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又是一年一度的國家德比戰,這個被稱為El Clásico的比賽,會在每年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作為曾在西班牙生活多年的筆者而言,如今對著屏幕觀看這樣一場比賽,總讓人懷念起過去在這樣兩座城市徜徉的時光,懷念起在伯納烏看球的那些狂歡歲月。
文/ 陳 思怡
編輯/ 郭 陽
「國家德比是世界上最精彩的德比,沒有之一。」筆者的一位西班牙朋友如是說。
12月23日,聖誕前夕,中國周末的黃金檔,2017年將以第270次西班牙國家德比收尾。
提到國家德比,馬德裡和巴塞隆納這兩座城市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話題。而無論是馬德裡抑或是巴塞隆納,國家德比大戰總能讓球迷躁動起來,讓整座城市激動起來,歷史上的不了恩仇,百年積怨,使得每當兩隊比賽都是無比精彩。因為簡單的足球比賽對兩個俱樂部,兩個城市來說代表了太多的沉澱。
幸運的是,我曾在馬德裡生活了一段時間,也曾在伯納烏、諾坎普現場觀看過國家德比,感受到那狂熱的氛圍。現在提到這些點點滴滴,令人無比的難以忘懷。
必須承認,作為一枚Madridista,我一開始對巴塞隆納這座城市其實有些牴觸。第一次來到巴塞,朋友在接機的時候笑話我說一定要先帶我去諾坎普逛一圈。不過後來,地中海的陽光、豐富多彩的建築與美食,讓我一次又一次回到巴塞隆納,甚至流連忘返。
1999年,巴塞隆納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50個人生必遊景點之一。古老的波蓋利亞市場裡是琳琅滿目的食物可以激發起所有人的味蕾,除了美食,神經病高迪的建築也是我一次又一次來到巴塞隆納的原因。
加泰隆尼亞建築大師安東尼-高迪的聖家堂被人們看作是巴塞隆納的地標建築,這座始建於1882年的世界遺產,至今仍未完工,也因此,人們笑稱它為「世界第一爛尾樓」。
其中,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幕式的舉辦地——蒙錐克體育場邊看一場日落,一場魔幻噴泉秀,是我第一次去到巴塞隆納最美妙的體驗。然而那天,爬到山頂,手機遭遇沒電,沒能留下一張照片,也是我的一個遺憾。
與蒙錐克山隔山相望的是巴塞隆納Tibidabo山頂的聖心教堂。我和朋友在午夜時分開車上山,半夜三更在山頂俯瞰整個巴塞隆納和地中海,還偶遇了飆車黨的大戰,見識到了西班牙人的瘋狂一面。第一次碰上這種場面,我們都覺得這趟半夜「探險」非常刺激。
而從蒙錐克沿著加泰隆尼亞國家美術館的樓梯一路下來,走過西班牙廣場,一路向西,就是著名的諾坎普球場。
筆者第四次來到巴塞隆納,正值國家德比期間,足球好像一把火點燃了整座城市。如果你穿著本方球衣走在街上,人們會互相致意,加油打氣;如果你穿著對方球衣,也有調皮的球迷友好地向你發出噓聲。球場周圍,各色球迷等候入場,有人唱歌,也有人在兜售黃牛票。
就在我以為這又是一場我在現場見證的輸球之後,拉莫斯在第90分鐘絕殺扳平,齊玄宗告訴你:雖然不知道踢的是什麼,但是我們靠玄學。
那一刻我和一起來看球的妹子同時跳了起來,尖叫、和距離我們很遠的另一個穿著皇馬球衣的小哥隔空high five,周圍的巴薩球迷很安靜,事後回想,同行的妹子還問我——「萬一挨打了怎麼辦?」當然,後來我們安然無恙,全身而退。
而事實上,不論是在馬德裡還是在巴塞隆納,出門打車,如果看你穿著球衣,或者在聊天的時候你跟司機說你是來看球的,他也一定會問一句哪個隊的球迷?我曾遇到身為巴薩球迷的司機大叔,他甚至拒絕和我說話,甚是可愛。
由於眾所周知的加泰隆尼亞地區的政治原因與歷史因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百科,這裡不做展開),國家德比被視為最經典的大戰之一,而無論你提到哪個城市,都必然會聊一嘴另一個。
好了,現在再說回馬德裡。這裡是西班牙首都及最大都市,也是馬德裡自治區首府,其位置處於西班牙國土中部,曼薩納雷斯河貫穿市區。
必須指出的是,馬德裡有73個博物館,對於博物館愛好者而言,這裡簡直是天堂。
我曾經一天暴走普拉多博物館和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回到家後累的腿都抬不起來。
博物館裡人流不息,我曾在那裡遇到學校組織文化課程等小朋友們,坐在地上仔細聽老師講解委拉斯開斯的《宮娥》,也曾遇到許多遠道而來的見到心儀藝術家作品激動不已的遊客們。
而除了在歐洲吃(xie)喝(lun)玩(wen)樂,作為一個狂熱的偽足球分子,最美好的一天不過,早上起來去皇馬訓練基地看看青年隊的比賽,下午或傍晚來到伯納烏看一場皇馬的比賽,晚上再到球場附近擺滿了老闆與球員合影的烤肉店大快朵頤。
由於我家在聖地牙哥-伯納烏球場附近,每天來來回回,都會經過這座已經有70年歷史的球場。
在沒有比賽的日子裡,每次路過,有時間我都會停留一下,坐上十來分鐘,看看來來往往的行人,心裡也莫名的舒暢。
伯納烏球場前有很多穿著辛普森大玩偶跟遊客、球迷合影的大叔。夏天的馬德裡氣溫在40度以上是常事,有時候看著他們把頭套摘下來氣喘籲籲坐在路邊休息,我也會偶爾跟他們聊兩句,大叔說他在這邊很多年了,在這裡慣看秋月春風。
我家樓下有一個社區足球場,無論是我出門還是回家,總會有孩子或大人在那裡踢球,每天下午放學了的孩子們來到球場上撒歡, 周末還經常會有小比賽。小球場上的孩子們很認真,進球了也會全場奔跑,然後擺出跟C羅一樣的慶祝姿勢——在這座城市,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有一個C羅的影子。
而筆者在伯納烏觀看的印象最深的一場國家德比,是在2016年的11月。儘管是地中海氣候,但是馬德裡的冬天冷起來也不是開玩笑的,凌冽的寒風是對那天印象深刻的第一個原因。
然而,寒冷天氣不會阻擋球迷的熱情。賽前,球場周圍滿是販賣各色足球周邊的小攤販,大袋薯片、大杯啤酒,人們激動、愉快地聊著即將到來的國家德比。
伯納烏的特色之一就是在賽前,為了加油打氣的南看臺死忠球迷在球場外一起唱歌,一起迎接球隊大巴車的到達。
而由於此前巴黎恐襲事件,這一場國家德比,馬德裡政府投入了大量的安保措施。賽前,球迷們也為在恐襲中遇難的人們默哀。
比賽開始後,和往常一樣,我坐在人堆裡和周圍的人們一起唱歌,大喊各種口號,旁邊的小朋友用西班牙語一直在大喊:
「朋友們!為什麼你們踢的這麼爛!老佛爺!為什麼你還不下課!貝尼特斯!為什麼你還不滾蛋!」
在馬德裡的街上,可能十個人有九個是球迷,還有一個他(她)的女(男)朋友是球迷。
一次國家德比前幫朋友淘黃牛票,拿著季票的大叔特別驕傲的給我展示他看了多少場比賽,他全家人都是皇馬球迷,他的兒子也會繼承他的會員卡(Socio)。
我也曾碰到年過花甲的爺爺掏出自己的季票,充滿儀式感的通過閘機,一個人顫顫悠悠走進球場,享受屬於自己的一場足球比賽。在這裡,皇家馬德裡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
在國家德比之外,要說起來印象最深的一場屬於馬德裡這座城市的比賽,不得不提到2014年那場轟動世界的歐冠決賽。那一天,馬德裡人民傾巢出動,提前一周的時間裡,超市、商場、大街小巷都在為這一場矚目的決賽預熱,馬德裡德比讓這座城市倍感驕傲。
賽前,我早早和同學一起坐小火車前往球場,在伯納烏大屏幕觀賽。
似乎是一種默契,一節車廂裡如果都是皇馬球迷,那麼另外一節裡基本都是馬競球迷。
在阿託查火車站的短暫停車,馬競球迷需要下車換乘,這個時候站臺兩方直接對上,有歌聲,有噓聲,有罵聲也有大笑聲。
伯納烏很久沒有迎來這麼激動的時刻了,那天很多西班牙人一改往日的懶散,早早進場,我跟同學也是興奮到不行,各種合影留念。
比賽進行到第89分鐘,我右手邊的姑娘已經不敢繼續看下去了,直說讓我直接等比賽結束,告訴她最後的結果。
92』48,所有皇馬球迷都不會忘記的一刻,拉莫斯的頭球扳平的一刻,那一剎那,似乎伯納烏要被呼喊聲震塌了,所有人都瘋了,坐我左手邊的朋友和他旁邊不認識的西班牙大叔相擁而泣,而每每說到這一刻,我們都會和他開玩笑說第一次見他哭的這麼慘。
比賽結束後,西貝萊斯廣場變成了皇馬球迷狂歡的海洋。
而我也有幸在2014、2016年兩次跟隨人流,從伯納烏一路向南徒步4公裡到豐收女神,從凌晨直到天明,迎接球隊的歸來。
在馬德裡,我曾在伯納烏看到世界上最耀眼的勝利煙火,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色彩。
而如今我也早已經回國了,遠離了伯納烏之後,每次對著屏幕看球總覺得少點兒什麼。
說到底,我無時無刻不懷念過去的日子,懷念這裡的足球文化,這裡的美食、美景、美人,以及在這裡看球的那段美好時光。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原創稿件,歡迎轉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