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稅浴洋成了格鬥場上的一名拳手。
探訪成都「半地下格鬥場」追蹤
律師是什麼樣子?你一定會想起電視電影上那些形象:西裝革履、公文包、莊嚴文雅……
拳擊手什麼樣子?你可能會想起黢黑的泰森,肌肉鼓突、嘴裡含血、狂呼、眼神兇狠……
這樣勢同水火的特徵,斷難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可稅浴洋卻兼具這兩重身份:白天是律師,晚上則出入格鬥場,揚起拳頭真刀實槍地格鬥。
華西都市報2月15日第3版曾報導成都地下格鬥場的拳擊比賽,引起了讀者的熱情關注。今天,記者帶你走近一位身影出沒在地下格鬥場的年輕人,他是律師,也是拳手,他就是稅浴洋。
人物名片
稅浴洋
職業:律師 年齡:不詳 身高:1.60米 體重:80公斤 學歷:大學本科 搏擊技能:跆拳道、綜合 格鬥經歷:曾被對手打趴下,甚至昏倒 格言:我把搏擊當成是一種挑戰。它帶給我的是身體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悅。
稅浴洋律師正在閱讀卷宗。
A面 律師 細邊眼鏡 西裝筆挺
出門見當事人、往來各個法院……作為一名律師,稅浴洋每天連軸轉,幾乎一直在路上,在他的車後座上,經常擺著一套西裝。和記者見面時,稅浴洋剛見完一名保險索賠的當事人,手裡拎著厚厚的卷宗材料,白襯衣、打領帶、西服大衣,再加上一副細邊眼鏡,他和一般人印象中的律師形象並無二致。
這是他從事律師行業的第5個年頭。當律師是他從小的夢想。上世紀80年代,劉德華主演的港片《法外情》給了他關於律師的最初啟蒙。念了4年法學的稅浴洋在工作數年後,辭職參加司法考試,2009年正式進入律師行業。
B面 拳手 鬥獸籠裡 拳拳到肉
2015年11月28日晚,稅浴洋脫下西裝,換上了一身輕便服裝,急匆匆趕往成都科華路附近一個半地下的格鬥場。
他預約的比賽在當晚10點半。上場前,他只看過對手的照片,及「身高178cm,體重80kg」等資料。此外,一無所知。
上場後,雙方選手友好地擁抱擊拳。裁判高舉的右手下劃,比賽開始。「比賽時,腦子裡是很冷靜的,不像很多人想像的熱血沸騰或者血氣上湧。」稅浴洋說,防守、進攻,都需要冷靜判斷,每一個挪移都需要取捨。
在這家酒吧,「現場格鬥」是比賽,也是表演,更是酒吧的最大賣點(華西都市報2月15日第3版曾報導)。在不到60平米的房間裡,四周安裝了鐵製樓梯和簡易平臺,形成環形看臺。正中間是一個縮小版八角「鬥獸籠」,當6盞射燈啪啪啪啪亮起,選手入場,上演一場場肉搏戰,這個酒吧就迎來最沸騰的時刻。
面對比自己更高大、健壯的對手,在9分鐘的比賽時間裡,他頻頻出擊,掐著每一個進攻的時機揮出拳頭。鐵籠中,電子音樂聲已模糊,清晰的是自己的喘息、心臟的劇烈跳動,以及拳肉相撞時發出的嘭嘭聲。
比賽時間加上中間休息,到晚上10點45分,比賽結束,裁判舉起稅浴洋的右手宣布獲勝。律師拳手稅浴洋,露出了當晚的第一次笑容。
自述 中學體育不及格 武俠夢讓他走上格鬥之路
「男孩子,不是都有一個武俠夢嗎?」偶像李小龍的一身功夫令稅浴洋欣羨不已。18歲那年,他開始接觸格鬥。此前,因為胖,他孤獨、自卑地度過中學時代。
「身高1米6,體重160斤。」稅浴洋的中學時代,「體育從來不及格,經常被同學嘲笑或者欺負。」
上高中後,他長期堅持跑步;買來各種各樣關于格鬥、武術方面的書和CD,一有時間就對著書本或電視模仿練習……在旁人看來,這不過是小打小鬧,連「三腳貓功夫」都算不上。
這樣的「小打小鬧」,從高中堅持至今。
大學時代,他開始學習跆拳道並達到黑帶水平。大學畢業後,他繼續進行綜合格鬥練習,並保持著每周兩次的訓練頻次。
2015年11月底,稅浴洋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發出的格鬥比賽照片。「他說有個酒吧剛開張,組織格鬥比賽。」拿著朋友給的微信號,稅浴洋報了名。很快,組織者通知他找到了實力接近的對手,但身高體重都比他略勝一籌。2015年11月26日晚上10點30分,稅浴洋走進「鬥獸籠」,並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對手。
訓練和比賽中難免受傷,脫皮、挫傷、崴腳,都十分常見。「受傷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幾年前的一場比賽中,左腳趾骨裂、右手中指骨骼變形。」稅浴洋說,他被對手打趴下,甚至昏過去。
「我把搏擊當成是一種挑戰。它帶給我的是身體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悅。」稅浴洋說得輕描淡寫,卻從不敢讓母親知道他和別人打比賽:「老人家,知道多了反而擔心。」
群像
有學生有保鏢有白領 有人衝著500元獎金上臺打拳
白天是「紳士」,夜晚變身「野獸」,這是這家半地下格鬥場的宣傳口號,也煽動著許多像稅浴洋一樣的普通人走進不足10平米的「鬥獸籠」。華西都市報記者經過調查發現,不足2個月的時間裡,這個酒吧上演了35場格鬥賽,參與選手共70人次,其中登記為「健身房教練」或「職業拳手」的有10人次,「自由職業」或「司機」的有6人次,「學生」19人次。每個人都走進同一個鬥獸籠,卻又都有著不同的理由。
「登記為自由職業或者司機的,很多其實是社會人士,給『哥老倌』些當保鏢、開車的。」酒吧一名股東說,除此之外,很多選手從事的都是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工作,「白領、教師、設計師、學生等等都有。」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6歲,是一名文身師,在接觸格鬥後,開始走上職業拳手的道路,現在在泰國一家拳館訓練學習。
22歲的成都應屆大學畢業生路暢和稅浴洋經歷相似,也是從高中開始學習搏擊格鬥。不同的是,優渥的家境支撐著他一路聘請私人教練一對一指導。「我以前是個書呆子,學打拳就是為了改變自己。」2015年的聖誕夜,路暢臨時下場,在對手的犯規動作中,嘴唇被打出2釐米左右的傷口,當場流血。在去醫院簡單處理後,回到家的路暢告訴爸爸,自己是走路摔跤摔破的。「父親一直不支持我打拳,怕把我腦子打壞了,影響成績。」路暢說。
而路暢的一名同學魏然(化名),家境不太好,立志要走職業拳手的路,上臺打拳,就是衝著贏一場500元的獎金來的。(記者 張元玲 楊雪 攝影雷 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