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快遞公司問題件信息後主動為丟件理賠?一電信詐騙團夥獲刑

2021-01-11 新民晚報

隨著網際網路快捷支付和物流運輸行業的不斷發展,網上購物應運而生,消費者足不出戶,僅憑一臺電腦就可以購遍全球。買買買的同時,難免會遇到快遞延誤、包裹丟失等情況,碰到上述情況,消費者往往會撥打物流公司的電話進行核實。誰曾想,犯罪分子竟盯上了這些打電話催件或是投訴丟件的消費者.......

快遞公司主動「理賠」

「陳小姐您好,您是不是有一個快遞沒有收到?」2019年4月,廣西的陳小姐接到某快遞公司客服的來電,問詢其近期是否有未收到的快遞包裹,得到陳小姐的肯定答覆後,客服便承諾會對丟失的快遞進行賠付。小心謹慎的陳小姐在電話中與對方核對了包裹的單號、收件地址等資料後,依照客服發來的二維碼一步步進行了「理賠登記」。

不久,當手機簡訊顯示銀行卡已被劃款2.2萬元時,陳小姐發覺「中招」了。

「精準」鎖定丟件客戶

讓陳小姐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確實是丟了件,也的確聯繫過快遞公司要求對丟失的快遞進行核實,怎麼就遭遇了電信詐騙呢?

據黃浦區檢察院吳海雲檢察官介紹,以被告人張某義為首的詐騙團夥根據事先購入的當天的某快遞公司丟件、延誤系統中的問題件信息,安排經過專門話術培訓的話務員逐個打電話給客戶詢問丟件情況,如客戶確認丟件,話務員則會按照編排好的劇本,以對被害人進行賠償為由,「指導」被害人進行「申請理賠」操作。

圖說:庭審現場。黃浦區檢察院供圖

多樣套路電信詐騙

詐騙團夥正是利用眾多被害人蒙受實際損失,希望獲得補償的心理,主動確認相關資料信息後取得被害人信任,通過微信或者QQ向被害人手機發送釣魚網站二維碼,謊稱掃碼輸入個人信息即可完成理賠申請。

詐騙團夥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網絡技術手段秘密竊取被害人的銀行卡號、支付寶帳號和密碼等信息並登陸其網上銀行進行支付,「理賠」心切的被害人往往直接將交易驗證碼告知了詐騙團夥。

另據張某義等人供述,詐騙團夥還會編造快遞公司與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合作協議等藉口,哄騙被害人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進行貸款,將貸出錢款扣除理賠款後的金額轉帳至快遞公司所謂的「指定帳戶」,慌稱快遞公司會幫被害人還款。

「爬蟲軟體」入侵系統

以張某義為首的詐騙團夥之所以能夠「準確」定位被害人實施「精準」詐騙,關鍵在於他們獲取了快遞公司系統內的客戶信息。

那麼,詐騙團夥手中的客戶信息是怎樣得到的呢?據吳海雲檢察官介紹,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往往有較為明確的上下遊組織分工,詐騙實施過程中易滋生其他的黑灰產業鏈,如上遊對接專門利用網絡技術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分子,下遊對接專業的水房(負責逐級拆分、掩飾隱瞞贓款的犯罪團夥)。

被告人李某程通過編寫爬蟲軟體從快遞公司網站上非法竊取客戶快遞催收件和丟失件等信息,並將上述信息出售獲利,幾經轉手後,以張某義為首的詐騙團夥以10餘元每條的價格購入上述客戶信息。

本案的另一被告人張某鴻則是夥同他人利用個人的支付寶帳戶幫助李某程收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獲利的錢款。

該案是公安部督辦的電信詐騙案件,由於團夥和被害人均人數眾多,跨省取證困難、電子數據海量複雜,可謂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今年2月,審查起訴期限臨近卻遇上了突如其來的疫情,原本的辦案計劃也被打亂。

為了確保案件質量,吳海雲在疫情期間即進入加班加點模式,梳理證據百餘份,整理電子數據數十萬條,制定了詳細的偵查提綱,引導偵查機關獲取、固定相關證據形成案卷30餘本,為案件的順利起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檢察官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該案成功實現了跨省追擊、全面搗毀詐騙團夥、全面打擊上下遊犯罪鏈。

今年12月,黃浦區法院分別判處被告人張某義、謝某興、謝某敏等有期徒刑8年至6年不等刑罰;被告人李某程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被告人張某鴻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萬元。其餘數名被告人也被判處了相同或類似的刑罰。

檢察官提醒

一是需要查詢物流信息時,應當通過官方網站或是官方電話進行,遇到「快遞」、「客服」等售後人員打來的電話,切記先通過官方渠道確認其真實性,以免上當受騙遭受損失。

二是不輕信、不點擊陌生人發來的二維碼、連結等,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證號碼、銀行卡等個人信息,保管好交易驗證碼,不透露、不轉帳。

三是消費者在收到快遞後,應儘快妥善處理快遞面單,及時將面單上的個人信息進行銷毀,防止個人信息洩露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

相關焦點

  • 隱蔽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江湖」
    從網上貸款的5萬塊到帳半小時後,鄭蓉(化名)的錢不翼而飛。鄭蓉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某公司客服,告知鄭蓉三天前她在淘寶上購買的內衣在運送途中丟失了,對方主動表示要理賠。鄭蓉覺得麻煩,一件內衣丟了就丟了,並不值多少錢,對方卻語氣委屈,稱辦不了這單公司會扣獎金。鄭蓉心軟,加了對方微信。
  • 江陵警事 | 無人認領的快遞 隱匿了一個3000萬的詐騙團夥
    ,快遞公司報了警。  當時我們就認為江陵可能有人在為境外詐騙提供幫助。」懷疑有人利用這些設備從事網絡電信詐騙活動,民警將焦點對準前期已經取件的取件人。經過身份甄別和調查,當地某通訊公司一員工王某寶進入民警的視野。
  • 利用公民個人信息詐騙 販售「卡密」洗白贓款 深圳一電信詐騙團夥...
    自2017年9月起,被告人王某龍通過QQ群交換、百度網盤下載等途徑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內容包括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和銀行卡號等,隨後通過網絡以每條信息1分錢到1角錢不等的價格出售給他人。 2017年11月20日至12月2日,被告人謝某等人組成的詐騙團夥利用從王某龍處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租用王某的網絡伺服器對銀行網銀進行撞庫,以提升信用卡額度為由對銀行客戶實施電信詐騙。2018年3月起,謝某等人又以網購退款等為由,向被害人發送二維碼,通過掃碼支付方式詐騙被害人財物。
  • 年底電信詐騙頻發,多家快遞公司捲入用戶信息洩露事件!
    近日,快遞行業個人信息洩露事件持續發酵。不僅圓通被曝出超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據媒體報導,申通、EMS(郵政速遞)、德邦等也未能倖免。此後,上述快遞公司陸續回應稱正在展開調查。 年底電信詐騙事件頻發,為何快遞行業成為個人信息洩露重災區?怎樣避免財物損失,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成為了當下人們討論最多的問題。
  • 詐騙團夥炮製快遞「空包」詐騙,騙了至少115人160餘萬
    近日,常州武進警方在收到常州市反詐騙中心交辦的線索後,通過合成作戰,成功破獲一起網絡交友詐騙案,搗毀詐騙窩點 1 個,抓獲犯罪嫌疑人 16 名,繳獲作案手機 11 部,作案電腦 20 臺,還有大量銀行卡及詐騙劇本等作案工具,涉案金額 160 餘萬元,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深挖審查,已梳理核實受害人 115 名。
  • 為電信詐騙、洗錢團夥辦理對公帳戶 多家銀行工作人員被刑拘
    然而,近期,全國多地公安機關披露,對公帳戶成為電信詐騙和洗錢團夥的高級犯罪工具。註冊、買賣對公帳戶,成了電信詐騙黑市的一條專門產業鏈。這些被買賣的對公帳戶,經幾道手之後,最終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團夥、境外賭博團夥的洗錢帳戶。近日,長沙公安在打擊治理電信詐騙犯罪中,排查出近百個用於電信詐騙及洗錢的銀行對公帳戶。這些帳戶由多家銀行客戶經理,在明知犯罪團夥用於違法目的情況下違規辦理。
  • 三個犯罪團夥為電信網絡詐騙提供對公帳戶
    近日,哈爾濱市公安局賓縣分局打掉3個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對公帳戶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56名,凍結對公帳戶83個,扣押工商營業執照37份、公章111枚,扣押、凍結涉案資金120餘萬元,涉案金額600餘萬元。犯罪團夥使用的「五件套」。 圖片由警方提供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圖片由警方提供警方查獲的涉案物品。
  • 最高檢:電信網絡詐騙已演化成產業鏈,人工智慧技術被普遍應用
    網絡犯罪主要是利用網絡、針對網絡和在網絡空間進行的各種犯罪,包括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近年來,我國網絡犯罪蔓延迅速,檢察機關辦理網絡犯罪案件數量逐年大幅上升。
  • 快遞企業與詐騙團夥內外勾結 6億多件「空包」快遞單用於詐騙和刷單
    【網購手機未收貨卻籤收 牽出販賣快遞單號團夥】今年3月,無錫市民林先生網購了一臺手機,物流信息顯示手機很快發貨,幾天後就籤收了。可林先生納悶了,自己並沒收到手機。而快遞公司給他的答覆是:這個包裹並不存在。網店商家隨後消失,林先生發現自己被騙,向警方報案。
  • 【反詐騙系列報導】警惕快遞包裹丟失詐騙,已有人被騙!
    」卻來電告知包裹丟失會進行賠付按照對方的要求操作後才發現自己的錢被騙走了4月6日15時許,拉薩市反詐騙中心接楊某報案稱: 當日13時許,其接到一個自稱是快遞公司客服人員的電話,對方稱其購買的物品在運輸途中丟失,將會進行理賠。
  • 來回奔襲千餘公裡,萊陽公安打掉一電信網絡詐騙「引流」犯罪團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劉建鵬李國慶15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萊陽市公安局獲悉,12月8日,萊陽市公安局在前期大量偵查取證的基礎上,在煙臺市公安局的指導和支持下,組織100餘名精幹警力,克服路途遠,環境陌生等困難,長途奔襲500餘公裡,趕赴北方某市,在當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成功打掉一薦股類電信網絡詐騙
  • 合肥一電信網絡詐騙洗錢團夥被「端掉」
    為幫助詐騙違法人員「洗白」贓款,13名犯罪嫌疑人頻繁往返邊境運送現金,從中非法獲利。日前,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經過兩個月的持續工作,成功打掉一個專門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洗錢」的團夥(俗稱「水房」),日均流水200萬元,累計涉案金額5000萬元左右。
  • 謹記「三不一多」,防範電信詐騙
    雖然公安機關持續加大打擊防範工作力度,但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段不斷迭代升級,讓人防不勝防。為此,青海省反詐中心針對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規律特點,總結提出防範小貼士,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牢記「三不一多」,切實守好「錢袋子」,遠離電信詐騙。「電話欠費要核實、大額匯款要當心、虛擬電話設陷阱、回撥號碼需問明、不明電話及時掛、可疑簡訊不要回、卡號密碼要保密、身份信息勿洩露。」
  • 利辛法院:六被告人為網絡詐騙「出力」獲刑
    利辛法院:六被告人為網絡詐騙「出力」獲刑 2021-01-07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是圓通,40萬個人信息遭洩露!「信息販子」價目表曝光
    日前,市民王先生前往一快遞代收點取快遞時被告知,代收點已推出新規: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拍照存檔,才可取走快遞。回到住處,王先生按照公安部門提醒,撕下寫有自己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的運單並撕碎,但他知道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就算我做好自我保護,但快遞企業有我的信息,信息洩露環節很多。」
  • 廣州海珠警方搗毀一個「殺豬盤」式電信網絡詐騙團夥
    劉女士與龍某雖未曾謀面,卻一聊傾心。通過龍某發來的照片,劉女士看到其長著一張明星臉,雖年過五旬,卻十分帥氣。龍某不僅每天噓寒問暖,哄劉女士開心,而且還透露自己正在境外做著大投資。劉女士覺得龍某既事業有成,又體貼入微,在得知龍某也是離異人士後,迅速與其發展為「戀人」關係。
  • 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碰上「快遞小哥」加你微信要小心→
    該人士稱,經過警方和檢察院確認,被洩露信息中,存在某個維度以「*」來匿去的「不完全信息」,例如發件人為「張三」,但發件電話卻為「*」。經過統計,六個維度完整的信息約為4萬五千條。據馬某傑供述,他將收集到的信息打包賣出,每條信息單價約為1元。
  • 湖北當陽:警方搗毀一特大電信詐騙團夥 抓獲41名犯罪嫌疑人
    8月20號,當陽市公安局組織100名警力,兵分四路分赴武漢、黃岡等地,成功抓獲以高某和韓某為首的特大電信詐騙團夥。今年6月份,當陽市公安局在工作中獲取線索,初步判明該電信詐騙團夥人員眾多、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在武漢、黃岡等地有四個窩點,且犯罪嫌疑人非常狡猾,給抓捕行動帶來了一定難度。
  • 收集親友信息辦銀行卡,1000元一張賣給境外電信詐騙團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張國桐8月18日,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根據線索,將涉嫌向境外電信網絡詐騙團夥販賣銀行卡的劉某、韓某抓獲,在其住處發現大量銀行卡及U盾。事情源自今年三月的一次聚會,聚會上,劉某的閨蜜宋某提出:其境外公司需要一批銀行卡用於資金周轉和業務往來,希望劉某能向其提供部分「可靠」的銀行卡。聚會後不久,宋某返回境外公司,朋友圈頻頻曬出海灘、別墅、豪華酒店,滿屏儘是美輪美奐的異域風情,金迷紙醉的奢華享受。
  • 煙臺警方打掉特大電信網絡詐騙「引流」犯罪團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國桐12月8日,煙臺萊陽市公安局在前期大量偵查取證的基礎上,在煙臺市公安局指導和支持下,組織100餘名精幹警力,趕赴通州區、朝陽區,在當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成功打掉一薦股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