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一區,曾用名臺北縣,GDP654.88億,人均可支配收入33279.4元

2020-12-14 先生說生活事

鹽城一區,曾用名臺北縣,GDP654.88億,人均可支配收入33279.4元

大豐區,江蘇省鹽城市市轄區,大豐地處黃海之濱,江蘇省東部、鹽城市南部,位於北緯32°56′~33°36′,東經120°13′~120°56′,東臨黃海,西連興化市,南與東臺市接壤,北與鹽城市亭湖區交界,擁有112公裡長的海岸線,總面積3059平方千米。

大豐1942年5月始設縣,歷為東臺屬地,由東臺析出,原名為臺北縣,意為東臺北部,後因與臺灣省臺北市、臺北縣(今新北市)重名,1951年8月更名為大豐。1996年8月撤銷大豐縣,設立大豐市,2015年8月撤銷大豐市,設立大豐區。

大豐是長三角城市群中一顆耀眼明珠,是麋鹿故鄉、黃海港城、上海「飛地」、革命老區、長壽之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開放包容。總人口72萬人。轄2個街道、11個鎮、兩個省級開發區,境內有江蘇省屬農場3家和滬屬農場1個,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大豐先後榮獲「全國首批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首批可持續發展先進示範區」、「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國家級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衛生城市」、「江蘇省園林城市」、「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中國最佳休閒小城」和「中國生態保護最佳溼地」。是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大豐經濟保持穩定增長。201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4.8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72億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28.17億元,同比增長1.4%;第三產業增加值337.99億元,同比增長8.3%,增幅列鹽城市首位。人均GDP達93581元,同比增長5.3%。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19年全區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3.6:34.8:51.6,其中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4個百分點,比鹽城市平均水平高4.1個百分點。

大豐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9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79.4元,同比增長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37.1元,同比增長8.2%,收入比鹽城市平均水平高62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21.2元,同比增長9.0%,收入比鹽城市平均水平高2863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58縮小至1.57。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對比
    此外,2019年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為6.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990865億元(折合14.36萬億美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GDP接近7.08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約為1.03萬)。那問題來了,同期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分別的是多少呢?
  • 2019年全國縣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0強:義烏第一,浙江多縣市入圍!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義烏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8121元,在全國各縣及縣級市中位居第一位。崑山市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9735元,位居全國各縣市第二位。常年GDP總量第一縣市的崑山,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國第二,綜合實力非常出色!
  • 鹽城有個縣,人口62萬GDP超385億,是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響水,是江蘇省鹽城市所轄縣之一。處江蘇省東北部沿海地區,連雲港、淮陰、鹽城三市交界之間,東瀕黃海,北枕灌河,西與灌南、漣水交界,南抵中山河。縣域東西長61公裡,南北寬21公裡,總面積1461平方公裡。漣灌阜邊區辦事處。
  • 人均可支配收入40772元!恭喜泉州,全省第二!
    其中,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72元,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長4.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省第二去年,一至四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增速分別為1.1%、1.8%、3.5%、4.1%,呈現逐季好轉態勢。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 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
    中新網4月17日 國家統計局4月17日發布2020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
  • 49899元!2019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高出將近2萬元
    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近期公布了2019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浙江以49899元僅次於上海和北京排在全國第三位!
  • 山東農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7000元
    據通報,2019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775元,較2015年增長37.5%,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十三五」時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
  • 我省一季度GDP5343.4億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7元
    >其中:餐飲收入183.5億元,下降28.6% 商品零售1622.6億元,下降9.6%民生保障城鎮新增就業11.7萬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1元,同比增長3.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4.3%「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
  • 山東農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7000元 比5年前增長近4成
    據通報,2019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775元,較2015年增長37.5%,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十三五」時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
  • 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南生注意到,仍然有很多網友分不清「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區別。經常將人均GDP或人均國民總收入,當成了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從而鬧出了一些「低級笑話」。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的區別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境內,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出來的最終產品或服務的總價值。通俗的說:中國的GDP,是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國民 + 外國人」共同創造的——在2018年,約為90.03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去年全年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3.608萬億美元。國民總收入,英文簡稱是GNI。它的算法實際上就是以前的GNP(國民生產總值)。
  • 統計公報:2019年廈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70元
    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  「公報」顯示,2019年,我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70元,比上年增長9.7%,明顯高於GDP增速7.9%。在廈門市統計局局長郭華生看來,這意味著城市發展的福祉更多惠及百姓。據介紹,我市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齊頭並進,這說明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了。
  • 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6元 消費支出下降
    人民網西安4月20日電 (任志慧)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0.8%。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調查,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20年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6元,同比名義增長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全國下降3.9%)。
  • 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30名縣市區排名出爐
    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30名縣市區排名出爐,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也就意味著最窮困。最低30名就是河南省貧困程度的體現,最低前五名依次是:臺前縣、範縣、內黃縣、盧氏縣、正陽縣。排名倒數第一的隸屬於河南省濮陽市管轄,豫魯兩省交界處,臺前縣是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中原經濟區濮範臺扶貧開發綜合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羽絨之鄉"。排名倒數第二的是範縣也是革命老區,但是這個縣有個特別之處「」全國一大怪,縣城設在省界外」。
  • 京滬收入破6萬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內地最富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萬每經記者李彪每經編輯陳旭孫志成近日,國家統計局和地方統計局陸續公布了2018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 15735元!2020上半年重慶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爐!這次你達標了嗎?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速)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增長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0%。
  • 義烏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8121元 工資性收入增長5.9%
    資料圖今天(1月22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義烏調查隊了解到,2019年義烏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21元,同比增長8.6%。從收入構成看,人均工資性收入29104元,比上年增加1629元,增長5.9%,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全國
    記者今日(15日)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雲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支撐引領,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走出去步伐,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增強,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 國家統計局: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
    記者從會上獲悉,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
  • 每日一詞∣人均可支配收入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由於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70年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報告顯示,194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9.7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228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59.2倍。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存款呢?
    還是有很多網友分不清人均GDP、人均收入的區別啊。今天南生再次撰文給大家介紹下兩者的區別。首先GDP是生產的概念,指的是一個時期內一國、地區內各個常住單位所創造的最終產品、服務的總價值。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體居民人均獲得的「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人民幣(按上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4455美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這個「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我們實際拿到手的各類型收入,除了工資外,還保留投資、做生意、補貼、福利等其他各項收入」。如果算上已經繳納的稅費,那就不止30722元人民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