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公民個人信息詐騙 販售「卡密」洗白贓款 深圳一電信詐騙團夥...

2020-12-15 騰訊網

近日,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了一起電信詐騙案件。該案中,13名被告人分別被以詐騙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非法經營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等判處有期徒刑八年至一年七個月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院經審理查明,自2016年起,被告人王某違反國家規定,通過非法經營伺服器出租業務賺取非法收益。自2017年9月起,被告人王某龍通過QQ群交換、百度網盤下載等途徑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內容包括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和銀行卡號等,隨後通過網絡以每條信息1分錢到1角錢不等的價格出售給他人。

2017年11月20日至12月2日,被告人謝某等人組成的詐騙團夥利用從王某龍處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租用王某的網絡伺服器對銀行網銀進行撞庫,以提升信用卡額度為由對銀行客戶實施電信詐騙。2018年3月起,謝某等人又以網購退款等為由,向被害人發送二維碼,通過掃碼支付方式詐騙被害人財物。截至案發日,共63名被害人被該詐騙團夥以信用卡提額、假冒軍人購物等理由詐騙404萬餘元。

經查明,王某的非法經營數額達63萬餘元,王某龍通過網絡共出售約50GB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獲利約5000元。此外,公安機關從王某龍的涉案電腦中提取到公民個人信息179GB,共計114萬條,其中包含了本案51名被害人的個人信息。

為了將詐騙贓款洗白,謝某等人與被告人謝某斌、林某輝合作,由後者提供洗錢服務並就此分得詐騙款項15%的利潤。為了逃避偵查、順利洗錢,謝某等人將307萬餘元詐騙款項轉至謝某斌的帳戶,謝某斌等人通過買來的銀行帳戶用詐騙贓款向被告人萬某軍、朱某金購買100元面值的電話卡密,價格為101至103元,隨後又將這些卡密通過網絡快速低價銷售給被告人沈某輝控制的廈門某公司、被告人黃某亮控制的福建某公司,價格為97.5至98.8元。所謂電話卡密,就是卡號和密碼的簡稱,是電信、聯通、移動三大運營商發行的固定面值儲值卡,現在商家售賣的不再是實體儲值卡,而是卡上的「卡密」,也就是相關數字。經查,謝某斌等人在被告人沈某輝控制的廈門某公司銷售50803條卡密;在被告人黃某亮控制的福建某公司銷售36374條卡密。

謝某斌將詐騙贓款洗白後,將洗白款項轉入多個買來的銀行帳戶,並僱用被告人黃某鴻取錢。黃某鴻將錢取出交給謝某斌後,謝某斌再將錢通過林某輝轉交給謝某等人。經審計,黃某鴻通過11張銀行卡共收取涉案贓款84萬餘元,轉款取現71萬餘元。

而謝某斌之所以可以成功將贓款轉移,是因為背後有一條「黑卡」產業鏈在推動。在這條產業鏈中,被告人楊某、焦某鋒將收購的銀行卡以每套700元出售給汪某龍,汪某龍以每套1000元出售給林某龍,林某龍再以每套1600元出售給謝某斌。四人通過逐級販賣銀行卡,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黑卡鏈條,最終為謝某斌等人洗白贓款提供了洗錢帳戶。

經查明,被告人林某龍向謝某斌出售銀行卡76張,被告人汪某龍向林某龍出售76張,被告人楊某向汪某龍出售銀行卡10張且被抓獲時持有欲出售的銀行卡11張,被告人焦某鋒向汪某龍出售銀行卡23張。

法院根據查明的犯罪事實,結合各被告人的犯罪情節、危害後果、在犯罪組織中的作用及認罪態度,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來源:人民法院報

記者:肖波

通訊員: 鄔晨曦

編輯:任喆

相關焦點

  • 合肥一電信網絡詐騙洗錢團夥被「端掉」
    為幫助詐騙違法人員「洗白」贓款,13名犯罪嫌疑人頻繁往返邊境運送現金,從中非法獲利。日前,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經過兩個月的持續工作,成功打掉一個專門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洗錢」的團夥(俗稱「水房」),日均流水200萬元,累計涉案金額5000萬元左右。
  • 獲取快遞公司問題件信息後主動為丟件理賠?一電信詐騙團夥獲刑
    黃浦區檢察院供圖多樣套路電信詐騙詐騙團夥正是利用眾多被害人蒙受實際損失,希望獲得補償的心理,主動確認相關資料信息後取得被害人信任,通過微信或者QQ向被害人手機發送釣魚網站二維碼,謊稱掃碼輸入個人信息即可完成理賠申請。
  • 「斷卡」行動,揭開電信詐騙隱形鏈
    警方調查中,還發現這一犯罪鏈條為色情、博彩等非法網站提供服務,他們主要的對接業務之一,還包括為電信詐騙團夥洗錢。溫俊華介紹,電信詐騙的資金流入犯罪分子手中後,如果是一對一的資金流向,很容易追查。但這些錢會被迅速分級轉入不同的銀行卡、收款碼、對公帳戶,通過平臺和「四方」等犯罪鏈條逐級分散後洗白。
  • 「截流」電信詐騙贓款,這個「黑吃黑」操作令人咋舌
    近期,浙江嵊州警方在辦理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的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詐騙的贓款並沒有匯入自己的戶頭,反而被人中途「截胡」了!巡線追蹤,民警發現,以李某為首的犯罪團夥從買賣銀行卡、為詐騙團夥洗錢過程中找到「靈感」,「截流」詐騙贓款,從而謀取暴利。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如何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為切斷詐騙資金流,該縣一度關閉了全縣ATM。  隨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蔓延,出現專門為詐騙團夥取款的「車手」群體,他們在ATM上將贓款取現後交給詐騙團夥,並獲得抽成。直到2017年,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等6部門出臺規定,個人通過ATM向非同名帳戶轉帳,資金24小時後到帳,詐騙團夥通過ATM轉移資金的渠道才基本被切斷。  隨後,更艱巨的「戰場」出現在對銀行卡的管控。
  • 虛假招聘收集求職者信息,定製詐騙劇本,雲浮網警打掉一詐騙團夥
    7月17日,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通報,近日,廣東雲浮網警成功打掉一個從收集求職者信息到實施詐騙,再到洗錢的犯罪團夥。據悉,該詐騙團夥為了實施精準詐騙,通過與上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團夥勾結,由「侵公」團夥通過虛假招聘,精準收集各類求職者信息,再針對特定人群編寫劇本,實施詐騙。
  • 鐘山警方「斷卡行動」首輪收網查獲電信網絡詐騙電話卡90餘張
    ,向國內實施電信網絡詐騙。2020年11月20日晚,鐘山縣公安局鐘山鎮派出所聯合城廂派出所組織精幹警力,在鐘山縣城一酒店房間內,一舉抓獲嫌疑人梁某某、張某某,當場查獲從事電信網絡詐騙各類電話卡90餘張、Goip設備1臺。
  • 鄭州警方打掉兩個利用GOIP設備電信詐騙團夥 什麼是GOIP?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1月6日,大河網記者從鄭州市公安局獲悉,元旦期間,鄭州警方打擊電詐黑灰產專班在新密市、登封市內連續打掉兩個利用GOIP設備為境外電信詐騙分子提供語音網關轉接服務的犯罪團夥。利用GOIP設備實施電信詐騙案件頻發大河網記者通過網絡查詢發現,全國各地包括四川、湖南、貴州等地警方都破獲有利用GOIP設備進行電信詐騙的案件。譬如,去年8月22日,青海省海西州公安局刑警支隊聯合德令哈市公安局成功搗毀1個利用GOIP設備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2人。
  • 「斷卡」!從源頭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兩卡」,即手機卡和銀行卡,這幾乎就是現代生活的「標配」。但如果監管失控,它們就會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工具」。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卡」監管失控,使之成為犯罪分子傳遞詐騙信息、攫取非法利益的「媒介」。  今年10月,國務院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斷卡」專項行動,由此一場「源頭除根」的戰役在全國打響。
  • 儋州開展「斷卡2號」集中收網行動 一特大電信網絡詐騙團夥被端26...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日消息(記者 李紹遠)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斷卡」專項行動部署要求,深化、鞏固「斷卡1號」集中收網行動戰果,11月23日至25日,儋州市公安局根據前期獲取的線索、證據,適時組織開展「斷卡2號」集中收網行動,成功摧毀一特大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抓獲團夥成員26名,其中刑事拘留20人,其餘
  • 全市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718起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718起,收繳贓款1500餘萬元,勸阻疑似被騙群眾9.3萬餘人,直接避免群眾損失近6億元。,打掉了一批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有力地遏制了我市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的高發勢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 株洲天元區警方搗毀一個12人取贓款團夥,涉案2000萬元
    近日,天元警方通過摸排、蹲守,先後抓獲了12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繳獲贓款80多萬元。今年11月份,天元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偵查實戰中心通過數據分析研判,發現了一個涉嫌幫助電信詐騙團夥洗錢的團夥在株洲活動。
  • 「淨網2020」什麼是「斷卡」?怎樣才能斬斷電信詐騙的黑手?
    在警方破獲的多起黑灰產鏈條案件中,最底層提供個人身份信息的嫌疑人都有著與方某類似的經歷。近年來,大量銀行卡、電話卡被不法分子購買後用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給群眾造成巨額經濟損失。「斷卡」行動,主要是針對公民將個人所開辦的銀行卡和電話卡,提供給他人用於電信網絡詐騙等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由於受到實名制規定的限制,不法分子只能通過各種各樣的非法渠道獲得銀行卡和電話卡。第一類就是開戶團夥。
  • 湖北公安反電信詐騙:抓4563人,凍結贓款16.69億元
    據了解,今年1至9月,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09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563人,打掉詐騙窩點786個,同比分別上升11.84%、1.2%、19%;共止付嫌疑帳戶8.84萬個,凍結嫌疑帳戶2.53萬個,凍結贓款16.69億元;返還群眾資金1269萬元。
  • 新泰警方強力「斷卡」 !斬斷電信網絡詐騙黑色產業鏈!
    相繼抓獲犯罪嫌疑人十餘人,斬斷了一條電信網絡詐騙的黑色產業鏈,切實維護了轄區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該團夥利用身份信息辦卡,通過出售獲利。過一段時間再掛失,將卡內贓款提現,實現一箭雙鵰。「
  • 看電信詐騙團夥怎麼套取公民身份...
    近日,昆明警方成功偵破了一起「3.30」電信網絡詐騙案。這個犯罪團夥從2019年9月開始在昆明市官渡區非法獲取公民身份信息,之後開出並激活電話卡,然後將卡層層倒賣至國內外的電信詐騙團夥,用於實施電信詐騙犯罪。
  • 上海警方「斷卡」行動重擊電信網絡詐騙
    「斷卡」行動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已打掉販卡團夥12個,抓獲「兩卡」違法犯罪人員2200餘人,今年以來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抓獲數、破案數同比分別上升58.6%、106.4%。任何一起電信網絡詐騙,都離不開信息流(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方式洗腦)和資金流(通過銀行卡、第三方支付等轉帳)兩個關鍵要素,而信息流和資金流最重要的載體就是手機卡和銀行卡。
  • 打響「斷卡」行動 謹防電信詐騙!
    日前,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開,部署開展以打擊、治理、懲戒開辦及販賣「兩卡」違法犯罪團夥為主要內容的「斷卡」行動。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持續高發,這與電話卡、銀行卡的「實名不實人」有著密切的關係。
  • 駐荷蘭使館提醒中國公民防範利用疫情的電信詐騙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柏林1月12日電海牙消息:中國駐荷蘭大使館11日發布消息,提醒在荷中國公民防範利用疫情的電信詐騙。駐荷蘭大使館表示,近兩年來,該館曾就在荷中國公民接到冒充「中國駐荷蘭使館」、「DHL快遞公司」、「荷蘭移民局」或「國內公安部門」的詐騙電話事發布安全提醒十餘篇。目前,絕大多數在荷中國公民防範意識已有明顯提高,能夠迅速識破詐騙者意圖。與此同時,詐騙分子也在「持續創新、與時俱進」,近來已出現多起以「中國駐荷蘭使館」名義撥打並利用疫情的電信詐騙。
  • 賣銀行卡做幫兇,萊西搗毀一電信詐騙團夥32人被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 通訊員 宋學友 李華將自己名下的銀行卡出售給他人,幫助他人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日前,萊西警方在「雷霆行動」中,將一個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的團夥摧毀,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