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15家藥企著手研製新冠疫苗和藥物;日本藥企AnGes開始研發新冠...

2020-12-23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1M

今日看點

韓國15家藥企著手研製新冠疫苗和藥物

韓國製藥生物協會3月9日表示,國內有15家生物製藥企業已開始或正準備研製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和藥物製劑,但預計完成研發和臨床試驗至少需要數月甚至數年。韓國GC綠十字和SK生物科技等5家藥企宣布開始研發新冠疫苗,賽爾群等10家藥企也已著手或準備研發相關藥物。賽爾群通過分析治癒者血液研發藥物,醫企Immunemed則正在研究使用抗流感藥物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國立保健研究院、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韓國化學研究院、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4家機構也為研發新冠疫苗和藥物正在積極推進民官合作。

日本藥企AnGes開始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3月5日,源自大阪大學的日本製藥企業AnGes宣布,已啟動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苗開發。將與大阪大學和寶生物工程公司(TaKaRa Bio)共同開發。計劃在進行動物試驗等之後,最快6個月以內推進臨床試驗。該公司正在開發以伊波拉出血熱和高血壓症為對象的候選疫苗。將利用此前的經驗,開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開發。AnGes是源自大阪大學的新藥企業。2002年在東證Mothers上市。2019年推出了日本首個基因治療藥。

點擊播放 GIF 0.1M

醫藥企業動態

和鉑醫藥與Mount Sinai合作研發抗腫瘤及抗新型冠狀病毒創新藥。和鉑醫藥與位於紐約的西奈山醫療系統(Mount Sinai Health System)宣布,雙方已達成多年期、多方面的戰略合作,基於和鉑醫藥擁有全球專利的H2L2全人源抗體產生平臺,針對腫瘤免疫等多種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共同研發創新全人源抗體藥物。雙方還將合作研發抗SARS-CoV-2病毒抗體。

同濟堂擬2.7億元收購四川貝爾康60%股權。同濟堂公告,公司擬以2.7億元收購關聯方清華卓健所持有的四川貝爾康醫藥有限公司60%股權,增值率為717.39%。該資產是清華卓健於2018年4月以現金2.124億元價格收購而來。公司同日公告,擬發行不超過10億元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償還發行人有息債務及/或補充公司與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藥物資供應相關的流動資金及適用的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用途。

賽諾菲將持續提高胰島素標價。賽諾菲集團表示,去年其藥品的平均價格下降了略多於11%,其中包括向保險公司和藥品福利管理公司支付的折扣。賽諾菲表示,胰島素的淨價已連續五年下降。該公司表示,自2012年以來,Lantus的淨價下降了37%。不過,賽諾菲仍持續提高其胰島素的標價。賽諾菲和其他製藥公司說,這是因為降低標價會在競爭方面處於劣勢∶這將減少公司向保險公司和藥品福利管理公司提供的回扣力度,而作為獲得回扣的回報,保險公司和藥品福利管理公司可以通過降低自費額等方式讓患者更容易買到藥品。

Abcam 成功收購 Applied StemCell 基因編輯平臺和腫瘤學產品組合。英國劍橋和美國米爾皮塔斯 - 生命科學試劑和工具的全球創新者 Abcam plc 宣布對 Applied StemCell,Inc.(ASC)用於生命科學研究和診斷市場的基因編輯平臺和腫瘤產品組合進行資產收購。ASC 是久負盛名的編輯細胞系市場領導者,致力於將基因組編輯技術發展為新型療法,以促進藥物開發。

富士膠片捐贈醫療設備及物資投入使用。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富士膠片集團緊急調配以醫療設備為主的各產品服務線,捐贈總額約合700萬元人民幣(約合1.1億日元)的設備及物資。在公司與合作夥伴的多方努力下,包括移動式數字X射線攝影系統、電子支氣管鏡系統、可攜式超聲影像診斷設備以及醫用乾式雷射印表機和乾式膠片在內的所有醫療物資及設備已經全部送至湖北省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內多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力醫院,緩解當地的設備緊缺問題,助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診斷。

點擊播放 GIF 0.1M

醫藥新產品

Berkeley Lights推出T細胞受體測序試劑盒,提升T細胞受體發現的效率。細胞選擇領域的領導者Berkeley Lights,推出該公司的新T細胞受體測序試劑盒(TCRseq試劑盒)。TCRseq試劑盒讓Berkeley Lights的Beacon和Lightning平臺的用戶,能夠從輸入細胞只有10,000個的細胞樣本中,回收在功能上面經過驗證的T細胞受體(TCR)。TCRseq試劑盒讓Berkeley Lights平臺用戶,能夠利用Berkeley Lights細胞療法開發套件(Cell Therapy Development Suite),先描繪T細胞功能,然後只對要緊的T細胞進行排序。因此這能夠在功能上面取代要求重新表達數以百計的TCR的現有技術,有望識別賦予理想的特異性的罕見序列。

華海藥業HB0017獲得美國FDA臨床試驗許可。華海藥業公告,公司的下屬子公司華博生物向美國FDA申報的HB0017項目的IND(即研究性新藥)獲得臨床試驗批准。HB0017是一種以白介素-17(IL-17)為靶點的單克隆抗體,擬用於治療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

點擊播放 GIF 0.1M

大健康產業

「疫」路同行,關愛無阻 -- 血液病在線答疑公益項目正式啟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滿足廣大血液疾病患者就醫問診需求,2020年3月,武田中國支持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與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聯合阿里健康,共同發起「『疫』路同行 -- 血液病患者在線答疑」公益項目,旨在搭建權威的線上醫患溝通平臺,助力疫情防控。

梅斯醫學:學術引領,數位化驅動創新營銷解決方案。作為專業的數位化醫學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梅斯醫學攜手Master-Land共同開展線上直播活動,創新及海外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孫麗霞女士分享了「疫情之下,數位化驅動創新學術營銷」議題,與業界同仁共同探討特殊時期下如何利用數位化營銷突出重圍搶佔先機,以及藥企如何把握後疫情時代創新營銷的機遇,創造更多的價值。

P-Logi China 2020國際醫藥冷鏈、倉儲及運輸中國展即將舉辦。2020年6月22-24日,CPhI & P-MEC China即將迎來在行業深耕的第二十個年頭。「2020國際醫藥冷鏈、倉儲及運輸中國展(P-Logi China 2020)」將繼續攜手「CPhI & P-MEC China 2020」亮相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聯袂「自動化與信息化展區」、「世界生物醫藥科技中國展」共同聚焦醫藥物流信息化及前沿冷鏈技術,為醫藥供應鏈上下遊與醫藥物流行業的智能協同,提供全球化的視野與機遇。

家庭醫生在線聯合雅士利瑞哺恩,全方位助力新生代父母育兒。近日,家庭醫生在線攜手雅士利瑞哺恩,盛邀三甲醫院一線兒科專家,隆重推出了「寶媽課堂」直播IP,為新生代父母提供了專業實用的線上育兒指導。

相關焦點

  • 日本對美英藥企新冠疫苗高度期待同時也心存隱憂
    正當此時,美英一些藥企巨頭恰逢其時地送來了新冠疫苗,表示要為日本民眾獻上安全可靠的疫苗,以緩解日本抗疫的燃眉之急。當然,前提首先是日本政府必須「特事特辦」,儘快對他們的疫苗予以批准放行。根據日本厚勞省公布的資料,日本政府此前已與美英兩國的3家藥企就疫苗供應籤訂合同或達成合作意向。
  • 微評丨新冠疫苗、跨國藥企數位化創新、首個國產ALK抑制劑
    輝瑞開發mRNA新冠疫苗凍幹製劑,預計2022年一季度上市億歐大健康11月19日消息,輝瑞方面公開表示,其正在開發mRNA新冠疫苗的凍幹製劑,預計該製劑在正常冷藏下將保持穩定。由於技術和法規的原因,這款新冠疫苗凍幹製劑預計將於2022年的第一季度上市。
  • 醫藥健聞周刊|全球將對新冠疫苗研發投資20億美元;渤健高管會新冠...
    新冠病毒相關資訊全球未來將對新冠疫苗研發投資20億美元。目前全球逾20家公司及公共部門在爭分奪秒地研發新冠疫苗。專業人士稱,未來1至1.5年的投資將高達20億美元。三年前,為了抗擊威脅全球健康的新疾病,多地政府、業界和多個慈善機構聯合成立了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該聯盟已贊助了四個新冠肺炎疫苗項目,Moderna的也在其中。
  • 新冠疫苗研發再升級!輝瑞、AZ等5藥企入圍「Warp Speed」計劃
    編譯丨柯柯據《紐約時報》6月3日報導,川普政府已經為其加速研製和生產Covid-19疫苗的「Operation Warp Speed」計劃挑選了5名入圍者,分別是阿斯利康、默沙東、輝瑞、強生和Moderna。
  • 一年28位藥企掌門人離職,76%新冠患者出院半年仍有症狀
    進入新的一年,新冠疫苗傳來了好消息:國家醫保局明確表示,新冠疫苗將全民免費接種,政府買單。這一表態徹底打破了此前關於新冠疫苗費用的種種猜測。 除了疫情引發關注之外,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繼續加快,藥品退市、終止經營、藥企違規、高管離職消息頻出,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和行業生態向創新轉變的趨勢盡顯。
  • 好消息:24家藥企加入抗病毒研發後,中國製藥取得三大突破!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之後,目前治療COVID-19的特效藥尚未出現,但是COVID-19疫苗的研發競賽已經開啟了。國內已有不少知名藥企採取行動加入抗病毒藥物研發當中,同時,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企業和科研機構緊隨其後。
  • 中國新冠疫苗已開始了緊急接種,國藥集團這事兒給力!
    該研究中心是俄羅斯聯邦最高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防控機構,此次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名稱為Adeno-based,6月15日進入臨床試驗。據悉,該研究所2019年與軍方曾研發過針對MERS病毒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使用的很可能是同一技術平臺。
  • 美國藥企研發出新冠疫苗測試版;疫情致印度原料藥價格飆升
    新冠肺炎相關資訊 美國藥企Moderna推出新冠肺炎疫苗測試版。美國藥企Moderna已經將其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送往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隸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這也是美國國內首個研發出新冠肺炎疫苗測試版的藥企。
  • 藥企授權交易頻繁 國內藥企研發實力日益獲得國際認可
    授權合作是新藥研發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環節,License in 項目可以彌補企業產品線短板,豐富企業產品管線,而 License out 項目可以將企業研發成果順利推入更廣的市場,或者利於企業整合業務。今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但國內外藥企間的授權合作似乎並未受到影響。
  • 2020年,製藥大佬們都有哪些新布局?|阿斯利康|布局|製藥|藥企|疫苗...
    輝瑞CEO Albert Bourla在今年年中曾公開表示,「儘管受到疫情影響公司業績下滑,但在2022年之前,輝瑞大約有25-30個產品獲批,其中15個有望成為重磅產品。輝瑞的新架構在過渡到2020年以後,預計將會得到更高、更持久的營收增長。」另外值得關注的兩家藥企是艾伯維和BMS。
  • 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機遇垂青有準備的人
    作者:張田勘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多家研究機構、科技公司和藥企都聲稱,研發新冠病毒疫苗取得了進展或成功。  2月24日,美國製藥公司Moderna宣布,已經成功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肺炎——SARS-CoV-2(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ICTV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命名)的人體疫苗,將第一批疫苗送到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計劃在4月底之前對20-25名健康志願者進行藥物試驗。具體的結果將在7月或8月公布。
  • 上海老藥企進軍新冠疫苗 上市公司搶灘醫藥投資
    這家企業是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魏於全院士疫苗研究團隊與天府國際生物城共同發起成立。威斯克公司正在研發的新冠疫苗是國家批准進入臨床試驗的11款新冠疫苗之一,也是中國首個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已經完成臨床二期。除了研發新冠疫苗之外,威斯克公司還運用昆蟲細胞技術開發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以及皰疹病毒疫苗等產品。
  • 歐洲四國「結盟」加速新冠疫苗研發
    荷蘭衛生部3日宣布,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荷蘭已結成「疫苗聯盟」,加速在歐洲本土研發疫苗,以對抗新冠病毒。荷蘭衛生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歐洲四大經濟體「聯手探索多種有望成功的方案,並且正與多家製藥企業商討」。由四國結成的「疫苗聯盟」旨在實現「歐洲本土」出品新冠疫苗。
  • 疫情「寒冬」之下,全球新冠疫苗接種進展如何?
    儘管結束疫情「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誠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言,新冠疫苗研發進展使人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為應對疫情,俄羅斯、英國已率先開始為民眾接種疫苗,部分國家公布了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還有一些國家正在積極進行疫苗訂購。
  • 新冠疫苗量產在即,中年輝瑞迎來第二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市值觀察,作者 | 江峰,編輯 | 小市妹隨著輝瑞和BioNTech兩家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在III期臨床試驗中取得重大進展,人們似乎看到了一道曙光,這也給輝瑞低迷兩年的股價帶來一波可觀的漲幅。
  • 「全民免費」背後,新冠疫苗概念股懸了
    雖然會有部分國產疫苗供應海外,但考慮到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居前的5家藥企,目前規劃的年產能合計已達20億劑左右,滿足國內需求並不是問題。/ 02 /全民免費接種,高額利潤難覓相較於首個國產疫苗獲批上市,投資者更關注的是:全民免費接種。
  • 不捨得為新冠疫苗付專利費 這家美國明星藥企上訴落敗後股價暴跌10%
    而接下來,包括Moderna公司新冠病毒疫苗在內的新一代疫苗研發很可能受到波及,並且未來近十年的藥物利潤將因為專利使用費被大大削減。 前塵往事:侵權專利成就70億美元市值 兩家生物公司的恩怨其實由來已久。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新冠藥物研發、強生、京東健康
    作者:林怡齡,圖片來自「億歐網」 上周,億歐大健康跟進了吉利德、康泰生物(300601,股吧)的新冠藥物研發動態,在新冠疫情持續了近10個月之際,多家藥企的新冠疫苗研發已經進入了最後時刻。
  • 科興新冠疫苗未成年組臨床研究啟動,輝瑞疫苗試驗已納入兒童
    文章稱,要確定該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是否能保護人們不受感染,大規模的後期階段試驗,即Ⅲ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得尤為重要,未來還須研究抗體反應的持續時間。據科興生物官網消息,科興中維於2020年1月初開始關注新冠疫情並著手疫苗研製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隨後於1月28日正式啟動名為「克冠行動」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項目。
  • 6穗企攻堅新冠疫苗研發
    廣州藥企在研藥物屢創第一填補空白  發改委資料顯示:廣州目前在研藥品達340多個,其中不乏創世界首例、填國內空白者。  「我們正在對標世界前沿技術,對準蛋白類生物藥、新型抗腫瘤藥物、幹細胞及精準醫療這幾方面發力。」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告訴記者,實驗Beagle犬屬於貫穿藥物研發整個階段的實驗動物,是創新藥物研究「卡脖子」科技戰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