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寒蟬鳴泣之時業》已經播出7話了,這個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的雛見澤的故事也越來越精彩。第7話的內容很多,信息量也很大,和06版動畫的綿流祭已經有了很多區別,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一向無論受了多大委屈都會隱忍的梨花在這一話竟然發飆了。那麼梨花為什麼會發飆呢?這一話又究竟發生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文 | 小時
古手梨花是寒蟬系列主角團中最重要的存在,也是故事能達到good ending的關鍵;同時由於她對一切都看慣的特質,也讓梨花成為了系列中最能隱忍的角色。不過就是這麼個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未來而逆來順受的小女孩,在《寒蟬鳴泣之時業》的第7話竟然對圭一發了飆,表示這局老娘不玩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01第7話發生了什麼?
動畫第7話的內容看似很多,但實際上卻都集中在綿流祭當晚和第二天的上午。發生的主要事件也只有兩個。一個事件是圭一在詩音等人的唆使下再進祭具殿。這一次的祭具殿和老版動畫中的也沒太大區別,區別主要是御社神大人的手沒斷,以及詩音一不小心把神像的頭碰掉了。對,沒錯,這一次神像的頭掉了,變成某位學姐了。當然,這也為眾人其後的「被作祟」找到了理由。
另一個事件同樣發生在綿流祭當晚,就是村長、三四和富竹都失蹤了。富竹三四的失蹤是詩音通過電話透露的,村長的失蹤是第二天上午從老師的口中得到證實的。這說明命運的齒輪已經開始發狂,這一篇的結局又要向著悲劇進發了。而這,也是促使梨花發飆的直接原因之一,當然,梨花發飆的理由絕不僅僅只有這個。
02梨花為何發飆不玩了?
一貫冷眼看待一切的梨花會發飆自然不是無緣無故的,她發飆的原因主要是對圭一太失望了。在動畫第5話,也就是綿騙篇的一開場,梨花就已經幫圭一在自己認知範圍內的悲劇FLAG拔除了,結果在第7話她用演舞失誤來試探圭一時,發現圭一還是撒謊了,這對一向自信滿滿的梨花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
不過打擊歸打擊,對夥伴的信任還是要有的。不過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說村長失蹤了時,梨花的不妙預感越來越強烈;而在動畫最後,圭一用了自己在別的世界安慰他的話來試探自己時,梨花確認了自己最擔心的事已經發生,這局已經沒救了,就這樣,被揭了傷疤的梨花終於也忍不住直接爆發了。
這樣看來,梨花認為這一局沒救了是因為圭一的選擇和欺騙,那麼事實真的如此麼?
03這一局沒救真的是因為圭一?
這一局表面上看發展成現在這樣的確是因為圭一沒有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進入了祭具殿,實際上縱觀這一篇的全過程,都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默默操控著故事的走向。即便梨花改變了圭一送娃娃的選擇也無濟於事。那麼這一隻手會是誰的呢?
首先不會是鷹野三四。因為在動畫第7話裡說了,有目擊者看到三四和富竹在綿流祭當晚搶了別人的貨車倉皇出村,自己的小汽車和自行車都還在原地沒有移動過。這就說明二人是受到了某種生命上的威脅,至少是遇到了不得不逃離村子的緊急事件,而對他們下手的很有可能就是這個村子裡那隻無形的手。
然後也不是詩音。雖然在老版動畫的綿流篇裡,幕後黑手就是詩音,但是在綿騙篇裡,詩音行為非常正常,沒有間歇性發作的跡象,甚至在進入祭具殿後反而是在場三人裡最冷靜的一個,更沒有聽到「啪塔啪塔」的奇怪腳步聲。這都說明詩音的精神狀態很好;而村長的失蹤是在綿流祭當晚,詩音也完全沒有動機和作案時間,所以這一次這隻黑手也不會是她。
既然不是三四也不是詩音,那麼這隻無形的手會是誰的呢?答案很明顯,是魅音。
在第7話的石階上,魅音曾經向剛剛從祭具殿裡出來的圭一詢問過他是否見過三四和富竹;三四和富竹出事也是在從祭具殿出來後,如果不是一直在關注著二人,魅音不會「未卜先知」詢問二人的行蹤。再結合二人的倉皇出逃以及大石形容中的園崎家的勢力,這個黑手是魅音的可能性很大。
另一方面,半夜打電話給圭一的這個「詩音」其實也是魅音,目的就是為了套話。其實這段對話的漏洞很多,比如在電話裡,「詩音」表示二人失蹤,不過一對成年男女消失一個晚上應該不算什麼事,這也不能說是失蹤,除非二人很早就被人盯上後突然在監視範圍內消失;另一個漏洞就是「詩音」表示是二人弄掉了神像的頭,而在動畫裡明明是詩音自己弄掉的,所以這個打電話的人不是詩音,而是魅音。
由此可見,這一次輪迴的失敗責任不在圭一,也不在梨花,而是在於這個世界的「惡意」改變。
結語:
綜上所述,《寒蟬業》的綿騙篇裡,魅音出問題的概率比較大了。目前幾乎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她和她背後的園崎家;同時如果是她出問題,那麼梨花的這次拔旗還失敗了就可以理解了,畢竟這是誰都難以預料的,也符合了《寒蟬業》中的雛見澤是「無人可以預知」這個主題呢。不過下一話就是綿騙篇的最終話了,到底這一次是曾經的小天使終於露出真面目還是有其它有趣的發展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好了,關於《寒蟬業》第7話發生了什麼這個話題就說到這裡了,都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拋磚引玉了。最後,你是認為這次綿騙篇的幕後黑手是誰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由【小時說動漫】原創首發,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