已經介紹了朝鮮、日本、越南三個亞洲國家歷史上的十個冷知識,比如朝鮮、日本、越南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分別是朝鮮王朝英祖李昑、菊花王朝昭和天皇裕仁、李王朝仁宗李乾德。筆者繼續趁熱打鐵,現在要介紹泰國歷史十個冷知識。
  • 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7世紀,是人類的第一次世界民族大融合
    連我們上面也在文藝座談會這麼重要的會議上,隆重指出文明軸心論的深刻性: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寫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 200年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當時古代希臘、 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等文明都產生了偉大的思想家,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文 化傳統
  • 中國歷史冷知識
    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公元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從前219年作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萬大軍的副帥,一直到漢武帝劉徹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一共治理嶺南81年。其間由於他一直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越民族的融合,並把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發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