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發現,銀河系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2020-12-18 騰訊網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宇宙中去尋找宜居星球,希望可以在未來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之前,人類移民到這些星球之上,讓人類文明可以一直在宇宙中延續下去。那麼,探索到今天,科學家們都有哪些新發現呢?

研究者稱銀河系中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

前段時間,來自美國《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讓很多人都深感意外,因為根據研究顯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著3億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這些星球中至少有4顆,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不足30光年。

這意味著,只要未來人類找到了宇宙中的往來捷徑,那麼去往這些宜居星球,將變得非常容易,同時,研究者也指出,雖然3億顆看起來已經非常多了,但是這仍然是保守估計的數據,真實情況可能要遠比3億顆還要多。

科學家們是如何判斷的呢?這都要感謝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服役」期間採集到的行星數據。根據資料顯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一共發現了數十億顆系外行星,通過判斷它們的大小、類型,以及它們所在的恆星系統情況,最終,科學家們從數十億顆系外行星中,挑選出了3億顆潛在宜居星球。

當然,潛在宜居星球不代表著它100%宜居,還需要後續大量的數據作為參考,那麼,在讓我們看一個問題:這些潛在的宜居星球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

地球之外會有地外生命嗎?

什麼是地外生命呢?簡單來說,就是除了地球之外,其它星球上的生命體。通過現代研究,科學家們相信,宇宙中和地球一樣的星球數量是非常多的,甚至很多星球的氣候環境,要比地球還要宜居,這些「超宜居」星球在宇宙中廣泛分布,自然意味著,地外生命也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同時,科學家們還發現,可以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在宇宙中隨處可見,只要一個星球上支持這些元素進行化學反應,那麼,生命就會出現。

其實,我們無需將目光看得太遠,單從太陽系的角度來看,除了地球之外,其它太陽系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是非常大的。

比方說火星,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很多地下湖泊,懷疑其中存在著獨立進化的火星微生物。

類似的情況還在木衛二上發生,NASA的科學家通過模擬,發現木衛二的背面是發光的,這意味著,木衛二的冰殼之下,的確存在著海洋,同時,由於木衛二上存在氧氣,也猜測木衛二上同樣存在生命。

所以你看,地球並不會是宇宙中唯一的一顆生命星球,人類沒有發現地外生命,其實都是因為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有限,還不足以去發現它們。或許不久的將來,就會有發現地外生命的消息傳來,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科學家發現神秘信號,它來自一顆宜居星球
    不過從目前對於射電信號的了解來看,科學家們並不認為發出射電信號,就一定和外星文明 有關,比方說或許恆星和行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可能通過一系列的反應,也會產生很多電磁信號。比方說如果這顆系外行星擁有很強的磁場,那麼在恆星的輻射作用下,就會出現電磁信號,當然,如果這個推力成立,另一個猜想也會隨之出現:那就是距離地球51光年之外的這顆行星,或許會是一顆宜居星球。
  • 諾蘭《星際穿越》成真會怎樣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
    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而此刻它可能真的要來了!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就行星的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開始判斷。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
  • 研究發現:佔宇宙3/4的紅矮星沒有生命,人類是孤獨的?
    這些恆星都處在銀河系,它們有些距離我們幾光年、有些數萬光年,我相信你在一瞬間會想到:這些星星周圍會不會也有一顆類似於地球的行星,上面會不會也有一個外星生命正在仰望星空,也想著同樣的問題。
  • 罕見「π行星」被發現,它和地球太像了,上面會有生命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從上個世紀下半葉開始,人類就踏上了尋找宜居星球和地外生命的道路,到目前為止發現太陽系內外不少於1000顆行星。銀河系中的行星數量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其中能像地球那樣擁有合適自然環境的星球又有幾個呢?因此每當科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時,都會引起公眾的關注。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支天文研究團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該團隊指出他們在觀測太陽系外空間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顆和地球「長相」類似的行星,並將其取名為「Π星球」。
  • 國外科學家宣布發現特殊星球,它富含氧元素,是宜居星球嗎?
    近二三十年來,國外出現了許多關於外星文明的科幻電影,儘管這些科幻電影中很多情節和設定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但是反映出大多數人對外星生命的態度,即它們是有可能存在的。如果外星生命存在的話,那麼它們藏身於何處呢?對於這個問題,主流觀點認為只要找到一顆宜居星球,就能發現外星生命。
  • 宇宙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八顆星球
    按照科學家們制定的標準來說Kepler-442b事實上比地球更適宜居住。這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星球發現於2015年,距離我們大約有1100光年。如果它是一顆巖石星球的話,它的質量或許是地球的兩倍。Gliese 667 Cc:這顆星球圍繞24光年外的一顆紅矮星軌道運行。這顆巖石星球發現於2011年,它就處於恆星系統的宜居帶中。科學家們估計它的質量接近地球質量的四倍,但是目前無法確定它的大小。
  • 日本科學家發現「黑洞行星」,就在銀河系中心,會有生命存在嗎?
    當人類進入到現代,伴隨著天文事業的發展,有科學家提出,銀河系的中心或許是一顆超大質量的恆星,後來,通過觀測,最終確認是一顆超大質量的黑洞。主宰一切的神秘黑洞在目前已知的各種黑洞類型中,每個大星系中心都有的超大質量黑洞,無異於是最神秘的天體。它們在各自的星系中主宰著一切,而且即使是最小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質量也是太陽質量的上百萬倍。
  • 美歐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還適合居住,或有地外文明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命物種的家園,迄今為止,人類仍然沒有在茫茫宇宙中發現任意一個地外生命體,更沒有發現哪個星球上有地外生命存在。那麼在茫茫宇宙中,真的就沒有像我們的地球這樣宜居的星球可供地外生命生存嗎?不存在可讓我們人類等地球生命移民的星球嗎?
  • 地球並非最宜居的星球?
    幾十年來,這些科學家一直以地球為黃金模板,尋找著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因為地球上的人們只知道一個有生命的世界,也就是我們的地球,因此把地球作為尋找系外生命的模版,似乎也無可厚非。比如科學家試圖在最接近地球環境的火星、木星的含水衛星木衛二(Europa)上尋找生命。
  • 這個新發現的巨大星球是地球8倍大,上面能看到兩個太陽
    克卜勒47號是一個比較有名的雙星系統,近日有報告稱,科學家在這個系統裡發現了第三顆很不一樣的行星,這顆行星被命名為克卜勒47d,它比它的兩個「兄弟」更大。毫不例外的是,在這顆大行星上面,一天能看到兩次日落。
  • 地球親戚星球被發現,上有水有山有樹木,甚至還有生命
    甚至有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科學家發現了「地球的表哥」,可能有生命,從那裡看地球很奇妙】我們都知道,宇宙對於我們人類而言,真的是十分的廣闊,天空上有很多的行星,僅僅是銀河系就擁有1000億顆行星,有許多的行星,哪怕它存在生命的概率只有0.000001%,那麼這也代表了它具備生命的可能,而銀河系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而已,要知道,除了銀河系之外,宇宙中還存在著很多其他星系
  • 科學家剛剛發現地球2.0!距離我們300光年!
    一項觀測表明一顆新發現的外星行星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星球!堪稱地球2.0!據消息稱,這項發現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2018年11月退休的克卜勒(Kepler)所收集的數據,科學家們在分析這些數據時,剛剛發現了一顆隱藏的宜居星球:一個地球大小的世界,科學家猜測可能有能力支持我們所知的生命。
  • 科學家在這顆星球上有重大發現,知道後激動不已,這是為什麼?
    在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認為地球是浩瀚廣闊的,可是站在宇宙中再看地球,你會發現它只是一個非常渺小的星球,真正浩瀚的是這個我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宇宙。人們在感受宇宙浩瀚的同時,也會想到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可能很多人還會懷疑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可是當我們真正走出地球之後,這個懷疑已經不存在了。
  • 為什麼克卜勒452b適合人類宜居?科學家有什麼判斷標準?
    研究發現,克卜勒452b圍繞運轉的恆星與太陽非常相似,而克卜勒452b在星系中的位置,和地球一樣都處於星系宜居帶。 但克卜勒452b的發現,還是讓很多人為之振奮,並親切地稱呼它為:地球的表哥。 那麼問題來了,科學家是怎麼判斷克卜勒452b是否適合人類宜居呢? 這其實涉及到天文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模型思維。
  • 按理論推算,銀河系中應該布滿生命!
    按理論推算,銀河系中應該布滿生命!有一個話題在科學界一直都沒有準確的答案,外星人是否存在?如果真的有除了人類之外的高級文明,他們的身體構成是否和人類一樣的,他們究竟在哪裡?關於外星人的探討成為了最為熱議的話題。一代又一代的高科技設備不斷升級,為什麼到現在我們都沒有發現過外星人呢?他們是否真正的到訪過地球呢?
  • 宇宙那麼大,為什麼科學家們沒有找到有生命的星球吶?
    關於宇宙的演化、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結局,科學家們提出過很多猜想,目前主流科學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經過漫長時間的超光速碰撞,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據科學家估計,不可觀測宇宙直徑範圍現在至少達到23萬億光年,而一光年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了。由此可以看出來宇宙是真的很大,大到難以想像。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陽系內的一顆普通恆星,整個太陽系的大小如果把奧爾特雲當作是邊界的話,那麼直徑在2-3光年。而太陽僅僅是銀河系兩千多億顆恆星之一,而銀河系又是宇宙中2萬億個星系之一,這個數據是難以想像的。
  • 外星文明會在哪個角落?不用找了,人類可能是銀河系唯一的文明
    要知道,根據科學家的探索研究,銀河系大約誕生於135億年前,也就是在宇宙大爆炸3億年之後,銀河系就誕生了,是一個在宇宙中非常古老的星系。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存在一些領先人類數百萬年甚至是數億年的外星文明,理論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如果銀河系外星文明存在不少,其中一些還是強大的星際文明,那麼整個銀河系應該是非常熱鬧的。
  • 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的生態環境還要好,或存在生命
    然而,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們發現了許多行星。相比之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是獨一無二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星球。也許這就是生命行星的特徵。人類見識了宇宙的浩瀚之後,自然對地外生命的存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無論從宇宙的浩瀚還是從138億年的宇宙年齡來看,地外生命的存在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科學家們努力了半個多世紀,直到現在仍然沒有發現任何地外生命的痕跡。
  • 科學家在這2顆行星上發現有疑似文明信號,還有星球大戰?真刺激
    科學家在這2顆行星上發現有疑似文明信號,還有星球大戰?真刺激!科學家從未停止過尋找類地行星,目的是能找到適合人類宜居的星球,以防地球發生意外,可以延續人類的生存。另外還有個目的就是尋找地外文明。科學家尋找類地行星的參照是根據這顆星球上是否有水、大氣、適宜的溫度等,這些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在人類宜居帶上尋找類地行星是最準確、方便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宜居帶上的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是適中的,這樣才能夠保證適宜的溫度,才能夠孕育生命,也能讓農作物生長。接著再縮小範圍,去探索哪些星球上有大氣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