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置入頸椎前路椎弓根螺釘?

2021-01-16 丁香園

前路頸椎手術固定通常將螺釘打在頸椎椎體的前2/3內,但對部分嚴重損傷,或者損傷節段較多,單純的椎體螺釘固定並不能提供有效的力學強度,前路椎體椎弓根螺釘應運而生,前路椎體椎弓根螺釘可以提供較單純的椎體螺釘更好的力學強度,從而避免額外的後路固定手術。

Aramomi首次介紹了前路椎體椎弓根螺釘的改變,並將之成功應用與9例患者中,但因前路頸椎椎弓根螺釘置釘過程中較大風險,該技術在臨床中的使用並不多。

寧波六院的Liujun Zhao和Rongming Xu等人結合人體頸椎解剖學特徵,近期在EUR Spine J上介紹了下頸椎前路椎弓根螺釘的進針角度和軌跡,現介紹如下。

對患者的頸椎CT片進行解剖學測量,選擇每例患者最清晰的橫斷位CT(可清楚的顯示頸椎椎弓根和頸椎椎體,圖1)及矢狀位重建CT(可清晰顯示單側頸椎椎弓根,和完整的椎體前緣,圖2),矢狀位重建包括C3-C7。如圖1,圖2所示,將椎體分為1-4等分,並測量橫斷及矢狀位重建CT上以下值:

1.AL,軸位長度:水平CT上,椎體前緣的螺釘進針點到側塊上的距離;

2.α,外傾角:椎體橫軸與前路椎弓根螺釘交叉角度;

3.SL,矢狀位長度:椎體前緣螺釘金診斷到側快上的軸位距離;

4.β,頭傾及尾傾角:向頭端傾角度為陽性,向尾端傾角度為陰性;

圖1:橫斷位CT面上測量AL及α外傾角的方法;

圖2:矢狀位CT重建上測量SL及β頭傾及尾傾角的方法;

50例人體頸椎CT納入研究,結果顯示:

在橫斷位上,C3-5的外傾角度逐漸增大,而在C5-7的外傾角度則逐漸減小;在矢狀位上,C3-4的椎弓根逐漸向頭側傾斜,而C5-7的椎弓根逐漸向尾側傾斜;AL和SL值,從C3-7逐漸增加。如表1,2,3所示。

表1:不同椎體的α外傾角和β頭傾/尾傾角

表2:不同椎體的AL和SL值

表3:頸椎前路椎弓根螺釘在椎體上最佳置入區域

圖3:頸椎前路椎體椎弓根螺釘的置釘軌跡和角度。在矢狀位上,C3,4椎體頭傾斜角度減小,C5接近水平,而C6,7尾傾增加

圖4:病歷示教,74歲老年男性,C5-6骨折脫位,不完全截癱,a-c前後位及側位X片,提示C5,6骨折脫位;d,MRI檢查提示頸椎後方韌帶複合體損傷,頸前C5/6,C6/7椎間盤突出,硬膜受壓;e,f,術後前後及側位X片提示骨折復位,螺釘位置良好;g,h,術後軸位CT,顯示C5,7螺釘置入位置;i,矢狀位CT重建,示頸椎前路椎弓根螺釘位置良好。


相關焦點

  • 導航模板助椎弓根螺釘精準入位—資訊—科學網
    ,其體外置釘準確率達100%,體內置釘準確率達96.4%,進釘點誤差平均0.7毫米,角度誤差為1.6度,明顯高於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計算機輔助導航椎弓根螺釘置釘準確率95%的文獻報導,並被解放軍總醫院列為臨床重大創新項目。
  • 椎弓根螺釘強化技術
    注射時間:建議在骨水泥注射後立即擰入椎弓根螺釘; 5. 椎弓根螺釘強化後椎體內骨水泥分布和形態多樣,骨密度較低的患者骨水泥滲漏風險較高,形態上呈散在分布; 6. 空心椎弓根螺釘與骨水泥注射強化技術,兩者臨床結果和生物力學特性無顯著性差異,均得到滿意臨床效果。
  • 椎弓根反覆置釘並不改變螺釘抗拔出強度
    目前椎弓根螺釘在臨床中應用已經較為廣泛。在手術置釘過程中經常遇到螺釘置入位置不滿意,需要調整螺釘位置的情況,反覆開口並擰入椎弓根螺釘,從日常認知角度來說,可能會出現螺釘無法牢固固定在椎弓根內的情況。
  • 我院骨科成功完成機器人輔助經皮微創實心椎弓根螺釘臨床應用
    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朱悅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了機器人輔助經皮微創實心椎弓根螺釘手術工具設計和臨床應用。常規骨科機器人手術根據病人個體化的解剖結構,在術前「量身定做」規劃出最理想的螺釘置入位置,精準定位,依據定位置入導針,再通過導針置入空心椎弓根螺釘。這種操作大大降低了置釘難度及置釘失誤的發生機率,使置釘更精確、更安全。
  • 機器人引導椎弓根螺釘植入術安全有效
    椎弓根螺釘植入是後路胸腰椎手術的根本,然而,其和併發症多相關,如螺釘定位錯誤。近年來,改善椎弓根螺釘植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成為努力的方向。導航和術中成像應運而生。
  • 什麼是全椎弓根螺釘系統
    由於椎弓根螺釘系統應用不具有悠久歷史,鮮有研究報導其遠期臨床療效。Min等報導了48例Lekes 1型和2型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經PS內固定術後的矯正率為55%。這批患者的隨訪時長為10年。SKK等報導了203例King2、3、4及5型患者,其總體矯正率為69%。
  • 南溪山醫院成功實施該院首例寰樞椎椎弓根螺釘治療齒狀突骨折伴寰...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脊柱骨外科成功為一名頸椎嚴重骨折患者實施了該院首例寰樞椎椎弓根螺釘治療齒狀突骨折伴寰樞椎不穩手術。
  • 上關節突中軸線可作為胸椎弓根置釘標誌
    椎弓根螺釘技術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由Boueher等提出,在60年代由Roy—Camille等加以推廣。研究顯示:椎弓根是連接椎體和椎板最堅強的骨性結構,通過椎弓根的螺釘同時固定脊柱的三柱,可以達到最大的固定強度。
  • 醫學的精彩瞬間歷經三難 拆除致命螺釘
    原標題:醫學的精彩瞬間歷經三難 拆除致命螺釘 □本報記者 閻紅 特約記者 蔡爽 不久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急診室接診了一例車禍肇事多發外傷的患者。CT檢查發現,患者左側胸腔內大量積血。讓急診科醫生意外的是,出血竟是一枚椎弓根螺釘刺破胸主動脈所致。
  • 強直患者「竹節樣」頸椎骨折,3D列印輔助完成高難度手術
    經過大家的探討,決定進行頸後路椎弓根螺釘復位內固定術,並制訂了詳細的手術計劃。通過3D精準計算椎弓根螺釘的位置和方向 「通過3D列印技術則可以精確定位,引導手術器械以事先確定的入釘點及角度進行手術,避免周圍重要血管、神經的損傷,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和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 全國經皮微創實心椎弓根釘技術研討會在株洲舉行
    近日,隆冬中的株洲迎來了由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承辦的全國經皮微創實心椎弓根釘技術研討會(株洲站)暨株洲市第七屆脊柱微創學習班。來自雲南、四川、福建及省內的醫學同仁們齊聚一堂,共享學術盛會。會議由市中醫傷科醫院副院長賀新寧主持。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黨委書記龍永其致辭,他對前來參會的各位嘉賓表示了歡迎。
  • 空軍總醫院骨科常態化開展複雜上頸椎手術
    空軍總醫院骨科常態化開展複雜上頸椎手術 44歲男性患者楊某,5年前出現頸部僵硬、疼痛等不適症狀,伴有右手無力,靈活度明顯下降,右腿無力等症狀。2年前病情繼而加重,生活中類似系紐扣、用筷子等操作一度出現困難,走路時常摔跤,醫學影像檢查顯示他的上頸椎畸形,脊髓受壓嚴重。
  • 城醫技術|脊柱關節外科應用經椎弓根骨水泥釘技術治療骨質疏鬆性...
    近日,城陽人民醫院脊柱關節外科成功應用經椎弓根骨水泥釘技術治療一例骨質疏鬆性骨折致脊髓壓迫病患者,取得滿意療效。1個月前,劉阿姨突感腰背痛,疼痛逐漸加重,本來可以活動的右下肢也逐漸失去知覺,甚至大小便都有些費力,到脊柱關節外科就診,李亮副主任醫師接診後,經過詳細查體、詢問病史,結合胸腰椎MRI等檢查,診斷劉阿姨為嚴重的骨質疏鬆症並胸椎骨折。
  • 州一醫院:提升高精尖,兼顧微創術,「組合拳」打出骨科發展路
    與此同時,高斌主任醫師帶領朱宗波副主任醫師、劉科寶主治醫師反覆閱讀頸部X片、CT、MRI等影像資料,制定詳細手術方案及術中可能出現問題的處理預案,於2020年12月8日在全麻下為患者實施了經頸後路寰椎側塊螺釘+樞椎椎弓根螺釘+頸3側塊螺釘固定、自體髂骨植骨融合術,手術順利,耗時不到兩小時。術後第三天,患者佩戴頸託下地行走,自體感覺良好。
  • |關節|腰椎|弓根|椎體|椎骨_網易訂閱
    椎弓根切跡  椎間孔,神經根出口  其內容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經根、血管及少量結締組織等。  椎管壁的構成:  前壁:椎體、椎間盤、後縱韌帶  側壁:椎弓根、椎間孔  後壁:椎板、黃韌帶    B.神經根管:指椎管外側部脊神經根所佔部位,臨床上又稱側隱窩。其前壁椎體和椎間盤後外側,後壁為上關節突、黃韌帶,外側壁為椎弓根和椎間孔。  腰段神經根管與下述結構的關係:  腰段椎管側隱窩明顯。  盤黃間隙即椎間盤 與黃韌帶之間的間隙。  上關節突旁溝。  椎弓根下溝。
  • 「六周年」清華長庚骨科運用機器人完成頸椎骨折固定術
    患者剛過知天命之年,車禍導致其第二頸椎(樞椎)多發骨折,骨科肖嵩華主任醫師評估患者情況後,認為該骨折累及樞椎的椎弓根、椎板及附件,屬於不穩定性骨折,具備內固定的手術指徵,然而該患者損傷部位較高,緊鄰生命中樞,且骨折塊細小,對螺釘置入的精度要求極高(誤差容錯小於1mm),手術難度較大。
  • J Orthop Trauma:介紹一種新的「Lisfranc 螺釘」置入技術
    這一損傷的傳統固定方式是將一枚螺釘(以下簡稱為Lisfranc螺釘)經內側楔骨向第二蹠骨基底置入(圖1),這種固定方式的一大缺陷是,一旦出現螺釘的斷裂,將導致螺釘頭端取出困難(圖2)。 圖2.傳統Lisfranc螺釘置入後,螺釘斷裂,位於第二蹠骨基底的螺釘尖端難以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