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網紅街區,珍貴館藏首次亮相街區,街道建築成為展區空間。不僅如此,還有策展人全程導覽,帶你探尋電影故事,整個街區化身為「移動博物館」。2020年歲末,上海電影博物館全新電影主題文旅品牌項目「移動博物館·Film Walker」正式推出。
12月19日、12月26日,上海電影博物館聯手湖南路街道率先打造兩條「梧桐沐影」電影主題文旅線,成為「移動博物館·Film Walker」項目的首次實踐。
此次「移動博物館·Film Walker」,電影博物館在已形成的以展覽及文化空間打造為基礎的業務模式上,結合City Walker(城市行走者)的概念,在建築可閱讀的基礎上,以館藏精品為核心,融入特色文創,聯通電影內外,定製「移動博物館+文旅」的概念線路,定義一種電影主題的文旅新方式。
藏品隨行,升級文旅體驗
歷史街區不僅見證了上海的城市化進程,也見證了百年上海電影風雲。阮玲玉、周璇、趙丹、上官雲珠、王丹鳳……一位位熟悉的電影人都曾在上海這座城市生活,在某個拐角的街道,或許就留下了他們的人生印記。
本次「梧桐沐影」從武康路、安福路、五原路、長樂路等網紅街區出發,探尋包含胡蝶、周璇、聶耳、趙丹等電影藝術工作者在內的人文故事。周璇、李香蘭合影,《我們夫婦之間》電影文學本,《喜盈門》氣氛圖等精品典藏登場。
這種精品特藏出鏡的方式,通過可觸摸的藏品這一獨特體驗,讓電影與建築直接對話,街道建築可以看成是展覽空間,整個街區成為一個「移動博物館」。
經典重映,品味電影時光
電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十四五」規劃即將開啟的重要節點上,「移動博物館·Film Walker」在每條線路中都特別安排了一場「致敬美好生活」的電影主題導賞和專屬電影放映,進一步鮮活電影故事。「電影行走者」們可以從城市景觀的漫步,轉身走進影像本身。
12月19日,電影《喜盈門》率先播放。在文藝清新的環境中,伴著淡淡的咖啡香氣,觀眾和導覽人進行了一場小而美的電影交流。在光影交錯中,人們切實感受中國人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品味光影好時光。
特色文創,溫暖電影生活
漫步歷史街區可以遇見電影故事,坐在咖啡館中可以品味電影時光,電影早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
「移動博物館·Film Walker」還帶來了上海電影博物館的特色文創產品,它們都是電博設計團隊從電影中獲得靈感而自主設計、開發出的日常好物。
這次「梧桐沐影」電影主題文旅線,上海電影博物館帶來了 「電影萬歲」系列主題文創。這批文創產品是配合博物館今年「電影萬歲——吳貽弓紀念特展」而推出的,包含帆布袋、胸針、檔案袋、印章、手搖八音盒等多樣產品。其中,「電影萬歲」工作手冊既是一本導演工作筆記復刻品,也是一個方便攜帶的筆記本。它凝固了踏實做事、激情創作的電影精神,讓觀眾可以將文旅線中的人文餘韻帶回家,繼續書寫自己的電影生活。
據悉,未來,上海電影博物館將繼續攜手湖南路街道,以電影為中心,輻射音樂、戲曲、話劇、連環畫、建築、紅色記憶、文學等七大文化元素,強化電影創意、智慧技術、公共服務三大標籤,打造全國首個集博物展示、文旅體驗、藝術放映、文創衍生於一體的電影街區和開放式 「移動博物館」。