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白宮將提出大規模造艦新計劃,犧牲航母來建小型軍艦

2020-12-12 環球時報

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1日報導,美國白宮計劃公布的一項五年造艦計劃,將給美國海軍帶來更大的預算,但同時會削減海軍未來新建大型航母的計劃。這激怒了五角大樓的規劃人員,他們多年來一直在討論如何平衡美海軍和其他軍種的需求。

資料圖

報導援引美國軍事網站「防務一號」消息稱,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即將發布的文件提出了一項大規模的造艦計劃,但是以犧牲美海軍未來的一些航母為代價。OMB主任魯斯·沃特(Russ Vought)的發言人表示:「我們更新的30年造艦計劃是一個可靠的、負擔得起的實現海上霸權(maritime supremacy)的路線圖,並向我們的對手,如中國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息。」

一名熟悉該計劃的美國官員稱,為了使擬議的海軍預算發揮作用,對陸軍和空軍的預算進行了必要的削減,「對任何軍種來說都是完全不可持續的,如果繼續這樣做,將導致出現一支空洞的部隊」。

周三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沃特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為五角大樓滿足這些苛刻要求進行了辯護。他們寫道,「假設美國防部在2022年財年的預算上限為7220億美元,該計劃將使造艦費用在第一年僅增加67億美元,即33%,增至270億美元。到2026年,海軍的造艦費用將增加390億美元。不需要犧牲其他國家安全優先事項,通過將從中東撤軍中節省下來的資金進行再投資、管理軍事人員規模以及削減五角大樓的開銷,可以完全抵消增加的成本。」

資料圖:美海軍「福特」號航母

報導稱,OMB的提議將削減第5艘至今尚未命名的「福特」級航母,這艘航母預計將在2036年服役,這意味著美海軍將只建造4艘新航母:「福特」號,已經完工但尚未服役;「約翰·甘迺迪」號,目前正在建造中;「企業」號,計劃在2022年鋪設龍骨;以及計劃於2026年開建的「多裡斯·米勒」號。美國國會已經為所有4艘航母撥款。

根據目前的服役壽命估計,如果計劃中的第5艘「福特」級航母被取消,而且沒有新的大型航母建造計劃,那麼到2040年,美國海軍將擁有9艘航母,到2046年只有7艘,到2050年會更少。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一份關於未來海軍力量的內部研究報告建議美海軍維持8至11艘航母的規模。

資料圖:美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

美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在10月份宣布了這項研究的結果。該研究建議,到2045年,美國海軍將擁有500艘軍艦,其中至少有140艘無人軍艦。美國海軍目前裝備有296艘軍艦,目前目標是到2030年擁有355艘軍艦。

俄羅斯衛星網表示,美國海軍目前的造艦計劃無法達到這個目標。不過,白宮擬議的計劃將在2022年至2026年間投資1700億美元,購買82艘有人和21艘無人戰艦。

相關焦點

  • 山東艦渤海演習曝光,美衛星卻發現不對勁,立即提出造艦新計劃
    所以,我國首艘航母山東艦的入伍時間並不長。因此,我國海軍正在積極圍繞山東艦組織演習,以此令航母戰鬥群儘快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山東艦渤海演習曝光眾所周知,我國海軍於前段時間正式列裝了山東艦。不過,山東艦航母戰鬥群依舊沒有形成完整的作戰體系,所以還無法正式投入戰鬥。
  • 美對抗中國30年造艦計劃被削減,外媒瘋狂「祭出」川普
    相同的是,此次公布的計劃與355艘軍艦「擴軍計劃」一樣,不僅難以付諸實踐,而且會對地區安全局勢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不同的是,最新計劃中,進入本世紀30年代後,美海軍軍艦數量將達到355艘,到了2051財年將會達到406艘,這其中包括輔助艦艇,但不包括無人艦艇。
  • 美擬「變相」推進造艦計劃:大力發展無人作戰艦艇
    近年來,美國將大國競爭列為首要威脅,美海軍也從注重「由海向陸」的力量投送,向全面增強制海作戰能力轉型。在此背景下,美海軍部發布了新版《艦隊結構評估報告》,提出美海軍艦艇數量將由原計劃的308艘增至355艘,在計劃增加的47艘艦艇中,大型高端艦艇佔了39艘。美海軍於2019年3月向國會提交的《2020財年海軍艦艇長期建造計劃》,再次明確了2034財年實現355艘艦艇的目標。
  • 美海軍欲擴至500艘軍艦,能防住高精度飛彈的飽和攻擊嗎?
    圖為美國海軍根據美國國防部公布的未來美海軍兵力結構建議文件顯示,未來二十五年,美國海軍將把軍艦和潛艇增加到500艘,另外小型艦艇也要予以增加,無人艦也將大幅列裝,目前美國海軍現役艦艇總數為實際上對於美軍戰力結構調整的計劃美國已經醞釀已久,早在埃斯珀擔任美防長期間,就公布了美軍結構優化的藍圖,希望從整體上增強美國軍事實力,以應對所謂的大國戰略競爭,海軍戰力提升也是該計劃的一部分,至於如何將艦艇數量擴充500艘,美國五角大樓內部小組已經給出方案,未來主要圍繞兩點展開,首先是小型化,所謂的小型化就是減少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的數量
  • 4月9日晚,遼寧艦航母穿越海峽,航速1節打開AIS,白宮:前所未有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10日的報導稱,4月9日晚7點10分左右,我海軍遼寧艦在臺海中線,由西向南航行。遼寧艦航母穿越海峽時,一直保持1.2節的航速,同時它還打開了AIS系統。白宮在了解此事之後表示,這一情況是前所未有的。
  • ...開啟「造艦競賽」,這次的戰書給了中國!甭管接不接,先來算一筆帳
    100年前,美英日等國在華盛頓締結《五國海軍條約》,暫時遏制了當時列強間幾近失控的海軍軍備競賽。 100年後的今天,這熟悉的一幕重映了:12月17日,美國軍方發布海軍戰略文件,鼓動海軍大肆擴軍,頗有要給拜登時代的海軍政策定調的意味。結合此前提出的「海軍力量2045」計劃,美軍即將在西太平洋掀起一場規模更浩大的造艦競賽,目標直指中國。
  • 扣押油輪衝撞軍艦!60分鐘僵持對峙,美艦鳴笛警告狼狽而逃
    川普故技重施,再次凍結伊朗16億,扣押油輪衝撞美艦 由於華盛頓插手幹預阻撓,所以這個貸款遲遲沒有批准下來。
  • 美國新造艦計劃,瘋狂到脫離現實也要上,窮兵黷武因為什麼?
    組成76的軍艦中,驅逐艦、兩棲艦無疑是主力選手;這個數字之外,正在趕製的航母所釋放出來的威壓也不容小覷。美國擬建大型無人水面艦艇所以整理之後,美國海軍的新造艦計劃中,僅2022年到2026年間,需要新建的軍艦數量,不無誇張地達到了82艘之多,幾乎比2021年到2025年間建造44艘的計劃翻了一倍
  • 日本內閣批准新造兩艘「宙斯盾」艦,日媒:將促使中俄進一步發展...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日本共同社12月18日報導,日本菅義偉內閣在當日批准在兩艘新造軍艦上裝備「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的基本方針,以取代東京今年早些時候拒絕的岸基預警系統。據悉,日當局還計劃在艦上安裝攔截飛彈,以應對各種空中威脅。
  • 造艦計劃連續被砍,還10年花510億美元購艦
    印度對海軍的建設非常重視,但是在海軍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每年的預算都沒有軍方所要求的水平,在2020年時,在海軍裝備領域的幾項重要計劃被取消,包括:第3艘航母,兩棲攻擊艦項目等,這似乎給人了一個不理想的未來前景,但是在2012年11月的時候人們發現,印度竟然提出了非常龐大的海軍發展計劃
  • 盤點美軍未來造艦計劃,戰略重心發生轉變,無人作戰嶄露頭角
    近日,美軍過海軍公布了未來造艦計劃,在這份造艦計劃中,美過海軍展望了未來30年的造計劃,並重點提及了未來5年的造艦動向,計劃中,美軍到2045年,將會把水面艦艇的力量從355艘增加到405艘,並且增加部分無人作戰艦艇,接下來作者將單純從裝備角度簡要的談一下這份計劃的內容,僅為拋磚引玉,供各位讀者奇文共賞.
  • 003型或3年內投入使用,2035年會服役多少艘航母?美國人給出答案
    美媒表示,中國正在以一種堅定的信念朝著藍水海軍邁進,003艘航母預計將在2023年投入使用,在第三艘航母服役之際,中國的軍艦擴張計劃不僅僅是圍繞003航母建造,而是多個航母打擊群,恐怕在為此前消息人士透露的計劃在2035年服役的6艘航母做準備。
  • 哪來的勇氣!不到兩年3度漏水,英國人仍欲派航母來南海「揚威」
    據英媒報導,英國海軍的伊莉莎白女王級2號艦「威爾斯親王」號,自2019年服役至今,不到2年的時間就3次漏水,在海上的執勤時間僅有87天。最新一次漏水是在2020年的12月,引擎室被海水浸泡超過24小時,電力系統受損嚴重,不得不回母港維修,再次復航預計要等到2021年5月份。
  • 增強海軍實力,川普政府計劃三十年造艦,反幫倒忙
    造艦計劃最早由前任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提出,旨在增強美國海軍實力。然而美國軍事專家指出,該計劃耗時,費力,涉及利益團體眾多。川普政府的三十年造艦計劃可能引起空軍、陸軍不滿,影響整體軍事實力,反而給美國幫了倒忙。 此次海軍報告中所提及的三十年造艦規劃,在埃斯珀原計劃的基礎上,補充了一部分新細節。
  • 剛與美艦發生激烈對峙 俄軍立馬發射飛彈 直接刺破白宮心理防線
    數十年來,美軍艦機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滿世界轉悠,並且時常在靠近他國領海或領空附近的地方刻意挑釁。由於美軍仍擁全球最強的實力,絕大多數國家都選擇忍氣吞聲,不想與美軍直接碰撞。按照俄羅斯媒體的說法,俄軍通過無線電喊話被美軍無視後,很快美俄軍艦發生了激烈的對峙。「維諾格拉多夫」號還發出了警告稱,美軍艦的行動不可接受,俄軍艦將採取「使用衝撞行動」將美軍趕出領海。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向來言出必行,而且這次警告的意思非常明確,美軍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如果美軍不聽警告駛離領海,那麼就不能怪俄軍艦不客氣了。
  • 美軍艦再次通過臺灣海峽,臺媒:系今年第七次,美艦為何總「串門」?
    報導稱,這是繼5月13日伯克級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 DDG-85)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後,再度有美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對此,臺防務部門5日稱,一艘美作戰艦昨日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執行一般航行任務,臺防務部門還宣稱,臺軍全程掌握臺灣周邊艦、機相關動態,狀況正常。
  • 蘇聯航母為何裝備大量手榴彈?教訓源於一次慘烈的軍艦沉沒事故
    其實這些手榴彈的主要用途是驅離可能下潛到航母艦底的潛水員的,防止軍艦 遭到這種特種襲擊,蘇聯海軍採取這樣的做法是源於此前一場慘烈的軍艦沉沒事故而得出的深刻 教訓和經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最終決定拆分義大利艦隊,由蘇、美、英三國抽籤來決定三艘義大利戰列艦的歸屬問題,當時美英得到了更新的「義大利」號和「維託裡奧·威尼託」戰列艦,蘇聯則分得了較舊的「凱撒大帝」號戰列艦,該艦於1949年移交給蘇聯,蘇聯海軍隨即將其 重新命名為「新羅西斯克」號,加入蘇聯黑海艦隊,「新羅西斯克」號可以說 是當時蘇聯海軍最大的軍艦 。
  • 西太造艦競賽拉響,被嚴重低估的一款中國艦,已掀起波瀾
    近十年來,解放軍海軍迅速崛起,現在已經擁有了2艘航母、055萬噸驅逐艦、052C/D、075兩棲攻擊艦為代表的先進大型艦船。而目前我國周邊海域局勢不容樂觀,美國已經聯合盟友拉開了「大網」,中國海軍發展更是迫在眉睫。
  • 臺灣海軍吹噓要批量造「航母殺手」 美媒潑來一盆涼水
    臺灣海軍吹噓要批量造「航母殺手」 美媒潑來一盆涼水 2020-12-16 08:54:12按照規劃,臺軍首批將建造3艘同級艦,後續還會陸續開工約10艘,它們將在2026年左右全部服役,成為應對解放軍的「不對稱戰力」。  臺灣「中央社」15日稱,臺海軍早在2015年就服役了原型艦「沱江艦」,在它的使用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後,新建造的「塔江」號於15日正式下水。同時舉行下水儀式的還有臺軍自行研製的快速布雷艇。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當天親自主持了下水儀式。
  • 計劃擴充至7艘,晉升第二航母大國,美智庫直呼:藏得太深
    導語:計劃擴充至7艘,晉升第二航母大國,美智庫直呼:藏得太深全球航母最多的國家是美國,現役有12艘在運行,同時還有健全的航母編隊,整體作戰能力極強,而且還都是以「核動力航母」為主導,像尼米茲級、福特級等,身上擁有大量的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