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划動的邊境界線:丟掉百萬土地後,中國才知道保護土地權益

2021-02-25 唯美小情調

西方列強到來之前,中國幾乎沒有對邊境進行過仔細的劃分,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邊境都是各民族雜居或荒蕪人煙之地,根本沒有清晰的界線。除了一些具有軍事價值的關隘外,中國邊境基本上是敞開的。

現代民族國家的概念是從歐洲傳入的,被歐洲人用武力和文化兩重手段強行灌輸給東亞各國。鴉片戰爭後,中國周邊各小國都變成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殖民者還進一步蠶食中國領土,這才迫使中國被動地劃界,以確定自己的領土範圍,保護自己的利益。

既然是被迫的,便意味著中國已經在領土問題上吃了虧。圍繞中國陸地邊境一圈,幾乎都發生過傳統中國領土被佔的事情。可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後,一直處於內亂狀態,無暇顧及邊境糾紛,不少領土長期被外國佔據,使後來的邊境談判趨向複雜化。

這些領土糾紛的始作俑者都是歐洲列強,他們想在中國周邊埋下隱患,使中國無法與周邊國家友好相處。這樣一來,這些周邊國家便會尋求列強的幫助,成為中國的敵人。

總的說來,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是俄國,接下來就是英國和法國。俄國直接侵佔外東北和外西北,還挑動外蒙古獨立,使中國損失了300多萬平方公裡。這些領土的喪失都有相應的國際條約,從法理上講已經不屬於中國。

即使是蘇聯成立後,由於中東路事件等等,中國又丟失了黑瞎子島等諸多島嶼。直到21世紀初,中國才通過談判收回了部分黑瞎子島及許多江中沙洲的主權,與俄國徹底完成陸地邊境的劃分。

中亞五國代替蘇聯與中國接壤後,中國從1992年開始與中亞各國積極磋商,推動邊境問題的解決。據統計到1994年,哈薩克歸還中國1200多平方公裡爭議土地,塔吉克則歸還了1000多平方公裡。

與此同時,中國也相應地放棄了部分有爭議的領土,以實現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的平等友好。當然,所有這些土地原本都在蘇聯和中亞國家的實際佔領下,新中國控制的領土得到了擴展。

俄國還夥同英國瓜分了帕米爾高原,也就是中國古代所稱的蔥嶺。清朝收復新疆後,帕米爾高原隸屬於新疆。可俄國和英國的侵略步伐在阿富汗相撞後,約定把阿富汗作為緩衝區,兩國都不直接佔領。

於是,中國的帕米爾高原成了兩個列強妥協的犧牲品,他們以瓦罕走廊為界,瓜分了帕米爾高原,並把這條走廊留給阿富汗。新中國在1963年按照實際控制和管轄情況,確定了中阿兩國的邊境線,證明中國充分尊重歷史與現狀,儘量爭取和平解決邊境問題。

除了阿富汗邊界外,英國人還在巴基斯坦、印度、緬甸留下了邊境糾紛。這三個國家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殖民者在與中國接壤的整條邊境線上進行過蠶食。

如今的拉達克、藏南等地區都是當年殖民者留下的麻煩,中國與巴基斯坦、緬甸都很好地解決了邊境問題,只有印度死抱著當年英國殖民者的侵略政策,這才有了今日的邊境衝突。

中緬邊境原來是雲南土司控制的區域,大部分屬於中國藩屬,也有一些土司向中緬兩國稱臣。英國人在19世紀末入侵片馬、古浪等地區,還私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

新中國在1960年與緬甸完成邊境談判,片馬、古浪、崗房約153平方公裡歸還中國,中國用勐卯三角地交換班洪、班老地區189平方公裡,使當地部落沒有被分割在兩個國家。

最後一個與中國完成陸地邊境劃分的是越南,兩國整整談了19年,終於在2009年籤訂協議,將有爭議的227平方公裡平均分為兩半,兩國從此不再有陸地領土爭端。

可以說,只要對方願意談判,中國都會秉承最大的誠意來解決,不會輕易動用武力。從近代史上看,中國無疑是吃虧的一方,很多有爭議土地原本都是中國的,後來被鄰國強佔,談判也沒有能夠全部收回。

不過,從更久遠的歷史和更寬廣的角度來看,歷代中原王朝對很多爭議地區並沒有實控過,大部分只是羈縻統治區,更沒有基層政權機構,這才導致了這些土地的喪失。

中國與鄰國劃定陸地邊界後,友好關係都會更上一層樓,為國家爭取到和平發展的空間,這些鄰國也往往會成為中國的重要貿易對象,促進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因此,邊境問題不應該是僵化的,否則只會被某些敵對國家所利用,成為壓制、阻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工具。

相關焦點

  • 以責令交地決定為由判定土地使用權人對土地失去權益是否合理
    原南京市國土局作出《責令交出土地決定》,責令王先生交出涉案土地。但王先生因法律意識單薄及行政訴訟知識的缺乏,對該《責令交出土地決定》未及時依法提起法律程序。2018年,王先生的別墅被違法拆除,別墅所在地的土地也被迫交出。為此,王先生委託了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的李順華、韓海祥律師,為其爭取合法權益。
  • 不該被封禁的土地:土地被侵吞百萬之後,中國才醒悟,解除禁令
    早在春秋時期,楚國當時還是蠻夷,他們才是最早修長城的諸侯國,而且防備的正是中原民族,即後來的漢族,南北朝時期,鮮卑人入主中原後,同樣把長城當作防禦柔然的重要防線。胡人對長城的有效性是親身體驗過的,所以只要有需要,他們也會不遺餘力修長城。滿清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剛剛佔了東北沒多久,他們便發現經常有朝鮮人到長白山去挖人參什麼的。
  • 遲來的移民固邊:被吞百萬土地後,中國才通過移民把土地握在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德意志移民生活的土地上,原先是有另外一個民族的,他們是土爾扈特人。土爾扈特人不堪忍受俄國的殘酷統治,毅然舉族遷往中國的故鄉,他們是蒙古人後裔,最早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西部。
  • 國情小百科|第30個全國土地日 保護土地保護我們的未來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耕地保護工作高度重視,明確要求堅持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根據自然資源部官網可查詢到的數據,2017年年末,全國耕地面積為20.23億畝,這個數字佔全球耕地面積大約為7%。
  • 壘磚搭架強佔土地 依法執行保護權益——徐水區法院成功執結一起...
    壘磚搭架強佔土地 依法執行保護權益——徐水區法院成功執結一起物權保護糾紛案件 2020-06-18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緬甸為何能鯨吞蠶食中國近2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緬甸,位於中國南部,是一個面積較大的東南亞國家。緬甸的國土面積為67萬平方公裡,不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其實原屬中國。
  • 俄羅斯曾4次歸還我國土地,加起來共有多少?數字出乎意料!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文化底蘊這方面跟中國相提並論。華夏大地的老百姓,在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創造了很多燦爛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唐朝的時候,周邊很多小國家,都把中國當成天朝上國。
  • 二戰後,波蘭被划走了近8萬土地,為什麼波蘭人卻舉國歡騰
    二戰爆發後,德國閃擊波蘭。蘇聯趁火打劫,捷克一馬當先。三面圍毆之下,波蘭很快潰不成軍,領土被蘇德瓜分殆盡。不過戰爭結束後,在英法支持下,波蘭不僅得以成功復國,還被列入戰勝國之列。 既然屬於戰勝國,理應參與瓜分勝利果實才對。
  • 一塊被中國丟掉的土地:面積雖僅有8萬平方公裡,但足以影響世界
    曾經被侵佔的一塊土地,面積雖然只有八萬平方公裡,但足夠影響世界自蘇聯正式解體後,俄羅斯提出要主動歸還我國領土,領土的管轄包括黑瞎子島的一半,那麼這個算不算我們是大國崛起的體現之一呢?眾所周知,俄羅斯對於自己國家的領土極其吝嗇,所以讓他們歸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我國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有了顯著提高。俄羅斯四次反覆提到要歸還的土地其實與他們侵佔我國的土地相比,完全不值一提。當時侵佔了我國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裡,但歸還的其實只有二百平方千米。不過一個非常重要的島嶼包含在這1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被中國丟掉的庫頁島。
  • 什麼是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是依據法律規定,由縣(區、市)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對家庭農戶承包土地的地塊、面積、空間位置等信息及其變動情況記載於登記簿,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權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以進一步明確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各項權益的一項活動。
  • 河北保定:壘磚搭架強佔土地 強制執行保護權益
    |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 作者:潘萌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人民法院通過強制清除,成功執結一起物權保護糾紛案件
  • 土地私有化,王朝興衰的根源
    為了保護農業經營者的權利,日本實行「耕者有其田」,嚴禁個人買賣土地,對土地權利變更和土地流轉進行嚴格限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開始對明治維新以來的土地制度進行改革。1946年9月,根據大英國協提出的方案,日本制定了《自耕農創設特別措施法》和《農地調整法改正法律案》,其中規定土地買賣必須由政府進行,個人不得擅自買賣土地。
  • 「202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高峰論壇暨第六屆梨樹黑土地論壇...
    劉強 攝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保護好東北黑土地,11月26日,「202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高峰論壇暨第六屆梨樹黑土地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 我的土地去哪了?
    一中年男子在外打工多年後回來興義準備在自家承包土地上發展農業產業沒想到發現自己的土地「沒了」他能找回來嗎?小編帶你往下看 近年來,因農村土地流轉、拆遷、收益分配等原因引起的涉農村土地權益糾紛增多,如何處理好涉農村土地權益糾紛案件,成為法院面臨的一個難題。
  • 東北黑土地保護:黑土形成、地位、威脅與措施
    東北黑土地黑土是土地肥力最高的土壤,以其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最適農耕而聞名於世。全世界有三大塊黑土區:烏克蘭大平原、美國中央大平原、中國東北。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穩住糧食安全這塊壓艙石,才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強大自信。黑土地面臨的威脅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著力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
  • 飛地:飛而不離的土地
    美國阿拉斯加州從地圖上看我們知道美國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主體位於北美洲中部,還有一部分位於北美洲西北部。位於北美洲西北的這一部分土地就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州,約佔美國領土總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其實這塊土地是美國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從沙皇俄國手中購買的。1853年的克裡米亞戰爭爆發後,隨著沙俄的失敗,沙俄害怕它在北美的殖民地阿拉斯加被英國奪走,於是提議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1867年雙方以720萬美元達成交易,平均價格每平方公裡不到4.2美元,真是世界上最廉價的土地買賣。而後來,老沙皇大概做夢也不會想到當年以「便宜貨」拋售給美國的這一塊土地竟然成了美國的寶地。
  • 中央農辦主任韓長賦談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站在全球的視角,用歷史的眼光,審視各種典型的土地制度安排,有助於科學、系統、全面地認識中國土地制度。(一)中國土地制度演進中的典型形態。從古到今,中國土地制度大致經歷了共有制、井田制、私有制、均田制、公有制等多種典型形態。可以說,一部土地制度的變遷史,就是一部朝代更替史,更是一部社會經濟發展史。一是共有制。研究表明,中國有史料可以佐證的土地制度發端於商朝的村落共有制。
  • 女,48歲,92年結婚,娘家土地收回但未在婆家分到土地,該怎麼辦
    好了,先放出評論如下:女,四十八歲了,九二年結婚把戶口遷到婆家,趕上娘家調整土地把地收回去了,而婆家至今未調整土地,不知道還能不能趕上下一次分地,現在七八口人守著一個人的一畝三分地,這種情況上面領導給解決嗎?從這段留言中,我們可以先提煉出幾個要點。
  • 嚴守耕地紅線 海東市土地「含金量」持續提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年來,海東市高度重視自然資源工作,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不斷優化土地利用結構,科學合理配置土地資源,著力構建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格局,多舉措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了全市313.45萬畝耕地保有量、250.7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 經濟大國、土地小國,曾經的大國汶萊怎麼丟掉97%土地面積的
    經過近代的改革後,世界上大多國家都從原來的君主專制改為共和等民主制度,不過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土地面積僅有5765平方公裡和42萬人口的小國汶萊,卻是當今少有的君主制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