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共同特點有哪些?以昆蟲為例,繁衍和生存也不容易

2020-12-15 老周耕讀

細心的人們發現,動物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雖然有的差異性很大,但是也有很多共同點。農耕子今天以昆蟲為例來分享一些有趣的現象,對於交接動物的特性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動物是順應天時地利熱存在的一個個群體,離不開食物源、水源地、棲息地,對於環境有一定的選擇性和適應能力,具有繁衍後代需求和種群特性等。

1.動物總是圍繞食物源而存在

有一個有趣的存在就是小麥吸漿蟲,它總是在小麥開始抽穗以後才開始從土壤底部向上移動,最後羽化,在小麥上面產卵,幼蟲吸食小麥籽粒的營養,最後又落到土壤,第二年條件適合的時候才出來,否則,它就會在土壤裡不出來,所以,小麥吸漿蟲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和其它作物輪作。

每年都會在核桃開花期變成成蟲,然後在幼果期鑽入表皮地下,甚至於內表皮取食,所以基數大的地區,每年都會出現核桃黑蛋。

蚜蟲在潮溼的環境大量繁殖,都不需要交配,而在高溫乾旱季節產生有翅蚜,遷飛到生長旺盛的植株上面危害。

成蟲完成交配以後,就會將卵產在幼蟲喜歡的食物上面,這就是動物的對於食物源的趨性。

2.動物離不開水

雖然昆蟲不可能都在水中生活,但是在一定的階段,沒有水就無法繁衍。比如蚊子、蒼蠅、蜻蜓等昆蟲都會在水面上完成交配,或者將卵產在水裡面,或者在潮溼的環境中,幼蟲在裡面生存,也只有在成蟲的時候到處飛舞。潮溼的空氣或者田間小氣候都是大部分昆蟲繁殖的場所。

3.昆蟲有相對固定的棲息地

我們都知道蝗蟲有選擇性的產卵地,所有的昆蟲都會有選擇性的植物取食,越冬場所也相對固定。了解這些,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滅害蟲,而不僅僅局限於化學防治。

4.繁殖能力

每一種昆蟲的繁殖能力都不一樣,其中包括一年繁殖幾次、每次能繁殖多少後代、繁殖過程中所需要的外部條件(溫度、溼度、光照、寄主數量等)等,也有一些求偶行為,比如知了的鳴叫、蟋蟀的抖動翅膀、蜂王飛入高空、雄性蠍子被雌性吃掉等,無一例外,都是適應性所決定的,是本能驅使,否則這個物種早已不復存在。

5.種群特性

螞蟻、白蟻、蜜蜂等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有一定的分工協作,才能完成這個群體的存在。蚧殼蟲依靠群體形成保護層,才很難滅除。蚜蟲大量聚集,化學農藥一次性很難消滅。蝗蟲單個存在和形成蝗災會發生很多變異。草地貪夜蛾隨風長距離傳播,才讓人類防不勝防。

所有的動物都有規律性,比如遷徙規律、求偶習性、冬眠習性、自相殘殺習性等,了解這些,更加會對大自然產生無限的求知慾望,甚至於外星球。

相關焦點

  • 小科普: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昆蟲?
    地球上有超過60,000 種無脊椎動物,然而昆蟲綱涵蓋了一百萬種已知物種,且還有許多物種尚未分類。事實上,這些生物佔據了地球上約75% 的動物數量。 在昆蟲綱的分類下蘊含了龐大的基因多樣性,不同的種群中有著充裕的基因密碼,提供它們蓬勃繁殖所需的變異空間,以適應這星球上各式各樣的環境,即使在某些極端的環境下,也能有昆蟲生存。
  • 繁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它可以不眠不休連續14個小時
    繁衍時間最長的動物 如果你在澳大利亞地區旅遊,並且足夠幸運的話,那麼你可能會看到一個長得非常像老鼠的動物,它們正在瘋狂的繁殖後代。其中雄性一方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一刻也停不下來,整個過程最長可以持續大約14個小時。
  • 人類繁衍依賴結婚那其它動物都是怎樣繁衍的呢?
    其實對於其他動物而言,不同種類的動物都歌各自有他們自己獨特的相處和繁衍方式,而且不同種類動物它們的繁衍方式和雌雄相處方式也大為不同,或許是他們沒有像我們人類一樣完備的智慧,他們大多的繁衍方式,都只是依賴於生理上的刺激,但對於很多動物而言。他們似乎也是有智慧在裡面的,對很多動物而言雌雄雙方還是會共同撫養下一代成長,只是它們與我們人類的方式不不大相同。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
  • 為什麼大多數都是草食動物,它的特點有哪些?
    草食動物與肉食動物的數量比至少是10:1,從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到可以舒服的生活在一片葉子上的小昆蟲,草食動物多種多樣,草食動物為什麼這麼多,是因為植物性食物有兩大優勢,一方面是因為它們非常的容易被找到,另一方面它們不會逃跑,對於小型動物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植物是很好的藏身之所
  • 《動物森友會》4月份昆蟲有哪些 4月份昆蟲匯總一覽
    導 讀 動物森友會4月份有什麼昆蟲?4月份昆蟲詳情介紹一覽。動物森友會手遊已經更新了4月昆蟲新品,這些昆蟲包括中華劍角蝗、綠胸晏蜓、彩襖蛛蝶日落蛾、田鱉等,不少玩家小夥伴都想知道4月份有什麼昆蟲?下面九遊小編...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圖鑑大全 昆蟲價格圖鑑匯總表
    動物森友會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圖鑑大全 昆蟲價格圖鑑匯總表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圖鑑大全 昆蟲價格圖鑑匯總表 來源:網絡 作者:阿姆斯特朗雷
  • 昆蟲探索營 | 每種昆蟲都值得被認識和敬畏
    昆蟲分布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因其生存環境的不同,造就了昆蟲數量的龐大和偉大。昆蟲探索營裡我們找來了3個特殊的考察點,對昆蟲進行觀測和研究。了解昆蟲們對環境的選擇和偏好,並學習它們發生在這片大地上的生活智慧。
  • 動物對人類的幫助,動物超感:一種神奇的生存本領
    ◎一起讀動物超感:一種神奇的生存本領麋鹿面臨災難的反應每每地震來臨時,動物都會有強烈反應。以聽覺為例。人的聽力,一般是在20至20000赫茲的範圍,但很多動物,卻能聽到更低頻率的聲音。像地震發出的次聲波,普通人即無法感知。再如觸覺。較之人類以兩足行走,大多數動物,接觸地面的面積更大。有些動物,甚或還能通過感知地面的震動,來獲取獵物方位與距離。也正是動物的感知本領,才讓它們,能夠迅速逃避災難。
  • 自然界中有沒有三棲動物?為什麼?
    兩棲動物簡單地說就是既可以在陸地上生存,又可以在水裡生存的動物。當然不是所有滿足條件的動物都是兩棲動物,想要進入兩棲綱下,必須還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年後用肺和皮膚呼吸,發育過程完全變態;第二,都是脊椎動物;第三;都是變溫動物;第四,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但是不能永遠離水生活;五,成年後擁有四肢(蚓螈目除外,它們的四肢已經退化掉了)。
  • 哪些動物被宣布滅絕30年後重新出現?野生華南虎會被發現嗎?
    「重見天日」的滅絕動物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簡稱ICUN)將不同生存情況的動物劃分了不同的瀕危級別。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低危→數據缺乏這七個等級。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國的「國寶」大熊貓由於數量稀少以及數量持續下降,被列入了瀕危動物,但是,隨著大熊貓繁殖基地以及野生保護區的建立,在人類的幫助下,大熊貓的數量開始穩步上升,到了2016年,大熊貓的瀕危等級由瀕危調整到了易危。滅絕顧名思義就是這個物種無論從野外還是人工飼養下都從地球上消失了。那麼,有哪些動物是被宣布滅絕30年後,再次發現的呢?
  • 昆蟲是未來人類的常見食物?科學家的回應很反常,或引發生存危機
    昆蟲繁殖能力和適應性都很強2012年就有研究表明,昆蟲養殖場往往會將很大一部分生病的魚蝦作為飼料,即便前者可以將其很好地消化,也無法排除其中的隱患。科學家表示,一旦昆蟲進入養殖場周邊,它們的繁衍能力就會發揮作用,人們往往能夠在養殖場附近找到完整的昆蟲種群,這是極大的威脅。昆蟲適合大規模飼養的優點,也成為它們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的主要原因。
  • 血藍蛋白的結構特點有哪些
    血藍蛋白是蝦血淋巴中的含銅呼吸蛋白,每個氧結合位點有2個銅原子,其氧的結合位點與另一種銅離子結合蛋白——酚氧化酶的氧結合位點的結構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血藍蛋白在脫氧狀態為無色,結合氧為藍色。柱結合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及電鏡技術,鱟魚血藍蛋白的結構特點,純化的血藍蛋白在電泳中出現4個條帶],純化的血藍蛋白再經32層析得到5個洗脫峰,每個峰在電泳下可分辨出4個條帶,電鏡下,血藍蛋白分子出現環形、五角形、十字形和蝴蝶結形等構型並與其他解離的中間的構型同時存在。
  • 昆蟲又不美麗,玉雕昆蟲能有何樂趣?
    清代 | 象牙蘿蔔其實昆蟲一直是中國玉石雕刻的重要題材之一,但它們並不比體型龐大的動物或滿身羽毛的飛鳥更好雕刻,因為體型更小、活動更靈巧、細微之處特別多,所以也更難抓取昆蟲的形態和行動特點,不僅考驗工,也考驗料,試想用玉石雕出昆蟲的觸鬚、小細腿得是多麼艱難和脆弱。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昆蟲綱)
    昨天很晚的時候發了華盛頓公約附錄中的一些昆蟲今天我們來看看中國受到保護的昆蟲有哪些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你不知道的動物偽裝術:擬態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生物們為了繁衍下去可謂各顯神通,今天我們在聊聊動物的「易容術」——擬態。擬態(Mimicry)是指一個物種在演化中獲得與另一物種相似的特徵來混淆其他生物的現象。擬態是如此有效和普遍,以至於從昆蟲、魚類、兩棲類到植物都有這樣的現象。
  • 昆蟲的秘密你了解多少呢?《MOVE圖鑑昆蟲》給你完美的答案
    誘人是它第一個特點!環襯是這樣的。「各種排名搶先看」,最能吸引孩子了。小孩子最關心的就是排名了,吸引孩子從環襯開始,也是沒誰了。《審訂寄語》非誠非常有力量:現在地球上生活著的昆蟲至少有1000萬種,昆蟲昆蟲的數量佔到了地球所有動物物種的五分之四還要多,地球簡直是「昆蟲的星球」。
  • 野生動物可與狩獵者共同生存
    Wildlife Can Bear with Hunters and Hikers野生動物可與狩獵者共同生存美國的公共土地管理有兩大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與自然接觸的娛樂機會。但有時,這兩個目標會互相衝突——尤其是像徒步或打獵這類的娛樂活動會驚擾到野生動物,使它們不得不換地方生存。
  • 北方淡水魚的食性特點
    這除了具備較多的實踐經歷和經驗外,還需要了解和掌握魚的食性特點。由於對海水魚的食性不了解,本文僅談談淡水魚,特別是北方淡水魚的食性問題。魚的食性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既與魚的種類和進食習慣有關,也與食物的營養成分、形態、顏色、味道等有關,甚至與魚生活的環境條件也有很密切的關係。
  • 好像生怕自己不被發現,很多食草動物都長了個白屁股,這有何用?
    說到動物屁股的顏色,我們第一個就會想到猴子,因為它的紅屁股太過顯眼了,紅色的屁股在動物界的確不多見,但白色的屁股卻十分常見,很多食草動物都長有一個白屁股,分外顯眼,這有什麼用?所以很多動物都長有白屁股這件事絕不是一個沒有緣由的事情,這個白屁股也一定存在著某種作用。哪些動物長有白屁股?那可太多了,很多羚羊類、羊類以及鹿和兔子都長有鮮明的白色屁股,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狍子。而這種白屁股在生物學上還有著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臀斑」。其實這種白色臀斑的特徵十分令人費解,因為它恰恰長在食草動物的身上,而且又極為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