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先進「智能」跑道將誕生!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完成在即

2021-02-08 中國民航網
視頻: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有哪些「黑科技」(王蕾拍攝製作)「此次大修完成後,西跑道將成為全國最先進、最具科技感的一條跑道。」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系列工程科技協同組負責人孔凡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開門見山表示。8月25日零時,首都機場對西跑道正式實施道面大修工程,預計將於10月下旬完工投運。建於1977年的西跑道,在2000年實施瀝青混凝土加鋪後,已安全運行了20年。「按當時標準,道面使用年限為15年。理論上說,西跑道已『超期服役』5年,但性能依然非常好。隨著壽命的延長,道面出現了一些細小裂紋,因此需要一次徹底的大修。」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系列工程跑滑工程組負責人曹承說。9月下旬,記者探訪了大修現場,偌大的道面上,攤鋪機、壓路機正緊張地作業。據了解,這次大修面積涉及50萬平方米,包括跑道、滑行道大修以及滑行道北延工程。與此前大修不同,此次大修無論是在道面工藝上,還是施工管理技術以及未來跑道監測管理方面,都採用了國內先進乃至首創做法。新工藝:國內首創三層湖瀝青道面 道面穩定性提至最高級2000年首都機場西跑道瀝青混凝土道面樣本(王蕾/攝)首都機場西跑道原有的3200米都使用的是瀝青混凝土道面,此次大修對材料進行了優化。跑道兩端各400米改成水泥混凝土道面,中間2400米繼續保持使用瀝青混凝土道面。與以往跑道大修不同的是,在這2400米的瀝青混凝土道面中,主要加入湖瀝青以及抗車轍劑、高粘劑等改變瀝青性能的「佐料」。湖瀝青是一種天然的瀝青,加熱到180度後高溫拌和,歷經「千錘百鍊」,相較於普通瀝青,具有極好的高溫穩定性。曹承舉起湖瀝青的樣本告訴記者,他們在改性瀝青中加入湖瀝青進行配方改良,「按照湖瀝青與改性瀝青25%和75%的比例混合,使用這種複合改性瀝青混凝土進行跑道道面的加鋪,能夠徹底改善傳統道面『高溫易軟』的問題,有效提升跑道的平整度和結構強度。」 此次西跑道大修對材料進行了優化,在瀝青混凝土道面中加入湖瀝青等改變瀝青性能的「佐料」(王蕾/攝)此次西跑道大修,跑道道面的上面層、中面層、下面層均使用了湖瀝青複合改性瀝青混凝土進行攤鋪。「三層道面共21釐米厚,這種工藝為全國首創。」曹承表示,這是基於首都機場的氣候條件、運行特點等方面綜合考慮定製研究的。新技術:BIM技術+數位化施工平臺 足不出戶全方位合理管控施工此次西跑道大修有7個同期實施的項目,在項目設計階段,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項目科技協同組就利用BIM(建築信息模型化)技術開始建模。「通過BIM技術,可一目了然地看到項目各方面的數據。」孔凡東說,即使不懂項目的人,通過4D模擬展示,也能清楚地了解工程每天的進度,並且可對項目交叉重合的區域進行提示,讓項目負責人更合理地調配人員、材料、機械,在有衝突的地方加大資源投入、加強人員管理,把進行順暢的地方模式化持續推進,從而提高工程效率和質量。孔凡東表示,此次BIM技術突破地實現了「5D管理」。「通過創建西跑道BIM模型,將二維圖紙轉變為含有道面厚度、材料等信息的3D模型,同時加入施工進度計劃和造價信息,對施工現場作出進度、成本預測,實現 4D進度協同和5D成本管理。」。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一臺臺施工機械頂部或者車輛的一側,都裝有一個像蘑菇一樣的探頭,「這些探頭就是接收北鬥導航信號的。」施工車輛上安裝的「蘑菇頭」,為北鬥導航接收器(馬儒壯/攝)「數據接收主機通過網絡的雲傳輸將施工信息回傳至監控平臺,就可清楚地看到瀝青混合料攪拌過程中的溫度走勢、油石比走勢等關鍵指標,並時刻掌握瀝青運輸車輛情況、監控道麵攤鋪及碾壓質量。」孔凡東指著工程指揮部數位化施工平臺的大屏幕介紹。孔凡東回放了9月28日晚上二標段P7滑口攤鋪時的情況,並向記者解釋,「通過攤鋪機上安裝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可接收北鬥導航信號,監控攤鋪機的攤鋪情況。另外,通過壓路機上安裝的溫度傳感器和定位天線,還可監控壓路機的工作狀態和碾壓遍數」。從拌料到運輸再到攤鋪,大修數位化施工平臺實現了足不出戶管理施工現場。而BIM技術和數位化施工平臺的結合應用,則使項目在進度、質量、造價上都得到了合理的管控。值得一提的是,在西跑道大修完成後,通過同步完成跑道數位化模型的更新,將會誕生一條「數字孿生」跑道。「這條數字孿生跑道,將為未來運維提供細緻的模型信息,比如燈光管線埋深的深度、道面結構形式及厚度等。」孔凡東說。新應用:植入傳感器背上「holter」 實時掌握跑道健康狀態西跑道大修投運後,如何能實時、全方位監測跑道健康狀況和性能呢?孔凡東告訴記者,「我們在道面內部以及兩側,埋入了分布式光纖,並安裝了水膜厚度傳感器、紅外熱像儀、雷射輪跡儀等傳感設備,這樣就能及時獲取跑道運行期間的健康狀態。」「以上四種傳感裝置的安裝,構建了西跑道大修後的安全預警監控平臺,為跑道背上了『holter』(動態心電圖儀),實時了解跑道運行情況。是否發生輪轍、是否有脫空等『疾病』,也能及時了解。」孔凡東說。據了解,將分布式光纖埋入機場跑道為國內首次。孔凡東解釋,分布式光纖可實時監控飛機運行情況下的荷載情況以及飛機對道面的擾動情況,並通過收集的數據分析道面是否處於正常的狀態。安裝在攤鋪機上的溫度傳感器,可以隨時讀取瀝青的溫度並上傳到後臺,技術人員可實時監控並幹預機器的工作情況,實現施工過程的全監控 (馬儒壯/攝)夏天由於跑道道面溫度較高,加上飛機發動機尾流的高溫作用,跑道極容易在數百噸重的飛機的扭轉力作用下,產生輪轍、癰包等病害。「原來頭疼的問題是沒有數據支撐,此次儀器安裝好後,能夠精確計算出輪轍發生時的扭剪力、道面損壞臨界點等指標,為跑道日常維護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持。」孔凡東介紹。這次大修,工程人員還在跑道兩旁敷設了FOD(跑道外來物)探測系統管線。FOD探測系統建成後,可以監測跑道道面上的「不速之客」,比如鳥類、石子等可能損傷航空器的外來物體,在主動發現後可第一時間向工作人員發出預警,查道人員可及時上道清除,實現了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等多種手段來防範FOD。新工藝、新技術、新應用的實施和使用,為首都機場安全運行提供了穩固基石,也有效延長了首都機場西跑道的使用壽命,此次設計年限為20年,較以前增加了5年。10月下旬,讓我們共同期待首都機場西跑道換好「智能新裝」,再次啟航。(《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曾曉新、王蕾)

編輯|邢路

審核|程凌

更多民航專業內容、權威資訊請關注《中國民航報》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華北空管局加快實施首都機場西跑道導航臺電纜鋪設工作
    【民航事兒】通訊員李志偉8月25日至10月20日首都機場西跑道實施跑道大修工作,大修期間36L/18R方向儀表著陸系統設備全部關閉。首都機場上級供電站在跑道大修期間也進行遷建,涉及民航華北空管局36L航向臺和18R下滑臺供電重新引接工作。
  • 知識問答|機場跑道為什麼有長有短?
    跑道的長度主要根據機場起降的飛機機型來決定。一般來說,飛機的重量越大,機型越大,飛機起降跑道的長度就要越長。例如,在標準大氣條件下,運-5飛機起飛的跑道長度只需要600米,而波音707客機則需要3200米左右。以北京首都機場為例,它擁有2條4F級跑道和1條4E級跑道。
  • 聚焦鄂州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西跑道水穩施工啟動
    12月16日下午,由民航機場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鄂州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西跑道水穩施工正式開始。在鄂州機場西跑道水穩鋪築施工現場,大型水穩攤鋪機、無人壓路機、運輸車輛忙碌而有序地實施鋪設作業。據項目現場負責人費思博介紹,水穩基層與底基層厚度均為18cm,水穩基層鋪築結束後,將進行36-40cm的水泥混凝土面層鋪築工作。預計29個工作日完成西跑道水穩基層和底基層的攤鋪工作,2021年4月份完成整條西跑道的鋪築工作。
  • 中國最「牛」的機場,比北京首都機場還多2條跑道
    現在高鐵也普及了,乘坐飛機是很多人的遠路旅行的第一選擇,說到飛機,當然離不開機場,中國的機場很多,大部分城市都有自己的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距離上海市中心約30公裡,是4F級的民間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綜合基地之一,同時,是我國唯一有5條跑道的機場。
  • 探秘倍力建設在大連機場如何給飛機跑道「蓋被子」
    在只有一條跑道的情況下,如何在進行跑道大修(俗稱「跑道蓋被」)的同時,又不影響正常飛行?新華社記者為你揭秘大連機場凌晨如何給飛機跑道「蓋被子」。23日凌晨20分,進場車輛等待安檢!大連今天全天的氣溫不超過10度,晚上太冷了,而且機坪的氣溫比市區還要低5度左右,風特別大,而且全是灰塵,氣味特別難聞。
  • 首都機場熠翔班組:精細班組管理法 鑄造機坪安全環
    原標題:首都機場熠翔班組:精細班組管理法 鑄造機坪安全環   如果您從首都機場出發,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為防止機場跑道結冰...
    1月6日,據氣象臺消息,貴陽機場有凍雨、雨夾雪,氣溫將低至-4℃。當天,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飛行區管理部場務人員全員集結,召開除冰雪部署會議,安排當日跑道結冰巡視檢查方案與除冰雪實施預案。除冰雪防禦戰部署會根據會議要求,飛行區管理部場務人員進行了分工分組。
  • 勞動最光榮丨白雲機場先進集體獲榮譽稱號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機場宣)致敬奮鬥者,勞動最光榮。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2020年全國民航五一勞動獎和全國民航工人先鋒號表彰決定出爐,白雲機場兩個先進集體、一名優秀個人上榜!......伴隨著白雲機場「區域化管理、專業化支持」的模式創新改革,白雲機場飛行區管理部肩負著白雲機場14.3萬平方公裡的飛行區運行安全管理,承擔著機場鳥害防治工作,土質區的割草、平整、碾壓以及飛行區內淨空保護等工作職責,同時實施對216個機位、3條跑道、119條滑行道、目視助航燈光系統等資產日常維護與管理。
  • 全國最大!機場跑道變公園!
    >拉開帷幕地上跑道噴彩繪地下空間建「客廳」南京大校場機場主跑道將被完整保留打造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活力的機場跑道公園並在跑道兩側建設城市大型公共設施「跑道公園」規劃設計效果圖據介紹,跑道公園的打造目前暫定「九號雲層」方案,該方案主要在跑道上升起一片片絢麗的雲朵
  • 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啟動飛機定點除冰
    記者從華北空管局獲悉,早6時40分,大興機場出現降雪天氣,6時50分,首都機場出現降雪天氣。首都機場於6時啟動運管委協同運行一級響應機制,同時啟動首都機場本場定點除冰機制。大興機場於6時40分啟動定點除冰機制。首都機場、大興機場本次降雪過程預計將於22時結束,累積降雪量為中雪。今日首都機場預計進出港航班970架次,大興機場預計進出港航班615架次。
  • 萬裡交科檢測公司持續推進首都國際機場第三方檢測
    近日,河南萬裡交科集團檢測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裡交科檢測公司)正持續推進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運行保障配套改造—C滑大修工程第三方檢測項目,並確保檢測結果客觀公正。據介紹,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為4F級民用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之一、環渤海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群成員、世界超大型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面積共計141萬平方米;有兩條4E級跑道、一條4F級跑道,長寬分別為3800米×60米、3200米×50米、3800米×60米,機位共314個。
  • 離市區最遠、氣候環境最惡劣的機場,有世界最長跑道起降依舊困難
    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和縣擁有自己的機場,空中旅行早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旅行方式,並且機場已成為我們經常接觸的公共場所,中國擁有「基礎設施惡魔」的悠久歷史,近年來,各個地區都在秘密競爭建立新機場和創造新紀錄的競爭,但是,中國有一個「極端」機場,該機場仍然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機場,但是人工建造的力量是無法超越的
  • 北京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破億 僅次於亞特蘭大機場
    12月28日,記者了解到,隨著中國國際航空CA932法蘭克福—北京航班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平穩落地,首都機場誕生了今年第1億名旅客。這意味著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
  • 新建3條跑道,115個機位,西安機場三期全面開工!
    將現北跑道改造為平行滑行道,在其北側新建長3800米、寬45米的北一跑道;在北一跑道北側413.5米處新建長3800米、寬45米的北二跑道,北飛行區等級指標4E;在現南跑道南側380米處新建長3000米、寬45米的南二跑道,南飛行區等級指標4F;新建70萬平方米東航站樓(T5航站樓)及115個機位的站坪,2座機坪塔臺,35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及停車樓,以及捷運系統、貨運、航食、消防等等。
  • 首都機場「雙節」保障 我們有話說
    首都機場飛行區:為您的出行打牢堅實「基礎」為切實保障「雙節」期間旅客平安順暢出行,首都機場飛行區利用夜間跑道停航時間開展了重點區域的大面積預防性修補作業。出於科學有效地處置道面安全隱患的考慮,對涉及跑道、滑行道的重點維保項目,首都機場飛行區制定了一一對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計劃,在對歷年維護數據進行梳理、分析的基礎上,持續關注熱點區域,預先處置,夯實道面維護基礎。(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宋路微、張淼)
  • 2020年白雲機場將規劃第四第五跑道及第三航站樓
    作為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和門戶型城市,未來廣州的交通通達性將持續提升。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日前正式印發《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8-2035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2035年廣州要建成全球交通樞紐。
  • 盤點世界上那些危險的機場,僅有8個人有資格降落的跑道
    然而,無論科學技術多麼先進,大自然總是有自己的非凡之處。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它們的排名暫時不分上下!尼泊爾Lukla Airport機場看看這條跑道的數據,跑道規格:1616*98英尺;燈光系統:無;塔臺:無;跑道坡度:11.7%;機場標高:9334英尺;看起來夠糟糕的,不是嗎?還沒結束。
  • 機場跑道兩端的數字,究竟代表了什麼?
    例如  首都機場  「36L」、「36R」、「18R」、「18L」、「19」和「01」  浦東機場  「35L」、「35R」、「17R」和「17L」  NO3.計算跑道編號  從磁北方向順時針計算,與跑道著陸方向的夾角即為該條跑道的磁方位角,將磁方位角除以10且四捨五入後就可以得到跑道號!
  • 「聰明」的機場是如何建成的
    1955年6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新建的北京首都機場工程破土動工,經過三年多的建設,1958年3月首都機場終於建成並投入使用。當時的首都機場只有一個1萬平米左右的航站樓,一條跑道,它更多承載了國人「飛出去」的希望和夢想。
  • 陽光、沙灘、椰林-帶來美好的美蘭機場第二跑道
    同時,6月1日,海南海口美蘭機場第二跑道已經進入校驗飛行階段,並預計於6月30日完工主體工程,力爭年內具備通航條件。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光環之下,站在海南改革開放和自貿港建設的最前沿,海口美蘭機場將迎來旅客、貨運吞吐量雙增的高光時刻。作為海南自貿港對外經貿交流的重要門戶,打造海南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區域門戶樞紐,助力海南加快自由貿易港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