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貸款提前消費成為網購的一大特色,學生群體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雙十一」剛剛過去,「雙十二」接踵而來,不法分子盯上學生群體,為其定製了一款以註銷學生貸帳戶為由的詐騙模式。
11月25日11時許,受害人胡某接到自稱是京東金融的電話,稱胡某需要註銷學生貸帳戶並歸還貸款,否則會影響徵信。胡某信以為真,向對方提供的兩張銀行卡分別轉帳33000元和11250元,後發現被騙,共損失44250元。
11月26日14時,受害人劉某接到陌生電話自稱是鑫夢享的客服,對方稱劉某之前註冊過學生貸,現因國家政策需要註銷,劉某信以為真並通過QQ和微信與對方聯繫,後劉某按對方要求通過手機銀行給對方多張銀行卡轉帳,共計571860元,至當日19時劉某聯繫不到對方,發現受騙。
不法分子在實施此類案件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1、非法獲取信息。不法分子將在校大學生或應屆畢業生定位為作案目標,利用網絡購物平臺、貸款平臺,以非法方式獲取作案目標個人信息。
2、編造謊言,實施恐嚇。不法分子冒充客服以「影響個人徵信」進行恐嚇,要求受害人註銷學生貸帳戶並歸還貸款。
3、誘導轉帳,實現目的。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誘導被害人向其轉帳,達到詐騙目的。
為此,警方提醒廣大群眾:
1、消費觀念要正確。要樹立科學、正確的消費觀念,量力而行、理性消費,特別是學生群體要杜絕因攀比等心態,借貸過度消費。
2、個人信息要守好。注意使用官方渠道下載的網絡購物平臺、貸款平臺,同時在註冊、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避免信息洩露。
3、客服來電要當心。接到客戶來電時要保持冷靜,及時通過官方平臺核實情況,如發現可疑人員或察覺上當受騙,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4、轉帳匯款要謹慎。在轉帳匯款時,務必核實對方身份,絕不輕易向陌生人轉帳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