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崇拜強者鄙視弱者?你看看他們的創世神話就知道了

2020-12-23 小夏慧的日常

自人類誕生以來,在反抗、順從、與自然和諧相處等一系列過程中,我們的祖先感受到萬物有靈的觀念,這導致了對自然神的原始崇拜,並進一步發展成為原始宗教。可以說,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擺脫它最初出現時對自然的恐懼和崇拜,正是由於這種恐懼,在文化的長期發展和傳播過程中,各種帶有民族色彩的神話傳說逐漸形成。

根據中國神話學家袁珂,教授的研究,一個民族的神話,尤其是創世神話的內容,往往包含著這個民族的各種特徵。例如,在中國,的神話中沒有絕對高貴的上帝,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信仰是祖先崇拜,而不是像西方那樣信仰上帝。所謂的祖先崇拜可以進一步解釋為對英雄的崇拜,我們崇拜的英雄往往是與那些為公眾利益工作的人相似的英雄,例如大禹的防洪工程

此外,這也是一個關於洪水的神話和傳說。面對洪水,西方人採用了建造諾亞方舟,這是一種逃離災難的方法。然而,當華夏的祖先面臨肆意的洪水時,也有像鯀和禹這樣的防洪先鋒。特別是禹上臺後,他們從他們的父親鯀那裡學到了防洪的經驗和教訓。在應龍的幫助下,他們用尾巴把山和河分開,把泛濫的河水引入大海,從而形成了「先堵後挖」的戰略計劃。敢於與自然抗爭的神話和傳說也體現了華夏,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

由此可見,神話傳說的研究對於探索一個民族特徵形成的原因起著輔助作用。那麼,我們的鄰國日本,這個著名的大和國家的民族特徵是什麼呢?要知道,曾經寫過《菊與刀》的美國學者,雖然簡單分析了大和民族的民族特徵,即當面對強者時,日本人會尊重菊花,對待弱者,但往往會選擇展示自己的屠刀。然而,包括這本書的作者在內,他還說他沒有充分分析日本民族的所有特徵。

毫不誇張地說,日本的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沒有任何書籍或學者能夠解釋他們自己民族的所有特徵,包括日本人自己。

那麼,如果我們站在袁珂教授的國家與神話相關理論的角度,我們能在日本,的神話尤其是創世神話中找到什麼樣的特徵呢?

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日本人對弱者的態度是冷血無情的。大約在大唐帝國進入開元,鼎盛時期的時候,日本,出現了一本名為《古事紀》的書,其內容記錄了一個相對系統而完整的關於日本的創世神話。直到720年前的西元,《古事紀》,最初記錄在純日文,被漢文翻譯成了《日本書紀》,我們今天可以看到,這本書的內容與《古事紀》記錄的創世神話完全一致,沒有任何修改的痕跡。

根據《日本書紀》的記載,創世神在日本的誕生與《史記》記載的盤古的誕生內容非常相似:

古代天帝沒有分裂,陰陽沒有分裂,混亂就像雞一樣。天空是由薄材料製成的,地球是由重材料製成的,天空是由地面製成的,然後地球是由固定材料製成的,然後神性就誕生在其中。當一個東西在天地中誕生,形狀像一個蘆葦芽,它變成了一個神,命名為常立尊時間,窄錘榮譽;第二,豐斟尊。三個神都在,只有道路,所以變成了這個純潔的人。

根據書中記載,日本創世神話中的前三位神都是男性,即所謂的「純爺們」。對人的崇拜源於祖先對權力的狂熱追求。日本神話中的三位創始人都是男性,這為日本天生敬畏和崇拜強者奠定了基礎。然而,在三個造物主神之後,四代神相繼出現,都成對出現,即:泥砂鍋神;一個大家庭的方式受到尊重在一個大茅屋的旁邊。臉和腳的尊重-硬根的尊重;伊奘諾尊——伊奘冉尊.七代神尊系統是日本神話和傳說中的。

「從常立尊到伊奘諾尊,我們叫神世七代"——《日本書紀》

而在七代的神系中,最後兩個神,即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順便說一句,他們既是兄妹,也是夫妻,這與我國的女媧伏羲的傳說相似)。有一天,當雲上浮橋正在討論下界是否有陸地時,他們拿起一根矛向下探查,從矛尖滴下的沙粒凝聚成日本島。

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站在天浮橋,頂上說:

下面沒有國家嗎?然後他低頭看了看天空的金色長矛,發現是倉明,他的長矛前端滴著水,形成了一個島。—— 《日本書紀神代記》

也許有些朋友會問,這些言論與歧視弱者的日本,民族特徵有什麼關係?

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創建日本島並生下「大八州",」後,他們計劃生下所謂的「世界之王」,以便更好地管理這個地方。然而,兩個神的後代,第一次出生的蛭兒,患有先天性殘疾。就這樣,在他們出生後,兩個神把他放在一隻蘆葦做成的船上,把他放到海裡,讓他漂流而死。

是的,這個神話是關鍵。蛭兒患有殘疾,但他的父母並不關心他,他們是神。相反,它使它自決和生存。這反映了日本大和人對弱者的態度。我們應該知道,日本江戶時代的人口基數多年來一直保持不變,甚至有可能大大減少,這與這個神話中反映的社會問題有關,因為江戶時代的人們一直相信「除去無用的東西」的想法。然而,即使在明治維新之後,這種做法在日本的一些山村仍然繼續。電影《A山節考》就是關於這種現象的。

有資料顯示,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時,並沒有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而是迅速處置,以免拖垮整個隊伍。可以看出,只有從這一小段關於創世神話的記載中,日本民族歧視弱者的特徵才得以充分展現。

在蛭兒隨波逐流之後,兩位神相繼生下了三個孩子,即大女兒,偉大的天堂之神,長子月瀆命和次子蘇彰明。至此,直到日本,第一任皇帝即墨誕生,日本創造的神話體系才開始成形。

相關焦點

  • 為何日本民族會崇拜比他們強的人?這得從他們的神話故事裡找原因
    在西方,同樣是面對洪水,他們的神話傳說中,是神祗創造了一艘諾亞方舟,讓蒼生避難,「一切都是上帝給予的」——這就是西方國家對上帝的精神崇拜。由此可見,這些對於現在看起來,相當荒誕的神話故事,其實可以從中一窺一個民族精神、性格、習慣的由來。
  • 世界史:古埃及的創世神話,諸神信仰崇拜有著什麼樣的發展與演變
    百家原創作者:阿菊說史今天小編來跟各位聊一聊古埃及的創世神話,創世神話試圖解釋宇宙的起源和創造問題。在古埃及,這些神話首先在古王國時朝形成,當時,大多數最為重要的神祗的祭司都試圖改變複雜的崇拜和構成前王朝神譜中諸神的繁雜,使之合理有序。一些城市成為某位神或某幾位神的宗教中心。
  • 中國上古創世神話類型研究
    日本學者高木敏雄《比較神話學》(1904)認定中國盤古神話是古印度創世神話流播中國的衍生物,這一觀點雖有爭議卻在一定時期內被國內外神話學界廣泛接受,國外不少學者認為上古華夏是幾個古老文明民族中唯一沒有創世神話的。但近30年來學界的研究揭示,華夏民族上古本有多個創世神話,只是後世碎片化和歷史化了。
  • 《道德經》裡最勵志的以柔克剛,其實對弱者強者同樣適用
    其實不然,柔弱,只是外表看上去渺小,其實柔弱會面臨很大壓力,內心強大的人才能承受得起柔弱的壓力,不是一般的智慧,操作不起來,因為柔弱需要面對別人的鄙視和不尊重,人們更容易覺得柔弱似乎可以欺負,更容易覺得柔弱似乎更加沒有能力,這麼重的柔弱負擔,只有很聰明的人,才能負擔得起。
  • 弱者能和強者做朋友嗎?《豹子和小老鼠》告訴你,想知道的一切
    和強者做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很多弱者卻不敢或者不願意和強者做朋友,擔心自己會被歧視,擔心會少一份平等和溫和,擔憂和不安總是讓他們望而卻步,徘徊不前。因為信任,弱者才能和強者做成朋友,成為知己;因為信任,心與心的距離才不會遙遠,才能經起歲月的考驗;因為信任,才愈發讓人懂得生活的美好,友情的珍貴。02弱者和強者做朋友,都能夠學會共情能力許多弱者之所以不敢和強者交朋友,也是喜歡自我否定,害怕被他們發現自己的缺陷。
  • 創世神話
    「意思就是,在希臘神話裡,世界也是從混沌中來的。」「啊……」「希臘神話的創世神叫卡俄斯(Chaos),翻譯過來就是混沌,所以希臘的創世大神也被稱為混沌之神。而這個所謂的混沌之神卡俄斯沒有形體,他的形態跟我們中國神話中的混沌非常像,仿佛什麼也沒有,可是又塞滿了所有的空間。不一樣的是,希臘神話中的混沌有意識,有想法。」「有什麼想法?」「他感到孤獨了。
  • 創世神話,中華文化之基因-創世神話的概念、類型和譜系
    隨著上海創世神話學術研究工程的展開,創世神話的相關理論問題便浮出水面了。創世神話行動,為什麼在上海?在上海這樣一個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貌似是沒有多少創世神話遺存的地方,為什麼會出現對於中國創世神話的研究與討論激情呢?
  • 巴比倫人與猶太人的創世神話
    「神話不是歷史,但從本質上來說,神話也是真實的歷史。因此, 神話故事也是歷史研究所需要的一種重要歷史素材。世界上各個民族都創作了自己的神話,這些神話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創世神話、自然神話、始祖神話和英雄神話等。其中,創世是諸種神話類型中最普遍、最重要以及所含歷史文化信息最多的神話主題。
  • 孟德斯鳩:有這樣覺悟的人,即便是弱者,也不亞於強者!
    有這樣覺悟的人,即便是弱者,也不亞於強者!是什麼樣的覺悟呢?
  • 《聖經》與中國的創世神話之比較
    《聖經》與中國的創世神話之比較  ■ 西華師範大學 肖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對於世界、宇宙的認識和理解、追問和探尋。比較中國和《聖經》中的創世神話,探求兩個地域之間人們對世界認識的異同,並探尋其原因。
  • 日本軍國主義第一人:弱者發怒,揮刀向更弱者
    在西方列強欺凌清朝時,日本雖然冷眼旁觀,但一顆種子悄悄萌芽:為什麼撲上去的不是我們?可是,那時的日本和晚清一樣,弱不禁風。思想的突變1868年,一個江戶的私塾老師從美歐遊學回來。他認為,要想西方人看得起,必須和他們站在同一高度,和他們一樣去侵略、瓜分大清朝。正在迷茫中的日本人,竟然出奇一致地贊同這個書生的觀點,併到處宣揚他的軍國主義。這個人就是日本第一位軍國主義理論家福澤諭吉,被認為是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啟蒙思想家、聖人。
  • 了解日本,就要了解日本人的性格特徵
    這裡插播說一句,為什麼我會研究和對日本歷史感興趣,其實起源於大學時期聽到的一句話:「日本人非常了解中國,每年都解剖中國人。但是中國人卻很少關注日本!」(我也忘記是誰說的了),所以我硬著頭皮也要讀日本歷史。
  • 《楚帛書》的創世神話,比盤古開天更早,為什麼沒有後世記載
    根據《楚帛書》的記載可以得知,伏羲和女媧才是真正的創世之神,這些我在前篇已有大概描述,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大家都知道,《楚帛書》是在楚墓裡因盜掘而面世的。是春秋時期的上古記載。按理說,這樣古老的完整的神話創世傳說會廣為流傳的,但事實上,不但這個神話傳說鮮為人知,即使是在後世的古籍也鮮有被提起。
  • 葉舒憲:求索盤古之斧鉞——創世神話的考古研究
    他看不清,還想砍,太上老君趕來說:「天和地已砍開了,你還砍什麼?」他說:「你看天地還這厶混糊,不砍怎麼行呢?」老君哈哈大笑,說:「這就不是動斧頭的事了。來,看我的吧!」說著,鼓氣一吹,霧全散了,天地分得清清楚楚。老君仔細看看大吃一驚,道:「哎呀!不好了,你闖出大禍了。看,天被你砍穿了,地也被你打破了,天上漏水,地上冒水,如何得了?」
  • 蛟龍猛虎各顯神威《創世神話》五大門派全解
    由超娛遊戲代理的大型3D封神網遊《創世神話》已經開啟新服「諸神之戰」!全新的封神之路,全新的巔峰對決,更豐富的副本內容、更耐玩的PVE戰場勢必讓你盡享一戰成名的競技樂趣!讓我們相約戰場,用武力決一勝負,將自己的威名永遠鐫刻在封神之路,供人崇拜瞻仰!專區>> 禮包>> 下載>>商周之時,烽煙四起,紂王昏庸,妖孽橫行。
  • 龍族西方創世神話的主角,如今只剩下邪惡形象
    看到這個標題有人會產生懷疑,西方創世神怎麼變成龍族了?不是上帝嗎?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只能說明西方的宗教對你產生了誤導,如有興趣不防一看究竟。按照西方人的認知,世界上存在的最早文明當屬蘇美爾文明,這個定論是否正確不給予討論,權且按他們的這個邏輯走下去。
  • 看了這部古裝片,你就知道日本人有多愛中國文化
    明明講的是中國宋朝的故事,然而從導演到演員,屏幕上都是清一色的日本名字。這部反映日本人眷戀中華文化的電影就是——《敦煌》。電影《敦煌》由佐藤純彌執導,西田敏行、佐藤浩市、中川安奈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宋朝年間,落第書生趙行德機緣巧合之下勇闖西夏的經歷。
  • 強者習慣性自愈,弱者持續性賣慘
    聰明人都知道,如果不想被生活打倒,那麼能站著就別躺著,能扛事就別賣慘,有力氣幹活就努力往上攀升。因為抱怨並不會讓改變自己的生活,但把苦難化成前行的動力,用持續付出改善環境,才能把生活這顆檸檬,榨成檸檬汁。真正的強者,所走的每一步,都在化解那些積蓄在心的抱怨,默默地打通跨越階層的路。
  • 創世神話:千年的集體記憶與文化基因
    是的,這兩大類肯定是創世神話。但創世神話要是只有這麼點內容還是有所不足的。我們過去對於創世神話的理解是片面的。為什麼這樣說呢?世界創造出來了,人創造出來了,假如他們不具備創造物質世界、精神世界和制度世界的能力,那與禽獸有什麼區別?
  • 「中華創世神話」項目誕生記
    吳貽弓深諳故事結構、形象推廣之道,施大畏擅長以人物活動講述宏大複雜的歷史,趙昌平則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有深入細緻的研究和認知,他們坐而論道,廣徵博引,說古通今,意氣風發,漸漸形成一種共識:由盤古的故事生發開去,中華創世神話是未被認真開發的寶藏,大有整理、挖掘的天地,這是中國文化人應盡而未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