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24家藥企加入抗病毒研發後,中國製藥取得三大突破!

2020-12-27 金十數據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之後,目前治療COVID-19的特效藥尚未出現,但是COVID-19疫苗的研發競賽已經開啟了。國內已有不少知名藥企採取行動加入抗病毒藥物研發當中,同時,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企業和科研機構緊隨其後。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共同與病毒競速的一系列行動之後,近期中國在COVID-19研發方面率先取得了三大突破。

時下,加速研發出處理公共衛生危機的疫苗已成為全球重中之重的事情之一,當前全球各大相關病毒研究機構、醫療機構和藥企無疑成為此次抗病毒藥物研發的中堅力量。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2日,包括廣生堂、康泰生物等藥企在內,我國國內至少已有24家藥企或機構加入了疫苗研發的工作。

另外,國醫療巨頭強生也於12日宣稱,該公司正與BARDA(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管理局)合作,以加速其疫苗的研發。據悉,該企業早在1月份就宣布著手開發疫苗工作。此次與BARDA強強聯合,則有望加快其研發進程。

在美國疫苗製藥公司行動之後,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企業和科研機構緊隨其後同時,不少國家及基建會都撥款重金資助疫苗研發,比如2月18日澳大利亞宣布將撥款200萬澳元(約130萬美元)用於研製COVID-19疫苗;此前,美國製藥公司Inovio和德國生物製藥公司CureVac AG業也分別獲得CEPI(非營利組織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 900萬美元和830萬美元的資助。

目前,在世界疫苗產業掌握最大話語權的全球四大製藥廠商中,已有強生、默克、葛蘭素史克三家巨頭加入此次疫苗研發行列,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疫苗銷售總額達到540億美元。憑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和雄厚的研發資金,COVID-19疫苗的研發之路正全速推行。

同時,我國科研人員與國際研發疫苗進展基本保持一致,並且可喜的是,日前我國在全力推行COVID-19有效藥物的科研攻關工作中,率先取得了一些進展

其一,國藥集團、華潤集團、通用技術集團等中央涉藥企業的滅活疫苗的研發,已進行到病毒培養階段,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核查。

其二,國藥集團所屬中國生物,成功率先研製出核酸分子檢測試劑盒並迅速用於一線檢測,目前已累計生產100萬人份,在病患篩查、病毒檢測分離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三,據中新網報導,目前中國生物製備出可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已經成功用於10名危重病人的治療,從目前掌握的消息來看,治療效果良好。有聲音認為,這可能是自疫情出現以來第一個明確有效的治療手段,對於疫情的控制無疑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抗病毒創新藥:中外藥企鏖戰新賽道
    在政策引導和資金推動下,創新藥成為中外藥企的重兵集結地。一方面,國內創新藥企業藉助資本市場,接連刷新融資紀錄。另一方面,跨國醫藥巨頭也在持續加碼中國本土創新。除了傳統的抗腫瘤、心血管疾病,抗病毒、抗感染和人工智慧醫療也成為各方爭相下注的新賽道。
  • 恆瑞醫藥行賄門背後:九成收入靠仿製藥 銷售費用是研發投入兩倍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從50億元營收規模到百億元營收,從百億元營收突破200億元規模,公司分別花了3年。上述6年,公司營收增速平均在20%以上。短期內躋身國內一線藥企行列,最大的貢獻來自仿製藥。據鈦媒體報導,2018年,恆瑞醫藥實現營收174.18億元,其中,90%收入來自仿製藥,創新藥收入只佔公司營收的10%左右。公司產品結構主要有抗腫瘤、麻醉和造影劑等三大板塊。
  • 第三輪國採,這些藥企成主力:齊魯、揚子江、中國生物製藥
    1 國內頭部藥企,成第三批國採主力軍 8月24日,上海聯採辦正式公布第三批國採確認中選結果。按照此前規律,下一步將進入集採中標結果落地的籌備階段。
  • 2020年,製藥大佬們都有哪些新布局?|阿斯利康|布局|製藥|藥企|疫苗...
    通過搜集整理製藥巨頭2020前3季度的財務數據,動脈網進行了製藥企業的營收前十排名(由於羅氏、默沙東、強生非製藥業務佔比過大,我們進行了非製藥業務數據的剔除),並且從研發管線(創新指數)、新聞資訊梳理等角度對營收排名前十的藥企進行了分析總結,力圖帶領讀者一探世界TOP 10藥企巨頭在2020初至今(2020.1.1-2020.12.9)所做的戰略布局,進而帶來一些啟思。
  • 印度封城引全球原料藥「斷供」擔憂 中國藥企海外訂單增長提振業績
    印度宣布從3月24日午夜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徹底封鎖,為期21天。印度的封城導致藥企停擺,引發全球市場擔憂。而早在3月初,印度政府即限制部分製藥原料出口。   據印度衛生部3月24日發布的數據,截至當天18時,印度新增8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519例,治癒40例,死亡9例。
  • 「全球1000強藥企報告」發布,國內十家企業進入前50_藥企-製藥網
    【製藥網 行業動態】 近日,全球投行T orreya 發布《全球 1000 強藥企報告》,根據統計,全球1000強藥企的年度總收入超過1.2萬億美元,根據估計,當今全球製藥行業的總價值為6.65萬億美元。
  • 方大集團7億元再加碼東北製藥 揭開老牌國有藥企之困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23日電(高曉鍈)東北製藥為期兩年多的混改路上消息不斷。6月23日,方大鋼鐵7億元人民幣要約收購東北製藥股份計劃期滿。為此,東北製藥股票自2020年6月24日開市起停牌,待要約收購結果公告後復牌。
  • 興業證券:呼吸領域國內藥企有望突破 看好中生製藥
    來源:新浪港股近日,中國生物製藥附屬公司開發的兩款哮喘治療藥物(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孟魯司特鈉顆粒)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品註冊批件。興業證券發布研究報告,認為本次正大天晴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的獲批是國內藥企在該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持續看好能夠持續推出新產品、在新的領域做大做強的頭部公司,如中國生物製藥(01177),石藥集團(01093)等。報告測算,我國目前哮喘和COPD治療藥物市場規模合計188億元。
  • 輝瑞立普妥專利到期 中國藥企瞄上仿製藥商機
    也就是說,一旦基本專利到期,「只要不落到補充的專利圈內,就可以生產仿製藥。」郭銀漢表示,「但是如果不小心進入到別人的小圈內,就侵權了。」  這一點,潘力佳深有體會。「像我們企業搞研發,首先要查相關專利,包括它在美國申請的專利和在中國申請的專利。」
  • 國家愛滋病防治項目招標結果公布,齊魯製藥、中國醫藥中標替諾福韋...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2020年重大傳染病防控經費愛滋病防治項目抗病毒治療藥品/預防母嬰傳播藥品採購項目中標公告。根據公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採購300毫克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3.37億片,齊魯製藥以每片0.29元、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醫藥)以每片0.266元中標,共同供應3.37億片的市場容量。
  • 韓國15家藥企著手研製新冠疫苗和藥物;日本藥企AnGes開始研發新冠...
    韓國製藥生物協會3月9日表示,國內有15家生物製藥企業已開始或正準備研製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和藥物製劑,但預計完成研發和臨床試驗至少需要數月甚至數年。韓國GC綠十字和SK生物科技等5家藥企宣布開始研發新冠疫苗,賽爾群等10家藥企也已著手或準備研發相關藥物。賽爾群通過分析治癒者血液研發藥物,醫企Immunemed則正在研究使用抗流感藥物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國立保健研究院、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韓國化學研究院、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4家機構也為研發新冠疫苗和藥物正在積極推進民官合作。
  • 中國製藥出海徵途
    ——《雙城記》狄更斯對整個中國老百姓而言,房價盤桓在高位,豬肉價格飆升,這是一個不太友好的年頭。對製藥產業從業者來說,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首個誕生在中國本土並由國內企業研發的原創新藥澤布替尼獲得FDA批准並在美國市場銷售。澤布替尼走出國門不是偶然,它是我國科技進步、國力強大、製藥產業研發實力提升的必然結果。
  • 2020年度全球製藥企業50強排行榜,中國四家藥企上榜|美國_財經|...
    美國《製藥經理人》(Pharm Exec)雜誌公布2020年度《全球製藥企業50強》排行榜(Pharm Exec's Top 50 Companies 2020)。瑞士羅氏和諾華包攬前兩名,美國輝瑞退居第三位。研發支出方面瑞士羅氏依舊名列第一位,百時美施貴寶躍居第二位,強生躍居第三位。羅氏包攬了處方藥銷售額和研發支出第一名。
  • 製藥龍頭默克加入疫苗研發 年半內研製疫苗想法「非常激進」
    原標題:【後疫情】製藥龍頭默克加入疫苗研發 年半內研製疫苗想法「非常激進」默克(Merck)執行長肯尼思·弗雷澤(Kenneth Frazier)周二強調,製造預防廣泛使用的Covid-19疫苗的重要性,他表示病毒不分國界、收入高低,蔓延至全世界
  • 4家藥企新晉全球500強榜單,中國藥企兼併重組不可或缺
    (健康時報記者 趙萌萌 王永文)在8月10日發布的「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單」,4家首次上榜藥企是:武田製藥、上海醫藥、百時美施貴寶和賽默飛。「首先醫藥產業需要合併同類項,實施兼併重組,提高產業規模,減少同質化競爭,把企業做大;其次用獲得利潤,去集中經費搞研發,把企業做強」,清華大學國際生物經濟中心主任王宏廣曾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時表示,中國藥企要想做大做強,兼併重組不可或缺。
  • 2家知名藥企最大股東破產,齊魯、正大天晴……20個藥品降價
    1類新藥獲批臨床;首富跌落「神壇」,2家知名藥企最大股東破產,ST康美實控人被捕……醫藥行業一周大事件,精彩不容錯過!從這兩個月的榜單來看,跨國藥企產品依然佔據榜單的70%,前五名更是長期被外企霸佔,而國企產品仍寥寥無幾,上榜企業也不過是5-6家。像阿託伐他汀鈣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品種,原來都是樂普、輝瑞、賽諾菲這些未中標企業榜上有名,從去年6月開始,基本跌出前20。
  • 全球藥企排名大洗牌!4家中國企業進入TOP50!
    近日,美國PharmExec(美國製藥經理人雜誌)第 6 期發布,也帶來了一年一度的全球製藥企業50強最新榜單,這份榜單堪稱「財富500強」醫藥行業微縮版。羅氏首次問鼎榜首,繼去年中國生物製藥和恆瑞醫藥進入榜單後,今年又多了兩家中國藥企的名字:雲南白藥和上海醫藥,共4家中國藥企進入該榜單,數量創歷史記錄。其中,恆瑞醫藥以33.21億美元處方藥銷售收入排名榜單第43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榜醫藥企業的研發投入中,恆瑞醫藥以5.18億美元位列第36名,位列上榜中國醫藥企業榜首。
  • 5000家藥企開啟淘汰賽:6分錢對上1分錢,印度藥帶來價格戰?
    而印度瑞迪博士實驗室6.19元/片的價格,相比較來說,確實很具有競爭力,並獲得了中國8個省份的供應權。被視為印度仿製藥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大突破。印度仿製藥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就在於它是「仿製版」貨!不過這個不重要,它能夠治病救人就是好貨!
  • 又一知名藥企上市了
    近日,又一家藥企登陸科創板  1、曾製造中國第一支重組人幹擾素  12月14日,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 印度製藥巨頭西普拉將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
    印度製藥巨頭西普拉要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了!7月16日,印度製藥巨頭西普拉(Cipla)歐洲分公司 Cipla EU 宣布和江蘇創諾製藥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生產呼吸領域產品,印度媒體認為,這標誌著印度藥企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二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