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呂洞賓成仙

2021-03-05 每日精選悅讀

     呂洞賓年輕時非常聰明,跟著父親學得一手好棋,幾年來,方圓幾十裡鮮逢敵手,甚至連教他下棋的父親也成了他手下敗將。這一年,村裡呂員外請來了一個烏先生教兒子念書,這個烏先生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知前卜後,無所不能,而且平易近人,全村上下對烏先生十分尊敬。烏先生平時除了教書看病外,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下棋,他聞知呂洞賓是本村下棋高手,因此一有空,就找呂洞賓較量棋藝。說來也怪,每次與烏先生下棋,無論呂洞賓怎樣施出渾身解數,最後都以失敗告終。這樣一來二往,不知不覺中過了三年時間,兩人意氣相投,無話不談,結成了忘年之交。

有一天,呂洞賓又連續在烏先生住處輸了三局棋,眼看天色已晚,又下著大雨,烏先生留他吃飯,並約他飯後再戰,呂洞賓也沒推辭,留了下來。於是,烏先生自己動手,炒了幾盤菜,又拿出一壇白酒,兩人推杯換盞喝了起來,越喝興趣越濃,到後來,烏先生臉也紅了,話也多了,竟當著呂洞賓的面,把自家老底也倒了出來。他酒氣醺醺地對呂洞賓說:「不瞞你說,我不是一般凡人,而是修煉了一千五百年道行可以變化成人形的烏龜精。你的棋藝雖然不錯,只能勝過一般人,要下過我,同樣需要有一千五百年道行才行,否則,你下一輩子棋也不是我的對手。」聽了這番話,呂洞賓非常吃驚,但仔細想想又覺得不無道理。這時,只見烏先生晃著腦袋繼續說道:「我們相處已經三年多了,我看你人比較忠實,又聰明好學,很合我的脾氣,因此,有一樁好事想成全於你,一來助你脫離凡塵,二來也好出出我一千年來埋在心中的一口惡氣。」呂洞賓聽到這裡,忙問是什麼好事。烏先生接著說:「我們村北面三十裡處的地方,有一所道觀,名叫『普慈觀』,觀內住著一個老道,那個老道其實是個蛇精,他與我一樣,也有一千五百年道行。平時這個老道很少出觀,但每天晚上子時,他一定要到觀外東面一座小山頂上進行修煉,寅時準時返回。他從觀裡出來時也不走大門,而是從門旁一個小窗口中出入,出來前先將一口唾沫從窗口吐出,然後身體化作一縷青煙跟著出來,未著地即化為人形,將唾沫迅速收回。你可在適當時候,選一個月高天明的夜晚,趕到觀外,並於子時前悄悄地守候在窗口下,當聽到裡面一有動靜,就立即對著窗口張大嘴巴,將吐出來的唾沫接住並咽下,當蛇精出來發現後一定會先哀求後威脅,要你吐一口唾沫還他,這時候你千萬不要心慈手軟,否則有生命之憂,因為這時候蛇精的一千五百年道行已轉到你身上,他已經無能為力,奈何不得你了,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但是這件事你必須守口如瓶,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不可洩漏出去。」呂洞賓聽後點了點頭,棋也無心下了,抹了抹嘴巴,半信半疑地回到家中。

轉眼間到了月半,這一天天氣很好,待到月亮爬上東山,大地一片月光,如同白晝。吃過晚飯後,呂洞賓抱著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的心態,決定去試上一試。他在家認真計算好路程、時間和行走速度,於子時前趕到「普慈觀」。月光下,只見道觀雖然不大,建築得還挺別致,依山傍水,的確是個修行的好地方。呂洞賓依烏先生所說,來到門前,此時觀門早已關閉,但見門旁確有一隻小窗口。他心裡又多了幾分相信,於是悄悄上前守候在窗口下。

待到子時,呂洞賓聽見觀內有響動,連忙對著窗口張大嘴巴,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啪」的一聲,一口唾沫從窗口飛出,不偏不倚落入呂洞賓口中,呂洞賓想起當時烏先生的囑咐,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將其吞入肚中。這時候,只見窗口飄出一縷青煙,一瞬間化成一個鶴髮銀須的老道士。當老道士抬頭看見呂洞賓時,又急又怒,但苦於道行已失,只好苦苦哀求,請呂洞賓將唾沫還給他。呂洞賓則牢記烏先生的話,任其苦求,不言不語,不理不睬。老道士無奈,施出最後一著,只見他就地一滾,頓時化作一條巨蟒,張開血盆大口,火舌飛卷,並發出呼呼響聲,十分嚇人。好在呂洞賓知道蛇精道行已失,只是虛張聲勢,不再可怕,所以依然無動於衷,到後來乾脆閉上眼睛,任他變化。到了這種地步,蛇精已知道毫無挽回餘地了,只好重新化為道士,一副無可奈何、垂頭喪氣的模樣。他對呂洞賓說:「罷、罷、罷,天意如此,我也認命了,但我與你這小兄弟素不相識,不知你是怎麼知道個中秘密的,還請明言,使我能死得瞑目。」呂洞賓見這蛇精老道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不由產生了同情心,加上心中有愧,心想:反正他快要死了,說給他知道也無妨。於是,把自己與烏先生來往三年有關情況及烏先生讓他來的過程簡單地告訴了他。蛇精聽完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原來如此,想不到千年前的一次瓜葛,這個老烏龜仍然耿耿於懷,竟不顧道義,置我於死地。好啊,既然你不仁,休怪我無義。咱們乾脆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同歸於盡算了。」

於是,蛇精老道讓呂洞賓坐下來,將自己與烏龜精之間的恩恩怨怨說給他聽:「一千年前,我與老烏龜同在峨嵋山中一條深谷裡修煉,那時候我倆都只有五百年道行,彼此間十分客氣,常有來往,過著與世無爭的舒適日子。不料有一天,一隻仙鶴銜著一支靈芝飛過我們頭頂,被一個有著二千年道行的老鼠精攔截,意欲奪走靈芝。爭鬥中,靈芝掉到地上,被我和烏龜精同時看到。靈芝是仙草,據說食用後能起死回生,延年益壽,尤其對修煉大有好處。於是,我們顧不上多年的交情,開始了一場爭奪靈芝的大搏鬥,你爭我奪,互不相讓,並且大打出手,從山上打到水中,從上午打到晚上,趁我們相鬥最激烈的時候,一隻有三百年道行的狐狸精悄悄地拿著靈芝遠走高飛了,等到我們發現後,雙方都已精疲力盡,後悔也來不及了。從此我們之間就互不來往,斷絕了關係。前些年,我們都化為人形,來到這裡,繼續苦苦修煉,盼望有朝一日修成正果。沒想到今天竟將命也送在這裡,看來此乃天意,非蛇力所能挽回的。既然到了這個地步,我也只能認命了。今天多虧你這小兄弟說出實話,使我死得明白,我死而無憾,臨死前,我決定也送你一份人情,以其人之道,還治於其人之身,請附耳過來。」接著,蛇精輕輕地向呂洞賓交代了一番,直到呂洞賓明白為止。不一會兒,蛇精倒地而死。

呂洞賓見蛇精死後,心中難免有些愧疚,待到天明,借來一把鍬,將蛇精掩埋,又對著墳磕了幾個響頭,才從原路返回家中。

回到家後,烏先生問起此事,呂洞賓將前後經過告訴於他,只是閉口不談蛇精臨死時的附耳之言。

自此之後,呂洞賓與烏先生下棋總是旗鼓相當,彼此不分輸贏,其他方面的知識也因有了一千五百年的道行而大有提高。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了幾個月,有一天,烏先生下完棋後對呂洞賓說:「我已向東家告了假,有事外出三天,如要下棋,三天以後再來吧。」呂洞賓點了點頭回到家裡,他心裡清楚烏先生要去幹什麼,因為蛇精告訴過他,一年之中有三天時間是各路妖魔鬼怪避難的日子,烏龜精尚未成得正果,還在此列,因此必須到深山峻岭中覓一個十分隱蔽的住所躲上三天,才能逃過劫難。

呂洞賓決定按蛇精所講的話去實施,因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對這次行動,呂洞賓充滿信心,他相信一定會取得成功。

第三天拂曉時分,呂洞賓按蛇精告訴他的話,來到烏先生住房的後窗下,用力撬開窗門,從窗口翻進室內,一股香燭之味撲面而來,但見房內案几上殘香斷燭早已熄滅,烏先生雙手合十,十分虔誠地端坐在香案前的一個大蒲團上。呂洞賓知道這只是烏先生的軀殼,他將其搬在一邊,自己雙手合十,坐在烏先生原來的位置上。過了一會兒,只見從窗口飛進一隻蜜蜂,前後圍著呂洞賓打轉,並嗡嗡地叫著「不對、不對。」呂洞賓聽到後,馬上接口道:「對的,對的。」並張開大口,於是,這隻代表著烏先生一千五百年道行的蜜蜂從呂洞賓口中飛進去。

就這樣,呂洞賓沒花一點力氣,在蛇精和烏龜精身上輕而易舉地得到了三千年的道行。後來,經其他神仙引渡,終於修成正果,位列仙班。

相關焦點

  • 【八仙之一】呂洞賓得道成仙的故事
    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可謂是家喻戶曉,你知道他是怎麼修煉成仙的嗎?呂洞賓又叫呂純陽,本名呂洞賓,因為他自號「純陽子」,因此人們就有慣稱他呂純陽子。他是道教八仙之一,唐朝時候的人。  他的故事是這樣的:唐朝時,在一個叫永樂鄉的地方,住著一戶呂姓人家。這呂家世代都是讀書人,並且都在朝廷上當過官。呂洞賓就出生在這樣的人家。
  • 神話傳說:呂洞賓的成仙之路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中,存在著許多奇幻的故事和神話傳說,這其中又以唐朝中的傳說故事最多,而八仙的傳說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八仙之中,每個人的成仙的方式盡皆不同,而呂洞賓考驗可是頗多。據說呂洞賓是唐德宗時期人,出生時屋中充滿異香,還有白鶴飛入,他自幼聰慧,十歲能文,十五歲能武,精通百家經籍。
  • 瘋評八仙(十五)為什麼呂洞賓不戒「酒」「色」,卻能得道成仙?
    而要修道成仙,必然需要遵守修行的戒律,一言一行都不可有所違反,然而呂洞賓卻與之不同。從《東遊記》以及後面衍生出來的八仙過海系列小說和故事中,呂洞賓的行為是屢屢挑戰道教戒律的紅線,拉低全真道士的人品下限,做出不少有違道士戒律的事情。儘管呂洞賓做了不少這樣的事情,可是卻並不影響他修道成仙的最終目標。可以說最終呂洞賓能達成天仙成就,也與他在人間做的這些事情是分不開。
  • 蔚縣民間故事:呂洞賓暖泉趕會
    那道人停下扭頭問卦人為何一直跟隨,卦人說意欲求道長渡長成仙。道長說我何能渡你成仙,卦人說道長乃中八仙的呂洞賓。道長說你從何說我是呂洞賓,卦人說道長提的罐子無底,上下兩口莫不是「呂」字嗎?道長說既然你識破我的真身,也是你我有緣,請隨我來吧。道長前行,卦人隨後轉到大街上,來到一個餄餎攤位,壓餄餎的鍋臺灶口噴岀洶洶的火焰,道長一頭鑽進去不見蹤影,卦人一怔,止步不動,不敢向前。
  • 八仙之首是誰,呂洞賓還是鐵拐李?知道何仙姑成仙的三個版本嗎?
    關於他們的小說很多,例如《八仙過海》、《八仙得道傳》、《東遊記》等等,每一部皆為大眾喜愛的讀本,發展到現代,八仙的故事更是傳遍神州,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影視導演紛紛將此故事搬上螢屏,創下了不凡的收視業績。例如85港版的《八仙過海》,他也成為同類八仙影視的經典之作,後來又有《八仙全傳》、《蓬萊八仙》等影視相繼而出。
  • 神話故事:呂洞賓的傳說
    呂讓命人把孩子抱出來,異人一看,大驚道:「此子相貌非凡,定是高人轉世,你們一定要好好待他,因為他將來註定要成仙的……」呂讓夫妻都高興萬分,對兒子的將來充滿期待。先生走後,呂讓按孩子出生的八字,為其取名為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子。呂洞賓從小就在父親的精心教導下苦讀詩書,一心想著考個功名光宗耀祖,所以他遲遲未婚,20歲的時候還在閉門讀書,心無旁騖。
  • 民間故事‖苟杳呂洞賓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典故叫做「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相傳是呂洞賓在成仙之後奉命捉拿哮天犬,為了避免它受傷,便把它放了出來,沒想到卻被哮天犬反咬一口。後人經常用這句話來形容人們不知好歹,但是這句典故還有另一個說法。
  • 【八仙之一】曹國舅得道成仙的故事
    關於曹國舅成仙的傳說有多個版本,而且非常富有深意。我看一看前七仙的構成,江湖遊醫的鐵拐李、科舉不第的韓湘子、道士張果老、浪子呂洞賓、村姑何仙姑、戲子藍採,也就是漢鍾離還算一個逃跑落難的武將,所以前七仙,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識:草根。他們都出身市井,基本上長期置身於社會的最低層,體驗過低層百姓經歷的酸甜苦辣,為此八仙傳說得到了底層百姓的擁戴。
  • 呂洞賓成仙處——八仙庵
    民間傳說萬壽八仙宮為唐代呂洞賓遇漢鍾離,「一枕黃粱」點破千秋迷夢而感悟成道之處。據《列仙傳》載:鍾離權祖師於長安酒肆感悟呂洞賓,「黃粱夢覺」度其成仙,後人為紀念呂祖於此立祠祀之。 一個是「慈禧太后萬壽碑」記錄了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京,慈禧太后、光緒到西安出遊,宮廷節約飲食、救濟受災百姓、私人掏腰包維修宮殿、為民祈福等感人故事。
  • 呂洞賓
    《宋史·陳摶傳》記載呂巖為 「關西逸人,有劍術,年百餘歲。步履輕捷,頃刻數百裡,數來摶齋中」,是位修道有術的高士。《全唐詩》收有他的詩作二百多首。後世道教和民間稱其為「劍仙」、「酒仙」、「詩仙」。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風塵,在長安酒肆中遇鍾離權,「黃粱一夢」,於是感悟,求其超度。經過鍾離先生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於是得受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後來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
  • 《東遊記》你以為是一群凡人成仙?其實只是走個過場罷了!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其拍成的電視劇也有很多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東遊記》和《八仙全傳》了。《八仙全傳》是以韓湘子為主角講述了八仙的故事;而《東遊記》則是以呂洞賓為主角。其中兩個版本的內容都差不多,都是講述了凡人如何修煉成仙的故事。
  • 呂洞賓墓出土,考古隊挖出兩樣東西,考古學家直呼:不可能
    從古至今流傳著許許多多的神仙故事,而事實上這些神仙,大多數都是有著真實的原型。提起呂洞賓,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八仙過海的故事也早已深入人心,那麼作為八仙過海的故事發生地,就是現在山東省的蓬萊市,實際地點都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這八仙一定也都是有著真實的人物原型,事實也確實就是這樣。
  • 狗咬呂洞賓:什麼樣的狗,能咬到仙人呂洞賓呢?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用來罵人不知好歹。我們知道,呂洞賓是八仙之一。所以問題來了:什麼樣的狗,能咬到呂洞賓呢?答案讓人驚訝,那不是狗。是人。是呂洞賓成仙之前的同鄉好友。苟杳從小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他為人誠懇,讀書勤奮,是一個忠厚可親的人。呂洞賓很賞識他,便請他到自己的家中居住,希望他能成才。苟杳更加刻苦,漸漸小有所成,後來被林姓人家相中。成親前,呂洞賓卻提了個過分的要求:新娘子要先陪他三宿。
  • 淨空法師:呂洞賓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呂洞賓的故事,也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這是道教的,八仙之一,呂洞賓在早年遇到鍾離,那也是八仙之一。鍾離教呂洞賓一個法術,點鐵成金,你要布施救濟一些窮苦人,你有這本事就方便了。呂洞賓就問鍾離先生,他說,「我點鐵成金,這金會不會再變成鐵?」
  • 民間故事:荒郊救女結為夫妻,誤信老和尚,呂洞賓闖出大禍
    眾所周知,八仙之中法力最高強的當屬呂洞賓,背著一把純陽劍,四處行俠仗義,演繹出無數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然而……你知道呂洞賓的寶劍是怎麼來的嗎?小編不才,給大家說說呂洞賓純陽寶劍的來歷。話說呂洞賓還沒成仙的時候,是個書生,獨自居住某處草廬之中,每日刻苦讀書,以求來日金榜題名。這一天,呂洞賓正捧著書,邊讀邊走,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女子的哭泣聲,心中有些奇怪,這裡地處偏遠,是誰在此悲啼呢?
  • 動漫《一人之下》,王也口中羽化成仙的「呂祖」是何許人也
    在《一人之下》的世界觀裡,羽化成仙是存在的,異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成就自己的仙人果位!在羅天大醮上,「一貧如洗」王也在與諸葛青的對抗中,明確提到異人界羽化成仙的人物——三豐真人與呂祖。三豐真人為大家所熟知,武當的創教祖師,自創太極系列拳法、劍法等,是名副其實的一代宗師。
  • 呂洞賓:「純陽真人」墓穴見於山西,棺槨內1物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自古以來,我國就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修道成仙、降妖除魔」的奇聞軼事。從西周時期的姜太公主導的「封神演義」,再到後來秦始皇派徐福東渡尋仙。一直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盛行,「竹林七賢」坐而論道,文人士大夫整天張口閉口都是「黃老之學」,這也為「志怪小說」的產生滋生了肥沃的土壤。
  • 孚佑帝君·純陽呂洞賓祖師
    因此,呂洞賓的道術大都具有治病祛厄之效果。《飛劍記》中,呂洞賓身背葫蘆,內藏丹藥,主動施予市中病重之人。在《三醉嶽陽樓》、《三度城南柳》中,他在城市中也以治病為業,以丹藥救人無數。     呂洞賓在通俗小說和戲劇中最廣為人知的還是其勸善度人的故事。在道教看來,度人為仙是從根本上使凡人擺脫災難的善舉,是最根本的「救世」之道。
  • 呂洞賓在廣豐的故事
    二呂洞賓雲遊天下,品嘗過不少四方名菜佳餚,而他最欣賞的,卻是廣豐的炒米粉。當時他是城裡大井頭「茂財粉店」的常客。每日清晨,此店接待的第一位客人便是呂洞賓。天天如此,久而久之,店內有一店長(夥計)對呂洞賓天天老早前來光顧不耐煩。一天,和往常一樣,東方剛發白,呂洞賓就在「茂財粉店」門口出現了。
  • 人真的可以修道成仙嗎?影帝梁家輝電影《雙瞳》揭秘
    故事的主角梁家輝扮演的黃火土是一名刑警,由於舉報同事貪汙,遭到同事報復,綁架了他的女兒。解救女兒過程中,綁匪朝他女兒開了槍,詭異的是這顆子彈並沒有射中女兒,而是被神秘力量彈回,打死了綁匪自己!事後女兒變成了自閉兒童,再也沒說過話,而黃火土也對神秘事件開始敏感多疑。同時,更神秘的案件一個接一個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