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客家鹹菜的來源與做法

2021-02-07 大埔印象


60%的大埔人已經關注「大埔印象」公眾號啦!尼愛唔愛關注?


鹹菜是客家人的主菜,亦有人把鹹菜叫研菜,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客家鹹菜似乎體現了客家人包容和諧的品質,它是上好佐料,能和各種肉類配成味道獨特的菜餚,稱容易相處的女人「研菜型」。有一首山歌這樣讚美鹹菜,「客家鹹菜十分香,能炒能煮能做湯,味道好過靚豬肉,名聲咁好到南洋。」


鹹菜是客家人的主菜,亦有人把鹹菜叫研菜,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客家鹹菜似乎體現了客家人包容和諧的品質,它是上好佐料,能和各種肉類配成味道獨特的菜餚,稱容易相處的女人「研菜型」。有一首山歌這樣讚美鹹菜,「客家鹹菜十分香,能炒能煮能做湯,味道好過靚豬肉,名聲咁好到南洋。」


一般家庭都有好幾甕鹹菜,人口多的有十來甕,鹹菜是由大菜(桂菜)醃製而成。從大菜變成鹹菜的過程稱研菜,研菜前期準備工作是把地裡的大菜砍下,一排排鋪在地上曬乾,菜莖彎曲不斷有柔性時表明可以研菜了。

研菜時農婦在大菜中撒下少許粗鹽,再用雙手反覆揉搓,客家人把反覆揉搓叫研,使鹹味進入菜中,待菜變色變軟後卷折成拳頭大小一捆菜,俗稱一嬌菜,這樣研菜花費時間長效率較低,聰明的客家婦女便在竹製大簸箕上或水泥地板上鋪上一層菜撒一層鹽,又鋪一層菜撒一層鹽,待菜一層層碼好後,人站上去用雙腳均勻有力反覆踩踏。家中有小孩的便叫小孩上去踩,甚至有鄰家小孩上去又跳又踩大叫大鬧,在玩耍中快樂幹事。做母親的便把「研好」的菜束成一嬌嬌鹹菜,用手把它一層層壓堅在甕中,壓好一層時撒上少許鹽,再放第二層,直至裝滿為止。摘幾片研製後的鹹菜葉蒙在甕口上,再蒙上幹蕉葉並用小繩系牢,上而再壓上石塊或厚木板,使空氣不能進入甕中,以免鹹菜變質。


鹹菜乾是用未熟透青黃鹹菜曬成的,經三蒸三曬後,味香色好鹹菜乾是過去客家人的禮品,尤其是送給華僑很受歡迎,成為珍品,現在亦然。曾有一個笑話,從前一個客家人到南洋探親,主人為迎接遠道而來的親戚,上了一道平時難有的鹹菜乾蒸豬肉,客人暗想豬肉那麼貴決不能吃,淨吃鹹菜乾,主人當面不說什麼,事後對別人說,某某豬肉一塊也不吃,淨挑好吃的鹹菜乾。

現在有人醃製鹹菜省工貪方便,用開水泡浸速成的鹹菜,破壞了大量維生素,口感也不好。我們認為還是傳統研菜醃製方法好,客家鹹菜在農村永遠是傳統主菜,經常出現在餐桌上,乃至宴會上,酸鹹菜炒豬腸便是口碑甚好的品牌客家菜。

來自網絡分享整理


相關焦點

  • 【客家非遺】客家人都吃過的菜——鹹菜(幹)
    《石扇鹹菜》2009年評為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鹹菜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客家鹹菜似乎體現了客家人包容和諧的品質,它是上好佐料,能和各種肉類配成味道獨特的菜餚,稱容易相處的女人「研菜型」。客家鹹菜是梅州一帶客家人最常食用的家常菜。客家鹹菜味道甘香而不膩,其風格更加溫醇。
  • 客家三及第湯傳統做法,傳說的「狀元湯」,你喝過沒?
    客家三及第湯傳統做法,傳說的「狀元湯」,你喝過沒? 2020-12-06 12:51 來源:好吃的好玩的
  • 揭西客家鹹菜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
    鹹菜當然不是僅僅揭西才有,在大多數客家地區,以及揭陽普寧等鶴佬地區,都有醃製鹹菜的習俗。每當說起鹹菜,大部分揭西人(尤其是長期出門在外的揭西人)總會情不自禁地吞口水,一方面是因為想起鹹菜的美味;另一方面則是被鹹菜勾起濃濃的思鄉之情。對於許多揭西人來說,一餐飯只要有鹹菜就可以了,其它什麼山珍海味,都遠不如它來得可口下飯。
  • 用腳踩出來的鹹菜,肉也甘拜下風
    傳統的鹹菜製作,場面堪稱魔幻:你會看到空地上鋪滿稻草,一顆顆芥菜整齊排列,在太陽底子暴曬到乾癟癟。接著大人們會把一群小孩呼過來,讓他們光著腳隨意在薺菜上追逐嬉戲,站在一旁的大人看著一地芥菜漸漸失去鮮綠光彩,露出滿意的笑容。
  • 普寧客家「粄」是怎麼煉成的
    艾粄  艾粄,是客家人的傳統小吃,在普寧,一般是清明、春節時期做。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能,有消食健胃,散寒除溼,消腫散結,平喘、鎮咳、祛痰、護肝利膽的作用。  普寧客家地區的艾粄多為烏糖、花生、芝麻餡。
  • 想吃鹹菜不用買,教你8道美味小鹹菜的做法,無任何添加劑,比超市買的小鹹菜好吃!
    想吃鹹菜不用買,教你8道美味小鹹菜的做法,無任何添加劑,比超市買的小鹹菜好吃!
  • 客家雞子酒的做法
    客家婦女如此重視坐月子,是因為她們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在舊時農村婦女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必須保證她們過好月子關,避免削弱體質,留下病根。正因如此,在客家農村,你依然可以看到許多七八十歲的婦女,腰板硬朗,手腳靈便,還在辛勤的做農活。
  • 想吃小鹹菜不用買,大廚教你8道小鹹菜的做法,無防腐劑,比超市買的小鹹菜更好吃!
    想吃小鹹菜不用買,大廚教你8道小鹹菜的做法,無防腐劑,比超市買的小鹹菜更好吃!
  • 教你怎樣醃鹹菜,各類鹹菜的做法
    鹹菜經過時間的秘藏,新鮮的蔬菜融進美味的料汁,變得酸爽可口,味道獨特,是很好的下飯佐粥小菜。
  • 【中華美食遺產】普寧客家美食——粄
    卷粄,要數高埔卷粄最好吃,裡面包的配料主要有鹹菜、吊豆、瘦肉等,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遷後,因當地不種小麥,無麵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創造,北風南味,別具特色。艾粄(蟻粄),是一種美味的漢族傳統小吃,主要材料有艾草、糯米粉、烏糖、花生、芝麻等,糯米粉和成麵團,將麵團分成小劑,分別包入花生,芝麻,烏糖等餡料。
  • 想吃小鹹菜不用買,大廚教你10道精緻小鹹菜做法,乾淨無防腐劑,比買的小鹹菜更好吃!
    想吃小鹹菜不用買,大廚教你10道精緻小鹹菜做法,乾淨無防腐劑,比買的小鹹菜更好吃!
  • 想吃鹹菜不用買,教你10道美味小鹹菜的做法,無防腐劑,比買的小鹹菜乾淨好吃!
    想吃鹹菜不用買,教你10道美味小鹹菜的做法,無防腐劑,比買的小鹹菜乾淨好吃!
  • 又到做醃菜的季節,教你做6道開胃小鹹菜做法,比超市小鹹菜乾淨
    又到做醃菜的季節,想學醃製鹹菜,教你做6道開胃小鹹菜做法,比超市小鹹菜乾淨好吃!
  • 北方早餐店必備的鹹菜做法,佐粥吃餅脆爽又開胃,比炒菜受歡迎
    導語:北方早餐店必備的鹹菜做法,佐粥吃餅脆爽又開胃,比炒菜受歡迎我們可以發現,在北方的許多餐館中都有免費的小鹹菜,尤其是早餐店更是如此,早餐人們喜歡喝粥吃餅,而搭配一碟小鹹菜,可以幫助打開食慾,吃飯也能更加香,芥菜疙瘩炒黃豆便是最為深受大眾喜歡的一種小鹹菜
  • 沂蒙老鹹菜,兒時熟悉的味道.(附製作方法)
    在整個沂蒙山區,勤勞樸實的沂蒙人所稱的老鹹菜,又叫黑鹹菜、熟鹹菜,是山區民間傳統的家常菜。據沂蒙史志資料等文獻記載,「大頭菜」(也叫辣疙瘩)、勺頭菜用鹽浸泡加火煮成黑鹹菜,可常年食用。只是後來,日子好了,烀鹹菜的越來越少,因為人們已經不用頓頓吃鹹菜,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老鹹菜做法過程很是漫長,這樣的等待在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已讓人沒耐心等待了。
  • 十種客家特色小吃,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吃過的吧
    昨天跟大家說到了我們客家的傳統菜餚,今天就想來給大家說說我們梅州的特色小吃。梅州是客家人聚集的地方,被稱為「世界客都」。梅州下轄有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平遠縣、五華縣等多個轄區。地域很廣,美食自然也非常的多。
  • 客家傳統服飾,你了解過多少
    客家服飾的分類就其本義包括「服」和「飾」兩大類,「服」即通常意義上的衣服,「飾」指配飾,指衣服上搭配的一些裝飾物品。                    客家傳統服飾是客家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以中原漢服為基礎,吸收了生活在贛閩粵邊區的畲、瑤等少數民族的服飾元素,並逐漸適應當地地理環境而發展起來的藝術結晶。
  • 分享醃鹹菜的做法,簡單又好吃,做好後味道跟蘿蔔乾差不多!
    說到鹹菜呢,不知道大家愛不愛吃!我記得小的時候,家裡比較窮,所以家裡必備的是鹹菜,有的時候一盤子鹹菜能夠吃好幾天,雖然天天吃會膩,但是如果你長時間不吃,偶爾吃上一次,又會覺得無比的美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鹹菜的經歷呢?
  • 一分鐘學會正宗客家鹽焗雞做法!
    客家鹽焗雞相信大家應該都吃過,它是廣東久負盛名的一道漢族傳統佳餚,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特別是在廣東籍華僑集中的海外地區久負盛名
  • 中國傳統元素 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又稱為圍龍屋、圍屋、轉龍屋等,是漢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文化建築。圍屋始建於晉唐宋,興盛於明清。廣義的圍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圍樓或圍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