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丨新冠疫苗、跨國藥企數位化創新、首個國產ALK抑制劑

2020-12-11 和訊

作者:林怡齡,圖片來自「億歐網」

本周,新冠疫苗又迎來諸多進展。輝瑞和Moderna接連公布其有效性的數據,攪動全球資本市場。與此同時,智飛生物(300122,股吧)的中國首個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也啟動了Ⅲ期臨床試驗。

而聚焦企業,本周英偉達、1藥網等企業陸續發布三季報、百濟神州的上海研發中心落地、水滴公司「好藥付」公布了在「藥+險」模式下的探索成果。此外,先聲藥業宣布其與康寧傑瑞和思路迪醫藥合作的皮下注射PD-L1抑制劑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全球首款。貝達藥業(300558,股吧)鹽酸恩沙替尼的首個國產ALK抑制劑上市。

在當下各家跨國藥企紛紛推進數位化創新之時,億歐大健康也對此事保持長期關注。在前不久的進博會上,億歐大健康聚焦跨國藥企布局,撰寫了跨國藥企的數字醫療「合作經」。與此同時,也通過採訪賽諾菲中國首席數字官賴文德(Ted Lai),試圖窺探賽諾菲在數位化創新布局上的策略。

在融資方面,醫學影像人工智慧企業匯醫慧影、腫瘤精準醫療企業吉因加以及個體化DC疫苗研產企業中生康元都相繼完成新一輪融資。

「直擊進博會:跨國藥企的數字醫療「合作經」」

跨國藥企的數字醫療「合作經」:始於全渠道布局,探路商業保險閉環

「助力疫苗接種全面數位化」、「打造慢病健康教育與管理平臺」、「合作開發創新的商業健康保險服務模式」……這屆進博會上,跨國藥企的高管們都很忙,除了系列新產品的發布以及患者科普活動,與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合作籤約,也成了各大藥企輪番上演的重頭戲。

「聚焦:分值付費(DIP)、新冠療法」

醫保按病種分值付費技術規範出臺,試點城市有望快速推進

億歐大健康11月21日獲悉,《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於印發國家醫療保障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技術規範和DIP病種目錄庫(1.0版)的通知》(以下簡稱《病種庫》)在國家醫保局官網上正式發布。

隨著此次DIP技術規範與病種庫的出臺,為試點城市的DIP試點工作提供了技術指導,將快速推進政策的落地實行。

輝瑞開發mRNA新冠疫苗凍幹製劑,預計2022年一季度上市

億歐大健康11月19日消息,輝瑞方面公開表示,其正在開發mRNA新冠疫苗的凍幹製劑,預計該製劑在正常冷藏下將保持穩定。由於技術和法規的原因,這款新冠疫苗凍幹製劑預計將於2022年的第一季度上市。

輝瑞和BioNTech新冠疫苗有效性達95%,拉升盤前股價

億歐大健康18日消息,輝瑞和BioNTech表示,在第三期試驗的最終療效分析中,新冠疫苗顯示出了95%的有效性。受此消息影響, 輝瑞美股盤前漲近4%,BioNTech SE盤前漲超8%,Moderna盤前跳水。

年底前或將打上疫苗?輝瑞和BioNTech向FDA提交申請

億歐大健康11月21日獲悉,輝瑞公司與合作夥伴BioNTech上周五向FDA正式提交申請了其針對SARS-CoV-2的BNT162b2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輝瑞表示,如果FDA選擇授權該產品,他們將計劃在獲批後的 「數小時內」開始分發候選疫苗。

如果該候選疫苗獲得批准,它將創下疫苗史上從研發到上市的最快速度。

再生元「抗體雞尾酒療法」獲批緊急使用授權,將免費供給30萬名患者

億歐大健康22日消息,美國FDA官網顯示,其向再生元的REGN-COV2(中和抗體「雞尾酒」療法)頒發了緊急授權使用(EUA)。casirivimab和imdevimab可以一起給藥,用於治療有發展為嚴重新冠肺炎高風險的成人和兒童患者(12歲以上且體重至少在40kg起)身上,這也包括65歲以上或患有某些慢性病的患者。

Moderna新冠疫苗有效性為94.5%,盤前漲幅擴大至15%

億歐大健康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藥企Moderna發布聲明稱,其新冠疫苗第三階段臨床試驗的初步數據顯示,該疫苗在預防新冠病毒上的有效性達到94.5%。

智飛生物中國首個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啟動Ⅲ期臨床試驗

億歐大健康11月19日消息,昨日,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智飛龍科馬和中科院微生物所聯合研製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開始國內部分的III期臨床試驗。

FDA授權美國首個居家新冠測試用試劑盒,需按處方藥購買

億歐大健康11月21日獲悉,近日FDA批准了首個可提供快速檢測結果的家用COVID-19測試,該測試只能通過處方藥獲得。 據悉,該測試針對14歲以上可能接觸過病毒的人群設計,測試者在家即可完成新冠病毒檢測。

「企業動態:英偉達、禮來、賽諾菲、百濟神州、貝達藥業、康寧傑瑞、1藥網、水滴」

英偉達Q3營收47.26億美元同比增長57%,下季度預計達48億

11月19日,英偉達公布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其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達47.26億美元,同比增長57%;淨利潤13.36億美元,同比增長49%;調整後EPS(每股收益)2.91美元,同比增長63.4%。

值得注意的是,其三季度收入和EPS均創下歷史新高。但該公司也提到,其數據中心部門的收入將在四季度下滑。受該消息影響,英偉達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下跌超過3%。

基因編輯為攻克罕見病DMD帶來新希望?禮來砸下1.35億美元進場

美國時間20日,禮來與基因編輯公司Precision BioSciences達成一項合作,開啟了對杜氏肌營養不良(DMD)基因療法的布局。

根據協議,禮來已預付了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且將對Precision的普通股進行35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最終,Precision公司將有資格在每個產品的潛在開發和商業化裡程碑上獲得高達4.2億美元的資金。在這項合作中,Precision將領導臨床前研究和IND支持研究,而禮來則負責臨床開發和商業化。

跨國藥企紛紛加碼數字醫療,賽諾菲的「數位化先鋒」目標何以實現?

進博會連著「數字醫療創新峰會」,跨國藥企賽諾菲近一年來在數位化創新布局上又再下一城。

醫微訊、聲智、螢火蟲文化、麥穗人工智慧(Mesoor)……賽諾菲的創新生態圈又來了幾位新夥伴。在今年進博會期間,賽諾菲展示了賽諾菲雲端智能知識管家、智能音箱、血栓管理AR工具等數位化創新成果。而在第二屆「數字醫療創新峰會」上,賽諾菲2020年創新合作夥伴也紛紛攜最新產品亮相。

賽諾菲重組四價流感疫苗歐盟獲批,國內有望儘快引進

11月18日,歐盟委員會批准了賽諾菲巴斯德重組四價流感疫苗在歐洲31 個國家上市,用於18歲及以上成人的流感預防。這款新一代流感疫苗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的重組四價流感疫苗。

該疫苗在歐洲獲批商品名為Supemtek?,此前它在美國獲批時商品名為Flublok Quadrivalent?。

百濟神州又一研發中心落地,重點開發腫瘤大分子藥物

億歐大健康20日訊,今日,百濟神州上海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未來將聚焦大分子生物藥的早期研發和轉化醫學研究。同一天,百濟神州與上海阿特蒙豫園正式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擬通過設立「百濟阿特蒙產業轉化研究院」,以實現在臨床研究和臨床轉化方面的長期合作。

百濟神州擬2021年登陸科創板,或將成為首家三地上市藥企

繼成為首個美、港兩地雙重上市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後,百濟神州即將變成首家在三地上市本土藥企。

11月16日,百濟神州早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批准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並將該等股份於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

首個國產ALK抑制劑,貝達藥業鹽酸恩沙替尼上市

億歐大健康11月9日消息,NMPA今日最新公示,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ALK抑制劑鹽酸恩沙替尼膠囊(貝美納)正式在中國獲批上市,適應症為用於此前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後進展的或者對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非小細胞癌)患者,即二線治療。這也是繼鹽酸埃克替尼(凱美納)之後,貝達藥業的第2款上市的創新藥。

全球首款皮下注射PD-L1抑制劑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

億歐大健康16日消息,今日,先聲藥業宣布其與康寧傑瑞和思路迪醫藥達成戰略合作的重組人源化PD-L1單域抗體恩沃利單抗注射液(研發代號:KN035)的新藥上市申請,已正式提交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申請的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的微衛星不穩定(MSI-H)晚期結直腸癌、胃癌及其他錯配修復功能缺陷(dMMR)晚期實體瘤。

作為全球首個用於腫瘤免疫治療的單域抗體,KN035獲批上市後將有望成為全球第一款皮下注射PD-L1抑制劑。

1藥網Q3營收同比增長112.8%,政策放開進一步打開發展空間

11月19日,1藥網公布2020年Q3財報。財報顯示,1藥網Q3創造單季度收入新高,實現淨營收23.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2.8 %;在營收高速增長的推動下,1藥網第三季度Non-GAAP淨虧損佔淨收入百分比持續收窄,由去年同期9.9 %大幅降低至4.0 %。

水滴「好藥付」:「帶病保險」的新解法?

近日在一場分享會上,水滴公司公布了旗下創新藥品支付平臺「好藥付」在「藥+險」模式的探索成果。據悉,目前上線4個月的「好藥付」覆蓋了29個省202個城市中的1123家DTP(Direct To Patient)藥房,之後將與數十家藥企合作上線藥企項目,累計服務超過3萬名患者,幫患者節省近千萬元藥品支出。

全球首個早衰症藥物獲批,死亡風險可降低88%

億歐大健康22日消息,昨日,美國FDA宣布批准Zokinvy(lonafarnib),用於減少哈金森-吉爾福德早衰症候群(HGPS)患者的死亡風險,以及治療患有特定早老樣核纖層蛋白病的1-2歲患者。FDA指出,這是其批准的首個早衰症療法,但該藥物並未獲批治療其他早衰症或核纖層蛋白病。

「企業融資:匯醫慧影、大米和小米、吉因加、中生康元」

首發丨專注醫學影像人工智慧,匯醫慧影獲C2輪數億元融資

億歐大健康11月16日獲悉,今天醫學影像人工智慧企業匯醫慧影宣布順利完成最新一輪(C2輪)數億元人民幣融資,創下該公司的融資記錄,易凱資本繼續在本次交易中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由首鋼基金、國藥控股旗下基金國藥君柏、坤健信泰等共同注資,鼎暉投資、達泰資本、藍馳創投等老股東持續加碼。

據悉,本次所融資金將用於公司的產品創新、業務發展、銷售渠道搭建和團隊擴張。

專注孤獨症兒童早期幹預康復,大米和小米獲數千萬美元C輪投資

億歐大健康11月18日消息,專注於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早期幹預康復的大米和小米日前宣布,已獲得數千萬美元的C輪投資。本輪融資由奧博資本(OrbiMed)領投,上一輪投資人繼續跟投。華興資本擔任本次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吉因加獲2.5億餘元B+輪投資,加速腫瘤大panel產品註冊申報

億歐大健康11月16日消息,腫瘤精準醫療企業吉因加近日宣布已完成2.5億餘元B+輪融資。本輪投資由華蓋資本領投,愛爾醫療、盛山資產、盛宇投資、弘暉資本等新老股東共同跟投。漢能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財務顧問。

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快國產腫瘤NGS入院全流程解決方案在更多醫院的合規落地,加速腫瘤大panel產品的註冊申報,推動T7平臺的廣泛應用,及腫瘤早篩產品的持續研發等。

個體化DC疫苗研產中生康元完成A輪融資,多產品繼續推進IIT臨床

億歐大健康11月16日消息,個體化DC疫苗研產企業中生康元今日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和盟創投旗下的醫療·生物基金領投,弘科基金、磊梅瑞斯資本、共青城鵬博投資共同跟投,探針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升級迭代公司現有的技術平臺,實現腫瘤新抗原鑑定的精準、快捷和全流程自動化;支持公司多個產品管線的IIT臨床研究以及繼續擴大團隊規模,引進高端研發和管理人才。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微評丨「雲上醫共體」、肺結節AI三類證、數位化醫療、商湯科技
    而在今年疫情影響下,數位化賦能醫療、保險都成為了業內蓬勃發展的領域。 在新冠疫苗方面,此前的研發「競賽」逐步接近尾聲,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市場爭奪賽。本周,輝瑞和BioNTech的新冠疫苗在英國首次獲批。企業動態方面,則有阿里健康、熙牛醫療基於雲計算的理念設計開發的全國首個縣域「雲上醫共體」在浙江省天台縣正式上線;諾信創聯與優時比達成藥品數位化營銷合作等。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143家藥企半年報、醫保目錄、拼多多
    另諾華、BMS、復星醫藥(600196,股吧)、叮噹快藥等企業也有新動作。「聚焦:2020醫保目錄調整、藥企上半年業績盤點、新冠疫苗、拼多多、ADC藥物」751個品種、7款PD-1/L1……2020醫保目錄初審名單看點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進入實質性階段。
  • 抗病毒創新藥:中外藥企鏖戰新賽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物醫藥產業備受關注。今年上半年,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生物醫藥的漲幅達到近40%,位居各行業之首。  在政策引導和資金推動下,創新藥成為中外藥企的重兵集結地。一方面,國內創新藥企業藉助資本市場,接連刷新融資紀錄。另一方面,跨國醫藥巨頭也在持續加碼中國本土創新。
  • 韓國15家藥企著手研製新冠疫苗和藥物;日本藥企AnGes開始研發新冠...
    韓國製藥生物協會3月9日表示,國內有15家生物製藥企業已開始或正準備研製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和藥物製劑,但預計完成研發和臨床試驗至少需要數月甚至數年。韓國GC綠十字和SK生物科技等5家藥企宣布開始研發新冠疫苗,賽爾群等10家藥企也已著手或準備研發相關藥物。賽爾群通過分析治癒者血液研發藥物,醫企Immunemed則正在研究使用抗流感藥物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國立保健研究院、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韓國化學研究院、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4家機構也為研發新冠疫苗和藥物正在積極推進民官合作。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新冠藥物研發、強生、京東健康
    作者:林怡齡,圖片來自「億歐網」 上周,億歐大健康跟進了吉利德、康泰生物(300601,股吧)的新冠藥物研發動態,在新冠疫情持續了近10個月之際,多家藥企的新冠疫苗研發已經進入了最後時刻。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新冠疫苗、2020創新藥盤點、醫保談判
    本周,國藥北生所新冠滅活疫苗首次公布保護效力,並於次日在國內有條件上市,牛津/阿斯利康研製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疫苗則在英國緊急授權使用,在全球多地進入大規模疫苗接種階段,億歐大健康也聚焦新冠疫苗,提出了審慎的思考。在創新藥研發上,2020年,中國一共批准了14款創新藥,其中有10個國產1類新藥,主要集中在腫瘤領域。
  • 一年28位藥企掌門人離職,76%新冠患者出院半年仍有症狀
    進入新的一年,新冠疫苗傳來了好消息:國家醫保局明確表示,新冠疫苗將全民免費接種,政府買單。這一表態徹底打破了此前關於新冠疫苗費用的種種猜測。 除了疫情引發關注之外,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繼續加快,藥品退市、終止經營、藥企違規、高管離職消息頻出,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和行業生態向創新轉變的趨勢盡顯。
  • 大批「王牌藥」遭阿斯利康、GSK拋售,跨國藥企進入打折季
    跨國藥企躺著賺錢的日子再也不能繼續了。在此背景下,剝離非專利藥業務,更加專注創新藥研發、管線收購,已經成了跨國藥企的普遍選擇。除了GSK、阿斯利康之外,輝瑞、諾華等諸多跨國巨頭也都在不停地通過「賣賣賣」、「買買買」等途徑,尋求新的增長點。
  • 上海老藥企進軍新冠疫苗 上市公司搶灘醫藥投資
    這家企業是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魏於全院士疫苗研究團隊與天府國際生物城共同發起成立。威斯克公司正在研發的新冠疫苗是國家批准進入臨床試驗的11款新冠疫苗之一,也是中國首個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已經完成臨床二期。除了研發新冠疫苗之外,威斯克公司還運用昆蟲細胞技術開發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以及皰疹病毒疫苗等產品。
  •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漲1.2% |我國新冠檢測試劑和疫苗研發取得...
    在10月30日至11月5日的發布周期內,來自恆瑞醫藥、石藥集團、中國生物製藥等藥企的8個創新藥獲批臨床,我們將其納入了「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另外諾誠健華、太景醫藥等的創新藥美國臨床取得積極進展。目前,「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的成分樣本數共有628個。
  • 微評丨字節跳動、阿里健康、健客H2H戰略、癌症早篩第一證、新氧
    與此同時,阿里健康和新氧均發布三季報,其中阿里健康實現扭虧為盈。另外,在新冠疫苗動態上,BioNTech和復星醫藥(600196,股吧)的新冠mRNA疫苗則已經在中國開展II期臨床。 融資方面,本周,推想醫療打破醫療影像AI企業「C輪死」魔咒,贏得國家隊進入。強森醫療、沃比醫療、維保昆亞醫療都完成了融資。華諾智勝則與益康達美合併,試圖打造中國慢病管理的Livongo。
  • 2020年,製藥大佬們都有哪些新布局?|阿斯利康|布局|製藥|藥企|疫苗...
    但從2020前3季度各家藥企的財務數據來看,營收排名前十的藥企中,除了輝瑞、羅氏相比去年同期發生了業績下滑,其餘藥企的業績都發生了正向增長。羅氏業績下滑主要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門診、住院患者大幅下降。
  • 新冠疫苗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國產裝瓶與冷鏈運輸體系蓄勢待發
    來源標題:新冠疫苗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國產裝瓶與冷鏈運輸體系蓄勢待發 我國5個新冠病毒疫苗已進入Ⅲ期臨床試驗,處於全球第一方陣,目前共有5條技術路線的15個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
  • 速讀社丨安斯泰來達成超$6億合作 首個國產PARP抑制劑獲批上市
    整理丨山山 共計14條簡訊 | 建議閱讀時間1分鐘 ◆◆ ◆ + 政策簡報
  • 日本對美英藥企新冠疫苗高度期待同時也心存隱憂
    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自10月重現抬頭,11月初加速擴大,迄今尚未得到有效抑制。首都圈新增確診病例數居高不下,醫療系統面臨壓力高峰,民眾情緒憂鬱迷茫。一些已推出新冠疫苗的美歐藥企正在催促日方加快批准對他們疫苗的使用,而日方要實施大規模疫苗接種仍需完善諸多條件。
  • 藥企授權交易頻繁 國內藥企研發實力日益獲得國際認可
    今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但國內外藥企間的授權合作似乎並未受到影響。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11 月 11 日,2020 年大約有 40 餘個 License in 項目,遠遠高於 License out 項目的數量(約 20 餘個)。
  • 負債2400萬,這家上市公司投的醫院破產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
    29種抗菌素、6種抗癌藥帶量採購結果公布;中藥材價格飆升最高漲幅達116.7%;47家企業口罩不合格;國藥集團邁向5000億時代;華東醫藥2019年工業收入首破百億;首款國產HPV疫苗5月起可預約接種:329元/針;基層醫生漲薪潮來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多款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被亮紅燈;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美國1期試驗完成受試者招募。
  • 「全民免費」背後,新冠疫苗概念股懸了
    來源:讀懂財經2020年最後一天,我們等來了新冠疫苗的好消息——國內首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今天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
  • 2020進博會開幕,全球性藥企紛紛亮相,它們帶來的創新產品有哪些?
    其中,有多款創新療法將在本屆進博會首次亮相,包括:特應性皮炎領域的口服JAK1抑制劑upadacitinib,該藥將於第四季度全球同步申報上市,有望成為艾伯維首個在中國實現與歐美同步上市的創新藥;BCL-2抑制劑維奈克拉片(venetoclax),該藥的上市申請已在中國被納入優先審評,針對的適應症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 貝達藥業「恩沙替尼」獲批上市 首個國產 ALK 抑制劑
    來源:Insight資料庫作者: Insight資料庫 11 月19 日,NMPA 最新批件顯示,貝達藥業 1 類新藥鹽酸恩沙替尼(CXHS1800045,CXHS1800046)獲批上市,成為國產首個自主開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